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達標檢測(作業練習)---選擇性必修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達標檢測(作業練習)---選擇性必修上冊

資源簡介

(
密 ○ 封 ○ 裝 ○ 訂 ○ 線 密 ○ 封 ○ 裝 ○ 訂 ○ 線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
(
姓名 班級 考號
密 ○ 封 ○ 裝 ○ 訂 ○ 線 密 ○ 封 ○ 裝 ○ 訂 ○ 線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
)
第四單元達標檢測
全卷滿分150分 考試用時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①中國邏輯和印度邏輯是東方邏輯思想的兩大源泉。東方邏輯起源于作為邏輯應用的論辯,并具有把這種應用貫徹始終的特點。
②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鄧析、惠施、公孫龍等人就以“辯”為研究對象,系統地探討了與“辯”有關的諸多問題,并逐漸形成了名辯學派。惠施的“歷物十事”和辯者的“二十一事”,公孫龍和荀子的正名學說,韓非子的“矛盾之說”等標志著名辯學的興起。尤其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辯學之大成,完成了中國邏輯的標志性著作《墨經》,在人類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被稱為“名辯學”的邏輯學體系。簡言之,東方邏輯研究以名、辭、說、辯為主要內容,偏重于名辯的應用,不同于西方那種面向抽象理論的論辯研究,是一種偏重于論辯在實踐中應用的應用邏輯學。它彰顯了論辯應用的自覺意識,催生了東方邏輯并伴隨其不斷成長,構成了東方邏輯沿著應用型邏輯發展道路前行的主旋律。
③西方的邏輯推理以幾何學為摹本,建立在追求真理的理性主義基礎之上,而東方強調的是在經驗研究中如何運用名辯推論去正名,以明辨是非,說服對方,在一系列隱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經驗性實在的本體論基礎。因此,它強調的是對“窮理致知”的尊重,重視經驗和實踐態度。如:
宗(論題):此山有火。
因(原因):以有煙故。
喻(例證):如灶——并非如湖。
合(應用):此山亦如是。
結(結論):故此山有火。
④在西方推理中,喻例是多余的。但東方古正理派認為,這五支缺一不可。原因在于,只有具備五支才能獲得“第三次的知識”。“第一次的知識”是看到灶中的煙與火,從而知道煙與火的聯系。“第二次的知識”是看到眼前此山中的煙。“第三次的知識”是聯想起煙與火的(因果)必然聯系,從而知道此山有火。東方邏輯學既把喻例視為必不可缺的,因而它必然否定在找不到喻例的情況下進行推理的可能性。
⑤西方邏輯的特征之一是形式與實質的分離,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東方邏輯中固然有關于形式的初步研究,如《墨經·小取》中有侔式推理,但中國邏輯更重視形式真與實質真相結合的研究。如果不從二者結合的角度考慮,我們就不能合理解釋如“白馬非馬”那樣的論辯。若單從形式角度分析,“白馬非馬”顯然是詭辯,但是,若從形式真和實質真相結合的角度分析,“白馬非馬”這個命題則可以自圓其說:“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這里的“非”是“不等于”的意思。中國思想家所考量的難點在于,“公孫龍了解的是一般的馬,而他的論辯對手想到的白馬,是一種特殊的馬”,“屬”“不等于”“種”,這是辯者建立“白馬非馬”論的真正基礎。也就是說,從形式真和實質真相結合的雙重角度看,白馬“不等于”馬,因此,“白馬非馬”。
(節選自任曉明《東方邏輯的特質》,有刪改)
  材料二:
①西方邏輯在其發展中特別注意引進人工符號語言,特別強調建立形式系統和公理系統,可以說,西方邏輯發展的過程也就是邏輯向完全形式化、公理化方向發展的過程。
②西方邏輯的發展為什么會呈現出如此之特點 從文化的視角進行探析,在于西方崇尚求知的傳統文化精神。在古希臘,人們把求知當作人類的一種本性,人們追求知識,不以任何功利、實用為目的,純粹是“為知識而知識”。這種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注重向周圍的客觀事物作究根究底的探索,把哲學與科學從神話中解放了出來并為之營造了自由、民主的學術氛圍。這使得人們可以自由地探討自然、人事等方面的問題,對于某一問題,人們可以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論證。
③西方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強調懷疑、批判與超越,這使得人們在知識問題上敢于拒絕一切個人的和歷史的權威,勇于拓荒覓徑,追求創新。西方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還注重理性的完善。在古希臘,人們推崇抽象與演繹,并認為這種能力可以為知識建立一種普通的原則。基于此,人們把理性的內在的完整性當作知識的最高標準,要求一種知識必須具有結構上的完備性,推導程序上的嚴格性和規范性,以及表達上的準確性。這種思想表現在思維方式上就是強調分析,追求精確性與確定性,致力于從某個初始的命題出發,按照一定的形成規則而推導出確定的結論。
④與西方不同,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注重致用,講求實效,在思維方式上重直覺而輕論證,好綜合而惡分析,善于類比而拙于演繹,崇尚經驗、先哲而怯于懷疑、批判與超越。這使得中國邏輯從一開始便“為實踐的目標所限制”,一直沒有獲得獨立而又系統的發展,也無力走上形式化、公理化的道路。
(節選自趙發海《西方邏輯發展的特點及其文化探因》,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為邏輯應用的論辯是東方邏輯的起源,東方邏輯是一種偏重于論辯在實踐中應用的應用邏輯學,它彰顯了論辯應用的自覺意識。
B.東方邏輯強調對“窮理致知”的尊重,重視經驗和實踐態度,因而要求隱晦的推理直接深入到經驗性實在的本體論基礎。
C.西方邏輯特別強調建立形式系統和公理系統,它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邏輯向完全形式化、公理化方向發展的過程。
D.古希臘人推崇抽象與演繹,并認為它能為知識建立一種普通的原則,這體現了西方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還注重理性的完善這一重要特征。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盡管東方邏輯學把喻例視為必不可缺的,但對于實在找不到喻例的情況下的推理不會進行全然否定。
B.《墨經·小取》中的侔式推理有關于形式的初步研究,所以《墨經》兼具東西方邏輯的特征不言自明。
C.“白馬非馬”這個命題如果脫離了形式真與實質真相結合的這一范疇,就不能自圓其說,只能是詭辯。
D.自由、民主的學術氛圍為哲學與科學塑造了不以任何功利、實用為目的的文化精神,使人們可以自由地探討問題。
3.下列說法,不符合材料一所體現的東方邏輯的特征的一項是(3分)(  )
A.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B.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C.《易傳·文言》曰:“修辭立其誠。”
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4分)


5.請結合兩則材料,概括東西方邏輯的不同。(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乘風破浪
陳 宇
鄭毅感覺很奇怪,自己和妻子都沒有網購的習慣,哪兒來的快遞呢 他仔細查看那蛋糕一般大小的快遞包裹,收件地址、收件人都沒錯,寄件欄只打了兩個字:嘿嘿。
他小心地拆開兩層泡沫包裝,里面露出了一只精致的紅色盒子。他按了一下盒子旁邊的魚眼按鈕,那盒子啪的一聲就開了,里面裝著一只金燦燦的小船。這只小金船造型獨特,三根主桅桿上的帆兒高掛,仿佛在抗擊著風浪,就連船下面洶涌的波浪都清晰可見,銘牌上的標價過萬。旁有四字:乘風破浪。
哦,鄭毅愣住了,不覺喃喃自語道:“乘風破浪,又一個乘風破浪!”
