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15 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8 分)邀游在無垠的書海里,閱讀開闊了我們的視野,①了我們的智慧,②了我們的心靈,③了我們的情操,賦予了我們中國人民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sù)造了我們中華民族自信自強、奮發進取的品格。讓我們打開書卷閱讀吧,與好書相約,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去汲取知識的營養,在聞讀中開闊視野,增廣見聞□讓我們打開書卷閱讀吧,與好書相伴,去探索無窮的世界,去追尋真理的光輝,在閱讀中含養氣質,啟智增慧;讓我們打開書卷閱讀吧,與好書同行,去鈴聽時代的足音,去展望未來的圖景,在閱讀中堅定信念,凝聚奮進力量!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2 分)① (sù)造 ②汲 取2.文段①②③處依次填入動詞,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①啟迪 ②溫潤 ③陶冶B.①溫潤 ②啟迪 ③陶冶C.①陶冶 ②啟迪 ③溫潤3.文中“無窮的世界”的短語類型是( )(2 分)A.并列短語 B.主謂短語 C.偏正短語 D.動賓短語4.文中“口”處依次填寫標點符號,恰當的一項是( )(2 分)A.分號 句號 B.頓號 分號 C.句號 破折號 D.冒號 問號5.古詩文默寫。(7 分,每空一分)“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是古詩文中最常用的寫作手法。面對水中的雎鳩,有人因思念而“悠哉悠哉,(1)□□□□”;面對小石潭的寂寥環境,柳宗元內心(2)“□□□□ , □□□□ ”;面對風雨過后的茅屋,杜甫抒發了(3)“□□□□□□□,□□□□□□□□□”的憂國憂民情懷;面對斷橋邊的梅花,陸游用(4)“□□□□□□□ ,□□□□□ ”來表達自己在逆境中獨立不倚、堅持正義的人格追求。二、閱讀(45 分)(一)閱讀下面的課內文言文,完成 6—8 題。(7 分)桃花源記(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6.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2 分)①漁人甚異之( ) ②處處志之( )7.下面對《桃花源記》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 分)A.漁人“緣溪行”拉開故事序幕,溪水通幽、桃林奇美,為桃花源的出現自然鋪墊。B.“皆嘆惋”意蘊豐厚,從中感受到漁人所說的與桃花源內的生活相比,差異巨大。C.漁人辭別桃花源后,得其船并循來時路而返,這與漁人入桃花源的情節形成照應。D.“不足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謙虛,不希望漁人再來打擾的心理。8.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請結合《桃花源記》,談談你對詩句中“愿”的理解。(3 分)(二)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 9—11 題。(8 分)青城山隱者記(趙弼)華陽士人李有,字若無。一日,引一家僮,負琴劍,攜酒肴,游于青城山。家僮后隨,散步緩行,迨①十余里,忘其歸路矣。見一老叟,龐眉皓發,衣冠甚偉。生揖而進曰:“冀丈人不以鄙棄,愿假一宿。”叟曰:“吾居此歲久未嘗見外人子既不以老夫側微②之辱幸為枉駕一顧耳。”生大悅,隨叟行,及五里許,則川平地廣,茅屋參差,雞犬聲喧,桑麻掩映,居有百余家。叟延生入宅,生問丈人尊族出于何氏,何年棲遲于此?叟曰:“山林野夫,焉有姓字,僭③呼青城隱者,后因宋遣王全斌下蜀,吾攜妻子避兵于此,其諸比鄰皆同時來者。寒暑往來,不知是何年,是何代也。”生大駭,至今四百一十四年矣,因請問孟蜀興廢之故。叟具述云云。叟遂送生出于谷口,再拜而別。至家數日,憶叟嫗必非常人,乃具酒肴,尋舊路訪焉。至則荊棘叢叢,不可復得。(節選自《效顰集》)【注】①迨(dài):到,等到。②側微:微賤。③僭(jiàn):超越本分。舊指地位低下的冒用地位在上的名義或禮儀、器物。9.請你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三處)(3 分)吾居此歲久未嘗見外人子既不以老夫側微之辱幸為枉駕一顧耳。10.