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趙克紅散文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題。遇見白玉蘭趙克紅①沒想到,短短幾天時間,白玉蘭竟開得這么熱烈和奔放!②那天下午,我外出回家,途經小區花園,忽見一樹晶瑩潔白的玉蘭花,兀自吐露著優雅的芬芳。那樹玉蘭花,如冰雪雕飾而成,讓我沉郁一冬的心情瞬間明朗起來。③玉蘭花又名望春花。每年驚蟄,小區里、街道邊、公園中,一樹樹玉蘭花舒展花蕾,在離地面數米的高空熙熙攘攘地綻放,它花色如玉、凝脂停云,盡情擁抱著春天的陽光,將那些曾經的艱難曲折,化作欣喜和感動。④玉蘭是一種落葉喬木,也稱木蘭,花先放,葉后至。雨水前后,每次途經玉蘭樹下,我總會抬頭打量一下這棵玉蘭樹,它昂首挺立在眾多矮小的植物中,初看和其他樹木沒什么區別,光禿禿的枝干伸展向上。仔細觀察,你會驚喜地發現,它的枝上已冒出毛茸茸的芽,那微微突起的芽是花芽,跟樹枝顏色非常接近,若不仔細留意是不易發現的。⑤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玉蘭樹可謂一日三變、幻化驚人。先是花芽孕育成苞,片片花瓣,層層相裹,不過嬰孩嫩指般大小。忽然一天,花苞兒伸伸腰,一副剛睡醒的樣子,它們緩緩睜開眼,接連伸出手臂,倏然爆棚似的炸開。白色的花瓣鋪展開來,空中縈繞著絲絲縷縷的花香。⑥多少次,我凝視如絹似紗、如錦如緞的白玉蘭,那在枝葉間若隱若現的白玉蘭飄散的花香是不用你靠近去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驀然想起宋代曹組的《卜算子·蘭》里的這句詞來,玉蘭花香清淡幽遠,不必刻意招攬,不會曲意逢迎,頗有君子之風,文人雅士、詞人騷客莫不愿與玉蘭為鄰。屈原就曾以木蘭明志,寫下了“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⑦白玉蘭的美,美在花姿,碩大的花朵、片片花蕊直立向上,朵朵花,在料峭的春風中搖曳生姿;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蓮,潔白而溫潤;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輕喚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塵埃盡凈。美在獨特的氣質,群芳譜上,沒有任何一種花能像白玉蘭這樣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高冷,又有一份絢爛喧鬧的熱情。而我認為,玉蘭花還美在它獨自綻放的孤勇,它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是強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經意間,給你帶來一份驚喜和感動。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艷、桃花的妖嬈,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華貴。它開在料峭的早春,卓爾不群,盡顯風流,有著幾分凜然的傲氣。⑧玉蘭花的花期是短暫的。花謝了,那一片片花瓣,若春燕剪翼,從枝頭從容落下,輕盈又厚重,帶著一份完成人間使命的釋然。我小心地繞過花瓣的空隙來到樹下,生怕一不小心踩疼了它們。我知道,凋謝的花瓣。也是有靈魂有知覺的。恰在此時,一片玉蘭的花瓣落在我的身邊,我彎腰撿起這瓣落花,放在手心仔細端詳,那微微卷曲的花瓣,莖脈間,分明還有汁液在流淌,但它卻主動辭別枝頭,沒有一絲凄戚與眷戀,我不由得對玉蘭花生出幾分敬意來。⑨我愛白玉蘭,愛它獨自燦爛的孤勇,還有悄無聲息魂歸泥土時的那份從容。1.白玉蘭的“美”,內外兼備。請根據文章內容,補全下面的思維導圖。2.聯系上下文,按要求作答。(1)群芳譜上,沒有任何一種花能像白玉蘭這樣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高冷,又有一份絢爛喧鬧的熱情。(請你從重音的角度設計朗讀,并說明理由。)(2)文章第⑧段說玉蘭花“凋謝的花瓣,也是有靈魂有知覺的”,如果凋落的玉蘭花有“心語”,它在“主動辭別枝頭”時會說些什么?(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為玉蘭花寫一段獨白。)3.結合語境,第⑥段畫線處填入詩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B.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D.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4.托物言志是文學作品常用的表現手法,結合下面的小貼士,說說本文通過對玉蘭花的描寫,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小貼士所謂“托物言志”,即通過描繪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達思想,寄托感悟。要寫好這樣的文章,關鍵要有細致的觀察和悉心的體驗,找到物象的主要特點與所要抒發的情志之間的相同點或相似點,在此基礎上寫景狀物,寄寓情思,抒發志向。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秋韻(趙克紅)①秋雨牽引著秋風,嘀嘀嗒嗒的雨聲,打破了秋的寂靜。人們還來不及做好準備,秋天就踏著歲月的行板,撲面而來。②漫步在秋意漸濃的街頭,目之所及,心之所向,皆是秋的韻味。③田野里,那一片片炫目的金黃,流光溢彩,金黃的玉米,火紅的高粱,沉甸甸的稻穗,像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鋪展在大地上,令人賞心悅目;而果園里那散發著陣陣馨香的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樹枝,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人們的心情一下( )了起來。④太陽把柔和的光芒傾灑在大地上,傾灑在人們的臉上和身上,那種( )的暖暖的感覺,真好!