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小說專題訓練----邵火焰小說閱讀《失蹤》,完成習題。失蹤邵火焰①星期五晚上,兒子沒有回家。打電話給班主任,班主任說,把幾個好點的學生留下雙休日補習一下。隨即,班主任在電話里數落起兒子來了:“你家小寶成績很好,但近段時間經常遲到,找他談話他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你要配合我們好好管教管教他。”②星期一我去了學校。班主任的話卻令我腦袋一嗡:“小寶星期六沒參加補習,他請假說病了,要回家休息兩天。現在還沒到校呢。”③我迅速趕回家中告訴了妻子,并和妻子分頭尋找,把平時兒子愛去的幾個同學家和他愛玩的幾個地方找遍了也沒見兒子的身影。妻子嚶嚶地一路哭到家中。我吼道:“哭什么哭,去,把電話本拿來,問問幾個親戚家,看兒子去了沒有。”④他們的回答如出一轍:“沒見小寶來家。”⑤妻子號啕大哭:“兒子肯定是失蹤了,趕快報警啊……”⑥我撥通了110。⑦一上午過去了,沒有兒子的任何消息。中午警察打來電話說,在城南的護城河邊發現了一具少年的尸體,讓我們趕快過去看看。妻子一聽當場暈倒,是我又掐人中又喂開水才弄醒的。我和妻子跌跌撞撞,一路哭著趕了過去。經過仔細辨認,不是我兒子,懸著心才稍稍放下了一些。晚上警察來家讓我提供所有的親戚朋友的地址和聯系電話。我說:“親戚朋友家我都打電話問了一遍,沒有結果。”⑧警察問:“你再仔細想想有沒有遺漏的。”⑨妻子想了半天說:“只有鄉下的老家沒問。”⑩老家離此地100多公里,父親去世得早,母親堅決不愿離開故土來城里和我們居住,她獨自一人生活在鄉下。我和妻子平時忙于各自的工作,除了春節帶小寶回去看看外,很少回家。我想,兒子才13歲,他是不可能一個人奔波100多公里回老家的。 警察問:“你母親那里安了電話嗎?”我搖搖頭。 警察說:“報上你老家的詳細地址,我們馬上聯系當地派出所,看孩子回去了沒有。” 半個多小時后警察的手機響了,警察興奮地說:“找到了,找到了,你兒子就在他奶奶家。” 我和妻子連夜租車趕往鄉下的老家。 夜深人靜。敲門。開門的竟是兒子,兒子把食指豎在嘴邊,小聲說:“輕點,奶奶剛睡著。”妻子拍著胸脯小聲說,“謝天謝地……謝天謝地……”但馬上一把摟過兒子,聲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來,“嚇死媽媽了……嚇死媽媽了……” 這時母親醒了,看到了我們連忙要坐起來,我按住了母親。母親肩膀抖動,啜泣起來。我握著母親的手,母親才止住了聲音光抹淚。 “只怪我啊,連累了你們。”母親喘息了一會兒,“前天,小寶給我送來了一臺電扇,我要他第二天就回去,可是早上起來我摔倒了。這孩子說不走了,要照顧我……” 我拉過兒子:“小寶,你哪來的錢給奶奶買電扇啊?” 兒子說:“我在街上撿飲料瓶賣來的錢,再加上我從伙食費中節省一點,買了這臺電扇……爸爸,對不起,為了多撿幾個瓶子,我總是遲到了。你打我吧……” “爸爸怎么會打你呢?”我撫摸著兒子的頭說,“兒子,你怎么想到給奶奶送電扇呀?” 兒子說:“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我就想到了奶奶,去年回來時聽奶奶說電扇壞了。天這么熱,我家和我們教室都安了空調,可奶奶……” 妻子說:“小寶啊,你走之前怎么不跟我們說一聲呢,我們全家一起來看奶奶啊。” 兒子說:“對不起,爸媽,我看到你們太忙了。” 兒子的話讓我臉上發燒,我默默無語,我突然覺得失蹤的不是兒子,失蹤的是我啊…… 看著眼前白發蒼蒼的母親,我在抹頭上的汗水。 這時母親擰開了電扇開關,叫著我的小名說:“焰兒,來,扇扇,別熱著,我不怪你們,你們在城里過日子也不容易啊……” 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就那樣坐在母親身邊,任由那臺電扇吹出的涼爽的風撫摸著我。1.請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2.本文以“失蹤”為題蘊含深義,請簡要分析其含義。3.