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班級: 姓名: 得分: 【新考向情境題】統編八上道法第一單元檢測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 依托城市稟賦,廣州將思政課堂搬入城市“大講堂”。乘坐一次“崇尚·傳承”青少年巴士學堂研學活動,從參觀沿線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中厚植愛國情感;參加一次“丹心越讀”行走的思政課,在走讀中把“家國情”讀深讀透讀活……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 )①走進社會生活,踐行知行合一②關心家鄉發展,豐富個人閱歷③感受城市巨變,創造精彩人生④增強鄉土觀念,提高創新能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從事著各種活動。下列社會活動與其類型對應正確的有( )①某企業精準對接民眾需求,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出新型智能家電——物質生產活動②市民聯名向政府相關部門提交關于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的建議方案——社會政治活動③志愿者們定期前往偏遠山區學校,為孩子們捐贈書籍和學習用品——文化交流活動④某校開展“當非遺遇上AI”主題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巧妙結合——精神生產活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我國在諸多領域呈現出顯著變化,以下是小明搜集到的兩則相關事例:事例一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應用在文化娛樂領域,如AR博物館導覽等事例二 截至2024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達4.8萬公里,鐵路建設成效顯著,民眾出行高效又便捷以上事例表明( )①思想觀念的更新使文化交流更加順暢②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社會生活日新月異③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祖國繁榮④生產工具的變革使我們的精神面貌昂揚向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 快遞員小陳不僅努力提高自己的配送效率,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英語和簡單的手語。他留意到快遞包裝產生的大量垃圾對環境造成壓力,于是積極在社區和客戶中推廣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的理念,為推動綠色發展貢獻力量。這啟示我們要( )①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②關注國家變化,實現人生價值③開拓視野,規劃好職業生涯④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 某中學開展“城市文明我守護,科普宣傳進社區”活動。同學們在社區中心設置科普展覽區,用展板和實物演示普及知識。一開始,小輝不敢與居民交流,在同學的鼓勵下,他開始嘗試講解知識,并漸漸掌握了與居民溝通的技巧。這( )①說明人們成長的社會化過程是相同的②表明社會化只是個人被動接受社會影響③體現了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④啟示我們要持續不斷學習,促進自我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中考新形式·漫畫組圖)下面是多面小亮的四幅拼圖:從中我們可以得出( )①人的社會身份都是與生俱來的②沒有人就沒有社會,也就沒有社會生活③小亮的關系網中涉及血緣、地緣和業緣關系④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下列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 )行為1:制訂計劃,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 行為2:到社區參加災害防控宣傳 行為3:在家幫父母打掃衛生 行為4:走進田間地頭,幫種植戶采摘蔬菜A. 行為1、行為3 B. 行為1、行為4C. 行為2、行為3 D. 行為2、行為48. 2024年“新時代好少年”譚一祎組織號召志愿服務隊隊員們開展社區清掃、清明祭英烈等志愿服務活動;周彥博利用課余時間分享民族團結故事,介紹家鄉特色服飾、手工織錦等民族文化藝術……這表明養成親社會行為要( )①了解風俗習慣,融入社會生活②放棄個人利益,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③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④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變化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說出指令,智能家居幫助完成家務;輸入目的地和預算,軟件自動生成多份旅行攻略……由此可見( )A. 網絡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所有需要B. 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C. 人們交往方式和知識獲得日益多元化D. 人與人之間關系日益密切和相互依賴10. 大量美國網民涌入國內某社交平臺,中美用戶在時尚、音樂等話題上進行了深入交流。許多美國網民選擇使用翻譯器,用中文或者中英雙語發帖,表達自己對這些領域的見解。而中國網民也熱情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喜好,雙方你來我往,氣氛十分融洽。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網絡( )①讓我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②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④讓我們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交流互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 觀察下圖,你會勸告他( )《困在短視頻里的孩子》①沉迷短視頻會影響身心健康②沉迷短視頻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縱自己③應該學會“信息節食”,合理利用網絡④應該在休息時盡情地刷短視頻作為娛樂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 青少年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豐富眼界,增長見識。