鄭毅來到窗臺前,點著煙,努力抑制著心頭的興奮。憑著職業敏感,他知道那個案件該收網了。
他從八里鄉派出所調到局里,不覺已有半年時間了,而他臨走時留下的尚未收網的詐騙案,至今還歷歷在目。
去年,臨近小年夜,喜慶祥和的一天,八里鄉派出所突然跑來一個中年漢子,衣衫單薄,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漢子來到他的面前,顫巍巍地從懷里掏出一個紫色的首飾盒子,打開盒子,里面是一只同眼前一模一樣的小金船,船身上“乘風破浪”四個鎏金字格外醒目。他不解其意,正要發問,那漢子已是聲淚俱下了:“警察大哥啊,我被人給坑啦……”
原來,街頭聚集一堆人在摸獎,漢子經過時停下腳步瞧熱鬧,經不住一個黑胖子的鼓動,也伸手摸了一把。“沒想到,黑胖子說我中了大獎,獎品就是這只金船,但是必須要交三千塊錢手續費。我知道上當了,想走卻走不掉了,手臂上畫著青龍的兩個人把我夾住了。那個黑胖子對著他那大黃戒指,吹一口氣,擦一下戒指,嘿嘿笑一聲,最后瞪眼大罵:‘你出三千,我獎你一萬三,你別不識抬舉!’壓在肩上的兩只手跟著狠狠一掐,我只能乖乖地交錢領獎了。”
望著西天的一抹玫瑰紅,聽著樓下孩子們的嬉鬧聲,鄭毅的眼前忽然一亮,閃現出兒時的玩伴仇大同,他不禁嘿嘿一樂。
小時候,仇大同與他玩得最好,幾乎天天形影不離,一起分享零食,一起玩耍。那時,他們愛在一起玩搗雞——雙手抱起右腿放至腰下,那單立著的左腿向前一跳一跳地進攻對手,誰站不穩摔倒或是右腿落下均為輸家。仇大同像條泥鰍似的黝黑、滑溜,也兇野,雖說比他小兩歲,卻是出了名的常勝將軍,經常護著他。
有一次,幾個小子見仇大同不在場,就一起抱起右腿,把他團圍住,搗得他連連跌倒,狼狽不堪,幾乎要舉手求饒時,仇大同來了。他嘿嘿一笑,抱起右腿發起沖鋒,轉眼間擊倒幾個小個兒,再一轉身,使用躲、害、閃、壓等絕招,一舉擊潰其他挑釁者。他似乎還不解氣,又拉住一個逃跑不及時的倒霉鬼,用秤砣一樣的黑腦袋猛地搗在對方的鼻子上,那人頓時血流如注,十分恐怖。為此,他在灼熱的陽光下,被老師罰站了一堂課。
哦,對了,在與同伴打斗前,他會習慣性地嘿嘿笑兩聲。嘿嘿過了,他才會正式投入“戰斗”,由此大家都叫他“嘿嘿”。
“嘿嘿”,難道是他嗎
鄭毅后脊梁突然冒出了冷汗,他不禁想起兩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
那天,鄭毅見仇大同披金戴銀,珠光寶氣,看著別扭,可還是客氣道:“兄弟,不錯呀!”
