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綜合評估
歷史
下冊全部
注意事項:共兩大題,滿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它選拔官員的主要標準是( )
A. 門第 B. 才能 C. 軍功 D. 血緣
2. 下表為某同學閱讀《貞觀政要》時所做的讀書摘要。這體現的思想理念是( )
讀書摘要(節選)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A. 變革創新 B. 重用賢能 C. 以民為本 D. 虛心納諫
3. 下圖所示反映了唐代不同年份人口數量的變化情況。導致唐代755—764年人口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安史之亂的影響 B. 稅收制度的改革 C. 自然災害頻發 D. 統治區域減少
4.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詩歌創作黃金時期,是詩人輩出的時代。下圖中“?”處應填入的人物是( )
A. 王建 B. 杜甫 C. 元稹 D. 崔融
5. 史載,宋代帝王“日閱三卷”,以至鄉童“朝誦暮弦”,時人甚至說:“人生至樂無如讀書。”由此可見,宋代( )
A. 崇文風氣成為社會時尚 B. 儒家思想開始受到推崇
C. 地方治理重在文化教育 D. 國家教育體制十分完備
6. “澶淵之盟”后,宋真宗立即下令更改河北路、河東路沿邊有“戎”“虜”等字樣的地名,如將“靜戎”改為“安肅”,“破虜”改為“信安”,“平戎”改為“保定”,“平虜城”改為“肅寧”等。宋真宗此舉意在( )
A 消除民族隔閡 B. 解決利益分歧 C. 扭轉戰爭局勢 D. 緩和民族矛盾
7. 13世紀晚期,來廣州進行貿易的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很多都沒有在前代文獻中出現過。當時的文獻還將這些外貿往來對象劃分為大東洋、小東洋、小西洋等幾個海域,以替代前代文獻中籠統稱呼的“南海諸國”。據此可知,當時( )
A. 中央政權偏安一隅 B. 陸上絲綢之路遭受阻隔
C. 海疆遭到外敵入侵 D. 海上交通范圍得到拓展
8. 司馬光在完成這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后,宋神宗認為此書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將其定名為《資治通鑒》。據此可知《資治通鑒》價值在于( )
A. 詳細記載了北宋前的歷史 B. 提供歷史經驗以警示后人
C. 詳細記錄帝王將相的活動 D. 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9. 明朝廢除丞相,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設置錦衣衛監察百官;將地方權力分散到三司。這些措施旨在( )
A. 強化皇權 B. 加強監察 C. 精簡機構 D. 增強國力
10. “驅荷寇,播一世英明,藩王正氣參天地。辟荊榛,開千秋偉業,國姓遺風耀古今。”這副對聯稱頌的歷史人物是( )
A. 岳飛 B. 朱熹 C. 戚繼光 D. 鄭成功
11. 有學者指出,清朝“在壓力之下……大多數的儒生都慢慢退縮到安全地帶,有的從事經學的研究,有的專心做八股文章,以求在科舉仕途上獵取功名”。材料中的“壓力”主要是指( )
A. 科舉制的完善 B. 軍機處的設置 C. 文字獄的禁錮 D. 儒學地位式微
12. 黃宗羲稱:“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認為做官應該“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這表明黃宗羲( )
A. 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 B. 否定傳統倫理道德
C. 宣揚西方的民本思想 D. 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3題10分,第14題14分,第15題12分,共36分)
1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江蘇)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常熟,天下足。”
——摘編自陸游《渭南文集》
材料二 明清農業較之前代的發展相對有限,但農作物品種的增加、多種經營方式的推廣,則是比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馬鈴薯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不與五谷爭地……經濟作物棉、麻、桑、藍靛、茶樹、甘蔗、蔬菜、果木、花卉等品種的種植日益廣泛,產品大量流入市場。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的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2)據材料二,概括明清時期高產作物傳入中國后被廣泛種植的原因,并歸納這一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
1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 宋人以華夏正統自居是其政治生活的常態,根深蒂固。遼人為表示遼朝的華夏正統地位,以軒轅氏、炎帝后裔自居。金朝統治者不斷申明其華夏正統地位。
思想 遼太祖實行“尊孔崇儒”的文教政策。西夏建國后逐漸形成以漢學為主體的官學教育體系。金朝“尊孔崇儒”濫觴于立國之初,非常重視儒學教育。
制度 雖然遼朝采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因俗而治”政策,但是遼朝的中央官制儼然唐制“翻版”。西夏地方行政體制基本沿襲唐、宋,但也保留了較顯著的民族特色。金朝在中央實行一元化漢制,在地方上同時推行女真制與漢制。
——摘編自高福順《內聚性:遼宋夏金時期中國歷史演進的核心動力源泉》
材料二
材料三 “康乾盛世”時期,清朝的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鞏固,清政府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統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1)據材料一,從政治、思想、制度方面概括遼宋夏金時期民族交往的特點。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明清時期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
(3)結合所學知識,從臺灣、西藏、新疆、東北黑龍江流域中任選一例,說明“康乾盛世”時期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統治管理取得的突出成就。