空氣也格外純凈,深深地吸上一口,涼涼的,像醒腦提神的薄荷糖般( )舒心。蔚藍的天空,藍得深邃而純凈,當你抬頭仰望天空,幾朵純潔又輕盈的白云,很隨意飄浮在天空上,( )而散淡。⑤我喜歡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下,或穿行于大街小巷,或漫步于林間小徑,靜靜地感悟秋天的景色,享受秋天帶給人們的豐厚饋贈。⑥晨起對鏡,看到眼角一條條魚尾紋,竟不由得生出些許感嘆來。漫步游園,感悟著飛箭般到來的秋天,任蕭瑟的秋風擦拭著我的臉頰。一葉落知天下秋。一片梧桐葉隨著一陣微風輕輕地落在我的眼前,這葉子的綠色還沒有完全褪去,卻過早地離開了枝頭,它舒展著身體,很坦然地躺在草叢間,靜謐而安詳。“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一種多么徹底的犧牲精神啊!⑦其實,樹葉從誕生到凋落,標志著生命在四季里不斷地繁衍滋生和更迭。生而為人,自然也有人生的四季,我們曾經擁有過春天,在溫柔蓬松的草地上,在鮮花盛開的公園里,在楊柳依依的河岸邊,盡情吮吸過春天的芳菲,然而,面對季節的變換,總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思緒縈繞于心。⑧我想起我的童年,想起美麗蒼涼的月光下動聽的歌謠、開心的游戲;想起疏星下曾經豪邁的誓言,想起篝火邊縈繞星空的歡笑……這一幕幕離我們并不遙遠呀。人生要經過多情的春天、熱烈的夏天,會收獲成功也會有過失。令我欣慰的是,在人生晝夜如斯的轟鳴中,我曾測試過我的分貝,雖然我的音域狹窄,聲音微弱,但它至少沒有失真。⑨多少晝夜無聲地從指尖滑過,多少屬于我們的寶貴時光悄無聲息地流逝,當那一雙雙陌生而又熟悉的眼神再次碰撞到一起,當彼此都懂得了那聲問候下蘊藏著的含義,一切都變得釋然了。人生多一份坦然和從容,就少一些傷感與哀怨。從此,我要撥開心頭的霧靄,捕捉旭日的光彩,用豐富飽滿的音節,譜寫出人生優美的旋律。⑩驀然想起劉禹錫的《秋詞》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熱愛人生,熱愛屬于我們的每一個季節吧!熱愛這秋色、秋光、秋聲譜寫出的秋之韻律吧!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愿我們每一頁的日歷上都寫滿希冀與豐盈! 聆聽秋韻,聆聽一份曠然與豁達。5.在文中③、④段括號內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舒展 舒適 悠閑 清爽B.舒適 舒展 悠閑 清爽C.舒適 舒展 清爽 悠閑D.舒展 舒適 清爽 悠閑6.請品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1)它(一片梧桐葉)舒展著身體,很坦然地躺在草叢間,靜謐而安詳。(從修辭手法的角度)(2)多少晝夜無聲地從指尖滑過,多少屬于我們的寶貴時光悄無聲息地流逝……(從畫線詞語運用的角度)7.依據文章第③-⑤段內容,說說秋天帶給了人們哪些豐厚的饋贈?8.第⑧段畫線句子有什么含義?請簡要分析。9.第⑩段引用劉禹錫的《秋詞》有什么作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雪被下,夢在發酵趙克紅①雪,紛紛揚揚從空中飄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這漫天飛雪多像一幅時尚的動漫,拭去疫情帶給人們的煩躁與不安。雪花手挽著手,肩并著肩,一片片,一朵朵悄無聲息地飄落大地,猶如花朵一般盛開在寒冬。我的靈魂深處泛起絲絲漣漪,腦海里浮現出一幕幕溫馨而又遙遠的記憶。②我從小就喜歡雪,毫無理由地喜歡,喜歡它( )的純凈,喜歡它( )的灑脫,更喜歡它( )的品格。那一片片美麗的潔白,已悄然融入我的生命,融入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③不得不承認,雪花有著超乎尋常的魔力。④當入冬的第一場雪降臨時,我便會與一群小伙伴投入雪的懷抱。站在雪地里,任一朵朵雪花落在自己的發梢和衣襟上,這空靈潔白的六角形花朵,帶給我無法形容的驚喜。雪越下越大,一片片雪花慢悠悠地飄落,像一只只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當你伸出手要去接住它的時候,它卻瞬間消失在手心里。它從不哀嘆生命的短暫,總是努力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它從來不知哀愁,每一次降臨都為快樂而來,讓有限的生命變得多姿多彩。⑤我們在雪地里肆無忌憚地奔跑歡呼著,玩著各式各樣的游戲,最喜歡的是打雪仗。剛開始,我們分成兩伙,快速將雪捏成一團,擲向對方。雪團打在對方的身上、臉上,漸漸地大家都成了“雪人”。調皮的小伙伴總是趁人不備,抓一把雪塞進人家的脖子里,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我們的臉和手都凍成了“紅蘿卜”,但也不覺得冷。大家玩得筋疲力盡,就癱坐在地上,而笑容卻在嘴角盛開,歡笑聲在空中久久回蕩。清脆的笑聲打破了冬日的沉寂。大人們也受到感染,從屋內的火塘邊起身,走進漫天雪花里,看著我們在雪地里盡情追逐嬉戲,就再也禁不住誘惑,放下矜持,和我們一起玩耍起來。⑥兒時的快樂,就像雪花一樣簡單而又淳樸,遵循著本性的呼喚,讓最天真爛漫的時光,與雪花一起綻放。歡笑聲中,一切煩惱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⑦大雪的造訪,對鄉下人來說,是吉祥的兆頭。“瑞雪兆豐年”是鄉親們雪后常說的一句話。的確,大雪對改善土壤墑情大有益處。冬天,人們除了儲備糧食、蔬菜,還要考慮取暖問題。秋收過后,鄉村基本沒有農活可做。大地上,繁華落盡,枯草遍野。寒冷的冬天,鄉親們喜歡圍著爐火談天說地聊家常。⑧爺爺是個閑不住的人,他讓我們家的冬天過得溫暖而有滋味。那時的鄉下還沒有蜂窩煤,更別說暖氣和空調了。大多數人家里,只好燒玉米芯、芝麻桿之類的取暖。這些柴火不經燒,過不了多久就燃盡了。那時,很多農村家庭因為缺少取暖的材料,只好早早地鉆進被窩,早上等到太陽出來才起床,標準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隨著鄉村振興工作扎實有效的推進,冬天取暖條件已得到很大改善。大雪帶給人們的記憶,不再僅僅是寒冷,雪花為沉寂的季節拉上了最美的幕布。