仇大同“嘿嘿”一笑,舉起手掌,在左指金戒上吹了一口氣,說:“倒騰這些東西,還不如小時候搗雞好玩呢……”
他想干什么呢 鄭毅掐滅指間的煙蒂,坐下來,出神地瞅著眼前這個精致的紅色盒子。突然,他發現盒子底面有一張小紙條,字跡如兒時一樣歪歪扭扭:“真真實實的禮物,懇懇切切的請求,兄弟,能網開一面嗎 ”
縣局剛決定要盡快收網,他的禮物就快遞到家了,消息好靈通啊,還似泥鰍般滑溜呢,鄭毅不禁搖頭苦笑。窗外的天空暗淡下來了,指間的煙卷滅了又續,鄭毅心里波濤洶涌。他咬緊牙關,攥緊拳頭,暗暗地給自己發力,不讓這股洪水顛覆遠航的大船:嘿嘿兄弟,法不容情啊,望你理解……
望著“乘風破浪”四個閃亮的金字,鄭毅果斷地接通八里鄉派出所,發出了抓捕的指令。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中的詐騙犯聰明反被聰明誤,原本想要借郵寄來的“小金船”故技重施,結果卻暴露了身份,被鄭毅識破。
B.“聽著樓下孩子們的嬉鬧聲,鄭毅的眼前忽然一亮”,說明鄭毅已經想到了尚未抓捕歸案的詐騙犯就是仇大同。
C.“倒騰這些東西,還不如小時候搗雞好玩呢……”這一句流露出仇大同對兒時生活的留戀和對當今生活的不滿。
D.小說結尾處,鄭毅“指間的煙卷滅了又續”,充分體現出人物內心的矛盾,究竟該不該為兒時的玩伴徇私枉法。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從主人公鄭毅莫名其妙地收到快遞寫起,成功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鄭毅小心拆開快遞的細節描寫,充分展現出一位人民警察的職業素養。
B.仇大同小時候是出了名的常勝將軍,為了護著鄭毅甚至不惜撞破小伙伴的鼻子;長大后卻披金戴銀,成了兇狠的詐騙犯,反差強烈,對比鮮明。
C.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鄭毅的家里,時間與空間較為集中,現實與回憶相互映照,不僅使小說情節更加緊湊,也增強了小說的藝術性和可讀性。
D.小說的敘事節奏快慢相間、張弛有度,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作者淡化了環境描寫,寫西天只是“一抹玫瑰紅”,寫窗外也只是“天空暗淡下來了”。
8.小說的標題“乘風破浪”含義豐富,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4分)



9.隨著小說情節的展開,詐騙犯與仇大同的形象最終疊加在一起,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鄭毅是從哪些方面推理出來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文公出亡,獻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斬其袪[注],文公奔翟。惠公即位,又使攻之惠竇,不得也。及文公反國,披求見。公曰:“蒲城之役,君令一宿,而汝即至;惠竇之難,君令三宿,而汝一宿,何其速也 ”披對曰:“君令不二。除君之惡,惟恐不堪。蒲人、翟人,余何有焉 今公即位,其無蒲、翟乎 且桓公置射鉤而相管仲。”君乃見之。
或曰:齊、晉絕祀,不亦宜乎 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鉤之怨,文公能聽寺人之言而棄斬祛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賢不如二子。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則有燕操、子罕、田常之賊;知之,則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誅而自以為有桓、文之德,是臣仇而明不可燭,多假之資自以為賢而不戒則雖無后嗣不亦可乎 且寺人之言也,直飾君令而不貳者,則是貞于君也。死君復生,臣不愧,而后為貞。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貳何如
(選自《韓非子·難三》,有刪改)
  材料二:
馮立,武德中為東宮率,甚被隱太子親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于是率兵犯玄武門,苦戰,殺屯營將軍敬君弘,謂其徒曰:“微以報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來請罪,太宗數之曰:“汝昨者出兵來戰,大殺傷吾兵,將何以逃死 ”立飲泣而對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當戰之日,無所顧憚。”因歔欷悲不自勝,太宗慰勉之,授左屯衛中郎將。立謂所親曰:“逢莫大之恩幸而獲免,終當以死奉答。”未幾,突厥至便橋,率數百騎與虜戰于咸陽,殺獲甚眾,所向皆披靡,太宗聞而嘉嘆之。時有齊王元吉府左車騎謝叔方率府兵與立合軍拒戰,及殺敬君弘、中郎將呂衡,王師不振,秦府護軍尉尉遲敬德乃持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馬號泣,拜辭而遁。明日出首,太宗曰:“義士也。”命釋之。
(選自《貞觀政要·論忠義第十四》,有刪改)
[注] 袪,袖口,文中指衣袖。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寫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
多假之A資B自C以為賢D而不戒E則雖無F后嗣G不亦H可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何有,指“有什么”,與《燭之武退秦師》中“何厭之有”的“何……有”句式結構相同。
B.“直飾君令而不貳者”中的“直”與《荀子·勸學》中“木直中繩”的“直”字意思相同。
C.東宮,封建時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因位于皇宮東部而得名。亦用來代指太子。
D.“太宗數之曰”中的“數”與《鴻門宴》中“范增數目項王”的“數”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獻公派寺人披到蒲城攻打文公,文公差點被寺人披殺害,后來惠公登上君位后,又派寺人披去惠竇攻打文公,但是也沒有抓獲文公。
