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郵票承載著歷史記憶。右圖是2001年我國為慶祝發生于當年的某一重大歷史事件而發行的郵票。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A.我國開放14個沿海城市B.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C.海南經濟特區建立D.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7,2013年,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中國夢的核心內準涵是A.推動共建“一帶一路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C.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D.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8.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集中體現少數民族的民間史詩、傳統手工藝、少數民族服飾、民間儀式、建筑技術等方面的項目達到367項,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35.7%。這表明A.我國在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B.國家重視保護少數民族文化C.少數民族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D.非遺保護有助于經濟的發展9.某校八年級的同學在歷史主題學習活動中,搜集了如下資料。據此判斷,他們學習的主題是布華人我須和用金國人去第會金告臺灣同胞書金是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汪辜會談習近平同馬英九會晤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A.海峽兩岸的交往B.中國的國防建設成就C.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D.各民族共同繁榮10.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軍的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等多兵種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是A.北海艦隊B.東海艦隊C.南海艦隊D.華東軍區海軍11.《中國詩歌報》上刊登的一首詩這樣寫道:“他的功績與日月同輝,確保子孫后代的食糧。在生活中,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在稻田地里,他就是一位精兵良將。”這首詩所贊揚的人物是A.屠呦呦B,袁隆平C,錢學森D.鄧稼先12.改革開放以前,人們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自行車和摩托車開始流行。如今私家車、地鐵、高鐵、飛機等通行方式任由人們選擇。發生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B.我國交通布局的優化C.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D.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八年級歷史期末試題SY-2-(共4頁)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36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總計36分)》13.(13分)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我國的制度建設”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協商建國】材料一中調A民日香日用a身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1)材料一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我國哪一政治制度的確立?(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次會議通過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法律文件。(1分)》【民主新章】材料二大海的浪花,天邊的星星,告訴我,是誰當家作主你從人民中走來,托起五十六個民族希望代表人民,挺起胸來,為民發聲你生于一九五四,平凡但是不普通…—摘編自歌曲《生于1954)》(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于1954年確立的哪一政治制度?(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政治制度的歷史地位。(2分)》【民族自治】材料三新中國是在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沃土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是少數民族,這是我國實行民族自治的重要考慮因素。…我國之所以實行少數民族的區域自治,是以少數民族的聚居為前提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我國將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有機結合,形成了民族區域自治的整體。—摘編自烏力更《民族自治與民族共治)》(3)根據材料三,概括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意義。(2分)(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我國制度建設的認識。(2分)14.(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1978年冬的這場會議上,中央領導同志明確指出:“現在到了必須下決心解決經濟問題的時候了,要允許群眾創造,允許試驗,不能再搞窮過渡。”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夾領導集體,實現了我國的偉大轉折。一摘編自《鄧小平年譜(1975一1997)》(1)“1978年冬的這場會議”指的是我國哪一會議?(1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說這次會議“實現了我國的偉大轉折”?(2分)八年級歷史期末試題$Y-3-(共4頁)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4分,每題2分)1. A 2. B 3. A 4.C 5. B 6. D 7. C 8. B 9. A 10. D 11. B 12. C二、非選擇題(36分)13.(13分)(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3分)(2)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4分)(3) 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聚居(2分);意義: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分)(4) 我國制度建設要符合國情,與時俱進,保障人民利益和國家穩定(2分)14.(11分)(1)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3分)(2)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推動了現代化建設(4分)(3) 作用: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促進國內體制改革和國際市場探索(2分);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2分)15.(12分)(1)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同存異”方針;影響: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歷史性貢獻,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同和遵守(4分)(2) 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或中日建交,4分)(3) 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做法:深化伙伴關系網絡,堅持真正多邊主義,加強文明交流對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docx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