⑨爺爺一生勤勞,治家有方,在我童年的時候,他為了讓家人過好冬天,常常去挖朽木疙瘩,伐樹后留下的朽木疙瘩比較耐燒,適合作為取暖材料。但要想挖出比較大的朽木疙瘩并非易事,因為樹大根深嘛。有一次,我和哥哥隨爺爺到曠野,去挖一個很大的柳樹墩,從裸露在外的樹墩可以看出,這棵樹應該有兩個人合抱那么粗。爺爺臉上掛著喜悅,先坐在這個樹墩上吸了一袋煙,然后將煙灰朝樹墩上磕凈后,從架子車上拎起镢頭,來到樹墩前,他用鐵锨挖,哥哥用镢頭刨。半個時辰過去,樹疙瘩依然沒有挖出來。此時,北風一陣緊似一陣嗚嗚地叫著,爺爺停下手中的活兒,抬頭看著天,天空由鉛灰色轉為昏黃色。爺爺自言自語道:大雪已經在路上了。說完,他加把力氣又挖了起來。下雪了,雪花落在他的臉上和頭上,被他散發的熱氣很快融化。我看到他臉上的汗水和雪水交織在一起,而大雪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像在揮灑它壓抑太久的激情。爺爺從容地一下一下挖著,終于將樹疙瘩挖出,并裝上了架子車,這才長長吁了一口氣。⑩被雪裝扮一新的原野,像一幅純白的畫,更像起伏跌宕的詩行。“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大雪覆蓋著麥田,潔白雪毯下的麥苗正探頭張望著我們。我相信,會有美好的故事將在大雪里發酵,那一蓬蓬綠盈盈的麥苗,正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和希望。(《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1月01日,有刪改)10.文中第②段括號內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清雅高潔 無私高尚 曼妙輕盈B.清雅高潔 曼妙輕盈 無私高尚C.無私高尚 清雅高潔 曼妙輕盈D.無私高尚 曼妙輕盈 清雅高潔11.請品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1)雪花手挽著手,肩并著肩,一片片,一朵朵悄無聲息地飄落大地,猶如花朵一般盛開在寒冬。(從修辭手法的角度)(2)爺爺從容地一下一下挖著,終于將樹疙瘩挖出,并裝上了架子車,這才長長吁了一口氣。(從人物描寫的角度)12.請從內容和結構方面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13.結合文章內容,說說雪花有著哪些超乎尋常的魔力?14.文章以“雪被下,夢在發酵”為題,有什么妙處?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題。回歸家園趙克紅①春風如手,輕撫著每一寸土地。春雨如詩,滋潤著大地,使原本冰凍的泥土變得松軟起來,仿佛一夜之間,遠山近水便有了春的模樣,柳條鵝黃初露,桃花、梨花相繼吐蕊。所有的花朵,在大自然的精心安排下,一個接一個按照時令順序閃亮出場。正是踏春的好時節,文友約我去黃河岸邊的新安縣華洋生態園踏春。②汽車開進生態園,已近黃昏。路邊麥田里金色的油菜花卻黃得透徹,黃得綿軟,像一塊塊金黃色的毯子,與綠色的麥苗一起輕輕搖曳著。③翌日清晨,我從拂曉的鳥啼聲中醒來,帶著夢醒后的慵懶,我拉開窗簾,春日的陽光一下涌進房間,我的心隨之明媚了起來。站在二樓的窗前向外觀望,一眼便跌進了春色里。那起起伏伏的山巒,錯落有致的花木扶疏,花香四溢,宛如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④樓下,亭廊檐角間流露出古樸的氣息,花紅柳綠間迸發出生命的活力。遠處的一池碧水,氤氳著薄薄的煙嵐,仿佛是大地母親的呼吸。水邊,婀娜的垂柳拂過水面,蕩起層層漣漪,一幅水墨畫里的春天。⑤我當然不會辜負春天的美意,被春色吸引著,走向大自然。不遠處,幾只喜鵲嘰嘰喳喳在我身旁跳來飛去,我用目光追逐著它們:“喜鵲叫,好事到!”我這樣想著,便感覺有好事將要發生。⑥正行走間,耳畔有絲絲縷縷歌聲飄過,那歌聲夾著春的芬芳,帶著絲綢的柔滑、珍珠的圓潤。歌聲時斷時續,縹縹緲緲,給人一種霧里觀花的朦朧之美。歌聲浸潤著我的心田,將我帶入一個至美的境地,讓我瞬間感受到一種幸福——其實,有時幸福真的很簡單。這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奢侈,能夠悠閑地欣賞美景、享受著這份優雅。憑我的直覺,這歌聲,應該是從不遠處的桃花園里傳出的。我沿著小路繼續向前行走,身邊緊貼墻邊的連翹花,像一道金燦燦的簾子,連翹挺拔倔強的枝條,向上高舉著一叢叢黃色的花,驚艷了我的雙眸。它們用生命的力量,裝點著這片曾經荒蕪的土地。⑦推開柴門,我走進了桃花園,一群身著鮮艷服裝的青年,比我起得更早。他們在桃花園里采擷著春色,以桃花為背景,擺出各種造型,每一個動作,都與春色那么合拍。他們也是花,“人面桃花相映紅”,他們正值人生的花季,點點身影消融在桃花中,也成了花海的一部分……⑧這個園子里不但有桃花,還有杏花和梨花,這些開在春天里的花,用深情裝扮了大地。當這幾個年輕人與我擦肩而過的剎那間,我聞到一縷縷花的芬芳。賞花的人,身上一定會沾染上花的香味,“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從花叢中歸來的人,身上不僅會有花香,還兼有土地和清晨里陽光的味道。⑨然而,在這美麗的背后,是創業者們艱苦奮斗的身影。二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禿嶺,是黃河流域的生態脆弱區,但交通部華洋海事中心派來的扶貧人員,不忘初心,憑借著堅定的信念,用二十年的時間植樹造林,硬是將這片荒山改造成了如今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從風華正茂到滿頭華發,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賦予了這片土地生機和活力。⑩站在觀景臺上,我手扶欄桿,極目遠眺,清澈的黃河水,泱泱東去,芬芳的風,從臉頰輕輕拂過。徜徉于這山水之間,我感受到一種從容與閑適。我仿佛回歸到了大自然的懷抱,與這片土地、這些花木融為一體。這種回歸家園的感覺讓我陶醉其中,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人生就像這片生態園一樣,需要我們去奮斗、去改造、去綠化。只有當我們用心去經營、去呵護自己的人生時,才能讓它煥發出勃勃生機。