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 分)吾攜妻子避兵于此,其諸比鄰皆同時來者。11.本文主人公名“有”,字“若無”,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者這樣命名和字的用意。(3 分)(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12—14 題。(7 分)【材料一】①2025 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群穿著花棉襖跳舞的機器人成了整場晚會炫酷的“顯眼包”。這群“顯眼包”名為 H1,年僅一歲半,背后的研發企業杭州宇樹科技是一家專門做四足機器人的新創公司。②此次春晚表演,H1 團隊以獨特的“機械骨骼”形象示人,刻意營造與真人舞者的“反差萌”。它們自帶高精度 3D 激光 SLAM 自主定位和導航、多智能體協同規劃、先進組網方案以及全身 AI運動控制等高科技,宛如超強“外掛”,確保步伐穩健、動作整齊。其中,H1 身藏“秘密武器”——AI 驅動全身運動控制技術。憑借先進的 AI 算法,H1 不僅能精準跟上音樂節奏,更能體悟舞蹈韻味,實時調整動作,跳出“智能舞蹈”。(選自《中國青年報》2025 年 2 月 10 日,有刪改)【材料二】①通俗地說,具身智能是指具有身體的智能,其機器大腦能夠幫助決策,從而支配肢體能夠快速對外部環境變化做出反應,核心在于實體設備與智能決策的深度融合。②有一個聰明的大腦,能夠支配靈巧的肢體去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具備這樣條件的智能機器都可稱為具身智能。但是在不同的“身體”里都存在一個決策系統,能夠指導“身體”完成相對應的任務。③其實,想要做到靈活支配肢體并不容易,光是讓機器人邁開雙腿走路都“歷盡坎坷”。大家知道我們人類幼崽,成長過程中并沒有人給他們編入任何程序,經過多次嘗試和摔倒之后,他們自己就學會了走跑跳和躲避障礙。而具身智能就是參考了這個過程,其最終目的是讓機器人能夠像人類那樣用身體感知世界,在互動學習中成長。④具身智能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能在危險的、枯燥的、有毒有害的環境中工作,把人從這些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它充滿了無限可能和潛力,不僅將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還將推動各行各亞的創新和發展。A_____⑤具身智能具有獨特優勢。無論是通過遠程操控還是直接的視頻學習途徑,這些與人類形態相似的機器人都能更有效地吸收并整合知識。此外,人形機器人還具備與人類相媲美的操作能力和移動性,這使得它們在執行任務時能夠展現出更高的靈活性和適應性。B_____⑥星動紀元公司的最新款第六代人形機器人“星動 STAR1”與人一起“重走”絲綢之路,并參與了奔跑穿越野外的挑戰。在整個過程中,它能夠適應在戈壁、石子路、草地等復雜地形上穩定奔跑,速度達到了 3.6 米/秒,相當于每小時跑 13 公里左右。(選自《人民日報》2025 年 3 月 24 日,有刪改)【材料三】具身智能離不開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而中國在算力、大模型、計算機視覺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首先,算力基礎設施作為未來比拼具身智能的核心支撐,正日益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2024 年,我國在用算力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 830 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 246EF1ops,位居世界前列。同時,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云服務商搭建了全球化的云計算平臺,提供便捷的計算資源與服務。接著,中國 AI 研發能力已居世界前列,AI 領域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一,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二,國內外大模型能力差距被不斷縮小。(摘編自“物聯網智庫”2025 年 3 月 21 日,有刪改)12.