B.文公返回晉國后,寺人披來求見,文公先是拒絕召見寺人披,但考慮到自己下達的命令不能隨意更改,文公還是召見了寺人披。
C.馮立為了感謝唐太宗的不殺之恩,在與突厥的戰斗中英勇奮戰,殺死了許多突厥兵,所到之處無人能敵,受到了唐太宗的贊揚。
D.謝叔方擔任齊王李元吉府上左車騎,在玄武門戰斗中率府兵與馮立一同作戰,直到看到李元吉被殺后,謝叔方才離開軍隊逃走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今公即位,其無蒲、翟乎 且桓公置射鉤而相管仲。


(2)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貳何如


14.為什么材料二把馮立的行為視作忠義 請結合材料一“死君復生,臣不愧,而后為貞”的含意對此加以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5—16題。
【中呂】最高歌兼喜春來
張養浩
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的癡呆懵懂。高車大纛①成何用,一部笙歌斷送。金波瀲滟浮銀甕,翠袖殷勤捧玉鐘。對一縷綠楊煙②,看一彎梨花月③,臥一枕海棠風④。似這般閑受用,再誰想、丞相府帝王宮。
[注] ①大纛:大旗。②綠楊煙:李賀《浩歌》詩有“嬌春楊柳含細煙”句。③梨花月:宋代晏殊《寓意》詩有“梨花院落溶溶月”句。④海棠風:元好問《雪岸鳴鵪》詩有“秋千紅索海棠風”句。
15.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最高歌兼喜春來”為曲牌名,它規定了曲詞的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韻等,有時還和情感有一定關聯。
B.起首兩句運用對比。醉心于詩的“剔透玲瓏”和沉醉于酒的“癡呆懵懂”形成對照,表達了作者的態度取舍。
C.五、六句鋪敘了抒情主人公美酒當前、美人在側的生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飽滿酣暢,用語考究華美。
D.七、八、九句作者連用三個“一”字組句,有一種整飭之美,既增加了文字的音樂性,又有助于呈現風物的美好。
16.“對一縷綠楊煙,看一彎梨花月,臥一枕海棠風”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此三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典詩歌里常常有一種“無理而妙”,即看上去違反自然規律和生活邏輯,實際上卻巧妙地表達了詩情和詩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        ”兩句,就是通過描寫“驅趕月光”這種看似“無理”的舉動,而表現出抒情主人公微妙的內心世界的。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        ,        ”兩句,寫詞人通過夢境跨越時空、回到故鄉后,在夢中看到昔日的熟悉場景。
(3)古人在古詩文中常把鬢發比喻成霜或雪,借此抒發感慨。如“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霧凇俗稱樹掛,可分為粒狀霧凇和晶狀霧凇。粒狀霧凇是在氣溫-8℃至-2℃、有霧有風的條件下,過冷卻霧滴碰到冷的地面物體后,迅速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結構緊密、密度較大;晶狀霧凇大部分出現在氣溫低于-15℃、有霧無風或弱風條件下,由霧滴蒸發時產生水汽凝華而形成,結構疏松、密度較小。
  ①   雖然春秋季也偶有霧凇出現,但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主要出現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別是在1月霧凇最多。
霧凇在我國北方地區、江南中北部、貴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區以及高原地區較常見。  ②  。吉林霧凇為什么出名 由于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吉林霧凇可從12月下旬持續到次年2月底,每次霧凇出現的持續時間也比其他地方的同類霧凇持續時間長,一年最多可出現60余次。
在吉林市,冬季氣溫在-20℃的天數長達60至70天,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水卻奔流不息,而松花湖表面結出的冰面能厚達1米,這個天然的隔溫層使冰層下湖底的水溫保持在4℃。當4℃的水從湖底流出閘門,通過水電站發電機組后溫度升高,江水載著巨大熱能順流而下,接觸到地面的嚴寒環境,  ③  。霧氣在沿江兩岸的樹木和草叢間凝華,一層層“白霜”包裹植物體,形成毛茸形晶狀霧凇。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19.結合材料,用“因為……并且……所以……”的句式,推理指出吉林霧凇的類型。(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
下列圖表是對漢字書寫情況的調查,請仔細閱讀,完成20—22題。
20.從對漢字書寫情況的調查中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不超過20個字。(3分)


21.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超過35個字。(3分)


22.請從“揮灑自如、矯若驚龍、力透紙背、筆走龍蛇、鸞飄鳳泊、行云流水、顏筋柳骨、鐵畫銀鉤”中選擇一個詞語作開頭,給下面對聯的上聯對出下聯;再以漢字、書法或文化為話題獨創一副對聯,寫出上下兩聯。(5分)
(1)上聯:筆酣墨飽描繪中華漢字精美形象
下聯:

(2)獨創對聯: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有人說:一個頻頻回頭的人,沒有遠路可走。