而這種生機與美麗,正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東西。人生的意義,或許就在于追求這種回歸家園的感覺吧。就像一株回歸原始森林的樹,又像回歸茂盛枝葉間的花,我們都在用勤勞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歸宿。 人生雖短暫,但奮斗的人生會永遠精彩……(選自“東方旅游文化網”,2024年4月30日,有刪改)【散文·行蹤景象】15.本文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描寫了在華洋生態園看到的景象。請細讀第③~⑧段,補全下面的表格。行蹤 看到的景物 景物的特點房間內 陽光、山巒、花木 ①樓下 ② 古樸、有活力,如水墨畫走向大自然 喜鵲 活潑,人鳥和諧沿著小路行走 連翹 ③④ 桃花、杏花和梨花 多樣、芬芳、美麗【散文·揣摩語言】16.請從多感官互通角度,揣摩文中畫線句的妙處。耳畔有絲絲縷縷歌聲飄過,那歌聲夾著春的芬芳,帶著絲綢的柔滑、珍珠的圓潤。【散文·分析作用】17.文章不僅寫了華洋生態園現在的景色,還多次提到二十年前這里的模樣。這樣寫有什么目的?【散文·標題理解】18.本文以“回歸家園”為題,意味深長,請結合全文,說說題目“回歸家園”的含義。答案1.①花色潔白溫潤②花香清幽淡雅③獨自燦爛的孤勇 2.(1)“高冷”“熱情”重讀。理由:“高冷”“熱情”是白玉蘭的內在美的體現,突出了白玉蘭與其他花朵的區別,從而突出了作者對白玉蘭花的獨特感受。(2)示例:我雖然沒有梅花、桃花、牡丹它們的艷麗風姿,但我完成了屬于自己的使命。我盛開在枝頭的時候直立向上,潔白溫潤,把最美的姿態展現在大家面前,給大家帶來清幽的香味,現在我可以“化作春泥更護花”了,這或許是我使命的一種延續。啊!我無愧于心,無愧于人們對我的喜愛! 3.B 4.本文通過對玉蘭花熱烈奔放地綻放、花香清淡幽遠有君子之風以及凋謝時從容等特點的描寫,寄寓了作者對玉蘭花獨自燦爛的孤勇和悄無聲息魂歸泥土時從容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玉蘭花一樣,在生活中保持獨立、高潔的品質,面對困難挫折能坦然從容的情感。【導語】這篇散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揭示了白玉蘭的內在與外在之美。描寫白玉蘭的花姿、花色、花香以及開花的過程,生動展現了其高潔的風姿和獨特的氣質,并將白玉蘭與屈原等古人的精神聯系起來,賦予其超凡脫俗的精神象征,深入詮釋了作者對生命韌性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1.本題考查內容分析概括。①②空,由題干“外在美”“花姿直立向上”定位到第⑦段,結合本段“白玉蘭的美,美在花姿,碩大的花朵、片片花蕊直立向上,朵朵花,在料峭的春風中搖曳生姿;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蓮,潔白而溫潤;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輕喚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塵埃盡凈”可知,外在美有:花姿直立向上,花色潔白溫潤,花香清幽淡雅。③空,由題干“內在美”“高冷又熱情的氣質”“魂歸泥土的從容”定位到第⑦⑧段,結合第⑦段“美在獨特的氣質,群芳譜上,沒有任何一種花能像白玉蘭這樣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高冷,又有一份絢爛喧鬧的熱情。而我認為,玉蘭花還美在它獨自綻放的孤勇,它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是強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經意間,給你帶來一份驚喜和感動。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艷、桃花的妖嬈,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華貴。它開在料峭的早春,卓爾不群,盡顯風流,有著幾分凜然的傲氣”、第⑧段“花謝了,那一片片花瓣,若春燕剪翼,從枝頭從容落下,輕盈又厚重,帶著一份完成人間使命的釋然”可知,白玉蘭的內在美有:高冷又熱情的氣質、獨自燦爛的孤勇、魂歸泥土的從容。2.本題考查句子的理解與賞析。(1)考查朗讀設計。結合前文“美在獨特的氣質”可知,在“群芳譜上,沒有任何一種花能像白玉蘭這樣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高冷,又有一份絢爛喧鬧的熱情”這句話中,應將“高冷”“熱情”確定為重讀內容。“高冷”和“熱情”準確地概括了白玉蘭獨特的內在氣質,這種氣質在眾多花朵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們形成鮮明對比又和諧統一于白玉蘭身上,突出了白玉蘭與其他花朵的差異。作者通過重讀這兩個詞,著重強調白玉蘭的獨特之處,進而突出自己對白玉蘭花這種獨特內在美的深刻感受與贊美。(2)考查句子理解。結合第⑦段“白玉蘭的美,美在花姿,碩大的花朵、片片花蕊直立向上,朵朵花,在料峭的春風中搖曳生姿;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蓮,潔白而溫潤;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輕喚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塵埃盡凈”“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輕喚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塵埃盡凈。美在獨特的氣質,群芳譜上,沒有任何一種花能像白玉蘭這樣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高冷,又有一份絢爛喧鬧的熱情。而我認為,玉蘭花還美在它獨自綻放的孤勇,它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是強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經意間,給你帶來一份驚喜和感動。