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州區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末質量檢測語文試卷2025年6月學校班級姓名1.本試卷共8頁,共五道大題,26道小題。試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150分鐘。考2.請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班級、姓名。生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須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知5.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基礎·運用(共15分)學校計劃以“竹”為主題設計一期文化長廊,現征集了各版塊材料,請你參與整理與檢查工作。版塊一竹間日志進入竹林,翠色盈目。①陽熱陽光下,修長竹葉泛金輝;微涼風起處,斑駁竹影舞清姿。②細細觀瞧,淡青色的竹竿上布滿細密的紋路,那是歲月走過的足跡。③奇妙的是,當靠近根部,競能聽見輕微的“咯吱”聲。④找開濕潤的泥土,細密的根須逐漸顯露,如一張精心編織的網。曾聽說,竹子的根須能在土壤的縫隙中穿梭自如,探尋蕎分和水分,并且牢牢固定植株,使其在惡劣環境中屹立不倒,簡直將生命的顏強展現得此時,我驀然醒悟,看似纖弱的翠竹,為何能夠禁得起疾風聚雨的摧折:真正的強大,原來是剛柔并濟的舞蹈。1.下面是同學們對文段中加點字讀音的判斷,你認為正確的一項是(2分)A.“熾”應讀作“zh”B.“露”應讀作“Iù”C.“落”應讀作“mù”D.“折”應讀作“shé”2.在文段中的橫線處填人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A.一覽無余B.人木三分C.淋滴盡致D.波淵起伏3.文段中的第①一④句是日志作者對竹子的描寫。你從修辭的角度判斷,下列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2分)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版塊二竹韻千年材料一“竹”是象形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楷書的演變過程中,其字形逐漸簡化,但基本特征一兩根細枝上垂下的葉子一始終未變,既保留了象形的美感,也承找著人們對竹子謙遜品格的推崇。這一演變過程,凝聚著中國人對竹的審美情趣與精神寄托。七年級語文試卷第1頁(共8頁)材料二大雪壓竹時,竹枝低垂卻從不沾泥;等到紅日升起,它依然昂首與云并肩。這是竹子的特性,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處世態度。竹子一生都在向上生長,即使枯死,也留下挺拔的竹節。這種精神,足以讓趨炎附勢者差愧,使卑躬屈膝者警醒。“勁節”二字,不僅是竹子的特質,更是一種頂天立地的風骨。材料三如今,當人們閑庭信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一種無限愜意之感便會油然而生。翠竹四季常青,姿態優美,①,情趣盎然。正因如此,無論是城市公園,還是鄉野村寨,總能看到一叢叢、一片片的翠竹點綴其間,②4.你想為材料一搭配“竹”的古代字形,下面最恰當的一項是(1分)米5.根據材料二和下面詞典中查到的內容,你判斷加點詞“勁節”意思是。(2分)勁jin名0力氣。巴精神;情緒。B趣味。jing圖堅強有力。6.將下列詞語和語句依次填人材料三中①②兩處,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A.①韻味獨特②不僅陶治了人的高尚情操,更能美化生活環境B.①獨具韻味②不僅美化了生活環境,更能陶冶人的高尚情操C,①韻味獨特·②不僅美化了生活環境,更能陶冶人的高尚情操D.①獨具韻味②不僅陶冶了人的高尚情操,更能美化生活環境版塊三竹風文創學生文創產品:竹制筆筒圖片簡介青竹為骨,翰墨為魂。竹制筆筒以天然竹節為材,經同學們巧手打磨成簡約實用的文具。簡身鐫刻著世代相傳的家風箴言【甲】“寧靜致遠”,墨色字遠與竹紋相映成趣,其筆畫連綿婉轉,似竹葉般搖曳多姿。晨光中展卷時,先祖的諄淳教海隨竹香沁入書頁。一雕一琢,承載著長輩的殷殷期許;一筆一畫,流淌著中華文化的雋永墨香【乙】這方寸竹器如靜靜立于書案一隅,件你伏案耕耘,必能將竹之精神悄然寫入你的青春華章。七年級語文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