也有人說:一個不回頭的人,不僅走不了遠路,甚至無路可走。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自擬題目,觀點明確,有理有據,邏輯清楚,結構完整,體現一定的思辨性,不少于800字。詩歌除外。
答案與解析
1.B 因果倒置。材料一原文為“在一系列隱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經驗性實在的本體論基礎。因此,它強調的是對‘窮理致知’的尊重,重視經驗和實踐態度”。故選B。
2.C A.顛倒文意,材料一原文為“東方邏輯學既把喻例視為必不可缺的,因而它必然否定在找不到喻例的情況下進行推理的可能性”,選項意思與此全然不符。B.強加因果,材料一原文以《墨經·小取》中有侔式推理的例子證明東方邏輯中也有關于形式的初步研究,但不能據此得出“《墨經》兼具東西方邏輯的特征”。D.主客異位。材料二原文為“這種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注重向周圍的客觀事物作究根究底的探索……人們可以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論證”,可見應該是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為哲學與科學營造了自由、民主的學術氛圍,使人們可以自由地探討問題。故選C。
3.D 材料一介紹了東方邏輯的三個特征,分別為應用性、經驗性、形式真與實質真相結合。A項是名實之辯的具體應用。B項是經驗主義的體現。C項體現了形式和實質的統一,“修辭”為形式,“立誠”為實質。D項體現了邏輯中的矛盾律。A、B、C三項不符合材料一所體現的東方邏輯的特征。故選D。
4.答案 ①采用總分結構。
②首先,概括性地提出東方邏輯的起源和特點。
③其次,通過舉例論證,指出東方邏輯注重論辯應用的特點。
④進而,將東西方邏輯進行比較,指出東方邏輯重視經驗。
⑤最后,以“白馬非馬”的例子解釋東方邏輯更重視形式真與實質真相結合的研究。
解析 材料一采用總分結構。由“中國邏輯和印度邏輯是東方邏輯思想的兩大源泉……并具有把這種應用貫徹始終的特點”可知,首先,概括性地提出東方邏輯的起源和特點。
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鄧析、惠施、公孫龍等人就……尤其是后期墨家……‘名辯學’的邏輯學體系”可知,其次,通過舉例論證,指出東方邏輯注重論辯應用的特點。
由“西方的邏輯推理以幾何學為摹本,建立在追求真理的理性主義基礎之上,而東方……直接深入到經驗性實在的本體論基礎”可知,進而,將東西方邏輯進行比較,指出東方邏輯重視經驗。
由“如果不從二者結合的角度考慮,我們就不能合理解釋如‘白馬非馬’那樣的論辯……因此,‘白馬非馬’”可知,最后,以“白馬非馬”的例子解釋東方邏輯更重視形式真與實質真相結合的研究。
5.答案 ①西方邏輯注重面向抽象理論的論辯研究,東方邏輯偏重于論辯在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②西方邏輯建立在追求真理的理性主義基礎上,東方邏輯則強調“窮理致知”,重視經驗和實踐態度(在隱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經驗性實在的本體論基礎)。
③西方邏輯的特征是形式與實質的分離(西方邏輯注重形式化),東方邏輯則講究形式與實質的結合。
④西方邏輯走向了形式化、公理化的發展道路,東方邏輯則未獲得獨立又系統的發展,無力走上該道路。
解析 由“不同于西方那種面向抽象理論的論辯研究,是一種偏重于論辯在實踐中應用的應用邏輯學”可知,西方邏輯注重面向抽象理論的論辯研究,東方邏輯偏重于論辯在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由“西方的邏輯推理以幾何學為摹本……而東方強調的是在經驗研究中如何運用名辯推論去正名……重視經驗和實踐態度”可知,西方邏輯建立在追求真理的理性主義基礎上,東方邏輯則強調“窮理致知”,重視經驗和實踐態度(在隱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經驗性實在的本體論基礎)。
由“西方邏輯的特征之一是形式與實質的分離……中國邏輯更重視形式真與實質真相結合的研究”可知,西方邏輯的特征是形式與實質的分離(西方邏輯注重形式化),東方邏輯則講究形式與實質的結合。
由“與西方不同,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注重致用……也無力走上形式化、公理化的道路”可知,西方邏輯走向了形式化、公理化的發展道路,東方邏輯則未獲得獨立又系統的發展,無力走上該道路。
6.D A.“原本想要借郵寄來的‘小金船’故技重施”錯,根據小說結尾處紙條上的留言可知,這只“小金船”是仇大同為了賄賂鄭毅而送的禮物,并非進行詐騙的手段。B.“說明鄭毅已經想到了尚未抓捕歸案的詐騙犯就是仇大同”錯,此刻鄭毅只是想到了仇大同,但并未確定仇大同就是詐騙犯。C.“對當今生活的不滿”錯,結合上文“披金戴銀,珠光寶氣”“仇大同‘嘿嘿’一笑,舉起手掌,在左指金戒上吹了一口氣”可知,仇大同說的是對兒時玩伴的客套話,其中或許真有對兒時生活的留戀,但更多的是一種炫耀。故選D。
7.C A.“充分展現出一位人民警察的職業素養”錯,鄭毅拆開快遞的細節能夠體現其“小心仔細”的性格特征,但并不能“充分展現”其身為人民警察的職業素養。B.“反差強烈,對比鮮明”錯,小時候的仇大同曾用腦袋將小伙伴的鼻子撞得血流如注,充分體現出其性格中“兇野”的一面,長大后更是成了兇狠的詐騙犯,反差并不強烈,構不成鮮明對比。D.“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作者淡化了環境描寫”錯,淡化環境描寫可以加快敘事節奏,并不能延緩敘事節奏。故選C。
8.答案 ①“乘風破浪”是鄭毅收到的“小金船”上的閃亮題字,也是詐騙受害者報案時所攜“金船”船身上的鎏金文字;
②“乘風破浪”暗示主人公堅守正義之風,秉公執法,抵制住了人情與金錢這股邪惡浪潮的誘惑。
解析 ①結合“那盒子啪的一聲就開了,里面裝著一只金燦燦的小船……旁有四字:乘風破浪”“漢子來到他的面前……船身上‘乘風破浪’四個鎏金字格外醒目”分析可知,“乘風破浪”是鄭毅收到的“小金船”上的閃亮題字,也是詐騙受害者報案時所攜“金船”船身上的鎏金文字;
