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次月考綜合卷測試范圍:第一二單元時間:90分鐘 滿分:100 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總分得分一、看拼音,寫詞語。(8分)dàn yǎ fǔ làn huǎng rán bèn zhuōshāo wēi mán yuàn sī suǒ fāng àn二、我會寫同音字。(4分)yuè zhì kòu bó喜( ) 旗( ) ( )頭 單( )跳( ) ( )度 日( ) ( )子超( ) ( )理 ( )留 ( )大批( ) 導(dǎo)( ) 豆( ) 反( )三、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3分)1.壯:A.強(qiáng)壯。 B.雄壯,大。 C.加強(qiáng),使壯大。氣壯山河( ) 年輕力壯( ) 壯大聲勢( )2.臨:A.來到,到達(dá)。 B.靠近,對著。 C.臨近,臨到。居高臨下( ) 臨陣磨槍( ) 身臨其境( )3.絕:A.完全沒有了;窮盡;凈盡。 B.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 C.極,最。絕大部分( ) 彈盡糧絕( ) 引上絕路( )四、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yīng)的四字詞語。(4分)1.天上 (指各種顏色)的火花結(jié)成彩,地上 (形容數(shù)量很龐大)的燈火一片紅。2.同學(xué)們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地觀看了愛國電影,接著聽了戰(zhàn)斗英雄的報告,個個 (比喻情緒高漲、激動)。五、下面的詞語都表示“看”,你能根據(jù)句子選擇恰當(dāng)?shù)脑~語嗎 (4分)端詳 凝視 瞻仰 眺望1.她捧著兒子的相片( )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放手。2.我站在樓頂四處( ),遠(yuǎn)處的景色很美,我看得入了迷。3.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 )這鮮紅的國旗。4.她坐在那里( )著手中的五星紅旗。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xí)。(4分)1.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縮句)2.大家的語言不同。大家的心一樣。(用關(guān)聯(lián)詞合并句子)3.每一聲炮響后,全場就響起一陣 掌聲。(在橫線處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使句子變成比喻句)4.丁香結(jié),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改為反問句)七、根據(jù)《開國大典》一文的順序,排列下面句子。(7分)(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 )閱兵式完畢,一萬支禮花陸續(xù)射入天空。( )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在雄壯的《義勇軍進(jìn)行曲》中徐徐上升。(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 )毛主席莊嚴(yán)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群眾游行就在這時候開始。八、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完成練習(xí)。(10分)1.積累填空。(3分)(1)“祖宗疆土, , 。”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捍衛(wèi)國家的領(lǐng)土完整。(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詩中運(yùn)用比喻、對偶修辭手法的詩句是: ,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中描寫在夏夜中靠嗅覺和聽覺來捕捉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7分)(1)《七律·長征》是 同志于1935年9月寫的詩。本文的作者不僅是一位 家、 家,還是一位偉大的 。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 歷程,贊頌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革命 主義和革命 主義精神。(2)“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qiáng)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這聲音”指 。這句話體現(xiàn)了五位壯士 的情感。(3)《丁香結(jié)》一文分別從 、 、 、 、 描寫了丁香花。九、閱讀理解。(26分)(一)課內(nèi)閱讀。(12分)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新鮮 清鮮),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柔軟),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 驚訝),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1.用“ ”畫出文段中括號里恰當(dāng)?shù)脑~語。