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H1 機器人能精準跟上音樂節奏,體悟舞蹈韻味,并實時調整動作,跳出“智能舞蹈”。B.具身智能參考了人類幼崽學會走跑跳和躲避障礙的過程,最終目的是讓機器人能夠用身體感知世界,在互動學習中成長。C.“星動 STAR1”參與了野外挑戰,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且跑步速度很快,遠超人類奔跑極限。D.材料三從算力基礎設施、AI 研發能力等方面,介紹了中國在支撐具身智能發展的關鍵領域取得的突破。13.下列不屬于具身智能的一項是( )(2 分)A.能負重 70 公斤自主爬山的山東優寶特泰山機器狗。B.能完成煎蛋、插花等家庭場景交互任務的特斯拉第三代“擎天柱”機器人。C.在工廠中通過視覺識別系統自動調整動作以組裝不同零件的機械臂。D.通過文本交互提供信息分析與語言生成服務的 DeepSeek 模型。14.下面這則材料放到材料二的哪個位置(A 或 B)合適?請說明理由。(3 分)近日,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機器犬還加入了治安巡邏編隊,機器犬可在極端環境工作。其背部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加裝防爆設備、氣體檢測儀等通用工其,可應對巡邏、排爆等多樣化任務。(四)閱讀下文的文字,完成 15—19 題(15 分)。上學路(任家范 )①我家在長白山余脈張廣才嶺腳下,屬于略帶小丘陵的平原地帶。從我們西山堡屯到八家子鄉的小學,二里的沙石路,是上學的必經路。②不管是迎著滿頭朝陽,還是裹著一身白霧,或者頂著風雨霜雪,總要有三五成群的孩子,背著或斜挎著書包,隨心所欲地行走,才稱得上是上學路。③上學路上,年少的我們像散養的羊羔,任性逛著玩著,有說有笑。生產隊敲鐘早,收工晚,早睡早起的大人,天放亮兒扛著農具下地,擦著黑回屯兒。學校的預備鈴,八點半才響起呢,不需要匆匆忙忙地趕。這樣,我們這些離開家門的孩子,早晚多了大把的空閑,可以一邊走一邊看,好多美妙的時光,鋪展在路上了。④我們慢慢地游蕩,二里地的路,走成五里八里那么長,走成悠然自得的景致。多少年后想起來,小學中學有趣兒的回憶,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屯子到鄉里的上學路上。沒有什么特殊情況,不會急三火四地趕路。大家互相追逐,跟伙伴找樂子,搞惡作劇,或看天空的云朵、草尖上的昆蟲。⑤路邊的小溪,夏季一到積滿了雨水,流淌著成串的蛙鳴。蛙鳴被洗得干干凈凈的,水面上跳躍著,推涌著輕風吹散開來。那聲音有葉子形狀的長圓寬窄,彌散著草木深綠淺綠的光澤。我們走近了,它們閉緊了寬嘴巴。數不清的青蛙,在溝邊的青草或水中潛伏,瞪著凸起的眼睛,瞄著長長短短的身影,在狹長的水面上漂移。我們會折一根青蒿稈兒,逗引鼓著腮幫的青蛙。那些小家伙膽兒很大,有時咬住蒿稈梢兒,幾乎被釣上來。⑥幾棵車轱轆菜,或斜坡的婆婆丁,也是好玩的寶貝。我們撥弄著它們的葉子,來判斷是否比昨天前天寬了綠了。幾個一年級的孩子,蹲在沙堆上,在書包夾層里,掏出藏著的東西,顯擺著別人沒有的小玩具。當然,這些簡單而粗劣的小物件兒,都是家長或自己捅咕了幾天,才做出來的。⑦我們是在上學路上讀懂大自然的。無論冬夏,空氣是清新的。晴天或雨天,天空也是通透的那時霧天很少。常見的霜,是在秋天或初冬早晨,還沒雪跡的房頂、院落、園子及沙石路上,蓋上一層若有似無的白。這層白,像又輕又透的紗,掛在路邊的沙堆上,路面石子上,地頭土坷垃上,壟溝枯葉上,楊樹枝杈上。遠看是成片地鋪在那兒,近看成了透明的小冰晶,閃閃躲躲的,附著得那么巧妙輕盈。彎下腰來時,經鼻子嘴巴呼出的熱氣,那些細小的霜針,瞬間便融化了。⑧偶爾有霧,卻沒有煙狀的霾。有霧的時候,南山、小屯和周圍的一切,被白霧罩著。忽隱忽現的路,被剪短了。前方的、后邊的,都被霧氣銜在嘴里了。剩下眼前的一截兒,趴在我們的腳下,要不踩實了,沒準會溜走似的。誰若快點兒往前躥,就掉進霧的深淵了,或猛地轉回頭,被攆上來的白裹嚴了。⑨我們叫著鬧著跑著,猛然覺得自己已飛起來,似乎地面抬升到天空的高度,路漂浮云層上了,一縱身的瞬息,大個子的馬大,跌落后面的深淵了;停下來等了老半天,他才從霧海爬上岸,呼哧帶喘地趕過來。他沒怎么站穩呢,我們又跑遠了,他還得費勁地追隨,撈起霧里的我們。馬大是我們的靠山,雖然跑的腳步有點兒跛,但有他在身后,我們覺得那個早晨穩穩的,小屯兒穩穩的,小學校穩穩的了。它們踏實地站在原地,被一條路拴得牢牢的,沒有驢的茫然四顧,沒有狗的焦灼不安。路,可以躲貓貓兒,卻跑不遠,被馬大的大腳板,被十幾雙小腳丫,妥妥當當踩在腳下。再沸沸揚揚的霧,藏不嚴一截路,拐不走一段路,淹不死一條路。⑩霧,大自然創造的幻景,一瞥即逝的人間仙境。