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妻子一聽當場暈倒,是我又掐人中又喂開水才弄醒的。我和妻子跌跌撞撞,一路哭著趕了過去。4.文中劃線句子表現了我內心的情感,請想像一下此時我心理的想法,請用第一人稱寫一段表示其心理活動的文字5.讀了本文后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閱讀小說回答問題娘邵火焰①村里人都說玉葉嬸的八字好,一兒一女一枝花,樂樂呵呵賽菩薩。兒子在鄉下,女兒嫁到了城里。玉葉嬸嘴里說著“樂什么樂呀”,心里卻喜滋滋的。但自從孫子虎虎出生后,樂固然是樂,可玉葉嬸每天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累。②虎虎兩歲了,要多淘氣有多淘氣,一刻也不讓人消停。不是要吃東西就是要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剛剛收拾干凈的屋子,一會兒就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有時吵著要看電視里的動畫片,有時非要奶奶帶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路又要人抱著。到了午睡的點上,不在旁邊唱上至少半個小時的搖籃曲,他是不會閉上眼睛的。這小家伙脾氣還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鬧。兒子兒媳都在村辦工廠上班,每天很忙。玉葉嬸除了帶孫子外,還要負責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飲食,以及衣服的洗曬。一天到晚,玉葉嬸幾乎沒有安寧過。就這樣辛苦,兒媳還不滿意。以前玉葉嬸心里郁悶還可以找老伴訴說訴說,去年老伴去世后,玉葉嬸無論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③星期天這天,又是玉葉嬸忙碌的一天,趁天氣好,玉葉嬸把兒子兒媳床上被子拆洗了。剛準備歇歇,孫子又喊著要吃蘋果,玉葉嬸趕忙又去削蘋果。孫子吃了蘋果后,一個人趴在地上玩小汽車去了,玉葉嬸這才有了歇口氣的空檔。玉葉嬸捶了捶酸痛的腰部,自言自語地說:“要是有個地方讓我去休息幾天就好了。”④也許真的有心靈感應,這時客廳里的電話響了。是玉葉嬸的女兒打來的。女兒說:“娘,我想接你到我這里住幾天,好嗎?”女兒幾年前嫁在千里之外的一個城市,玉葉嬸很少到她那里去,一是家里事多脫不開身,二是路途太遠不方便。最近去的一次還是三年前女兒生孩子時。現在聽說女兒要接她去住幾天,玉葉嬸顧不了那么多,先輕松輕松幾天再說,玉葉嬸忙不迭地答應:“好吧。待我與你大哥大嫂打聲招呼!”⑤等兒子兒媳下班回來后,玉葉嬸把自己決定到女兒家住幾天的想法跟他倆說了。兒媳似乎很不滿意,說:“娘,你走了,那虎虎怎么辦?”玉葉嬸說:“我只去一周的時間,這幾天你們想想辦法。”兒媳語氣冷淡地說:“我們都要上班,能有什么辦法?”這時兒子說話了:“算了,娘這段時間太辛苦了,就讓她到妹妹那里去玩幾天吧,虎虎我就讓同事的奶奶帶幾天。”兒媳這才沒有說什么。⑥第二天一大早,玉葉嬸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帶了幾樣外孫女玲玲愛吃的鄉下特產,坐火車出發了。一路硬座的顛簸,一路車廂的嘈雜,都沒有影響玉葉嬸的心情。玉葉嬸望著窗外,廣闊的田野上鋪展著成片的綠毯,那綿延的山巒跳躍著跑向車尾。她在盤算著,到了女兒家后,要好好做一回客人。讓女兒女婿帶自己到城里幾個有名的景點看一看,讓女兒好好弄幾餐飯給自己吃一吃,好好享受享受幾天“飯來張口”的輕松日子。想到這里,玉葉嬸不自覺地笑了。⑦傍晚的時候,玉葉嬸到了女兒所在的城市。女婿開車到車站接到了她。雖然坐了一整天的火車,但玉葉嬸卻不覺怎么累人。⑧到了女兒的家,玉葉嬸滿面笑意。一進門女兒就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說:“娘,可把你盼來了。