(2分)2.用“ ”畫出本文段的中心句。用“﹏”畫出本文段中的擬人句。(2分)3.加點句中的“無邊的綠毯”是指 ,“白色的大花”是指 。這句話流露出作者 之情。(3分)4.文段主要寫了 ,表達(dá)了作者 的心情。(2分)5.如果你置身于“這種境界”,會怎樣表達(dá)自己的感受呢 請用“既……又……,既……又……”寫下來。(3分)(二)課外閱讀。(14分)1948年5月25日,這是一個董存瑞用生命擎起的日子,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那一天,董存瑞所在爆破組的任務(wù)是炸開隆化中學(xué)東北角的碉堡和炮樓。董存瑞帶領(lǐng)戰(zhàn)士向敵人的炮樓沖去,一鼓作氣把四個炮樓、五個碉堡炸上了天。隆化中學(xué)的“銅墻鐵壁”被撕開了個大口子,但還有一座旱橋上的橋形碉堡在不停地吐著火舌,擋住了部隊前進(jìn)的道路。李振德抱著炸藥包沖向暗堡。他機(jī)智地躍進(jìn),眼看就要沖出火力網(wǎng)了。不料,一顆子彈打在雷管上,“轟————”,李振德犧牲了。“老李————”董存瑞傷心極了,他說:“我來!隆化不解放,就是我沒完成任務(wù)。”指導(dǎo)員沉思了一會兒,答應(yīng)了。董存瑞鄭重地交給指導(dǎo)員一個小包:“如果我犧牲了,這就是我最后一次交黨費。”“不!”指導(dǎo)員眼里含著眼淚說:“你的黨費還沒交到頭,我等你回來。”董存瑞抱起炸藥包,和郅順義一前一后配合著前進(jìn)。密集的子彈從耳邊飛過,董存瑞帶著憤怒,帶著仇恨,帶著一腔熱血,沖出了火力網(wǎng),到了橋下。這里橋底光滑得很,炸藥包放低了炸不著橋上的碉堡,放高了又沒有支撐點,董存瑞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眼看總攻的時間就要到了,頭頂是敵人狂掃的機(jī)槍,遠(yuǎn)處是心急如焚的戰(zhàn)友,一分一秒是那么珍貴。董存瑞使勁用槍把在橋墩上鑿啊鑿,想鑿出個洞來,但混凝土橋墩非常結(jié)實,怎么鑿也無濟(jì)于事。總攻的號角吹響了。董存瑞毅然舉起炸藥包,用他的血肉之軀做成了支撐點,堅定地拉響了導(dǎo)火索。隨著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火光四濺,濃濃的黑煙彌漫天空。為了新中國,董存瑞獻(xiàn)出了他年僅19歲的生命。中國人民永遠(yuǎn)銘記這個日子————1948年5月25日。朱總司令親自為董存瑞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我們永遠(yuǎn)懷念這位英雄。1.本文主要寫了 的故事。我能據(jù)此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短文前的橫線上。(2分)2.根據(jù)意思寫出文中的四字詞語。(2分)(1)在勁頭正盛時,一下子完成。 ( )(2)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 ( )3.讀文中幾處畫“ ”的句子,完成練習(xí)。(3分)(1)這幾句話主要從 、 兩個方面對人物進(jìn)行了描寫。(2)從這幾句話中,我們感受到董存瑞是一個 的人。4.分別從文中摘錄一個與下列句子相呼應(yīng)的句子。(4分)(1)1948年5月25 日,這是一個董存瑞用生命擎起的日子。(2)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5.“舍身為國,永垂不朽”的意思是 。和董存瑞具有同樣品質(zhì)的英雄人物還有 、 等。(3分)十、習(xí)作。(30分)題目:假如我是提示:大自然是美妙的,如果你是動物或植物的一種,那么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請把題目補(bǔ)充完整,再按要求寫一寫吧。要求:語句通順,想象合理,運(yùn)用學(xué)過的修辭手法,不少于450字。參考答案:一、淡雅 腐爛 恍然 笨拙 稍微 埋怨 思索 方案二、悅躍 越 閱 幟 制 治 致 叩 蔻 扣 寇 薄 脖博 駁三、1. B A C 2. B C A 3. C A B四、1.五顏六色 千千萬萬 2.全神貫注 熱血沸騰五、1.端詳 2.眺望 3.瞻仰 4.凝視六、1.在山路上,躺著尸體。2.雖然大家的語言不同,但大家的心一樣。3.示例:雷鳴般的4.丁香結(jié),這三個字怎能不給人許多想象呢 七、4 1 5 3 7 2 6八、1.(1)當(dāng)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與人(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2.(1)毛澤東 政治 軍事 詩人 艱辛 英雄 樂觀(2)五壯士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3)生長環(huán)境 開放態(tài)勢 花的氣味 花的形狀 花的顏色九、(一)1.清鮮 明朗 柔美 驚嘆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3.草原 羊群 對草原美景的喜愛、贊美4.草原的自然風(fēng)光美 愉快5.示例:這種境界,既使人沉浸,又使人震撼;既使人愿意靜靜欣賞,又讓人想高歌一曲。(二)1.示例:1948年5月25 日,董存瑞舍棄生命完成了炸碉堡的任務(wù),換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2.(1)一鼓作氣 (2)心急如焚3.(1)語言 動作 (2)對黨忠誠、勇于承擔(dān)責(zé)任、甘于奉獻(xiàn)4.(1)中國人民永遠(yuǎn)銘記這個日子————1948年5月25日。(2)為了新中國,董存瑞獻(xiàn)出了他年僅19歲的生命。5.為了祖國舍棄自己的生命,這光輝的事跡和偉大的精神不會磨滅,會永遠(yuǎn)流傳 示例:楊靖宇 趙一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