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艷、桃花的妖嬈,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華貴。它開在料峭的早春,卓爾不群,盡顯風流,有著幾分凜然的傲氣”、第⑧段“玉蘭花的花期是短暫的。花謝了,那一片片花瓣,若春燕剪翼,從枝頭從容落下,輕盈又厚重,帶著一份完成人間使命的釋然”可知,作者重點刻畫了玉蘭花的形態、品質:玉蘭花有直立向上的花姿、潔白溫潤的花色、清幽淡雅的花香,還有獨自燦爛的孤勇以及魂歸泥土的從容等特點。因此,獨白內容要緊密圍繞這些特點展開,體現出玉蘭花獨特的生命歷程和價值。玉蘭花“主動辭別枝頭”,這一行為體現出它的從容和豁達。在獨白中,要通過語言表達出玉蘭花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對完成使命的滿足以及對未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期待,展現出它積極向上的心態和高尚的情感。要運用第一人稱口吻,以玉蘭花的視角來講述,使語言更加生動、親切,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玉蘭花的內心世界。在表述過程中,要符合玉蘭花的身份和情境,讓獨白具有感染力。示例:我就要離開枝頭了,心中滿是坦然。我沒有梅花的冷艷,沒有桃花的妖嬈,也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但早春時節,我獨自綻放,花朵碩大,花蕊直立向上,潔白溫潤的花瓣閃著光,清幽的花香飄向四方。我努力盛開,把最美的自己展現給大家,收獲了無數喜愛。現在花期已盡,我要告別了。不過我并不難過,因為我明白,這是生命的新開始。我會化作春泥,滋養這棵玉蘭樹,孕育新的希望。我完成了使命,無愧于這短暫而燦爛的生命,也無愧于大家的喜愛。再見了,枝頭,我會帶著滿足,開啟新旅程。3.本題考查詩句補寫。結合前句“我凝視如絹似紗、如錦如緞的白玉蘭,那在枝葉間若隱若現的白玉蘭飄散的花香是不用你靠近去聞的”,以及后句“驀然想起宋代曹組的《卜算子·蘭》里的這句詞來,玉蘭花香清淡幽遠,不必刻意招攬,不會曲意逢迎,頗有君子之風,文人雅士、詞人騷客莫不愿與玉蘭為鄰”可知,補寫的詩句選自宋代曹組的《卜算子·蘭》,重點是強調白玉蘭的花香自然、淡雅、不張揚,是那種“你不刻意去聞,它卻自然飄來”的意境。A.出自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意思是:風停了,塵土里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描寫的是花謝之后的殘景,帶有濃郁的傷春情緒。不符合文中“花香自然、淡雅”的意境;B.出自曹組《卜算子·蘭》,意思是:你刻意去聞它,它卻不香;當你無意中經過,卻發現香氣早已悄然飄來。呼應文中“花香是不用你靠近去聞的”“不必刻意招攬,不會曲意逢迎”的描寫,與語境高度契合;C.出自龔自珍《己亥雜詩》,意思是: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表達的是犧牲自我、奉獻精神的情懷。強調的是“落花”的精神意義,而非“花香”的自然之美;D.出自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意思是:如果不經歷冬天那刺骨的嚴寒,梅花怎會有撲鼻的芳香。強調經歷磨難才能獲得成功,常用于勵志。雖涉及“香”,但指的是梅花,且強調“苦盡甘來”,與文中玉蘭花“淡雅自然”的香無關;故選B。4.本題考查情感主旨分析。結合第④段“雨水前后……它的枝上已冒出毛茸茸的芽,那微微突起的芽是花芽,跟樹枝顏色非常接近,若不仔細留意是不易發現的”、第⑤段“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玉蘭樹可謂一日三變、幻化驚人……”、第⑦段“白玉蘭的美,美在花姿,碩大的花朵、片片花蕊直立向上,朵朵花,在料峭的春風中搖曳生姿;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蓮,潔白而溫潤;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輕喚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塵埃盡凈。美在獨特的氣質,群芳譜上,沒有任何一種花能像白玉蘭這樣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高冷,又有一份絢爛喧鬧的熱情。而我認為,玉蘭花還美在它獨自綻放的孤勇,它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是強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經意間,給你帶來一份驚喜和感動。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艷、桃花的妖嬈,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華貴。它開在料峭的早春,卓爾不群,盡顯風流,有著幾分凜然的傲氣”、第⑧段“玉蘭花的花期是短暫的。花謝了,那一片片花瓣,若春燕剪翼,從枝頭從容落下,輕盈又厚重,帶著一份完成人間使命的釋然”、第⑨段“我愛白玉蘭,愛它獨自燦爛的孤勇,還有悄無聲息魂歸泥土時的那份從容”等內容可知,作者對白玉蘭的描寫非常細膩,從花開到花落,從花姿、花色到花香,再到它在早春獨自綻放的時節特點,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玉蘭花獨自燦爛的孤勇和悄無聲息魂歸泥土時從容的贊美之情,同時又寄寓了作者獨特的情思和志向:開在早春,寒冷未盡,百花未放,它卻率先綻放,寄托了作者對勇敢、堅定、不隨波逐流的贊美;玉蘭花不刻意招攬,不曲意逢迎,表達了作者對淡泊名利、自然本真的生活態度的向往;玉蘭花花瓣凋落,沒有凄涼與眷戀,而是帶著完成使命的釋然,抒發了作者對生命奉獻、坦然面對生死的敬意。5.D 6.