單位批準我和玲玲她爸一個星期的假,從明天開始我倆要到外地度假一周。本想帶玲玲一起去的,可是她太淘氣,帶著是個累贅,我們也會玩得不盡興,所以就留在家里。叫你來就是想讓你幫我們照看她幾天。”玉葉嬸望著女兒,笑僵住了,嘴張了幾次,半天沒有吐出一個字。⑨毫無疑問,接下來又是一周的忙碌和勞累。⑩一周后,女兒女婿回來了,本想留玉葉嬸再住兩天,可是兒媳的電話來了,催她回去。玉葉嬸只好風塵仆仆地趕回了鄉下。 一回到家,兒媳就將孫子虎虎抱到了玉葉嬸面前,說:“娘,你開心地玩了這么多天,現在更有勁照看虎虎了吧?” 玉葉嬸嘆了口氣,抱過寶貝孫子,在額頭上親了一口,在心里說:“誰叫咱是娘呢!”(選自《小說月刊》2017年第2期,有改動)6.文中的“玉葉嬸”是一位怎樣的母親?請結合全文內容簡要分析。7.第④段插敘了玉葉嬸的什么往事?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8.請簡要賞析文中畫線句。(1)廣闊的田野上鋪展著成片的綠毯,那綿延的山巒跳躍著跑向車尾。(2)玉葉嬸望著女兒,笑僵住了,嘴張了幾次,半天沒有吐出一個字。9.村里人都說玉葉嬸“賽菩薩”,可她感覺就是“累”。你認同哪一個說法?請談談你的看法。閱讀小說回答問題永遠的項鏈邵火焰⑴母親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們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鄰居,后來母親和李姨就成了最好的朋友,有空就在一起說話,聊得最多的話題是項鏈。⑵母親和李姨都說,女人如果沒戴過項鏈將是一生中最大的遺憾。父親和李姨的男人周叔都覺得女人的這個想法并不過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惜沒有辦法滿足她們的愿望,因為那年月想要一條金鏈無異于白日做夢。但母親和李姨一直在做著這個夢。有一年春節,母親和李姨終于戴上了項鏈,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們一起上街時在地攤上買的。她們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鏡子前轉著圈反復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時間,母親和李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親的項鏈斷了,那些珠子滾到草叢中,只找回了幾粒,母親慪得哭了。父親說,一條假項鏈有什么好哭的?母親說,可它也花了我兩元錢啊。看到母親的項鏈丟了,李姨也沒再戴。⑶后來,母親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母親和李姨說項鏈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時間,還是愛提起。有一次母親和李姨為買蔬菜種子去了一趟縣城,當看到城里女人脖子上金光閃閃的項鏈時,她倆的眼睛都直了。回來后,母親和李姨有了一個共同的愿望:今生一定要戴上一條真項鏈。⑷母親和李姨勤扒苦做,農忙在家種田,農閑到鎮上的玉石廠打短工,每天家里鎮上兩頭趕,毫無怨言。幾年后母親和李姨積攢了一些錢,準備去買項鏈,可是,這時村里已經有很多人家開始新蓋房子,父親和周叔也都想蓋新房,母親和李姨當然知道誰輕誰重。在母親把錢交到父親手上時,父親說,孩兒他娘,等過幾年日子好過了,我一定給你買一條金項鏈。母親聽了孩子似的笑了。⑸可是,父親的這個諾言一直沒辦法兌現,倒不是父親忘了,而是隨著我長大、讀書、上大學,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小娟高中畢業生了一場病,治病花了很多錢,病好后到武漢打工去了。⑹母親和李姨在一起時說的都是柴米油鹽的事,偶爾才會提起她們心中的那個美麗的夢。