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綜合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總分得分一、看拼音,寫詞語。(8分)huà zhóu pù shài yuè pǔ qín xiánwén máng sī lǚ chún shú qín jiàn二、給加點字詞選擇恰當的解釋。(3分)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 )A.擅長 B.好 C.容易 D.熟悉2.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 )A.水流大而急的樣子 B.眾多 C.聲音響亮3.今乃掉尾而斗。 ( )A.回;轉 B.互換 C.擺動,搖三、根據課文內容,選詞填空。(5分)寧靜 平靜 幽靜 激動 打動 感激 同情 可憐《月光曲》一文寫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貝多芬在( )的小路上散步時,心情是( )的。當他走近茅屋,聽了兄妹倆的談話后,被他們相互體貼的深情( )了。當他走進茅屋,看到兄妹倆十分貧窮,而姑娘又是個盲人,心里充滿了對盲姑娘的( )。當他彈完一首曲子,感到遇到了知音時,心情非常( )。因此,他決定再彈一首。四、補全下列詞語,并選擇合適的填空。(7分)黃鐘( )( ) 畫( )點( ) 栩栩( )( )筆走( )( ) 巧奪( )( ) 余( )繞( )1.上述詞語中, 形容歌聲優美,耐人尋味; 形容技藝極其精巧; 形容書法筆勢雄健活潑。2.他很喜歡捏泥人,而且捏出來的泥人個個 。(選詞填空)五、選擇對下列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6分)1.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 )A.這兩句話主要表現這家人很窮,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凄涼。B.在月光的照耀下,破舊的茅屋也顯得有詩意,這樣的美,使得貝多芬產生了創作靈感,貝多芬也同情這對兄妹,于是再彈了一曲。C.寫月光的環境描寫和貝多芬彈琴沒有關聯,可以去掉這里環境描寫的內容。2.①比如《拾玉鐲》中小姑娘納鞋底,鞋底是實的,針線可是虛的,但在演員手里,“無”遠遠勝過了“有”。②俗話說“一動不如一靜”,古詩也說“此時無聲勝有聲”,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A.兩句話都用來表明作者對京劇表演方式的評價。B.兩句話都強調了京劇表演重虛輕實的藝術特點。C.兩句話都引用了俗語或古詩來表達作者的觀點。D.兩處畫線部分可以交換位置而不影響原句意思。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8分)1.如果他們當中哪個先“醒”了,拿起兵器朝著對方一刺,對方不就“完”了嗎 (改為陳述句)2.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哪!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改為轉述句)3.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翻譯成現代漢語)4.兄妹倆被巧妙的琴聲陶醉了。(修改病句)七、根據課文內容填空。(8分)1.《書戴嵩畫牛》這篇文言文通過講述 的故事,告訴我們 的道理。2.《月光曲》一文既表現了貝多芬 ,又表現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華,同時告訴人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靠豐富的想象力,還要依靠 。3.《京劇趣談》一文通過介紹京劇中“ ”和“ ”這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和獨特魅力,表達了作者對于京劇的 之情和對祖國傳統文化的 。八、閱讀理解。(25 分)(一)課內閱讀。(13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1.“霎時間”表示時間極短,請你也寫出幾個類似的三字詞語。(3分)2.請用“ ”在文段中畫出人物想象的內容。(1分)3.按要求填寫。(6分)(1)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 ”一詞寫出了波光的形態;“ ”一詞寫出了月光照射的范圍。皮鞋匠在想象到這一畫面時,音樂家所彈的音樂曲調應該是 的。(2)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句子中主要寫的事物是 ;句中描寫月亮動態的詞是: ;描寫微云形態的詞是: 。4.根據文段內容,說說《月光曲》音樂旋律的變化特點。(3分)(二)課外閱讀。(12分)二泉映月無錫的惠山,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水面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著泉聲。突然,他問小阿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聲音也沒有聽見。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小阿炳望著師父飽經風霜的臉,懂事地點了點頭。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賣藝度日。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師父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歷。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 )、( )、( )、( )……聽著,聽著,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淀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動著,流水、月光都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弦上流瀉出來。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贊嘆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阿炳用這動人心弦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這就是經后人整理并定名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幾十年來,這首曲子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上也享有盛譽。1.將下列短語按正確順序填入文中的括號里。(2分)激憤的傾訴 深沉的嘆息 倔強的吶喊 傷心的哭泣2.用“ ”畫出文中的一個排比句。(1分)3.用“﹏”畫出第4 自然段中描述琴聲的句子。(1分)4.根據短文內容填空。(4分)童年時的阿炳,中秋之夜在二泉邊賞月時師父告訴他 。歷盡人生磨難的阿炳又一次來到二泉邊,他從淙淙的流水中聽到了 。最后阿炳用二胡 ,創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 》。5.阿炳創作二胡名曲的艱難歷程給了你怎樣的啟迪 (4分)九、習作。(30分)十八般武藝,樣樣是好戲!跳舞、唱歌、畫畫、變魔術、剪紙、釣魚……你的拿手好戲是什么 寫下來,和同學一起分享吧!寫之前想一想:1.你的拿手好戲是怎樣練成的 關于拿手好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怎樣來寫你的拿手好戲 哪些內容先寫 哪些內容后寫 3.哪些內容要寫得詳細些 哪些內容可以寫得簡略些 參考答案:一、畫軸 曝曬 樂譜 琴弦 文盲 絲縷 純熟 琴鍵二、1. B 2. A 3. C三、幽靜 平靜 打動 同情 激動四、大呂 龍 睛 如生 龍蛇 天工 音 梁1.余音繞梁 巧奪天工 筆走龍蛇2.栩栩如生五、1. B 2. B六、1.如果他們當中哪個先“醒”了,拿起兵器朝著對方一刺,對方就“完”了。2.一個姑娘說,那首曲子多難彈啊!她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3.伯牙把心愛的琴摔碎了,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世界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4.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七、1.一個牧童指出大畫家戴嵩的《牛》畫得有錯誤 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2.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 高尚而真摯的情感3.馬鞭 亮相 喜愛 強烈自豪感八、(一)1.示例:一剎那 轉眼間 一瞬間2.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涌過來……她仿佛也看到了……波濤洶涌的大海。3.(1)微波粼粼 灑滿 清幽舒緩(2)月亮 升、穿過 一縷一縷輕紗似的4.由清幽舒緩到氣勢逐漸增強,再到高昂激越。(二)1.深沉的嘆息 傷心的哭泣 激憤的傾訴 倔強的吶喊2.阿炳用這動人心弦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3.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4.長大后能從泉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 許多的聲音 傾吐自己的情懷 二泉映月5.示例:只要熱愛生活,敢于同命運抗爭,鍥而不舍地追求,就能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