(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一片梧桐葉”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梧桐葉隨著秋風坦然飄落,表現出徹底的犧牲奉獻精神。(2)“無聲地”“悄無聲息地”等詞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時光流逝的無聲無息的特點,表達對時光的珍惜之情。 7.田野里,流光溢彩,令人賞心悅目;果園里,果實壓彎了樹枝,一片豐收的景象;太陽柔和,空氣純凈,天空蔚藍,使人感悟秋天靜謐。 8.讓作者高興的是在人生的長河中,自己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活出自己的樣子,雖然不是特別出眾出彩,卻是真實的自己。 9.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詩情畫意;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導語】文章《秋韻》作者趙克紅通過描繪秋雨、田野、果園等秋天的景色,傳達了對秋季的熱愛與欣賞。文中描繪的豐收畫面和秋日的暖陽,展現出秋天的豐厚饋贈,給人帶來溫暖與寧靜。作者借梧桐葉的自然凋零,引發對人生四季的思考,倡導在歲月更迭中,保持從容與坦然,珍惜生活的每一個階段。引用《秋詞》增強了文章的文化深度和寓意,勾勒出熱愛生命的積極態度。文章通過細膩的文字和優美的意象,引導讀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入思考。5.本題考查詞語運用。舒展:伸展張開,通常用于描述物體或心情的放松。舒適:表示指給人以安樂舒服的感覺。悠閑:悠然自在、閑適自得。清爽:指清新涼爽;清楚;清晰。第一空:根據語境“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人們的心情一下( )了起來”可知,句中用來描述看到豐收景象后人們心情的放松和愉悅,應使用“舒展”;第二空:根據語境“傾灑在人們的臉上和身上,那種( )的暖暖的感覺”可知,句中用來描寫太陽光照耀在身上的舒服感覺,應使用“舒適”;第三空:根據語境“像醒腦提神的薄荷糖般( )舒心”可知,句中用來描寫清新的空氣能帶給人涼爽的感覺,應使用“清爽”;第四空:根據語境“很隨意飄浮在天空上,( )而散淡”可知,句中寫天空中的云朵在空中自在漂浮,應使用“悠閑”;故選D。6.本題考查賞析句子。(1)句中“舒展著身體”“躺在草叢間”“靜謐而安詳”等語句的運用,將梧桐葉賦予人的行為及情態,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結合前句“一片梧桐葉隨著一陣微風輕輕地落在我的眼前,這葉子的綠色還沒有完全褪去,卻過早地離開了枝頭”后句“這是一種多么徹底的犧牲精神啊”可知,生動地描繪出了梧桐葉隨著秋風飄落的自然景象,更通過“靜謐而安詳”的描繪,表現了梧桐葉面對生命終結時的坦然和從容,進而引出了“徹底的犧牲奉獻精神”這一主題。(2)“無聲地”和“悄無聲息地”都是形容詞短語,用來修飾時間的流逝。時間如同指間的沙粒,無聲無息地滑落,而屬于我們的寶貴時光也在不經意間消逝。“無聲地”和“悄無聲息地”等詞語在句子中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時光流逝的無聲無息的特點,表現出對時間流逝的無奈與惋惜,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珍惜。7.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根據第③段“田野里,那一片片炫目的金黃,流光溢彩,金黃的玉米,火紅的高粱,沉甸甸的稻穗,像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鋪展在大地上,令人賞心悅目”可概括為:田野里,流光溢彩,令人賞心悅目;根據第③段“而果園里那散發著陣陣馨香的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樹枝,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人們的心情一下( )了起來”可概括為:果園里,果實壓彎了樹枝,一片豐收的景象;根據第④段“太陽把柔和的光芒傾灑在大地上,傾灑在人們的臉上和身上”“空氣也格外純凈,深深地吸上一口,涼涼的”“蔚藍的天空,藍得深邃而純凈,當你抬頭仰望天空,幾朵純潔又輕盈的白云”第⑤段“我喜歡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下,或穿行于大街小巷,或漫步于林間小徑,靜靜地感悟秋天的景色”可概括為:太陽柔和,空氣純凈,天空蔚藍,使人感悟秋天靜謐。8.本題考查句子含義理解。這句話通過比喻的方式,將人生的歷程比作“晝夜如斯的轟鳴”,表達了時間流逝不息、人生經歷豐富多彩的特點。接著,“我曾測試過我的分貝”暗示了作者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勇于嘗試、敢于表達自己,即使“音域狹窄,聲音微弱”,也代表著他在人生的舞臺上曾勇敢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而“但它至少沒有失真”則是對自己人生表達的一種肯定與欣慰。即使聲音微小,但也是真實、真誠的自我表達,沒有被外界的聲音或壓力所淹沒或扭曲,活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樣子。因此,整句話的含義是:作者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能勇敢地發聲,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情感,活出自己的樣子,雖然不是特別出眾出彩,卻是真實的自己。9.本題考查引用的作用。根據第⑩段“驀然想起劉禹錫的《秋詞》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熱愛人生,熱愛屬于我們的每一個季節吧!”可知,劉禹錫的《秋詞》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歌頌了秋天,與文章的主旨相呼應,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于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樂觀態度。