⑺今年,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領到第一份工資后,第一個行動就是給母親買了一條金項鏈。那天晚上回家,當我拿出項鏈給母親戴在脖子上時,母親哭了。母親戴著項鏈在鏡子前一動不動地站了半個小時。第二天,我叫母親戴上項鏈去李姨家給李姨看看。我滿以為母親會極開心極興奮地戴給李姨看,可是母親嘆了一口氣后卻摘下了項鏈,并叮囑我和父親不要在外說她有了項鏈的事。我疑惑不解,問母親為什么。母親說,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條項鏈,現在我有了,她沒有,這樣會傷她的心。⑻沒想到沒讀什么書的母親竟然有這樣的境界,我自嘆不如。⑼就這樣母親把項鏈壓在了箱底,一壓就是半年。⑽天有不測風云。沒想到,身體一向很好的母親突然病倒了,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肝癌晚期。在母親的病床前,我淚流滿面。我說,娘,我把那項鏈拿出來,你每天戴著吧。母親搖搖頭。李姨天天來看母親,她們誰都沒有說項鏈的話題。十天后,母親在痛苦的呻吟聲中離開了這個世界。⑾母親入殮那天,李姨來了。李姨手里拿著一條金項鏈說,老姐妹啊,把這項鏈戴去吧。李姨要動手戴在母親的脖子上,我攔住了。我從箱底拿出了母親的那條項鏈,小心翼翼地戴在了母親的脖子上。⑿我們把母親送上了山。⒀回來后,李姨到我家看著母親的遺像失聲痛哭。我和李姨說起了項鏈。我問李姨是哪來的項鏈,李姨說,小娟去年就給我買了,可是我沒戴,我怕我戴上后傷了老姐妹的心。我哭著擁抱了李姨,就像擁抱我母親。⒁鏡框里母親看著我們在笑。(選自《小說月刊》2012年第10期,有刪改。)10.母親一直想戴上項鏈卻至死未能戴著項鏈與親人分手,請概括不同階段的原因。不同階段 原因早年 ⑴幾年后積攢了一些錢 ⑵隨著孩子長大 ⑶有了金項鏈后 ⑷11.品味下列加點的詞語,分析其表達效果。⑴當我拿出項鏈給母親戴在脖子上時,母親哭了。⑵鏡框里母親看著我們在笑。12.小說以《永遠的項鏈》為標題,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13.母親一直擔心傷害李姨而不愿戴上“我”買給她的金項鏈,但小說的結局卻寫到李姨在母親入殮時拿出自己一直沒戴的金項鏈要給母親陪葬。這樣安排有何妙處?請從情節安排、人物塑造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答案1.兒子小寶用攢的錢買了一臺電扇給奶奶送去,引起了一場虛驚,喚醒了我對母親的關心。 2.兒子沒跟我和妻子打招呼擅自去了奶奶家,讓我們以為兒子失蹤了。我平時對母親關心少,母親好像失去了兒子。表現了我對母親關心不夠的愧疚、自責之情。 3.這兩個詞是描寫我和妻子趕去認人的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和妻子的擔心,想知道尸體是否是兒子的急切心情和走路不穩的情形,表現了我和妻子對兒子深深地擔心和愛。 4.此時我的心理活動,只要扣住“愧疚”來揣摩即可。示例:媽,這么長時間沒回來看你,你還這樣關心我、理解我,我連你的孫子都比不上,以后我會常回家來看你。 5.現在的人把主要的精心放在下一代身上,卻忽略了老一輩的感受,我們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不要忘了老人,他們更需要關心。【解析】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仔細閱讀文章,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采用人、事、果的方法加以概括。主要人物是兒子,做了某事:結合第 段“小寶給我送來了一臺電扇”、第 段“我在街上撿飲料瓶賣來的錢,再加上我從伙食費中節省一點,買了這臺電扇……”,可知:兒子小寶用攢的錢買了一臺電扇給奶奶送去。結果:結合第 段“兒子的話讓我臉上發燒,我默默無語,我突然覺得失蹤的不是兒子,失蹤的是我啊……”,可概括為:引起了一場虛驚,喚醒了我對母親的關心。