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國家利益至上第 2 框 捍衛國家利益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意識,在行動上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堅定政治立場、強化政治認同。(政治認同)懂得青少年所擔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責任意識)教學重點:如何捍衛國家利益。教學難點: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一、導入新課思考:在人生的征途上,你想如何鑄造自己的十年?提示:可以從學業、興趣、個人成長和社會責任等方面回答。比如考上好的高中, 然后進入理想的大學。教師講述:有人用十年磨一劍,有人以十年攀高峰。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一個又一個的十年,在祖國萬里陸地邊境線上,鑄就戍守邊疆紀念章。這節課讓我們繼續通過2025年戍守邊疆紀念章獲得者的故事,一起來學習《捍衛國家利益》。二、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捍衛國家利益活動一:解讀勛章展示三張戍守邊疆紀念章圖片(主章含雪蓮花、盾牌、長城關隘、五星等元素)提問:勛章上的雪蓮花、盾牌、長城關隘和五星分別象征什么?不同質地代表什么?提示:雪蓮花無畏、堅守,盾牌=捍衛安全,長城=國家邊境,五星=國家主權;金質=30年,銀質=20年,銅質=10年。追問:國家為什么要頒發戍守邊疆紀念章?提示:表彰和肯定戍邊民警的貢獻,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激勵更多人投身邊疆事業,傳承戍邊精神,維護國家利益。教師總結:捍衛國家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神圣職責,我們要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堅決維護國家的尊嚴、榮譽和利益。活動二:理性愛國觀點評議:生活中,有的人以愛國為由,拉橫幅圍堵外資企業,砸某國品牌汽車甚至打傷車主,在網上聯名抵制某國的商品。對此,同學們紛紛發表評論。甲同學:這些人的愛國熱情值得肯定,但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今天,簡單抵制并非良策。乙同學:圍堵和打砸行為擾亂了社會秩序,損害了他人和社會利益,應當受到法律處罰。丙同學:愛國不是將拳頭砸向自己的同胞,而是努力在各方面將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合作探究:對以上觀點進行評價,并就如何正確表達愛國情感談談自己的看法。評價:甲同學的觀點正確,肯定了這些人的愛國熱情,也指出了簡單抵制并非良策。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實現經濟騰飛, 是建立在積極參與國際經貿合作、主動融入世界分工體系并大力吸引外國投資的基礎上的,簡單抵制有可能損害同胞的利益,并且給中國的投資環境帶來消極影響,影響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簡單抵制或許能讓一些人逞心頭之快,卻可能導致一些不好的后果。乙同學的觀點正確,看到了圍堵和打砸行為不僅擾亂了社會秩序,也損害了他人和社會利益,應當受到法律處罰。我們應該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丙同學的觀點正確,說明要理性愛國。愛國是一種態度,是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而不是去傷害自己的同胞;愛國就要團結一致,發展自己,共御外辱。看法:每個人都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珍惜國家發展的難得機遇,樹立理性愛國的意識,學會理性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不發表過激言論,不參與違法行為,與國家要求保持一致。教師總結: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危害國家利益、威脅國家生存和發展的行為,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學會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目標導學二: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活動三:聆聽故事材料一:從邊關寒到萬家燈火戍守邊疆銅質紀念章獲得者——曹欣2013年2月,22歲的曹欣來到西藏林芝邊防支隊巴安通邊防派出所。12年來, 他在零下 20 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下,救援過在海拔4 200 米的雄多拉山口遇險群眾,化解過轄區群眾的鄰里糾紛,引導過不務正業的村民成為金牌護邊員?!鞍焉谌胱鎳胶?。”這是曹欣寫在日記扉頁的話。鄭超(曹欣妻子)說:“作為戍邊人的家屬,看著承載 12 年光陰的紀念章, 我仿佛觸摸到了那些風雪交加的夜晚、那些望眼欲穿的等待。孩子發高燒時,他在事故救援現場;除夕夜視頻通話時,他笑著說在給界碑貼春聯。丈夫在高原上守護的每寸國土,都是在為千千萬萬個小家的團圓站崗。那些他錯過的生日、缺席的家長會,都化作了萬家燈火里的平安?!?br/>思考:戍邊民警犧牲了哪些個人利益?是什么支撐他們作出這種選擇?提示:健康、家庭團聚等,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教師總結: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時,國家利益難免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顧全大局,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家利益,必要時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材料二:從冷兵器到數字邊疆戍守邊疆金質紀念章獲得者——李國君從手繪巡邏圖到電子沙盤,從鐵鍬到無人機,30年間,李國君參與破獲47起重大涉邊案件。2024 年以來,圍繞上級部署要求,李國君不斷探索“專業 + 機制 + 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建設,他主導研發的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在駐地推廣。當兄弟單位前來“取經”時,李國君總愛展示執法記錄儀里的一段影像:晨曦中,智能預警系統捕捉到可疑人員,無人機隨即升空鎖定,地面處置組 10 分鐘完成合圍。工作之余,李國君整理了近 20 萬字的辦案指引,被納入內蒙古邊檢總站執法骨干培訓教材。如今他正帶隊研發“邊境智能感知系統”,把半生戍邊實戰經驗轉化為數字模型。思考:李國君為什么不斷探索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研發“邊境智能感知系統”?請你列舉當前危害國家利益的潛在風險。提示:新時代要善于斗爭;網絡信息戰、生物安全、文化滲透等。教師總結:我們要發揚斗爭精神。當國家尊嚴受到侵犯、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發展受到阻撓時,我們應挺身而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目標導學三:用行動守護盛世中國活動四:設計勛章展示戍守邊疆紀念章圖片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新時代的廣大青年要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請你執青春之筆,設計一枚守護勛章,并說明設計理念。教師寄語:這枚勛章告訴我們,捍衛國家利益,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戍邊民警,但需要每個人在自己的‘ 戰位’上成為新時代的“長城磚”——或用代碼筑起信息屏障,或用文化自信抵御精神殖民。從今天起,讓我們的青春成為國家利益防線上一塊有溫度的磚石, 共筑盛世中國的鋼鐵長城。三、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要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將捍衛國家利益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本課教學設計條理清晰,通過活動線“解讀勛章—理性愛國—聆聽故事—設計勛章”幫助學生加強知識線的理解:思想上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行動上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發揚斗爭精神。從理論學習到落實行動,體現知行合一。學生對于新時期有哪些危害國家利益的潛在風險知之較少,教師要加以補充,引導學生在不同領域發揚斗爭精神;學生設計勛章時要適當引導,通過設計理念的說明,自覺將捍衛國家利益的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