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語文詩歌專題訓練----歸有光詩歌1.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山茶[明] 歸有光山茶孕奇質,綠葉凝深濃。往往開紅花,偏在白雪中。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歲寒無后凋,亦自當春風。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①。梅君特素潔,乃與夷叔同②。[注]①三公:古時輔助國君掌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②夷叔:即商末的伯夷、叔齊弟兄倆,二人互讓王位,為古人標為愷悌之典范。(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山茶》是明代詩人歸有光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雖只是即景拈來,卻令人感到蘊含深厚,情意悠長。B.詩開始就在一片雪中襯出山茶的“奇質”:嚴冬季節,四野茫茫,放眼望去,只見寒風中一樹山茶。C.中間六句作者捕捉雪中山茶那種美麗嬌嬈的豐姿神采,邊描寫邊議論,然后轉向對山茶習性的議論。D.詩人遣詞造意,非常講究,說山茶花有“富貴姿”,并不過譽,說它無“妖冶容”,用一“非”字加以否定。(2)請結合全詩,分析概括作者從哪些方面塑造了山茶的形象?(3)本詩題為“山茶”,主寫山茶,結尾卻提到“梅君”,為什么?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列小題。甲寅十月紀事(其二)[ 明 ] 歸有光經過兵燹后,焦土遍江村。滿道豺狼跡,誰家雞犬存。寒風吹白日,鬼火亂黃昏。何自征科吏,猶然復到門。兵燹:戰火 ②”甲 寅為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入侵戰事嚴峻2.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總寫戰亂后的景象,戰火過處,遍地焦土,百姓的生活遭到極大的破壞。B.頷聯承上聯,寫江村的荒涼景象:豺狼滿道,雞犬無存。“豺狼”二字語帶雙關暗諷倭寇。C.最后寫戰亂之年但官吏照常到門征稅,說明苛捐雜稅給百姓的壓力和痛苦比戰爭還要大。D.這首詩以實錄之筆和深沉之思關懷現實,多角度地反映了倭寇入侵時期的社會現實。3.這首詩歌是如何表達感情的?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面小題。金陵還家作歸有光自從出門口,預言相見期。西風揚子渡,猶嫌歸棹遲。于今對寒月,芭蕉露漓漓。一兒縣城西,一女松江湄。心情兩縈系,有如蛛網絲。[注]①此詩是作者落第歸家時所作。②漓漓:水滴下地的樣子。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了功名,詩人外出遠行,但心中不舍,出門前就與家人預先約定了回家日期。B.強勁的西風,使歸船受到阻礙,詩人嫌它遲緩,急于回到家中的心情可見一斑。C.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對一雙兒女不盡的牽掛之情,就像蛛網絲一樣,纏繞萬端。D.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清新自然,無意雕飾,流露出作者的真實情愫,感人肺腑。5.“芭蕉露漓漓”一句,盡顯凄涼。試做簡要賞析。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小題。賞荷次韻歸有光碧池清泚①漾天香,滿眼芙蓉似水鄉。映日新妝爭綽約,迎風小舞稱清狂。須酬佳客千杯綠,無奈明時兩鬢蒼。向晚乘涼各歸去,一天朗月浸滄浪②。【注】①泚:cǐ,清澈。②滄浪:古水名。此處泛指湖水。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漾”字生動傳神,寫出荷香溢滿清池,“似水鄉”突出荷花之多,營造出優美的意境。B.頷聯通過對荷花姿態的描寫,贊美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和高潔品質,表達了詩人孤傲之情。C.頸聯既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感慨,也暗含了詩人未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遺憾。D.尾聯以景結情,通過描繪夜晚時人們乘涼歸去、朗月映照水面的靜謐景象,傳達出詩人心境。7.明代王世貞曾評價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這一特點在本詩中也有體現,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面小題。鄭家口夜泊次俞宜黃韻因懷昔年計偕諸公①歸有光飛沙竟日少光輝,浪急風高月色微。為憶含桃②催物候,尚淹行李未春歸。吳歌獨自彈長鋏③,楚制堪憐著短衣。來往常經鄭家口,當時同伴共來稀。【注】①本詩是作者多次應試不第后,途經鄭家口夜泊時與朋友俞宜黃唱和的一首詩。②含桃:櫻桃。③彈長鋏:《戰國策·齊策》載,齊人馮諼寄食孟嘗君門下,自謂無能,因不滿孟嘗君的供食曾三彈鋏。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兩句,將鄭家口白天與夜晚的惡劣景象生動地展現出來,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B.