但同時,社交網絡也會對青少年的時間管理能力以及認知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比如,網絡社交的溝通模式傾向于碎片化,久而久之會導致其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對此,我們應該( )①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全面認識網絡 ②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③降低網絡社交媒體使用頻率,避免受騙 ④推進網絡文明建設,減少網絡違法行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 關于持續開展“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的公告(九十九號)指出,持續重點打擊各類惡意調侃、攻擊辱罵、曝光個人隱私等網暴行為,在近一周內平臺共攔截含有不友善言論內容23.2萬余條,處置違規內容2.1萬余條,處置賬號285個。這告訴我們中學生( )①網絡既豐富日常生活,又帶來消極影響②要嚴格執法和守法,營造良好網絡生態③自覺堅守法律法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④拒絕網絡暴力,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編造和傳播網絡謠言,不僅違反法律法規,也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妨礙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某校打算以“如何正確面對網絡謠言”為主題發表一篇校園報道,以下觀點可以入選這篇報道的有( )①不盲從聽信只言片語,保持理性不跟風②掌握一定的社會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③通過正規渠道了解信息,多方驗證④追求流量無可厚非,造假傳播謠言很正常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 (中考新形式·新聞解讀)對下列新聞解讀正確的有( )①許多中小學生過度依賴手機娛樂功能,嚴重影響學業——青少年應該放下手機,合理規劃使用網絡時間②隨著人工智能應用DeepSeek的爆火,網絡上涌現出大量山寨DeepSeek網站和仿冒賬號——面對復雜的網絡信息要學會辨析③舉辦“中國人的故事”網絡互動引導活動,開展“時代楷模”等典型事跡網上宣傳——有利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④部分網絡主播在直播中,通過塑造虛假人設、擺拍賣慘等方式引流——網絡主播們應該加強網絡治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16題16分,17題18分,18題21分,共55分)16. 某校八年級(1)班開展以“走進社會,在社會中成長”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征集意向】活動開始前,班主任通過投票了解同學們的參與意向,以下是最終的投票結果:意向 人數 占比愿意參加 30 55%不愿意參加 15 27%無所謂 10 18%(1)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會如何勸導那些不愿意參加的學生積極參加本次活動?(6分)【投身實踐】在老師的號召下,同學們相約參加此次活動。以下是同學們的活動軌跡:·在公交站,同學們看到司機師傅每到一站,都耐心地等待乘客上下車,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在社區,同學們和社區網格員共同傾聽居民們對社區發展的建議。 ·在公園,同學們和巡邏員一起檢查公園設施是否完好,提醒游客愛護環境。(2)(課標任務指向·描述特征)沿著同學們的活動軌跡,請你描述社會生活的模樣。(6分)【體悟成長】活動結束后,小凱分享自己的收獲:在活動中,我結識了不同的人,拓寬了視野;團隊協作時,我學會在集體中協調關系;面對分歧時,我懂得了尊重他人意見;處理問題時,我知道了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是錯的……(3)對于小凱的分享,你有哪些認識?(4分)17. 某校八年級(2)班分組開展了以“網絡與家鄉發展”為主題的分享會。以下是第一小組的分享: 5G網絡讓茶葉種植、生產更加“智慧”。從智慧茶園監管平臺上可以實時查看茶園的生態環境關鍵指數以及逐月變化趨勢,為茶園保護提供科學決策參考,帶動茶園增收。同時,科研團隊利用5G網絡傳輸的茶園數據,開發出一套病蟲害智能預警系統。(1)結合上述材料,談談5G網絡是如何助力家鄉茶園發展的。(6分)第二小組分享了下列內容:家鄉政府在政務網站和官方手機應用程序上設立了監督舉報平臺:村民如果發現集體資金使用不透明、項目建設存在質量問題等情況,可以通過網絡監督舉報平臺進行舉報。相關部門收到舉報后會及時進行調查處理。(2)(中考設問新詞·價值)請你據此分析設立網絡監督舉報平臺有何價值。(6分)以下是第三小組的分享: 我們家鄉盛產蘋果,以前總是滯銷,如今,網絡直播帶貨的興起,推動家鄉的蘋果走向全國。但在網絡直播帶貨中,一些賣家虛假宣傳,并傳播迅猛,誤導了大批消費者。(3)(課標任務指向·評價)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網絡直播帶貨進行評價。(6分)18. 某校八年級(3)班以“把握現實和網絡生活”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我知道】某老舊社區環境臟亂差,意識到該問題后,社區里退休的李大爺主動召集大家開會討論改造方案;年輕的上班族居民利用閑暇時間,清理樓道雜物、粉刷墻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環境煥然一新。(1)結合材料,運用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的知識分析該社區的蛻變印證了什么道理。(3分)【社會化的途徑·我了解】小燕分享了自己的成長過程: 小時候,在父母指導下,我學會了穿衣、吃飯;中學時,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認真學習,了解了很多新知識;當選學習委員后,我組織學習小組,和同學們的合作關系愈發緊密;在書法社團里,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交流心得、相互切磋。(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總結歸納我們是如何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6分)【傳播網絡正能量·我行動】以下是同學們搜集到的榜樣事跡: 自媒體創作者劉某曾多次發起尋找走失人員的信息接力,幫助出門迷路的老人、孩子和家人團聚;幫助網友維權,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將網友在社會中遇見的問題反饋轉達給相關部門,助力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社會和諧。(3)上述榜樣事跡對我們傳播網絡正能量有何啟發?