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二框《創新永無止境》一、教材解析 本框是《創新改變生活》延續,在了解了創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之后,提升認識,從國家角度分析創新與強國及與中華民族發展的關系;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激發創新活力的強烈呼吁。本框落點應為通過學習,強化創新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培養民族責任感,樹立自身創新意識,自覺激發創新活力,融入國家創新浪潮之中。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但創新意識有待培養;對于科學技術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有一定的認識,但對于科學技術對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不足;了解部分我國科技發展、教育發展的成就,但對于我國在科技、教育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的差距及在國際競爭中面臨的嚴峻挑戰認識不足。思維單純,很難把學習責任與國家發展相聯系,一部分學生還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三、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在感受中國創新成就中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對民族認同,提高文化自信。 道德修養:培養創新精神、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 健全人格: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法治觀念:了解相關法律,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責任意識:能夠意識到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增強憂患意識,弘揚創新精神,自覺融入萬眾創新、大眾創業中。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建設創新型國家,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激發創新活力,弘揚創新精神。五、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教學、網絡音視頻素材六、方法與策略 教法:講授法、情景創設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等七、教學內容設計導入預設過程(約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設問:日歷記事本 你知道今年的9月3日是什么日子嗎? 介紹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導入本課。 思考并回答教師提問。子議題一:從勝利走向勝利,看創新現狀教學內容: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強國;怎樣建成科技創新強國;教育的重要性及發展成就。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議學材料:主播說聯播 介紹為迎接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我國將舉行閱兵儀式。 提問:你知道近年來我國有哪些新型作戰力量(武器裝備嗎)? 2.議學材料:①近年我國的軍事武器裝備(視頻)②近年科技創新成就展 3.議學提問:為什么國家如此重視科技創新?名詞點擊:綜合國力 4.議學材料:2024年中美創新能力及相關經濟發展對比表、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發展差距表。 5.教師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知識點——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6.議學材料:習總書記談科技創新、習總書記談教育人才 7.議學材料:《新中國發展巨變之教育》(視頻) 8.教師言語過渡,總結知識點:教育的重要性及發展成就。 9.議學材料:缺“芯”之痛、國家鼓勵創新的措施。 10.教師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知識點——怎樣建設創新強國? 結合視頻內容和知識經驗積累,積極思考,舉手回答問題。 2.根據教師相關提示,調動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3.跟隨教師引導,結合自身理解,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強國的原因。 4.認真閱讀材料,仔細觀看視頻,積極參與討論,踴躍舉手回答問題。 5.在老師的點撥與自身思考中,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及發展成就。 6.認真閱讀材料,仔細聆聽老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相關知識點。 7.跟隨教師引導,結合自身理解,明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措施,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知識點勾畫和筆記整理。子議題二:從軍強邁向國強,激創新活力教學內容:如何激發創新活力;創新精神的表現;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能力。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議學活動:集思廣益 (1)內容:結合本課內容,談談除國家外,其他社會主體應怎樣激發創新活力。 (2)提示:可從企業、社會、個人(青少年)三個角度進行探究。 (3)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上述問題3分鐘,小組代表匯報成果。 2.議學材料:中關村流行關鍵詞(“中國硅谷”、“企業孵化器”、“創客”);人物品質歸納: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漫畫:社會怪象 3.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言語過渡,總結基礎知識點——如何激發創新活力。 5.教師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知識點——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能力。 6.梳理本課邏輯,總結知識提綱。 1.學生認真閱讀材料,仔細聆聽教師講解。 2.仔細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及生活經歷,多角度分析國家為促進創新采取的措施。 2.在活動參與與教師引導點撥下,理解如何激發創新活力。 3.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和課前知識經驗積累,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踴躍舉手與班級同學交流探究結果。 3.在老師的點撥與自身思考中,理解識記青少年培養創新能力的做法,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筆記整理。 4.跟隨教師引導,梳理本課邏輯,做好知識提綱總結。板書設計八、作業設計 1.1.【2024·海南·中考真題】為做好海南省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項調研成果轉化工作,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推動我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舉措。這體現了( A ) ①我省全面推進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 ②我省高度關注廣大家庭對美好教育的期盼 ③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我省中心工作 ④我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024·陜西·中考真題】小秦將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為主題,播報一組中國科技新聞。下列可以采用的素材是( D ) ①2024年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這是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也是新時代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常年考察站 ②2024年3月20日,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將架設地月新“鵲橋”,為嫦娥四號、嫦娥六號等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 ③2024年5月1日,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駛出造船廠,赴相關海域開展為期8天的首次航行試驗 ④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了世界首次月背“挖寶”之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胸懷國家發展】 某校九年級某班老師讓同學們搜集我國科技方面的有關材料,請你認真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近幾年,我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從單人單天、多人多天到兩人中期駐留,再到多人長期駐留的跨越,中國航天員的“太空漫步”越來越從容,。 材料二 我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有:高端焊接電源、超精密拋光工藝、掃描電鏡、頂級光刻機等。 材料三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本年度中國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要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1)根據材料一,運用所學知識,概括我國科技的優勢。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我國堅持哪一發展戰略? 【參考答案】 (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2)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 (3)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