我們這些孩子,在霧里影影綽綽,像天堂里嬉鬧、徜徉、遐想,任意奔跑、跌落、飛升,穿著土布衣裳的神童仙子。這美輪美奐又縹緲的霧境,暫留之后被涂抹掉,曠野是隨四時演化的,更真實、親切、溫暖的人間氣象。 通往學校的路,它的一頭,伸進學校的操場;另一頭,蹲在屯里岔道口搭到每一家的大門邊。每天,路在各家的院外,等著孩子們出來,一路風光跳躍著,大呼小叫嬉戲著,經過涵洞石橋,把兩個彎兒拐沒了,便走進了校園。 我們在這條上學路上,與世上的一花一草、一蛙一鳥,有了親密無間的頻繁接觸。我們這些孩子自由奔跑,春光里感受輕風拂面,秋風下領教涼透肌膚。我們切身經歷著的四季輪回、新舊交替,成為自然境界的倫理和修為。幸運的是,我們于懵懂歲月的入世之初,就打開了純凈的心靈和雙眼,深入地親近、了解和讀到了大自然,體驗著這個世界的晝夜、陰晴、冷暖和生息,這是少年時期不能缺的生動一課。 上學路是一條好路,耐力強,脾氣和,領我們由著性子走,從白走到黑,走進一片月光,走出無限晴明,走向更遠的天南海北。即或夏雨冬雪,趟著泥水,披著銀裝,大大小小的身影和腳印,也留在了路上。成串的歡聲笑語,童真的純情記憶,永遠不會丟!15.作者在“上學路”“讀到了大自然”,這一路的景色作者調動了不同的感覺器官去“閱讀”,請結合文章內容,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圖表。(4 分,每空一分)感官 段落 路上景色 路上感受A 第五段 路邊小溪的景物 D視覺 第七段 BC 第十二段 春光與秋風16.本文語言親切自然,充滿東北方言的趣味。請按照括號內的提示,從文章第③、⑥段的兩個劃線句子任選其一,做批注。(2 分)①上學路上,年少的我們像散養的羊羔,任性逛著玩著,有說有笑。(從修辭手法的角度)②當然,這些簡單而粗劣的小物件兒,都是家長或自己捅.咕.了幾天,才做出來的。(從加點詞語的角度)17.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④段中“我們慢慢地游蕩,二里地的路,走成五里八里那么長,走成悠然自得的景致”一句的含義。(3 分)18.聯系全文內容,說一說結尾段在結構和內容上有怎樣的作用?(4 分)19.比較閱讀【鏈接材料】,說一說同是在上學路上,兩位作者的收獲有何異同?(2 分)【鏈接材料】“從我家中到那個新的學塾里去時,路上我可看到針鋪門前永遠必有一個老人戴了極大的眼鏡,低下頭來在那里磨針。又可看到一個傘鋪,大門敞開,作傘時十幾個學徒一起工作,盡人欣賞……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齒頭包花帕的苗婦人,時時刻刻口上都輕聲唱歌,一面引逗縛在身背后包單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紅銅勺舀取豆漿。我還得經過一些屠戶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鮮豬肉砍碎時尚在跳動不止。……我就歡喜看那些東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許多事情。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夠寬廣了,但我似乎還得一個更寬廣的世界。我得用這方面得到的知識證明那方面的疑問。我得從比較中知道誰好誰壞。我得看許多業已由于好詢問別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覺到的世界上的新鮮事情新鮮東西。”(選自沈從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五)名著閱讀(8 分)20. 選擇性閱讀是一種理性的、目的性很強的閱讀方式,它往往和閱讀者的興趣、思考、關注點密不可分。下面是三位同學的閱讀需求,請你為他們推薦《經典常談》目錄中相對應的篇目進行閱讀。(3 分,每空 1 分)21.(1)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么都不懼怕。”下面所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與保爾相關的事件,最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2 分)A.與瓦西里神父作對 B.和隊員們筑路C.對麗達產生誤會 D.保爾在磚瓦廠藏槍(2)閱讀選段,回答問題。(3 分)這是工人黨員積極分子小組在集會,保爾寫信要求擔負一點宣傳工作,黨委就把這個小組交給了他。保爾的日子就是這樣度過的。保爾雙手重新把住了舵輪,生活的巨輪幾經周折,又朝著新的目的地駛去。