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語文詩歌專練----劉攽詩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游船劉攽太液滄波北下流,依然清淺可勝舟。浴鳧鳴鶴輝輝日,折葦衰荷澹澹秋。勝境陳前終不厭,機心去盡了無愁。宋生【注】善賦登臨興,華發相從免獨游。【注】宋生:宋玉,戰國時期辭賦家,著有《高唐賦》等作品。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寫詩人與友人乘舟游玩的所見所感,起承轉合,自然流暢,音韻和諧。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熠熠生輝,畫面令人陶醉。C.詩人置身秋日的勝景中,百看不厭,流連忘返,內心的塵事煩擾煙消云散。D.尾聯寫到詩人雖有宋玉的才情,與友同游免于孤單,但頭上華發讓人唏噓。2.這首詩是如何抒發詩人的感情的?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新晴劉攽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①。唯有南風舊相識,徑開門戶又翻書。【注】①夢余:夢醒之后。3.對于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第一句寫了雨后初晴,詩人從夢中醒來見到的生機十足又寧謐生動的圖景。B.詩人午睡醒來之后,雖然只見到雨后的綠樹,但可以想見寧靜恬適的心境卻是非常好。C.青苔滿地,表明已陰雨多時,此時天放晴朗;詩人白天進入夢鄉,睡醒后發現四周無人,只有濃濃的綠蔭。D.詩人的情感有久雨初晴后的喜悅,有四周無人的孤獨,亦喜亦憂,復雜跌宕。4.本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結合詩句加以賞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曬書劉攽幽事隨時有,移書曬日華。囊開魚蠹[注]字,眼暈石榴花。病忘多三篋,勞心愧五車。賜書仍有品,前輩羨吾家。[注]魚蠹:一種無翅昆蟲,生活在書籍和衣物中。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把“曬書”當做“幽事”,此處的“幽”與“亦足以暢敘幽情”中的“幽”意思一致。B.“移書”“囊開”寫詩人曬書的情景,“魚蠹字”寫詩人發現書頁上有蛀蟲蛀過的痕跡。C.“勞心愧五車”是數典并用,“勞心”“五車”用典不著痕跡,足見詩人用典技藝高超。D.詩人自己很有品位,“前輩”也羨慕“我”家的藏書,讓“我”對家族藏書特別自豪。6.劉攽評論詩歌應該“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這在本詩中是如何體現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閱讀下列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王介甫金陵懷古四首 其四【宋】劉攽頹垣落水半平江,喬木風呼不易降。耕出珠璣①時得一,道逢麟鳳②不成雙。潮聲半夜來寒渚,月色深秋照舊窗。唯有魚鹽城下市,檣烏③想望集瓶缸④。[注]①珠璣:喻指珠狀物,此處是糧食;②麟鳳:麒麟和鳳凰的簡稱,多作為吉祥的象征;③檣烏:桅桿上的烏形風向儀;④瓶缸:古代百姓有用瓷瓶裝鹽、陶缸裝魚的習慣。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次韻是一種和詩方式,劉攽依照王安石《金陵懷古四首》的韻腳創作了本組詩。B.“珠璣時得一”比喻農耕收成微薄,民生艱辛,“麟鳳不成雙”暗含對國運的嘆惋。C.潮水拍打“寒渚”,深秋的月光“照舊窗”,以自然的無窮變化反襯人事的變遷。D.尾聯以“檣烏”“瓶缸”繁忙交易的市井生活細節收束全詩,體現了人文情懷。8.請結合全詩,分析詩人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金陵的“頹”的?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初夏喜涼劉攽季月南州雨過春,雨余炎氣即經旬。北風一變如秋色,小屋三間喜病身。出戶燕兒矜羽化,堆盤梅子薦時新。融峰盛夏含冰雪,安得清涼頗借人。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季月”“經旬”等詞交代從春到夏的季節轉換,照應標題,點明寫作時間。B.暮春時節南州雨水漸漸多了,雨過之后,天氣轉熱,讓人生出對清涼的渴望。C.“小屋三間”“病身”等詞,寫出了詩人窮困潦倒的際遇和孤獨無奈的心境。D.初夏剛至,燕子炫耀著它新生的羽毛,盤中堆放的梅子新鮮可口,時令正好。10.詩人“喜涼”在詩中有何具體表現?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江南田家劉攽種田江南岸,六月才樹秧。借問一何晏,再為霖雨傷。官家不愛農,農貧彌自忙。盡力泥水間,膚甲皆痏瘡。未知秋成期,尚足輸太倉。不如逐商賈,游閑事車航。朝廷雖多賢,正許貲為郎。【注】貲:財貨。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語言平實,勾勒出江南田家的困苦境況,敘中有議,感情沉痛。B.“借問”兩句一問一答,交代了六月才插秧的原因,流露出作者的同情。C.