(6分)【合理利用網絡·我倡議】以下是小海及其同學使用網絡的情況:小海經常利用網絡查閱學習資料,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但有些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有些同學經常轉發不明信息,還有一些同學在網上隨意泄露他人隱私、辱罵他人。對此,小海計劃向全體同學發出關于合理利用網絡的倡議: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利用網絡,健康成長,特發出如下倡議: ① ; ② ; ③ ;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合理利用網絡,做網絡的主人! 倡議人:小海 2025年 月 日(4)(中考開放類設問·補充倡議書)請你將上述倡議書補充完整。(6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班級: 姓名: 得分: 【新考向情境題】統編八上道法第一單元檢測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 依托城市稟賦,廣州將思政課堂搬入城市“大講堂”。乘坐一次“崇尚·傳承”青少年巴士學堂研學活動,從參觀沿線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中厚植愛國情感;參加一次“丹心越讀”行走的思政課,在走讀中把“家國情”讀深讀透讀活……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 )①走進社會生活,踐行知行合一②關心家鄉發展,豐富個人閱歷③感受城市巨變,創造精彩人生④增強鄉土觀念,提高創新能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A2.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從事著各種活動。下列社會活動與其類型對應正確的有( )①某企業精準對接民眾需求,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出新型智能家電——物質生產活動②市民聯名向政府相關部門提交關于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的建議方案——社會政治活動③志愿者們定期前往偏遠山區學校,為孩子們捐贈書籍和學習用品——文化交流活動④某校開展“當非遺遇上AI”主題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巧妙結合——精神生產活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B3. 我國在諸多領域呈現出顯著變化,以下是小明搜集到的兩則相關事例:事例一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應用在文化娛樂領域,如AR博物館導覽等事例二 截至2024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達4.8萬公里,鐵路建設成效顯著,民眾出行高效又便捷以上事例表明( )①思想觀念的更新使文化交流更加順暢②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社會生活日新月異③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祖國繁榮④生產工具的變革使我們的精神面貌昂揚向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C4. 快遞員小陳不僅努力提高自己的配送效率,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英語和簡單的手語。他留意到快遞包裝產生的大量垃圾對環境造成壓力,于是積極在社區和客戶中推廣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的理念,為推動綠色發展貢獻力量。這啟示我們要( )①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②關注國家變化,實現人生價值③開拓視野,規劃好職業生涯④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B5. 某中學開展“城市文明我守護,科普宣傳進社區”活動。同學們在社區中心設置科普展覽區,用展板和實物演示普及知識。一開始,小輝不敢與居民交流,在同學的鼓勵下,他開始嘗試講解知識,并漸漸掌握了與居民溝通的技巧。這( )①說明人們成長的社會化過程是相同的②表明社會化只是個人被動接受社會影響③體現了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④啟示我們要持續不斷學習,促進自我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D6. (中考新形式·漫畫組圖)下面是多面小亮的四幅拼圖:從中我們可以得出( )①人的社會身份都是與生俱來的②沒有人就沒有社會,也就沒有社會生活③小亮的關系網中涉及血緣、地緣和業緣關系④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D7. 下列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 )行為1:制訂計劃,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 行為2:到社區參加災害防控宣傳 行為3:在家幫父母打掃衛生 行為4:走進田間地頭,幫種植戶采摘蔬菜A. 行為1、行為3 B. 行為1、行為4C. 行為2、行為3 D. 行為2、行為47.D8. 2024年“新時代好少年”譚一祎組織號召志愿服務隊隊員們開展社區清掃、清明祭英烈等志愿服務活動;周彥博利用課余時間分享民族團結故事,介紹家鄉特色服飾、手工織錦等民族文化藝術……這表明養成親社會行為要( )①了解風俗習慣,融入社會生活②放棄個人利益,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③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④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變化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B9. 說出指令,智能家居幫助完成家務;輸入目的地和預算,軟件自動生成多份旅行攻略……由此可見( )A. 網絡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所有需要B. 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C. 人們交往方式和知識獲得日益多元化D. 人與人之間關系日益密切和相互依賴9.B10. 大量美國網民涌入國內某社交平臺,中美用戶在時尚、音樂等話題上進行了深入交流。許多美國網民選擇使用翻譯器,用中文或者中英雙語發帖,表達自己對這些領域的見解。而中國網民也熱情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喜好,雙方你來我往,氣氛十分融洽。