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2024-2025年小升初語文分班測試卷四十二(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總分得分 積累運用一、書法欣賞與展示。(4分)1、涵涵根據古詩畫了一幅畫,他的畫是根據詩句( )創作的。(2分)A.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B.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C.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D.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2、用楷體將所選詩句正確、規范地書寫在方格內。(2分)二、閱讀語段,完成練習。(12分)六年的小學生活,我們流連于世界名著花園。我們閱讀著一本本①shū jí,就像②qīng yíng 的蝴蝶③qīn wěn 著④huā ruǐ。我們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節里,用心體會⑤yǐn cáng在文字中的細膩的情感,彼此之間偶爾會為某個人物形象⑥biàn lùn得面紅耳赤,更多的時候會幻想著自己的文學造詣能再上一個⑦tái jiē,日后在文學⑧l ǐng yù有所建樹。我們徜徉在書海,盡情遨游。1、根據拼音寫詞語。(8分)①( ) ②( ) ③( ) ④( )⑤( ) ⑥( ) ⑦( ) ⑧( )2、“膩”的解釋有:①食品中油脂過多;②因食品中油脂過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膩煩,厭煩;④潤澤細致;⑤污垢。文段中加點的“膩”的意思是( );在“這菜吃起來很膩”一句中,“膩”的意思是( )。(填序號)(2分)3、請仿照文中畫線句子的修辭手法,寫一個句子,描述你在閱讀時的感受。(2分)三、選擇題。(10分)1、下列文言語句,朗讀停頓與加點字讀音都正確的是( )。(2分)A.善哉(zāi)/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B.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zhī) 乎 ”C.為(wèi)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D.日初出/滄(ch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改革開放的政策,使中國的發展煥然一新。B.這祖孫三代人相依為命,苦日子總算熬出了頭。C.策劃畢業聯歡會時,同學們標新立異,七嘴八舌地發表建議。D.從小酷愛計算機的王明對計算機的操作非常熟練,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3、對下面句子中引號作用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2分)有句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講的就是“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A.表示特定稱謂 B.表示否定或者諷刺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需要強調的內容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A.為了避免自己不再寫錯別字,我做了很多努力。B.經過這次研學活動,使我明白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C.校運會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增強體質、錘煉意志的成長平臺。D.他癡癡地看著,想用雙眼記錄下校園里美麗的風景和動聽的聲音。5、下列情況中,你認為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A.同桌在慶六一活動中表演成功,你夸贊她說:“這樣的表演,怎能使人贊不絕口 ”B.好朋友比賽中沒發揮好,你趕緊安慰他說:“驕傲使人落后,現在你知道后悔了吧!”C.公交車上你給老奶奶讓座,老奶奶感謝你,你回答說:“沒關系,反正我也要下車了。”D.過馬路遇到紅燈,同學見沒交警便叫你一起闖紅燈,你勸說他:“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千萬不能闖紅燈,闖紅燈非常危險。”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7分)1、2024年對我而言很不平凡,在六年級的朗誦比賽中,我終于獲得了“金話筒”獎。放學后,我走在林蔭道上,昔日熟悉的景色似乎都變了模樣,。(用景物描寫表達“我”此時的心情)(2分)2、讀下面段落,完成練習。(5分)勤出智慧。古希臘有一位演說家,名叫德摩斯梯尼。他小時候口吃,每次辯論、演講,總是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因此常常被對手壓制,被觀眾嘲笑。為了克服這個弱點,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五十年如一日,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的演說家。朱熹曾講過一個故事:福州的陳正之反應相當遲鈍,讀書每次只能讀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讀好多次才能讀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終成博學之士。①本段中,作者用兩個具體事例強調了“”這一觀點。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這兩個具體事例。(3分)②根據你的積累,再舉一個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補充在文段中的橫線上。(2分)結合語境,根據所學內容填空。(9分)我們學習了用事例證明觀點的方法。《弈秋》用兩人學弈的故事來闡述的道理。《兩小兒辯日》中一小兒用“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來表達“ ,日中時遠也”的觀點。司馬遷用自己忍辱寫《史記》的故事來表明“人固有一死, ,或輕于鴻毛”的信念。(3分)2、春景是詩人筆下最常見的景色。美好的春景,也能表達出不同的情感。(6分)景物 詩句 表達的情感 詩人詩歌春柳 ①渭城朝雨浥輕塵, 。 ②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春風 ③ , 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花 ④春色滿園關不住, 。 ⑤ ⑥ 閱讀理解六、小古文閱讀。