頷聯“催”字巧妙,似在催促物候更迭,寫出春天物候變化之快,增添了詩的靈動性。C.“楚制堪憐著短衣”寫詩人因喜愛楚地風格的短衣特意穿著,借此表達對楚地文化的向往。D.尾聯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現在獨自往來鄭家口與往昔同伴同行對比,突出了人事的變遷。9.本詩與《項脊軒志》中都展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請分析一詩一文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1)C(2)①外在形象:通過“綠葉凝深濃”“開紅花”與“白雪”的對比,突出其鮮艷色彩與凌寒綻放的姿態。②品格象征:以“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體現其端莊而不妖艷的氣質;以“歲寒無后凋”強調其堅韌不拔的品性。③人格化升華:將山茶擬為“三公”,類比位高權重者的莊重威嚴,賦予其高潔的社會象征意義。(3)①結尾提到“梅君”,是為了以梅花素潔的品格(如伯夷、叔齊的謙讓高潔)襯托山茶。②梅花與山茶雖同為冬日之花,但梅花素雅,山茶端麗,二者異質同美,共同體現君子風骨。③借此對比,深化山茶“富貴不妖”“歲寒不凋”的獨特形象。【導語】這首詩詠山茶。詩人先贊山茶奇質,綠葉濃翠、紅花映雪。又言其具富貴姿卻不妖冶,耐寒且迎春。以花擬人,將其擬作三公,褒揚其尊貴、端莊與堅韌。尾聯以梅比夷叔,襯托山茶,借對山茶的贊頌,寄寓對美好品格的推崇與向往。【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然后轉向對山茶習性的議論”錯誤。“歲寒無后凋,亦自當春風”寫山茶在歲寒之際不凋零,自有迎接春風的姿態,主要突出山茶的高潔品質。應該是轉向對山茶品格的描寫和議論,而非“習性”。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①外在形象(色彩與環境):詩中以“綠葉凝深濃”描繪山茶葉片的濃郁厚重,以“開紅花”凸顯花朵的艷麗鮮明,二者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同時,將紅花置于“白雪”的背景中,紅白相映,既突出山茶色彩的明麗奪目,又通過“偏在白雪中”的環境描寫,展現其在寒冬中逆勢綻放的姿態,通過色彩與環境的雙重襯托,塑造出山茶艷麗而堅韌的外在形象。②內在品格(擬人化與對比):“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通過擬人化手法,賦予山茶以人格化特質?!案毁F姿”寫其花開繁盛、色澤華貴,“非妖冶容”則強調其端莊典雅,否定了世俗的妖艷媚俗,突出其品格的高潔自重?!皻q寒無后凋”則直接以寒冬為背景,對比百花凋零的景象,強調山茶的堅韌不拔,即使在最寒冷的時節依然堅守,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與不屈的品格。③象征意義(用典與類比):作者以“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將山茶與古代“三公”(輔助國君的重臣)類比,借助“三公”的崇高地位與德行,象征山茶如賢臣般莊重威嚴、德高望重,使其形象超越自然屬性,具有了社會倫理層面的象征意義。尾聯提及梅與“夷叔”(伯夷、叔齊),雖非直接寫山茶,但通過梅的“素潔”與山茶的“富貴姿”形成對比,進一步烘托山茶如“三公”般的高貴品格,深化了其作為君子典范的象征內涵。(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①梅花以“素潔”為特征,如同伯夷、叔齊的謙讓高潔,代表一種清冷孤高的君子形象;而山茶則“具富貴姿”“開紅花”,色彩艷麗卻“非妖冶容”,在艷麗中蘊含端莊。二者雖同為寒冬綻放的花卉,但特質不同,通過對比,更突出山茶“富貴不妖”的獨特品格,使其形象更鮮明。②梅花與山茶雖特質迥異,但均能在歲寒中堅守。梅花的“素潔”與山茶的“歲寒無后凋”形成呼應,共同象征君子在逆境中不屈的風骨。作者以梅襯茶,拓寬了詩歌的意象層次,使山茶的堅韌之外,更添一份與傳統君子典范(如夷叔)相呼應的德行高度。③尾聯表面寫梅,實則通過對比深化山茶的象征內涵。山茶雖無梅花的素潔,卻以“擬三公”的崇高地位,展現出另一種“位高權重而德行莊重”的君子形象,二者異質同美,共同詮釋了不同維度的君子精神,豐富了詩歌的思想內涵。2.C 3.1、即事感懷: 前兩聯從甲寅年倭寇入侵之事引發對戰亂之下百姓生活的關注之情。2、寓情于景:頸聯寒風凌冽 鬼火閃耀的景象,突出戰亂后的蕭瑟凄涼氛圍,表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3、直抒胸臆:結尾用反問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對統治者不體恤百姓,戰亂之年依然收取課稅的不滿與批判。【解析】2.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C項,“說明苛捐雜稅給百姓的壓力和痛苦比戰爭還要大”錯誤。從詩歌的內容來看,稅收之苦與戰亂之苦無從比較。故選C。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3.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多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結合注釋內容及“經過兵燹后……誰家雞犬存”分析,即事感懷。結合“寒風吹白日,鬼火亂黃昏”分析可知,寓情于景,突出戰亂后的蕭瑟凄涼氛圍,表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結合“何自征科吏,猶然復到門”分析可知,用反問句直抒胸臆。