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網絡( )①讓我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②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④讓我們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交流互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D11. 觀察下圖,你會勸告他( )《困在短視頻里的孩子》①沉迷短視頻會影響身心健康②沉迷短視頻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縱自己③應該學會“信息節食”,合理利用網絡④應該在休息時盡情地刷短視頻作為娛樂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A12. 青少年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豐富眼界,增長見識。但同時,社交網絡也會對青少年的時間管理能力以及認知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比如,網絡社交的溝通模式傾向于碎片化,久而久之會導致其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對此,我們應該( )①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全面認識網絡 ②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③降低網絡社交媒體使用頻率,避免受騙 ④推進網絡文明建設,減少網絡違法行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A13. 關于持續開展“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的公告(九十九號)指出,持續重點打擊各類惡意調侃、攻擊辱罵、曝光個人隱私等網暴行為,在近一周內平臺共攔截含有不友善言論內容23.2萬余條,處置違規內容2.1萬余條,處置賬號285個。這告訴我們中學生( )①網絡既豐富日常生活,又帶來消極影響②要嚴格執法和守法,營造良好網絡生態③自覺堅守法律法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④拒絕網絡暴力,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D14. 編造和傳播網絡謠言,不僅違反法律法規,也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妨礙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某校打算以“如何正確面對網絡謠言”為主題發表一篇校園報道,以下觀點可以入選這篇報道的有( )①不盲從聽信只言片語,保持理性不跟風②掌握一定的社會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③通過正規渠道了解信息,多方驗證④追求流量無可厚非,造假傳播謠言很正常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A15. (中考新形式·新聞解讀)對下列新聞解讀正確的有( )①許多中小學生過度依賴手機娛樂功能,嚴重影響學業——青少年應該放下手機,合理規劃使用網絡時間②隨著人工智能應用DeepSeek的爆火,網絡上涌現出大量山寨DeepSeek網站和仿冒賬號——面對復雜的網絡信息要學會辨析③舉辦“中國人的故事”網絡互動引導活動,開展“時代楷模”等典型事跡網上宣傳——有利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④部分網絡主播在直播中,通過塑造虛假人設、擺拍賣慘等方式引流——網絡主播們應該加強網絡治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A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16題16分,17題18分,18題21分,共55分)16. 某校八年級(1)班開展以“走進社會,在社會中成長”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征集意向】活動開始前,班主任通過投票了解同學們的參與意向,以下是最終的投票結果:意向 人數 占比愿意參加 30 55%不愿意參加 15 27%無所謂 10 18%(1)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會如何勸導那些不愿意參加的學生積極參加本次活動?(6分)16.(1)①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必要條件;②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們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③參加這次活動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每點2分,共6分)【投身實踐】在老師的號召下,同學們相約參加此次活動。以下是同學們的活動軌跡:·在公交站,同學們看到司機師傅每到一站,都耐心地等待乘客上下車,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在社區,同學們和社區網格員共同傾聽居民們對社區發展的建議。 ·在公園,同學們和巡邏員一起檢查公園設施是否完好,提醒游客愛護環境。(2)(課標任務指向·描述特征)沿著同學們的活動軌跡,請你描述社會生活的模樣。(6分)(2)①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人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在崗位上發揮著各自的作用;②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社會生活是在公共空間展開的。社會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會秩序由大家共同維護,社會發展由大家共同推動。(每點3分,共6分)【體悟成長】活動結束后,小凱分享自己的收獲:在活動中,我結識了不同的人,拓寬了視野;團隊協作時,我學會在集體中協調關系;面對分歧時,我懂得了尊重他人意見;處理問題時,我知道了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是錯的……(3)對于小凱的分享,你有哪些認識?(4分)(3)①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學習知識,提升能力,錘煉品格,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②在與他人的交往互動中,我們學會明辨善惡是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更好地認識和參與社會生活。(每點2分,共4分)17. 某校八年級(2)班分組開展了以“網絡與家鄉發展”為主題的分享會。以下是第一小組的分享: 5G網絡讓茶葉種植、生產更加“智慧”。