(9分)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宋]朱熹《訓學齋規》1、下列選項中,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兩項是( )。(2分)A.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 B.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C.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 D.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2分)(1)方始是學: (2)讀書無疑者:3、根據古文內容填空。(3分)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請結合古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2分)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9分)兩 莖 燈 草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 ”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兩眼睜的的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記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1、梳理選文內容,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2分)2、亮亮讀了選文后,在選文旁邊作了批注,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說說你的理由。(2分)3、讀畫“ ”的句子,發揮想象,寫一寫此刻的嚴監生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4、如果請你為嚴監生頒發一個獎項,你會頒發( )。(1分)A.最吝嗇獎 B.最勤勞獎 C.最儉樸獎 D.最頑強獎5.選文運用典型事例,生動地表現了嚴監生的特點。關于選文事例的典型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多選)(2分)A.事件是典型的:嚴監生臨死前仍惦記節省燈油。B.物件和動作是典型的:兩莖燈草、伸著兩個指頭。C.情節是典型的:三次猜測不中,最后由趙氏揭曉答案。八、現代文閱讀理解。(11分)玩泥巴玩出了名堂①畢昇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也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②畢昇小時候是個貪玩的孩子,尤其喜歡玩泥巴。別的小孩一挖到泥土,加點水,隨便揉捏幾下就開始玩泥丸子。小畢昇卻與眾不同,邊揉邊思考,直到揉捏的泥巴有了韌勁,才開始捏制他想要的造型。別的小孩喜歡把泥塊捏成小兔、毛毛蟲等泥制品。小畢昇卻在思考,他的義父有一方木質印章,蘸上墨水能把圖案清晰地印在紙上。那么,能不能用泥巴制成印章呢 他說干就干,但做起來才知道難度很大:含水量高了,泥巴太軟難塑形;水分少了,泥巴太干容易裂。③畢昇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探索泥的特性,通過調變泥和水的不同比例,終于摸清了在怎樣的干濕度下泥巴才既容易塑形又不會斷裂。這天,他終于捏出一枚拿在手上不易變形、碰它幾下也不會斷裂的泥印章。他很興奮地蘸上墨水,用力往手掌上摁了下去,可是失敗了,手掌上是一片墨黑。他很快找出了失敗的原因,是泥巴的硬度不夠,濕泥印章太軟。于是,他把捏好的幾個泥印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使之變得堅硬后,再蘸上墨水,然后輕輕地印在手掌上。果然,這次圖案清晰地呈現在手掌上。他非常興奮地再次蘸上墨水,往一個小伙伴的臉上摁了過去。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小伙伴的臉上一片墨黑,哪里還有什么圖案。他再看看這個泥印章,上頭的圖案早已經被墨水溶化掉了。④個性倔強不服輸的小畢昇,對這次的挫折非常懊惱,他就近拾來一堆枯枝干草,點上火,把其余幾個泥巴印章拋入火堆中,試圖燒毀以泄憤。沒想到第二天,一個小伙伴拿著被火燒過的泥印章來給他,他驚喜地發現,用火燒制出來的泥印章不僅堅硬無比,而且遇水不化。⑤1041年,已七十歲的畢昇決定憑自己的真才實學來改變漢字的印刷歷史。他在刻版(用木板刻成印刷用的底版)時,特別是在刻版受損報廢時,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兒時玩泥巴過家家的往事,一個泥印章壞了,重新做一個是多么簡單,而一塊刻版壞了,重新刻一塊是多么艱難。能不能把刻版制作成像換一個泥印章那樣容易呢 這是他苦苦思考的問題。⑥空想不如實踐。畢昇把膠泥做成四方長柱體,一面刻上單字,再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一個字為一個印。排版時,他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松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上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后,他又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待完全冷卻凝固后便可進行印刷。印完后,他把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劑融化,拆下一個個活字,留著下次排版再用。⑦畢昇發明的活字可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因此,活字印刷術逐漸就流傳開來。后來活字印刷術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最后還傳到了歐洲,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正是在玩泥巴中得到的知識,為畢昇日后的創造發明埋下了種子。”這句話應放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間,理由是。(3分)2、兒時的畢昇是如何將泥巴制成印章的 閱讀文章,完成下圖。(2分)3、畢昇文化館正在展示“膠泥活字印刷術”,請根據本文內容為其設計一張名片。(4分)膠泥活字印刷術發明人 發明時間制作過程 制字→ → → → →優點 價值4、選文的結尾和開頭有什么聯系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分) 綜合實踐九、語言運用。(4分)1、生活中,有些場合需要我們作即興發言。