由此可得答案:兒子小寶用攢的錢買了一臺電扇給奶奶送去,引起了一場虛驚,喚醒了我對母親的關心。2.本題考查題目的含義。結合文章內容,在首段與末段,尋找對題目的解釋與深化,議論抒情性的句子,同時注意題目的雙關含義,分析表面含義即是標題的字面意義;深層含義即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表層含義:從第⑤段“妻子號啕大哭:‘兒子肯定是失蹤了’”、第 段“找到了,找到了,你兒子就在他奶奶家”,可知“失蹤”指的是:兒子沒跟我和妻子打招呼擅自去了奶奶家,讓我們以為兒子失蹤了;深層含義:從第 段“兒子的話讓我臉上發燒,我默默無語,我突然覺得失蹤的不是兒子,失蹤的是我啊……”,可知“失蹤”還指:我平時對母親關心少,母親好像失去了兒子。表現了我對母親關心不夠的愧疚、自責之情。3.本題考查賞析詞語的表達效果。賞析時要先解詞,“跌跌撞撞”“趕”都是動詞,然后要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結合第⑦段“中午警察打來電話說,在城南的護城河邊發現了一具少年的尸體,讓我們趕快過去看看”,可知這兩個詞是描寫我和妻子趕去認人的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和妻子的擔心,想知道尸體是否是兒子的急切心情和走路不穩的情形,結合第⑦段“妻子一聽當場暈倒,是我又掐人中又喂開水才弄醒的”“經過仔細辨認,不是我兒子,懸著心才稍稍放下了一些”以及句中“一路哭著”,可知兩個動詞表現了我和妻子對兒子深深地擔心和愛。4. 本題考查描寫人物心理。結合第 段“兒子說:‘對不起,爸媽,我看到你們太忙了。’”、第 段“兒子的話讓我臉上發燒,我默默無語,我突然覺得失蹤的不是兒子,失蹤的是我啊……”以及句中“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可知我平時對母親關心少,母親好像失去了兒子。我因對母親關心不夠而深感愧疚、自責。所以此時我的心理活動,只要扣住“愧疚”來揣摩即可。示例:媽,我長時間沒回來看過你,你卻理解我,處處替我考慮,兒子都做的比我好,我以后一定會常回家來的。5.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掌握。從第①段“星期五晚上,兒子沒有回家。打電話給班主任,班主任說,把幾個好點的學生留下雙休日補習一下”、第②段“星期一我去了學校”、第③段“我迅速趕回家中告訴了妻子,并和妻子分頭尋找,把平時兒子愛去的幾個同學家和他愛玩的幾個地方找遍了也沒見兒子的身影”等,可以看出我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從第⑨段“妻子想了半天說:‘只有鄉下的老家沒問。’”、第 段“警察問:‘你母親那里安了電話嗎?’我搖搖頭”、第 段“兒子說:‘對不起,爸媽,我看到你們太忙了。’”等,可以看出我們忽略了老一輩的感受;再結合第 段“兒子的話讓我臉上發燒,我默默無語,我突然覺得失蹤的不是兒子,失蹤的是我啊……”,我平時對母親關心少,母親好像失去了兒子,可以看出作者想說:現在的人把主要的精心放在下一代身上,卻忽略了老一輩的感受,我們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不要忘了老人,他們更需要關心。6.玉葉嬸是一個勤勞、善良、疼愛子孫的人。從玉葉嬸在兒子、女兒家里很忙碌能看出她勤勞。從玉葉嬸把委屈憋在心里和不對女兒說明來意能看出她善良;從玉葉嬸再累也抱過孫子親,并在心里說“咱是娘”能看出她對子孫的疼愛。 7.這段插敘了玉葉嬸在女兒遠嫁后因忙于家務很少去女兒家的事,體現了玉葉嬸的勤勞;照應上文寫她想“有個地方去休息幾天”,為下文寫她去女兒家做鋪墊。 8. 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窗外田野與山巒的景色,烘托出玉葉嬸內心的輕松愉快。