古詩詞的引用為文章增添了文采和韻味,使得文章在表達上更加生動、富有詩意,提升了整體的文學價值。10.B 11.(1)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花飄落時繁密美麗的情態,表達了作者對雪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2)運用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形象地寫出了爺爺挖朽木疙瘩的從容與艱辛。 12.結構上承上啟下(過渡),內容上由前文的大雪的造訪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給鄉下人帶來好兆頭,引出下文冬天取暖找材料的事。 13.雪花帶給“我”無法形容的驚喜;雪花與最天真爛漫的時光一起綻放;大雪對改善土壤墑情大有益處。 14.一語雙關,不僅指潔白雪毯下的麥苗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和希望,而且指會有美好的故事將在大雪里發酵;吸引讀者,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意思對即可)【解析】10.本題考查詞語。清雅高潔:清新雅致,高尚純潔。無私高尚:沒有私心,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曼妙輕盈:輕盈,形容女子動作、姿態輕柔優美漂亮;曼妙;形容音樂、舞姿等柔美。根據第一空后關鍵詞“純凈”可知,填“清雅高潔”合適;根據第二空后關鍵詞“灑脫”可知,填“曼妙輕盈”合適;根據第三空后關鍵詞“品格”可知,填“無私高尚”合適。故選B。11.本題考查賞析語句。(1)“雪花手挽著手,肩并著肩”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手挽著手”“肩并著肩”賦予了雪花人的動作,生動地寫出了雪花飄落的特點,形象地展現了雪花一片連著一片、紛紛揚揚飄落的景象;同時也使畫面更具親切感和歡快感。“猶如花朵般盛開在寒冬”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本體是雪花的飄落,喻體是花朵的盛開。比喻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所描寫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所以作者借花朵盛開的樣子形象地寫出了雪花的舒展之狀和艷麗之姿,讓讀者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了雪花之美。(2)句子中“一下一下挖著”“裝上了架子車”“長吁了一口氣”運用了動作描寫的方法,再根據前文“我看到他臉上的汗水和雪水交織在一起”可知,生動形象地體現出爺爺將樹疙瘩從地里挖出再到裝上架子車這一過程的艱辛;“從容”則是神態描寫,寫出了爺爺挖朽木疙瘩很辛苦,但是他的態度是從容的。12.本題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內容上,第⑦段“的確,大雪對改善土壤墑情大有益處”一方面寫出了大雪給田地農業帶來的益處,“冬天,人們除了儲備糧食、蔬菜,還要考慮取暖問題。秋收過后,鄉村基本沒有農活可做。大地上,繁華落盡,枯草遍野”另一方面寫出了在沒有農活可忙的冬天,鄉親們喜歡聞著爐火聊天,所以引出來冬天給人們帶來的問題——如何取暖。結構上,由第⑥段“兒時的快樂,就像雪花一樣簡單而又淳樸,遵循著本性的呼喚,讓最天真爛漫的時光,與雪花一起綻放”可知,大雪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同時“大雪的造訪,對鄉下人來說,是吉祥的兆頭”,大雪也給鄉下人帶來好兆頭,承接上文。但在寒冷的冬天,人們需要取暖,所以就有了后面第⑧段和第⑨段敘述爺爺尋找取暖材料,為下文做了鋪墊。所以在結構上,第⑦段起了過渡作用。據此作答即可。13.本題考查梳理并概括文章內容。根據第④段“站在雪地里,任一朵朵雪花落在自己的發梢和衣襟上,這空靈潔白的六角形花朵,帶給我無法形容的驚喜”可知,雪花帶給“我”無法形容的驚喜,因為像蝴蝶般的雪花從不哀嘆自己生命的短暫,而是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努力帶給人們更多的快樂;根據第⑤段“我們在雪地里肆無忌憚地奔跑歡呼著,玩著各式各樣的游戲,最喜歡的是打雪仗”和第⑥段“兒時的快樂,就像雪花一樣簡單而又淳樸,遵循著本性的呼喚,讓最天真爛漫的時光,與雪花一起綻放”可知,雪花與最天真爛漫的時光一起綻放,作者兒時常常和伙伴們一起在雪地中盡情玩耍;根據第⑦段“大雪的造訪,對鄉下人來說,是吉祥的兆頭。‘瑞雪兆豐年’是鄉親們雪后常說的一句話。的確,大雪對改善土壤墑情大有益處”可知,大雪對改善土壤墑情大有益處,降雪可以補充水分、緩解干旱,增加土壤墑情。據此概括作答即可。14.本題考查分析文章標題的作用。標題“雪被下,夢在發酵”將潔白的雪比作厚厚的“棉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之大和雪的輕盈、柔軟;通常所說的發酵,多是指生物體對于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而標題中“發酵”的卻是夢,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根據第⑩段“‘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大雪覆蓋著麥田,潔白雪毯下的麥苗正探頭張望著我們”可知,這里說的是冬天如果下大雪,來年小麥就可能豐收,寫出了潔白雪毯下的麥苗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和希望;再根據“我相信,會有美好的故事將在大雪里發酵,那一蓬蓬綠盈盈的麥苗,正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和希望”可知,還會有美好的故事將在大雪里發酵,在雪被下散發蓬勃生機的除了麥苗之外,還有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希望,一語雙關,深化了本文主旨。