班里來了一位新同學小涵,班主任讓你代表全班同學向他表示歡迎,你會怎么說 寫一寫。(注意要表達歡迎及祝福)(2分)小涵你好!2、近年來,碎片化閱讀興起。碎片化閱讀即通過手機、電子書閱讀器等工具進行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針對是否應該推崇碎片化閱讀,班級進行了討論。請你作為反方,針對正方的觀點進行反駁。(2分)正方:應該推崇碎片化閱讀 反方:不應該推崇碎片化閱讀在現代,人們的生活比較忙碌, 這種閱讀方式不但能使人們快速獲取更多信息,而且還省去了買紙質書的費用,閱讀成本較低。 習作天地十、習作。(25分)請以“失敗”為話題,完成習作。要求:①題目自擬,做到格式正確,書寫規范,卷面整潔,不寫錯別字;②所舉事例具體生動,表達真情實感,注意詳略得當。不少于450字。參考答案一、C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二、1、①書籍 ②輕盈 ③親吻 ④花蕊 ⑤隱藏 ⑥辯論 ⑦臺階 ⑧領域2、④②3、我們品味著一頁頁文字,就像勤勞的蜜蜂吮吸著甘甜的花蜜。三、1、C2、B3、C4、C5、D四、1、片片樹葉迎風起舞,向我表示祝賀2、①勤出智慧事例一;古希臘的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小時候口吃,但經過勤奮苦練,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的演說家。事例二:中國古代的陳正之反應遲鈍,但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博學之士。②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都要躲在山洞里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讀懂讀透了《詩經》,從這些詩歌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五、1、學習要專心致志 日始初時去人近 或重于泰山2、①客舍青青柳色新 ②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③春風又綠江南岸 ④一枝紅杏出墻來 ⑤詩人驚喜、憐春惜春之情 ⑥葉紹翁 《游園不值》六、1、BC2、(1)才。(2)……的人。3、①無疑者須教有疑 ②漸漸有疑 ③疑漸漸釋4、這句話的意思是完全相信書本上的知識,還不如沒有書。我們對于書中的知識不能不加辨別、思考就盡信,也不能不信,要敢于質疑書中知識,有分辨、有判斷。七、1、著急 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安心2、不同意。因為此刻嚴監生病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還硬是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當兩個侄子猜不透他的意思時,嚴監生又“把兩眼睜的的溜圓”,直到趙氏道出了他的心思,挑掉一莖燈草,他才沒了氣,這樣更能突出嚴監生吝嗇的性格特點。3、燃著兩莖燈草多費油,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啊!4、A5、ABC八、1、④⑤第④段寫了畢昇小時候玩泥巴的過程,第⑤段寫了畢昇從小時候玩泥巴的過程中的到啟發,思考能不能用在刻板制作上。2、調變泥和水的不同比例 泥巴的硬度不夠,濕泥印章太軟 泥印章上頭的圖案早已經被墨水溶化掉了 火燒3、畢昇 11041年 排版 烘烤 按壓 冷卻 可多次使用,經濟方便 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最后還傳到了歐洲,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4、首尾呼應,增強文章的整體性和連貫性,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和完整。九、1、歡迎加入我們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充滿了友愛和溫情,是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樂園。自由的空間任你邀游,廣闊的天地任你馳騁。相信你一定會在這里學有所成,收獲滿滿。2、碎片化閱讀的內容是片段性的、淺顯的,這些快速獲得的大量信息不能被深入地理解,不能很好地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雖然購買紙質書需要花費錢財,但紙質書帶給我們的閱讀體驗是電子書無法代替的。十、 失敗是成功之母 人生就像一條路,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嶇的小路;有明媚的陽光,也有肆虐的暴風雨。而失敗,就像是路上的絆腳石,但它卻也是成功的墊腳石。 記得那次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我躊躇滿志地報了名。我精心準備了演講稿,日夜背誦,對著鏡子反復練習表情和動作。我滿心以為自己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比賽那天,我自信地走上舞臺。可是,當我看到臺下那么多雙眼睛盯著我時,我的心突然緊張起來,聲音也開始顫抖,原本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稿也變得磕磕巴巴。我越講越慌,感覺腦子一片空白,最后只能匆匆結束了演講。 結果可想而知,我失敗了。當時,我心里充滿了沮喪和失落,覺得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但是,我并沒有就此一蹶不振。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素質不過關,缺乏在眾人面前演講的經驗。 于是,我開始更加努力地鍛煉自己。我主動參加各種小型的演講活動,積極爭取每一次在公眾場合發言的機會。慢慢地,我不再那么緊張,演講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后來,學校又舉行了一次演講比賽。這一次,我再次報名參加。當我站在舞臺上時,心中雖然還有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自信。我順利地完成了演講,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次經歷讓我深刻地明白了,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對失敗的勇氣。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我們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就一定能夠走向成功。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