(或急切心情) 運用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玉葉嬸得知女兒請她來的原因時欲言又止的情態,表現出她吃驚、失望、想說而又不愿意說的矛盾心理。 9.示例一:我同意第一個說法,因為玉葉嬸有“一兒一女一枝花”,兒孫繞膝,一家人其樂融融,安康幸福。示例二:我同意第二個說法。因為玉葉嬸無論在兒子還是女兒家都忙碌勞累,都得不到想要的休息,可見當兒女的也要多關愛父母。【解析】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從原文中直接摘取對人物的評價性詞語;也可以結合文章中描寫的重點,自己概括總結。“玉葉嬸除了帶孫子外,還要負責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飲食,以及衣服的洗曬。一天到晚,玉葉嬸幾乎沒有安寧過”寫出玉葉嬸的勤勞;“玉葉嬸無論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寫出玉葉嬸的善良;“抱過寶貝孫子,在額頭上親了一口,在心里說:‘誰叫咱是娘呢!’”寫出玉葉嬸對子孫的疼愛。7.本題考查插敘。第④段,敘寫玉葉嬸在女兒遠嫁后因忙于家務很少去女兒家的事,是運用了插敘的記敘順序。作此判定后,再結合內容答出插敘部分的作用。插敘的一般作用是:內容上,交代了……的背景,解釋了……的原因,豐富了文章的內容,突出人物的某種性格或品質,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突出或深化了文章的主題等;結構上,避免平鋪直敘,使情節的發展跌宕起伏,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先回答內容上的作用:“忙于家務很少去女兒家”體現了玉葉嬸的勤勞形象,豐富了文章的內容,結構上照應上文她想“有個地方去休息幾天”,且為下文寫她去女兒家做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8.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解答這種問題,首先對句子進行定性,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或寫作方法,是環境描寫句還是人物描寫句;其次結合句子的這一特點及內容分析句子作用,即寫出了什么。(1) “廣闊的田野上鋪展著成片的綠毯”,顯然是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另外,“那綿延的山巒跳躍著跑向車尾”顯然是擬人的修辭手法。然后依據比喻和擬人修辭的答題模板“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動的寫出了xx事物的……特點,表達作者……的情感”進行答題。這里要寫的事物是“田野與山巒”,“綠毯”“跳躍著跑”寫出了窗外田野與山巒的景色,烘托出玉葉嬸輕松愉快的心情。(2) “望著女兒,笑僵住了,嘴張了幾次”,顯然是對玉葉嬸的神態描寫,寫出了玉葉嬸得知女兒請他來的原因時欲言又止的情態,表現出她又吃驚又失望的心理。答題規范是:運用了神態描寫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情形,刻畫了人物……的心理(形象、心情、情感)。9.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理解詞語的意思要結合文章內容,同意哪種都可以,同意第一個說法,圍繞葉嬸雖“累”但“累”的高興,為兒女忙碌,替兒女分憂,為的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安康幸福。第二個說法,圍繞母親養育子女,操碎了心,再為子孫受累,作為子女要體諒母親、孝順母親來作答。10.⑴生活貧困沒有錢 ⑵把錢用于家庭建房 ⑶錢都用于培養孩子了 ⑷為避免傷害朋友李姨的心 11.(1)戴上項鏈是母親夢寐以求的事情,“哭”既有母親終于如愿以償戴上真項鏈的欣喜、感慨,也有對孩子體貼、懂得感恩回報的欣慰。