盡管膚甲生瘡,但到秋天豐收就可交糧官倉,田家勞而有獲令人欣慰。D.詩歌結尾處運用反語,對朝中少賢、賣官鬻爵的現狀作了尖銳的諷刺。12.詩中將田家與商賈做了多重對比,請加以概括。答案1.D 2.①借景抒情,詩歌前兩聯,描寫了流水清淺,白鷺沐浴,鶴聲響徹,日光生輝,蘆葦低垂,荷花凋零的秋日景致,營造了靜謐唯美的氛圍,表達了詩人愉悅澄明的心境。②直抒胸臆,頸聯作者直接表達了美景當前,百看不厭,機心全無,憂愁消散的情感;尾聯“華發相從免獨游”表達了作者與知己同游的快樂。③借典抒情(用典),借用宋玉登臨賦詩的典故,表達自己才情斐然,志趣高雅。【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賞析詩歌藝術特色的能力。D.“但頭上華發讓人唏噓”理解錯誤,“華發相從”是指有華發的朋友相伴,提到同游的朋友已華發,并非指自己;“讓人唏噓”,情感分析錯誤,此刻美景在前,友人相伴,心境是愉悅的,頸聯點明了詩人的心情是“了無愁”。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詩歌前兩聯詩意是:太液池的碧綠的波浪從北往下繼續流淌,依然清澈淺碧,適合船只通行。白鷺在水中洗澡,鶴鳴聲響徹亮,陽光照耀閃閃發光的一天,采摘的蘆葦和凋謝的荷葉靜靜地映照著秋景。詩人在這兩聯描寫了流水清淺,白鷺沐浴,鶴聲響徹,日光生輝,蘆葦低垂,荷花凋零的秋日景致,營造了靜謐唯美的氛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達了詩人愉悅澄明的心境。頸聯詩意是:這美景陳列于眼前使人陶醉,即使常常來到這里也不會感到厭倦,功利之心都消散了。這一聯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表達了美景當前,百看不厭,機心全無,憂愁消散的情感;尾聯“華發相從免獨游”意思是花白頭發的朋友們陪伴著我,不用再獨自游覽。這句詩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了作者與知己同游的快樂。“宋生善賦登臨興”詩意是宋生善于作賦,登上高山遠眺時情緒激蕩。詩人在這一句中借用宋玉登臨賦詩的典故,表達自己才情斐然,志趣高雅,采用了借典抒情(用典)的手法。3.D 4.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南風人格化,只有南風是舊日相識,直接推開門,又兀自翻書。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春風的直爽可愛及與人的親近,表達了詩人對南風以及初晴天氣的喜愛。【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有四周無人的孤獨,亦喜亦憂”錯誤,“綠樹無人晝夢余”,是寫新晴后,詩人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在白天恬然入夢;而后面的“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把南風寫得情趣十足饒有風趣,進一進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閑適、清靜、愉悅的心情。沒有“孤獨”“憂”。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要求“結合詩句加以賞析”,就是要求在寫出表達技巧后寫出運用此表達技巧刻畫了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人的哪些特點,從而傳達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唯有南風舊相識,徑開門戶又翻書”意思是:忽然一陣南風把房門吹開,又掀起桌上的書頁,詩人說這是他的老相識,來偷偷訪問他了。這是把“南風”當作老朋友看待,這明顯是擬人手法,而在這“無人”來訪之時,對于“南風”的造訪便產生了一種親切之感,因而“南風”也無所顧忌,可以隨便翻書,成了詩人的知音,于是,就在“無人”的境況中平添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如此活潑生動地刻畫南風,字里行間藏著作者的喜愛之情。5.D 6.①劉放重視詩歌立意,認為詩歌要蘊含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那樣即使語言簡單,內容平實,也是奇異的作品。②意深義高:詩中寫的是曬書這一很普通的日常小事,卻表達了對學問的追求,對學問不足的愧疚,可以說立意高深。③文詞平易:全詩敘述平實,語言通俗,描繪曬書日常活動,語言平實。【導語】這首詩以“曬書”為切入點,通過日常小事展現文人雅趣。“幽事”二字奠定全詩基調,魚蠹、石榴花等意象生動傳神。后兩聯巧妙用典,將個人讀書體驗與“五車”“賜書”等典故結合,既見學識又顯謙遜。尾聯以“前輩羨吾家”作結,在平實語言中透露出對家藏典籍的自豪,體現了宋詩“平淡中見奇崛”的特點。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表達技巧的能力。D.“詩人自己很有品位”錯誤,“賜書仍有品”是說皇帝賞賜的書籍有等級品位,并非說詩人自己有品位。故選D。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詩歌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的能力。