他的目標是通過學習,通過文學,重返戰斗行列。選段畫線句子中的“通過文學”具體是指保爾創作的哪部作品?這部作品表現了保爾怎樣的精神品質?三、綜合性學習(10 分)22.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詩歌里,我們乘坐一條歷史的木筏,順流而下,看盡五千年壯麗的河山;在詩歌里,我們徜徉一段優美的旋律,載歌載舞,賞盡漢語言文學的光芒。品中華千年文化之精髓,嘆千古歷史人物之風騷。近日,某班準備組織一次“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以下是各個班級朗誦的篇目,請根據所選古詩內容上的相似之處,用四字詞語給第一篇章命名。(2 分)第一篇章:一班:《出塞》(王昌齡)二班:《過零丁洋》(文天祥)三班:《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陸游)第二篇章:遠望抒懷四班:《望岳》(杜甫)五班:《黃鶴樓》(崔顥)六班:(2)請你幫六班選擇一首古詩,使其與第二篇章所朗誦的篇目相符,下列選項最恰當的一項是( )(2 分)A.《滿江紅》(岳飛) B.《登飛來峰》(王安石)C.《春望》(杜甫) D.《雁門太守行》(李賀)(3)請你仿照示例為本次主題班會再設計兩項活動。(4 分,每空 2 分)活動一:分門別類輯古詩活動二:活動三:(4)假如你是主持人,請寫一段串場詞,作為四班和五班朗誦節目間的過渡。(2 分)四、作文(50 分)23.以下作文,任選其一。(50 分)作文(1)題目:掛著眼淚的笑渦作文(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也有它自己的使命!要知道:生命的象征是活動,是生長,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作文要求: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文體特征明顯;表達要有真情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書寫規范,不少于 600 字。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測試八年級語文試題答案① 塑 ②jíACB5.(1)輾轉反側(重點字:輾)(2)凄神寒骨 悄愴幽邃(重點字:邃)(3)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重點字:俱)(4)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重點字:碾)6.①異:驚異,詫異。這里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 ②志:做記號。7.D8.愿,指意愿、心愿。《歸園田居》中的“愿”表達了作者向往田園,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或不愿在污濁的現實(黑暗的官場)中失去自我。《桃花源記》中作者虛構一個優美、富饒、和平、安寧的桃花源,是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是作者希望歸返的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9.吾居此歲久/未嘗見外人/子既不以老夫側微之辱/幸為枉駕一顧耳。10.我攜帶妻子兒女到這里躲避戰亂,那些鄰居都是同時期來的。11.作者以“有”為名、“若無”為字,通過姓名的矛盾性,暗示主人公作為世俗凡人(“有”)卻短暫接觸隱逸世界(“若無”)的經歷,既映射隱者超脫世俗的“無”(無名利、無紛爭),也通過“有”與“無”的對比,表達對隱逸境界的向往及現實與理想的割裂,深化了文章對出世思想的思考。(解析:主題映射:作者通過姓名的對立(有/無),暗示對“出世”與“入世”的思考,“有”象征世俗的束縛(如戰亂、功名),“若無”則指向對隱逸自由的向往。李有尋隱者不遇(“荊棘叢叢,不可復得”),進一步強化“有”(現實)與“無”(理想境界)的割裂,表達對隱逸生活的追慕與不可得的悵惘。)《青城山隱者記》譯文:華陽有個士人叫李有,字若無。一天,他帶著一個家僮,背著琴劍,攜帶著酒食,到青城山游玩。家僮跟在后面,兩人緩步散步,走到十多里時,竟忘記了回去的路。這時,他們遇見一位老翁,眉毛斑白,頭發雪白,衣帽穿戴十分莊重。李有作揖上前說:“希望老先生不嫌棄我鄙陋,能否借住一晚?”老翁說:“我住在這里多年了,從未見過外人。你既然不認為老夫地位微賤是一種羞辱,希望能屈尊到我家看一看。”李有非常高興,跟隨老翁前行。