4.B 5.①寒月當空,芭蕉葉上結滿了露水,泠泠滑落。②“漓漓”可以讓人聯想淚落的樣子,渲染憂傷之重;“露漓漓”暗示夜已深,又以響襯靜,以夜深難眠體現詩人寂寞孤獨。③此句融情于景,以景襯情,盡顯凄涼。【解析】4.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B項,“使歸船受到阻礙”錯,原詩是說西風已使歸帆加快,但詩人還是嫌它遲緩。故選B。5.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芭蕉露漓漓”意思是芭蕉葉上結滿了露水,冷泠滑落。本句融情于景,以景襯情,上句“于今對寒月”選取思鄉詩中最典型的意象“月”,且此時的月是“寒月”,不僅寫出了天氣的寒冷,更是對詩人此時凄涼心境的摹寫;再加上“芭蕉露漓漓”,露水滴落,似乎是游子思鄉之淚不禁滑落,盡顯凄涼;“露漓漓”暗示夜已深,詩人夜深難眠才能把視線落在露水之上,才能在夜深之時聞聽露水滴落的“漓漓”聲,以動襯靜,以夜深難眠體現詩人寂寞孤獨。6.B 7.①語言質樸自然。如“碧池清泚漾天香,滿眼芙蓉似水鄉”,用簡潔直白的語言描繪出碧池荷花飄香、如水鄉般的景象。②情感真摯深沉。詩中通過“無奈明時兩鬢蒼”等詩句,自然地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自己兩鬢蒼白的無奈和感慨,情感真摯,不事雕飾。③日常細節見真情。如“向晚乘涼各歸去,一天朗月浸滄浪”寫傍晚賞荷歸家,月亮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寫一天日常的生活,無故意雕鑿痕跡,生動傳情。【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B.“贊美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和高潔品質”錯誤,由“映日新妝爭綽約”可知,寫出了荷花色澤艷麗、姿態柔美的樣子,贊美了荷花的無比美麗。故選B。7.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藝術風格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了解“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的內涵,可從語言、情感、表達方式的角度進行鑒賞。①如“碧池清泚漾天香,滿眼芙蓉似水鄉”,用簡潔直白的語言描繪出碧池荷花飄香、如水鄉般的景象,語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飾,不用奇字險句,力求樸而有致,淡而有味。②如“須酬佳客千杯綠,無奈明時兩鬢蒼”寫本來應該飲酒千杯,但無奈自己年老體衰,不勝酒力,自然地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自己兩鬢蒼白的無奈和感慨,感情流露自然真摯,風味十足。③如“向晚乘涼各歸去,一天朗月浸滄浪”寫傍晚賞荷歸家,月亮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明白如話,平淡自然,敘述簡潔明了,營造出一種清疏淡雅的感覺,展現了日常的生活情境,不失人間煙火氣,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來表達深厚的情感,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風格。8.C 9.(1)①本詩多孤寂壓抑,如“飛沙竟日少光輝,浪急風高月色微”,盡顯漂泊愁苦。②“吳歌獨自彈長鋏,楚制堪憐著短衣”,借典故抒發仕途不得志的憤懣。(2)①《項脊軒志》回顧幸福點滴,表現了生活瑣碎的暖。②又有親人離世、家族衰敗的悲。【導語】這首明詩以鄭家口夜泊為背景,通過飛沙、浪急、風高等意象勾勒出蒼茫蕭瑟的意境。詩人借物候變遷、馮諼彈鋏之典,抒寫科舉失意之痛。尾聯今昔對比,更顯孤寂落寞。全詩情感沉郁,與《項脊軒志》的親情追憶不同,此處重在表現功名未就、同伴離散的人生慨嘆,展現了明代士人的典型精神困境。8.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寫詩人因喜愛楚地風格的短衣特意穿著,借此表達對楚地文化的向往”錯。“憐”在這里不是喜愛之意,是可憐、可嘆之意。短衣專指平民服飾。頸聯的意思是“我”應試不第后停泊在鄭家口,穿著楚制短衣,唱著懷鄉的吳歌,獨自舞起長劍,表達出對故鄉的懷念和對應試不第的遺憾。故選C。9.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①首聯通過惡劣的自然景象飛沙、浪急、風高、微月烘托出詩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與壓抑。此處環境描寫象征了詩人科舉失意、人生困頓的灰暗心境。②頸聯化用馮諼彈鋏的典故,暗示自己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憤懣。以“短衣”暗指貧寒潦倒,表達對現實處境的不甘與自憐。尾聯通過今昔對比,凸顯科舉失敗后同伴離散的落寞。(2)①《項脊軒志》描寫項脊軒修葺后的幽雅環境,以及祖母的關懷,充滿平凡生活的溫情。文章通過細節展現夫妻情深,體現對往昔幸福的懷念。②“庭有枇杷樹”借物抒懷,表達對亡妻的深切悼念。家族分崩離析、親人離世的敘述,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滄桑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