②結合“他發現盒子底面有一張小紙條,字跡如兒時一樣歪歪扭扭:‘真真實實的禮物,懇懇切切的請求,兄弟,能網開一面嗎 ’”“縣局剛決定要盡快收網……嘿嘿兄弟,法不容情啊,望你理解……”“望著‘乘風破浪’四個閃亮的金字,鄭毅果斷地接通八里鄉派出所,發出了抓捕的指令”分析可知,“乘風破浪”暗示主人公堅守正義之風,秉公執法,抵制住了人情與金錢這股邪惡浪潮的誘惑。
9.答案 ①從人物稱呼來看,所收“小金船”寄件人為“嘿嘿”,小時候大家都叫仇大同“嘿嘿”。
②從外在形象來看,詐騙犯是個“黑胖子”,狡猾兇狠,仇大同小時候“黝黑、滑溜”,兇野異常。
③從典型細節來看,同學會上的仇大同手戴“金戒”“‘嘿嘿’一笑”“吹了一口氣”,與詐騙犯無異;小紙條上的字跡與仇大同兒時的一樣,紙條上“兄弟”的稱呼、“網開一面”的請求,已經表明仇大同就是詐騙犯。
解析 ①結合“那蛋糕一般大小的快遞包裹,收件地址、收件人都沒錯,寄件欄只打了兩個字:嘿嘿”和“哦,對了,在與同伴打斗前,他會習慣性地嘿嘿笑兩聲。嘿嘿過了,他才會正式投入‘戰斗’,由此大家都叫他‘嘿嘿’”分析可知,從人物稱呼來看,所收“小金船”寄件人為“嘿嘿”,小時候大家都叫仇大同“嘿嘿”。
②結合“經不住一個黑胖子的鼓動”“黑胖子說我中了大獎,獎品就是這只金船,但是必須要交三千塊錢手續費”“那個黑胖子對著他那大黃戒指,吹一口氣,擦一下戒指,嘿嘿笑一聲,最后瞪眼大罵:‘你出三千,我獎你一萬三,你別不識抬舉!’”和“仇大同像條泥鰍似的黝黑、滑溜,也兇野”分析可知,從外在形象來看,詐騙犯是個“黑胖子”,狡猾兇狠,仇大同小時候“黝黑、滑溜”,兇野異常。
③結合“那個黑胖子對著他那大黃戒指,吹一口氣,擦一下戒指,嘿嘿笑一聲,最后瞪眼大罵”“他不禁想起兩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那天,鄭毅見仇大同披金戴銀,珠光寶氣……仇大同‘嘿嘿’一笑,舉起手掌,在左指金戒上吹了一口氣,說……”分析可知,從典型細節來看,同學會上的仇大同手戴“金戒”“‘嘿嘿’一笑”“吹了一口氣”,與詐騙犯無異;再結合“他發現盒子底面有一張小紙條,字跡如兒時一樣歪歪扭扭:‘真真實實的禮物,懇懇切切的請求,兄弟,能網開一面嗎 ’”分析可知,小紙條上的字跡與仇大同兒時的一樣,紙條上“兄弟”的稱呼、“網開一面”的請求,已經表明仇大同就是詐騙犯。
10.BEG “多假之資”中,“假”為謂語,“之資”為雙賓語,“多假之資”為省略主語的動賓結構,句意完整,應單獨成句,其后應斷開;“自以為賢而不戒”中,“以為賢”“不戒”主語相同,都為“自”,“而”連接前后兩部分,中間不能斷開;“則”為連詞,一般置于句首,其前應斷開;“不亦可乎”中,“不……乎”為固定句式,應單獨成句,其前應斷開。故B、E、G三處需要斷句。
11.B “直飾君令而不貳者”中的“直”意為“只,只是”,“木直中繩”中的“直”意為“不彎曲”,二者意思不同。
12.B “但考慮到自己下達的命令不能隨意更改”說法錯誤,結合原文可知,應是晉文公接受了寺人披的辯解,然后接見了他。故選B。
13.答案 (1)現在您登上了君位,難道就沒有像蒲人、翟人那樣的敵人了嗎 況且齊桓公也舍棄管仲射中自己衣帶鉤的仇恨而任命他為相。
(2)現在惠公早上死去而寺人披晚上就去侍奉文公,他的無二心是怎樣的呢
解析 (1)“其……乎”,難道……嗎;“置”,棄置,放棄;“相”,使動用法,使為相,當相。
(2)“卒”,死;“事”,侍奉;“不貳”,專一,無二心。
14.答案 君主死而復生,活著的臣子在他面前不感到慚愧,然后才能算是忠貞。馮立在隱太子死后率兵進攻玄武門,與秦王李世民的軍隊苦戰,殺死屯營將軍敬君弘,無愧于隱太子,因此說馮立是忠義的。
解析 “死君復生,臣不愧,而后為貞”的意思是:君主死而復生,活著的臣子在他面前不感到慚愧,然后才能算是忠貞。結合“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嘆曰……于是率兵犯玄武門……謂其徒曰:‘微以報太子矣。’”可知,馮立在隱太子死后率兵進攻玄武門,與秦王李世民的軍隊苦戰,殺死屯營將軍敬君弘,無愧于隱太子,因此說馮立是忠義的。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晉文公外逃,獻公派寺人披到蒲城攻打他,寺人披斬斷了他的衣袖,文公逃跑到翟。晉惠公登上君位后,又派寺人披去惠竇攻打文公,沒有抓獲文公。等到文公返回晉國,寺人披來求見。文公(傳話)說:“蒲城之戰,獻公命令你一夜趕到,你卻馬上就趕到了;惠竇之戰,惠公命令你三夜趕到,你卻一夜就趕到了,怎么這樣快呀 ”寺人披回答說:“對于君主的命令,不能三心二意。除掉君主憎恨的人,我只怕不能勝任。您當時是君主憎恨的蒲人、翟人,與我有什么關系 現在您登上了君位,難道就沒有像蒲人、翟人那樣的敵人了嗎 況且齊桓公也舍棄管仲射中自己衣帶鉤的仇恨而任命他為相。”于是文公就接見了他。
有人說:齊國、晉國的宗廟斷絕祭祀,不也是應該的嗎 齊桓公能利用管仲的功勞而忘記他射中自己衣帶鉤的怨仇,晉文公能聽從寺人披的話而不追究他斬斷自己衣袖的罪行,這表明桓公、文公能夠寬容這兩個人。后代的君主,明智比不上桓公和文公;后代的臣子,賢能比不上管仲和寺人披。用不忠誠的臣子來侍奉不明智的君主,君主如果不察覺,就會遭到燕將公孫操、子罕、田常那樣的賊臣的殘害;君主如果察覺了,奸臣們就會用管仲、寺人披的例子來為自己開脫。君主如果不懲處他們而自以為有桓公、文公的德行,這是以仇人為臣而自己的明智又不能洞察他們的陰謀,還較多地提供給他們活動的條件,自以為他們是有德才的而不加以戒備,那么即使喪失了政權而沒有了后代繼承人,不也是應該的嗎 況且寺人披的話,只是花言巧語地說執行君主的命令而無二心的,那就是忠于君主。君主死而復生,活著的臣子在他面前不感到慚愧,然后才能算是忠貞。現在惠公早上死去而寺人披晚上就去侍奉文公,他的無二心是怎樣的呢
  材料二:
馮立,唐武德年間為東宮統帥,深受太子李建成的信任厚待。太子死后,左右部下有很多都逃散了,馮立感嘆道:“哪有在太子活著的時候受他的恩惠,太子死了各自逃走避難的道理!”于是率兵進犯玄武門,與秦王李世民的軍隊苦戰,殺死屯營將軍敬君弘,然后對他的手下隨從說:“只有以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來報答太子了。”然后解散軍隊在民間躲藏起來。不久馮立來向太宗李世民請罪,太宗責備他說:“你前時出動軍隊來和我的軍隊戰斗,大規模打死打傷我的軍隊,將用什么理由來逃過死罪 ”馮立哭得眼淚流進嘴里,回答說:“我馮立獻身侍奉太子,希望能夠為他賣命,所以當時戰斗的時候,無所顧忌害怕。”然后哽咽悲傷不能自已,太宗安慰勸勉他,并封他為左屯衛中郎將。馮立對他的親信說:“今遇太宗莫大之恩幸獲免于一死,我應當以死報答圣上。”不多久,突厥攻打便橋,馮立率幾百名騎兵與突厥兵大戰于咸陽,殺死和俘獲了許多突厥兵,所到之處敵人軍隊都潰敗,太宗聽說后大加贊嘆。當時,齊王李元吉府上左車騎謝叔方率府兵與馮立聯合軍隊抵御作戰,等到敬君弘、中郎將呂衡被殺的時候,秦王李世民的軍隊士氣低沉,秦王府護軍軍尉尉遲敬德于是拿出李元吉的人頭示眾,謝叔方下馬大哭,拜別后逃走。第二天便自首了,太宗說:“謝叔方真是個義士。”命令左右部下放了謝叔方。
15.B “運用對比”“表達了作者的態度取舍”錯。“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的癡呆懵懂”,起首的這兩句領起全篇,是對作者生活狀態的總體概括:精心作詩,縱情飲酒。沒有“運用對比”,也沒有表達作者的“態度取舍”。故選B。
16.答案 ①面對一縷楊柳輕煙,眼看一彎梨花明月,頭臥一枕海棠清風。皎潔明亮的月光之下,微風夾雜著海棠香氣拂面而過。②這三句運用排比和化用的手法,句式整飭,語言典雅,將作者的生活環境渲染得十分雅致。③作者將自己的隱逸生活描寫得富有樂趣,令人心馳神往。極為尋常的田園生活,在擺脫了俗世羈絆、無牽無掛的作者心中,這一切十分愜意。
解析 賞析句子,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明確句子所寫的內容。這三句的意思是:面對一縷楊柳輕煙,眼看一彎梨花明月,頭臥一枕海棠清風。月光皎潔明亮,微風夾雜著海棠香氣拂面而過。接著結合句子內容以及所用手法鑒賞句子的表達效果。這三句在句式上是排比,句式整飭,讀來朗朗上口;由注釋可知,這三句在內容上化用古詩句,語言典雅別致,將作者的生活環境渲染得十分雅致。本來極為尋常的田園生活,在擺脫了俗世羈絆、無牽無掛的作者心中,卻生發出了無限奇思妙想,產生了十分愜意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喜愛。
17.答案 (1)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2)小軒窗 正梳妝
(3)(示例1)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示例2)塵滿面 鬢如霜
(示例3)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18.答案 ①霧凇常在什么時候出現 ②其中以吉林霧凇最為著名 ③溫差使江水產生霧氣
解析 ①處,根據“雖然春秋季也偶有霧凇出現,但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可知,語境是在介紹霧凇大多出現在冬季,故可填“霧凇常在什么時候出現”之類的語句。②處,前文說“霧凇在我國北方地區、江南中北部、貴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區以及高原地區較常見”,后文說吉林霧凇出名的原因,故可填“其中以吉林霧凇最為著名”之類的語句。③處,前文提及江水與地面溫差很大,后文提到“霧氣在沿江兩岸的樹木和草叢間凝華”,故可填“溫差使江水產生霧氣”之類的語句。
19.答案 因為吉林霧凇是在(長時間)-20℃的氣溫下形成的,并且是由霧滴蒸發時產生水汽凝華而形成的,所以吉林霧凇是一種晶狀霧凇。
解析 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確霧凇的兩種類型及各自的成因和特點。原文第一段提及霧凇“可分為粒狀霧凇和晶狀霧凇”,并指出“粒狀霧凇是在氣溫-8℃至-2℃、有霧有風的條件下,過冷卻霧滴碰到冷的地面物體后,迅速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結構緊密、密度較大”“晶狀霧凇大部分出現在氣溫低于-15℃、有霧無風或弱風條件下,由霧滴蒸發時產生水汽凝華而形成,結構疏松、密度較小”。
然后分析吉林的自然環境,判斷吉林霧凇的類型。結合“在吉林市,冬季氣溫在-20℃的天數長達60至70天”“江水載著巨大熱能順流而下,接觸到地面的嚴寒環境”“霧氣在沿江兩岸的樹木和草叢間凝華”,比對“晶狀霧凇大部分出現在氣溫低于-15℃”“由霧滴蒸發時產生水汽凝華而形成”的特點可知,吉林霧凇屬于晶狀霧凇。
最后,用“因為……并且……所以……”的句式加以整理即可。
20.答案 寫字機會少,提筆忘字多,書寫現狀堪憂。
解析 圖表中有兩幅圖:一幅是關于“平時手寫機會”的,從相關數據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人的手寫機會少;一幅是關于“提筆忘字經歷”的,絕大部分人在提筆寫字時有忘字的經歷,且有近一半的人經常提筆忘字,好多字不會寫。在總結結論的時候,要注意剛才所得出的結論僅僅是基于圖表數據得出的,還應該結合漢字書寫情況對這兩個結論進行深層分析,所以可以概括成“寫字機會少,提筆忘字多,書寫現狀堪憂”。
21.答案 (示例)社會多宣傳,形成書寫氛圍;學校多引導,開設書寫課程;個人多重視,增加手寫機會。(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針對漢字書寫情況令人擔憂的現狀,首先要尋找原因,可從社會、學校和個人方面入手。社會方面,電腦使用多,書寫機會少,人們對書寫不重視,沒有形成書寫氛圍,等等;學校方面,缺少對學生書寫的嚴格要求,缺少專門的書寫課程,等等;個人方面,對書寫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等等。針對上述原因,可分別建議,如:社會多宣傳,形成書寫氛圍;學校多引導,開設書寫課程;個人多重視,增加手寫機會;等等。
22.答案 (1)(示例)顏筋柳骨傳承華夏文化君子精神(2分)
(2)(示例)(書法)筆走乾坤恢宏氣 墨染中華四時春(3分)
解析 對聯言簡意深,上下聯字數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合律,音韻和諧;語意相關,深刻新穎。寫好對聯的關鍵是注意“詞對”和“意對”。所謂“詞對”,主要指形式上的詞性相對、結構相對、平仄相對等;所謂“意對”,主要指感情的抒發和意境的營造能夠相對。所以寫對聯時一定要注意上下聯字數相等、句式一致、結構相應、內容相關等。