從智慧茶園監管平臺上可以實時查看茶園的生態環境關鍵指數以及逐月變化趨勢,為茶園保護提供科學決策參考,帶動茶園增收。同時,科研團隊利用5G網絡傳輸的茶園數據,開發出一套病蟲害智能預警系統。(1)結合上述材料,談談5G網絡是如何助力家鄉茶園發展的。(6分)17.(1)①5G網絡讓茶葉種植、生產更加“智慧”,帶動茶園增收,體現了互聯網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②科研團隊利用5G網絡傳輸的茶園數據,開發出一套病蟲害智能預警系統,體現了網絡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成為新服務的源泉。(每點3分,共6分)第二小組分享了下列內容:家鄉政府在政務網站和官方手機應用程序上設立了監督舉報平臺:村民如果發現集體資金使用不透明、項目建設存在質量問題等情況,可以通過網絡監督舉報平臺進行舉報。相關部門收到舉報后會及時進行調查處理。(2)(中考設問新詞·價值)請你據此分析設立網絡監督舉報平臺有何價值。(6分)(2)①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②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每點3分,共6分)以下是第三小組的分享: 我們家鄉盛產蘋果,以前總是滯銷,如今,網絡直播帶貨的興起,推動家鄉的蘋果走向全國。但在網絡直播帶貨中,一些賣家虛假宣傳,并傳播迅猛,誤導了大批消費者。(3)(課標任務指向·評價)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網絡直播帶貨進行評價。(6分)(3)網絡直播帶貨有利有弊。①網絡直播帶貨能打破地域限制,將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幫助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同時方便消費者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②但網絡直播帶貨也會出現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這些信息會誤導大眾,侵害他人利益,造成惡劣影響。(每點3分,共6分)18. 某校八年級(3)班以“把握現實和網絡生活”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我知道】某老舊社區環境臟亂差,意識到該問題后,社區里退休的李大爺主動召集大家開會討論改造方案;年輕的上班族居民利用閑暇時間,清理樓道雜物、粉刷墻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環境煥然一新。(1)結合材料,運用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的知識分析該社區的蛻變印證了什么道理。(3分)18.(1)社會離不開個人。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社會是由人構成的,沒有人就沒有社會,也就沒有社會生活。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3分)【社會化的途徑·我了解】小燕分享了自己的成長過程: 小時候,在父母指導下,我學會了穿衣、吃飯;中學時,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認真學習,了解了很多新知識;當選學習委員后,我組織學習小組,和同學們的合作關系愈發緊密;在書法社團里,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交流心得、相互切磋。(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總結歸納我們是如何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6分)(2)①出生后,在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下,我們逐漸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學后,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我們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社會情境中,我們通過參與社會生活,學會與其他社會成員進行有效溝通和良性互動,從而勝任多種社會角色。(每點3分,共6分)【傳播網絡正能量·我行動】以下是同學們搜集到的榜樣事跡: 自媒體創作者劉某曾多次發起尋找走失人員的信息接力,幫助出門迷路的老人、孩子和家人團聚;幫助網友維權,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將網友在社會中遇見的問題反饋轉達給相關部門,助力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社會和諧。(3)上述榜樣事跡對我們傳播網絡正能量有何啟發?(6分)(3)①提高媒介素養,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高揚主旋律,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建設網上精神家園。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網絡平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投身于公益行動,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做網絡強國的建設者、創新者。(每點3分,共6分)【合理利用網絡·我倡議】以下是小海及其同學使用網絡的情況:小海經常利用網絡查閱學習資料,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但有些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有些同學經常轉發不明信息,還有一些同學在網上隨意泄露他人隱私、辱罵他人。對此,小海計劃向全體同學發出關于合理利用網絡的倡議: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利用網絡,健康成長,特發出如下倡議: ① ; ② ; ③ ;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合理利用網絡,做網絡的主人! 倡議人:小海 2025年 月 日(4)(中考開放類設問·補充倡議書)請你將上述倡議書補充完整。(6分)(4)①學會選擇網絡信息,學會“信息節食”,同時不把自己禁錮在“信息繭房”中;②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讓不良信息止于智者;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每點2分,共6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考向情境題】統編八上道法第一單元檢測卷(原卷版).docx 【新考向情境題】統編八上道法第一單元檢測卷(解答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