①“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句是說劉攽重視詩歌立意,認為詩歌要蘊含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那樣即使語言簡單,內容平實,也是奇異的作品。強調詩歌不應僅僅追求華麗的辭藻,而應在思想內涵上有所建樹。②詩中所寫的曬書是很普通的日常小事,“幽事隨時有,移書曬日華”,詩人將曬書這一行為置于日常的“幽事”之中,看似平常,卻表達了豐富而深刻的情感。“病忘多三篋,勞心愧五車”,體現出他對學問的追求以及對自身學識的嚴格要求,以小見大,立意高深。③全詩敘述平實,語言通俗。“囊開魚蠹字,眼暈石榴花”,句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出曬書的日常活動,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復雜的句式,卻生動地展現了曬書時的細節和詩人的狀態,體現了文詞平易的特點。7.C 8.①首聯詩人選用“頹垣”這一直接體現衰敗的意象,起筆點明金陵的殘破;②頷聯“耕出珠璣時得一”寫農民生活艱難,表現金陵農事頹廢,往昔繁華不再。③頸聯“寒渚”“舊窗”等意象營造出清冷、蕭瑟的氛圍,暗示金陵的衰敗。④尾聯“唯”字強調只有鹽魚市還有生機,暗含其他行業均衰敗頹廢。【導語】劉詩以“頹垣”起筆,繪金陵殘破之景。耕獲微薄、麟鳳難尋,道盡民生凋敝與國運式微。潮聲月色依舊,反襯人事已非。唯魚鹽市井尚存生機,于衰颯中見人間煙火,懷古傷今中藏深沉悲憫。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詩中“潮聲半夜來寒渚,月色深秋照舊窗”描繪的是自然景象的恒常不變,而非“無窮變化”。潮聲依舊在半夜拍打寒渚,深秋的月色依然照著舊窗,這里是用自然的永恒來反襯人事的變遷,而非強調自然的變化。故選C。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①首聯以“頹垣落水半平江”直接刻畫金陵的頹敗,殘破的墻垣一半沒入江中,岸邊喬木在風中呼嘯,難以平靜。“頹垣”是衰敗的直觀意象,“半平江”“風呼不易降”則以水的侵蝕、風的躁動,渲染出環境的荒涼,起筆便奠定金陵殘破的基調。②頷聯“耕出珠璣時得一”寫農事荒廢,農民耕種時偶爾能收獲少量糧食,“時得一”凸顯物產匱乏;“道逢麟鳳不成雙”暗喻吉祥難覓、盛世不再。兩句通過農事的頹敗和祥瑞的缺失,表現金陵往昔繁華已逝,民生凋敝。③頸聯“潮聲半夜來寒渚,月色深秋照舊窗”以景物烘托衰敗,半夜潮聲涌入寒冷的水渚,深秋月色照著陳舊的窗欞。“寒渚”“舊窗”營造清冷蕭瑟的氛圍,“半夜”“深秋”更添凄清,從環境氛圍的冷落暗寫金陵的衰落。④尾聯“唯有魚鹽城下市”以“唯”字強調金陵僅存鹽魚市場尚有生機,“檣烏想望集瓶缸”寫風向儀望著百姓裝鹽的瓶、盛魚的缸,暗示商貿蕭條,僅余此業。通過突出唯一的生機,反襯其他行業的頹廢,盡顯金陵的衰敗。9.C 10.①首聯寫南州雨后炎熱天氣,照應標題“初夏喜涼”中的“涼”字。②頷聯寫北風一吹,天氣變涼,詩人身體也舒服了,照應標題“喜”字。③頸聯寫燕子在空中展翅飛翔,詩人出屋觀看,盤子里堆放著新鮮時令的梅子,詩人吃著梅子欣賞燕子飛翔。④尾聯寫詩人想到融城峰盛夏時節如同冰雪一樣清涼,什么時候能夠借著清涼的風前往觀賞。【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窮困潦倒的際遇和孤獨無奈的心境”錯。“小屋三間”是詩人居處,“病身”是詩人身體狀況,這兩處描寫,寫出了詩人初夏時節因身體不適而久臥室內,為后文“出戶”賞景做鋪墊,并沒有表現詩人的窮困潦倒和孤獨無奈。故選C。10.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首聯“季月南州雨過春,雨余炎氣即經旬”,寫出了南州初夏時節雨后炎熱的天氣,照應標題“初夏喜涼”中的“涼”字。頷聯“北風一變如秋色,小屋三間喜病身”,寫出了北風一吹,天氣變涼,詩人身體也舒服了,照應標題“喜”字。頸聯“出戶燕兒矜羽化,堆盤梅子薦時新”,寫出了燕子在空中展翅飛翔,詩人出屋觀看,盤子里堆放著新鮮時令的梅子,詩人吃著梅子欣賞燕子飛翔。尾聯“融峰盛夏含冰雪,安得清涼頗借人”,寫出了詩人想到融城峰盛夏時節如同冰雪一樣清涼,什么時候能夠借著清涼的風前往觀賞。以上幾句都體現了詩人“喜涼”的心情。11.C 12.田家忙,商賈閑;田家貧,商賈富;田家為官所迫,商賈用錢買官。【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綜合鑒賞能力。C項,“……但到秋天豐收就可交糧官倉,田家勞而有獲令人欣慰”錯誤。由“未知秋成期,尚足輸太倉”中“未知”可知,還不知道秋天的收成能不能足夠交糧到官倉,表達的是對收成的擔憂,對江南田家的同情。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及手法的鑒賞能力。將“農貧彌自忙”和商賈“游閑事車航”進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農民日夜擔心收成不好而忙碌的同情,以及商賈卻富足乘車郊游的憤慨。由“官家不愛農”和“朝廷雖多賢,正許貲為郎”可知,將田家為官所迫,商賈用錢買官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尖銳諷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