據此作答即可。15. 詩意盎然、明媚 亭廊檐角、碧水、垂柳 富有生命力、堅韌 桃花園里 16.作者將聽覺、嗅覺、觸覺、視覺相互連通,通過這種多感官互通的描寫,表現出歌聲的美妙動聽、令人陶醉。 17.①突出創業者們艱苦奮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之情;②強調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引發人們對生態建設的思考;③豐富文章內涵,使讀者更全面地了解華洋生態園的發展歷程。 18.①從表面上看,作者身處華洋生態園,仿佛回歸到了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到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舒適與愜意。②從深層上看,“回歸家園”象征著人們在心靈上對自然、對本真的回歸。【解析】1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①已知信息“房間內”“陽光、山巒、花木”對應第③段,由第③段“那起起伏伏的山巒,錯落有致的花木扶疏,花香四溢,宛如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可知,其特點:宛如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②已知信息“樓下”“古樸、有活力,如水墨畫”對應第④段,由第④段“樓下,亭廊檐角間流露出古樸的氣息,花紅柳綠間迸發出生命的活力。遠處的一池碧水,氤氳著薄薄的煙嵐,仿佛是大地母親的呼吸。水邊,婀娜的垂柳拂過水面,蕩起層層漣漪,一幅水墨畫里的春天”可知,看到的景物為:亭廊檐角、碧水、垂柳;③已知信息“沿著小路行走”“連翹”對應第⑥段,由第⑥段“我沿著小路繼續向前行走,身邊緊貼墻邊的連翹花,像一道金燦燦的簾子,連翹挺拔倔強的枝條,向上高舉著一叢叢黃色的花,驚艷了我的雙眸。它們用生命的力量,裝點著這片曾經荒蕪的土地”可知,景物的特點為:富有生命力、堅韌;④已知信息“桃花、杏花和梨花”“多樣、芬芳、美麗”對應第⑦段,由第⑦段“推開柴門,我走進了桃花園,一群身著鮮艷服裝的青年,比我起得更早。他們在桃花園里采擷著春色,以桃花為背景,擺出各種造型,每一個動作,都與春色那么合拍”可知,作者的行蹤為:走進了桃花園。16.本題考查賞析重要語句。在這個句子中,作者將聽覺(歌聲)與嗅覺(春的芬芳)、觸覺(絲綢的柔滑)、視覺(珍珠的圓潤)相互連通。“夾著春的芬芳”讓讀者仿佛能從歌聲中聞到春天的氣息;“帶著絲綢的柔滑”使歌聲具有了細膩、順滑的觸感;“珍珠的圓潤”則賦予歌聲一種圓潤、美好的視覺感受。通過這種多感官互通的描寫,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歌聲的美妙動聽、令人陶醉,給讀者帶來了豐富而獨特的感受,使其能更加真切地體會到歌聲的魅力。17.本題考查文章構思安排的特點及作用分析。由第⑨段“然而,在這美麗的背后,是創業者們艱苦奮斗的身影。二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禿嶺,是黃河流域的生態脆弱區,但交通部華洋海事中心派來的扶貧人員,不忘初心,憑借著堅定的信念,用二十年的時間植樹造林,硬是將這片荒山改造成了如今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從風華正茂到滿頭華發,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賦予了這片土地生機和活力”可知,文章多次提到二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禿嶺,與現在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形成鮮明對比。這樣寫的目的在于:突出創業者們艱苦奮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們用二十年的時間將生態脆弱區改造成了如今美麗的生態園,體現了他們的堅韌和付出,表達對他們的禮贊;由第⑩段“站在觀景臺上,我手扶欄桿,極目遠眺,清澈的黃河水,泱泱東去,芬芳的風,從臉頰輕輕拂過。徜徉于這山水之間,我感受到一種從容與閑適。我仿佛回歸到了大自然的懷抱,與這片土地、這些花木融為一體”可知,這樣寫展示了堅持進行生態保護和改造能夠帶來的巨大變化,引發讀者對生態建設意義的深入思考,強調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同時,文章不僅寫了華洋生態園現在的景色,還多次提到二十年前這里的模樣,這樣增加了文章的層次感和歷史感,豐富文章內涵,使讀者更全面地了解華洋生態園的發展歷程,能進一步感受到其變化的來之不易。18.本題考查標題含義分析。由第⑩段“我仿佛回歸到了大自然的懷抱,與這片土地、這些花木融為一體。這種回歸家園的感覺讓我陶醉其中”可知,從表面上看,“回歸家園”指作者回到了華洋生態園這個如大自然懷抱般的地方,感受到了與自然的融合,這里的寧靜與美麗讓作者有一種歸家般的舒適與愜意。由第 段“人生就像這片生態園一樣,需要我們去奮斗、去改造、去綠化”“人生的意義,或許就在于追求這種回歸家園的感覺吧。就像一株回歸原始森林的樹,又像回歸茂盛枝葉間的花,我們都在用勤勞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歸宿”可知,從深層上看,“回歸家園”象征著人們在心靈上對自然、本真的回歸。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各種壓力之下,人們渴望回歸到簡單純粹、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找尋內心的寧靜與歸屬感。同時也寓意著人生需要通過奮斗和用心經營,讓自己的生活煥發生機,達到內心所渴望的美好境界,即找到精神的歸宿,這也是一種“回歸家園”。就像文中創業者們用青春改造荒山,實現了人生價值,這便是他們回歸精神家園的體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