15.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文化,燦爛輝煌,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唐朝統治的近300年當中,政治局面相對穩定的時期比較長,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
——摘編自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上冊)
材料二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間,中國杰出的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7次下西洋,前后經歷了亞、非30多個國家。這是一件聞名中外的大事……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南洋各地的聯系,很多國家都在和他接觸之后派使臣來中國貿易。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下冊)
材料三 清代統治者一直把安定社會秩序、穩定邊疆、鞏固國防放在首位,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比較而言,處理民族關系更為成功,而在處理國家關系上,尤其是在處理與西方國家的關系上,盲目自大、閉關自守的傾向十分明顯,這實際為晚期的落后挨打種下了前因。
——摘編自曹大為等《中國大通史·清(1644—1840)》上冊
(1)據材料一,概括唐朝文化燦爛輝煌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一例唐朝時期中外交流的史實。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鄭和下西洋的偉大意義,并指出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地區。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對外交往的變化趨勢,并談談你對我國古代對外交往的認識。
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綜合評估
歷史
下冊全部
注意事項:共兩大題,滿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題答案】
【答案】B
【2題答案】
【答案】C
【3題答案】
【答案】A
【4題答案】
【答案】B
【5題答案】
【答案】A
【6題答案】
【答案】D
【7題答案】
【答案】D
【8題答案】
【答案】B
【9題答案】
【答案】A
【10題答案】
【答案】D
【11題答案】
【答案】C
【12題答案】
【答案】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3題10分,第14題14分,第15題12分,共36分)
【13題答案】
【答案】(1)現象:經濟重心南移。
原因:北方戰亂,大量人口南遷,給南方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勞動力;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南方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
(2)原因:高產作物單位畝產量大;適應性強,不與其他農作物爭地。
表現:農作物品種增加;經營方式多樣;經濟作物商品化程度提高。
(3)因素:社會穩定,勞動力;工具革新,國家政策,農作物品種。
【14題答案】
【答案】(1)特點:政治上,都以華夏正統自居;思想上,少數民族政權“尊孔崇儒”,重視學習漢族文化;制度上,少數民族政權學習漢族制度,但仍保留自己的民族制度特色。(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階段特征: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3)【示例一】
康熙時期,蒙古族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發動叛亂。康熙皇帝三次率軍親征,打敗噶爾丹。乾隆時期,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叛亂。乾隆皇帝下令調兵討伐,清軍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1762年,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和蔥嶺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的軍政事務。清軍駐扎新疆各地,設置哨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示例二】
1653年,順治皇帝正式賜予西藏地方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五世達賴喇嘛金冊、金印和“達賴喇嘛”的封號。1713年,清廷冊封另一位藏傳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辦事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設立噶廈,授命達賴喇嘛和駐藏辦事大臣管理政教事務。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規范了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清朝的這些措施,有效地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15題答案】
【答案】(1)原因:政治局面穩定,社會經濟繁榮,對外交往頻繁。
史實:鑒真東渡;玄奘西行;日本派遣唐使;新羅派遣使臣和留學生;等等。(答出一例即可)
(2)意義:發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地區: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3)變化趨勢:從主動對外交往到閉關自守。
認識:對外交往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封閉自守導致落后。(答出符合題意的一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洱源县| 泰安市| 七台河市| 宣威市| 抚顺市| 泰宁县| 肥城市| 清新县| 颍上县| 龙陵县| 双峰县| 洞口县| 汨罗市| 文水县| 大荔县| 措勤县| 汝城县| 元谋县| 靖江市| 阳春市| 静安区| 通榆县| 浦江县| 黄山市| 光山县| 贺州市| 青神县| 波密县| 仪陇县| 沾益县| 冕宁县| 珠海市| 芜湖县| 河津市| 会泽县| 绥芬河市| 黄大仙区| 方正县| 内江市|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