(1)上聯內容為書寫漢字,結構為“筆酣墨飽/描繪/中華漢字精美形象”,“筆酣墨飽”為兩個主謂短語構成的并列結構,“描繪”和“中華漢字精美形象”構成動賓結構,其中賓語部分“中華漢字”點明對聯主體。然后從所給詞語中選一個作為開頭,盡量選擇與“筆酣墨飽”結構一致的詞語,同時注意內容上的協調,可以寫“漢字”,也可以寫“文化”“書法”等。
(2)題目要求以漢字、書法或文化為話題獨創一副對聯,注意主題限制,不能超出這個范圍,同時,對聯結構、平仄等要符合要求。
23.[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的核心話題是“回頭”。對于回頭,材料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認為不能總回頭,因為如果總是回頭,人可能看不好自己前面的路;而頻頻回頭,會把時間浪費在回頭上。當我們把精力放在回頭看來時的路時,會用更多的精力來分析自己的路走得好不好,走得對不對,這樣會影響我們前行。另一種認為,人要懂得回頭,要經常回頭,更要及時回頭。生活中,需要不時回頭,去審視自己走過的路、做過的事,以發現自己思想和行動中的不足或錯誤,便于及時糾正。否則,會因走彎路、走錯路而難以實現目標,甚至鑄成人生大錯。即使有過人的天賦或者懂得各種技巧,但沒有及時地回頭去總結和反思,也很容易在差之毫厘中謬以千里。而當我們回頭反省自我、總結經驗教訓時,要冷靜思考,理智分析,不懼錯,不掩惡,不諱疾忌醫;直面錯誤和不足,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明確正確的方向和方法,這樣的回頭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寫作時,可以開篇引出觀點,然后運用層進式結構,談為什么回頭,怎樣回頭;也可以運用并列式結構緊緊圍繞回頭的意義、價值或方法來談。切忌:一是思路放不開,僅局限于“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角度來立意,其實不光是浪子,任何人都有回頭的必要;二是認識易失之膚淺,僅局限于談論回頭,而對為何回頭以及回頭發現了問題應怎么辦等角度沒有展開論述。
[參考立意] ①人生需要多回頭。
②回頭是一種反思,是一種沉淀。
③回首向來蕭瑟處,亦有經驗,亦有教訓。
④生活中要懂得回頭,更要及時回頭。
⑤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回頭看上。
[例文]
人生需要多回頭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言“君子博學”更要“日參省乎己”;俗語云,“人貴自知”。回頭反思是智慧的進步,是內省的自知,是經驗的總結,是教訓的汲取。人生有限,也許我們只顧埋頭走路,遺失了沿途的“風景”,慢待了真誠的朋友,迷失了正確的方向……這時的“回頭”,是一種正確面對人生的姿態,是一種及時對生命旅程的省視。有了這樣的思想認知,我們才能真正發現并掌握人生的意義,不為外在的事物所迷惑、所束縛。因為,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賦,而在于懂得自我省察。
走好人生每一步,真得常常回頭看!
一要回頭“看淡”。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也有太多的人事糾紛、功過是非、恩恩怨怨,有太多的欲望滿足不了的痛苦與遺憾。做人,做一個大氣的人,需要足夠的心胸、清醒的心智,走過歲月,笑對人生,淡泊自如。看淡,不是不求進取,不是沒有是非,不是無所作為,不是沒有追求,而是以超然的靈魂對待生活和人生。古人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我們遠離塵囂,淡泊名利,人生真諦方在其中。
二是要回頭“看透”。乾隆皇帝下江南,登上鎮江金山寺,只見江上船只往來如梭,便問高僧,每天江上有多少船只往來。高僧答道,只看到兩艘。乾隆質疑,高僧從容回答:江上只有兩艘船,一艘為名,一艘為利。也許,應該屬于你的“名”,得到者非你;也許,應該屬于你的“利”,擁有者非你。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真正體現人生價值的,不是一個人名利的多少,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你是否擁有足夠的自信與坦誠。天空如洗,遠山如黛,世界恒久,人乃煙云。看透,方能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看透,大可利國,小可利家、利身。
三要回頭“看遠”。回頭看,是為明了下一步踏向何處;回頭看,是為展望更美好的未來。風物長宜放眼量,牢騷太盛會斷腸。看遠,既是人生目標,也是追求過程,更是人生境界。目標引領成長,過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
人生常需回頭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生有惰性,人生常迷失。你會抱怨老天的不公,你會慨嘆命運的不濟;你會怨恨領導缺少慧眼,你會遺憾朋友無由背叛……數落別人的缺點,你可以如數家珍;反省自我的不足,你卻搜腸刮肚……所以,人生常要回頭看,“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胸襟;是得是失,看智慧;是成是敗,看堅忍”。
人生,確實需要多回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普格县| 探索| 稷山县| 丰台区| 邛崃市| 松原市| 东安县| 资中县| 当雄县| 武安市| 承德县| 青阳县| 青浦区| 新龙县| 桑植县| 漳浦县| 东乡| 濮阳市| 南投市| 天柱县| 溧阳市| 九龙坡区| 灵璧县| 蒙自县| 万载县| 泸定县| 客服| 木兰县| 泌阳县| 阳信县| 霍山县| 萝北县| 滦平县| 清河县| 揭阳市| 龙海市| 平利县| 平和县| 渝中区|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