走了大約五里路,只見平川廣闊,茅屋錯落分布,雞犬之聲喧鬧,桑麻相互掩映,住著一百多戶人家。老翁邀請李有進入家中。李有詢問老翁家族姓氏,以及哪一年遷居到這里。老翁說:“我不過是山林中的粗野之人,哪里有姓氏呢?冒昧自稱為青城隱者。后來因為宋朝派遣王全斌攻打下蜀,我攜帶妻子兒女到這里躲避戰亂,那些鄰居都是同時期來的。寒來暑往,早已不知現在是什么年月、什么朝代了。”李有大為驚駭——至今已經四百一十四年了!于是他向老翁請教后蜀興衰的緣故,老翁詳細地講述了一番。之后,老翁送李有到谷口,兩人行再拜禮后分別。李有回家幾天后,想起老翁老婦必定不是普通人,于是備辦酒食,尋找原路去探訪。到了那里,只見荊棘叢生,再也找不到先前的路徑了。12.C13.D(解析:根據材料二第①段“具身智能是指具有身體的智能,其機器大腦能夠幫助決策,從而支配肢體能夠快速對外部環境變化做出反應,核心在于實體設備與智能決策的深度融合”。A.山東優寶特泰山機器狗能負重70公斤自主爬山,具備實體設備,且能根據外部環境(爬山)做出反應,屬于具身智能。B.特斯拉第三代“擎天柱”機器人能完成煎蛋、插花等家庭場景交互任務,有實體設備,能對家庭場景做出反應,屬于具身智能。C.工廠中的機械臂通過視覺識別系統自動調整動作以組裝不同零件,有實體設備,能根據外部情況(不同零件)調整動作,屬于具身智能。D.DeepSeek模型是通過文本交互提供信息分析與語言生成服務,沒有體現實體設備與智能決策的深度融合,沒有“身體”去對外部環境變化做出反應,不屬于具身智能。)14.放到材料二的A處合適。 理由:A處前強調具身智能能在危險等環境工作,有潛力推動發展。所給材料中智能機器犬能在極端環境巡邏、排爆,是其在工作場景應用的實例,與A處內容相符。A處是總體闡述具身智能作用,材料是具體事例說明,符合從總體到具體的邏輯,而與B處強調的優勢無關,所以放A處合適。15.A聽覺;B霜中景物;C觸覺;D快樂、自由、充實、真實、親切、溫暖16.①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樣子比作閑散的羊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們”當時的輕松愉悅、無憂無慮。②“捅咕“是東北方言,意為認真地琢磨并制作,在這里寫出了家長對小孩子的關愛與孩子們童年時光的閑適自在。17.①在二里的上學路上,我們一邊走,一邊看,互相追逐,找樂子,惡作劇,看風.....路上風景多,樂趣多,走的時間長,所以“走成五里八里那么長”。②這個,上學路的時光,打開了純凈的心靈和雙眼,深入地親近、了解和讀到了大自然,是童年美好的時光。③充分表達了“我”對兒時上學路上的時光的懷念和難以忘懷。18.結構上:收束全文,升華主旨。內容上:寫出了這條上學路對我們成長經歷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童年親近自然、無拘無束生活的眷戀與懷念。19.相同的是:作者都在上學路上學到了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的是:本文作者更傾向于親近自然,沈從文則更傾向于在路上學習到了風土人情、人情世故(或:社會生活中的新鮮事)。20.①《三禮》 ②《戰國策》 ③《辭賦》21.(1)B(2)《暴風雨所誕生的》,表現了保爾熱愛生活、目標明確、意志堅強、敢于向命運挑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鋼鐵般的意志,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22.(1)保家衛國(2)B(3)聲情并茂誦古詩;別出心裁品古詩;詩中有畫繪古詩;下筆有神寫古詩;龍爭虎斗賽古詩;妙趣橫生猜古詩;腹有詩書引古詩。(4)杜甫登泰山而曉天下,只覺得泰山何等得雄偉壯觀,而崔顥登頂黃鶴樓后又看到了怎樣的一番場景,下面請欣賞五班帶來的朗誦篇目《黃鶴樓》。23.作文評分細則:(1)一等:50-46分。主旨突出,思路清晰,內容充實,表達流暢。(2)二等:45-42分。主旨明確,思路較清晰,內容較充實,表達較流暢。(3)三等:41-38分。主旨較明確,思路基本清晰,內容基本充實,表達基本流暢。(4)四等:38分以下。主旨不夠明確,思路不夠清晰,內容不夠充實,表達不夠流暢。(5)偏題:不高于35分。(6)跑題:不高于30分。(7)成段抄襲語料,不高于20分;文章大量抄襲語料,不高于10分。(8)字數不足: 0-200字之間,不高于10分。201-400字之間,不高于20分。401-500字之間,不高于30分。501-600字之間,不高于35分。(9)只寫題目不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