(2)“笑”是對照片中母親的神態描寫,以此表現對這對老姐妹都能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心地的理解和贊美,對老姐妹之間真摯情誼的理解和贊美。 12.①“項鏈”是小說的線索,小說先寫母親和李姨聊項鏈,再寫母親和李姨戴珠項鏈,然后寫我給母親買來金項鏈,最后寫李姨要送金項鏈給母親陪葬,項鏈貫穿全篇,使小說的脈絡清晰。②一語雙關,既表明戴上項鏈是母親和李姨作為女人一生追求的一個美好的夢,又用“永遠的項鏈”象征母親與李姨一輩子深厚、珍貴的姐妹情誼,意蘊豐富。 13.①在情節安排上,寫李姨其實早已擁有一條金項鏈,出人意料,使故事陡生波瀾,增強小說的可讀性;這又在情理之中,與前文母親掉了珠項鏈李姨也沒再戴,母親病倒后,她們誰都沒有說項鏈的話題等伏筆相照應,情節發展合理。②在人物塑造上,母親如此,李姨如此,許許多多的農村婦女其實也是如此,母親和李姨只是眾多文化程度雖不高但境界很高的農村婦女中的一份子,她們淳樸善良,體貼他人,雖然經濟條件不優越,但卻有著最真摯的情、最無私的心。這樣寫以點帶面,塑造了普通農村婦女的美好形象。【解析】10.本題是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生活困難兩人只能買塑料項鏈帶;積累了一些錢時,把錢用于了家庭建房;后來錢都用于了培養孩子;然后李姨和母親都買了金項鏈,卻誰也不戴,為避免傷了朋友的心。11.本題的考點是辨識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這句話運用了…(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正面、側面描寫;細節描寫;對比、襯托手法等)的描寫手法(或寫法),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①“哭”我給母親買了金項鏈時,母親“哭”了,這是對母親的神態描寫,這是愿望得以實現的高興的淚,也是對孩子體貼、懂得感恩回報的欣慰的淚。②“笑”這是對照片中母親笑的神態描寫,寫出母親為擁有金項鏈心愿滿足而笑,為李阿姨的真摯的友誼而笑,為我的孝順而笑。12.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況下,標題是文章內容、作品風格、寫作意圖直接或間接的表現,不少文章的題目與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個題目運用雙關,母親和李姨兩個好朋友都喜歡項鏈,“項鏈”是她們心中的那個“夢”。李姨和母親都買了項鏈,可是都沒戴,怕傷了老姐妹的心。“項鏈”也指母親和李姨金子般的美好心靈,是純真的友誼象征,是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同時“項鏈”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母親和李姨兩個好朋友都喜歡項鏈,但是生活困難兩人只能買塑料項鏈帶,后來我給母親買了金項鏈,她卻不帶;母親去世了,我才得知李姨早有金項鏈,但是為了母親,從未帶起過項鏈,層次清晰。13.考查文章結尾在情節安排、人物塑造這兩個方面的作用。原來早已有項鏈的李姨竟然和母親有同樣的想法而沒帶項鏈,兩位平常的朋友,卻因一條項鏈見證了她們真正的友情,小說結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讀來感人肺腑!母親盼望有條金項鏈,她自己有了金項鏈怕李姨傷心而不愿帶,表現她善良、識大體。“看到母親的項鏈丟了,李姨也沒再戴”可以看出李姨心地善良,能為他人著想。母親的項鏈丟了,李姨考慮母親的感受,為避免母親傷心便不再戴自己的項鏈。一條微不足道的“項鏈”見證了普普通通農村婦女的淳樸善良,體貼他人,最真摯的情、最無私的心。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