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4.2凝聚法治共識 分層練習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學習目標:1.了解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定推進民主政治建設進程。2.堅持厲行法治,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3.知道法治和德治的關系,理解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知識點一 法治政府1.(2025九上·邛崍期末)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必須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確保政府職權法定、依法履職;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材料說明( )①行政機關的宗旨就是為公民服務②行政機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③行政機關要依法執政,嚴格執法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識點二 厲行法治2.(2025九上·珠海期末)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下列屬于厲行法治的表現有( )①南寧市開展校園美德少年評選活動②小濤按照交通標識通過道路斑馬線③法院對冤假錯案依法啟動再審④政府做到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依法執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知識點三 德治與法治的關系3.(2025九上·邛崍期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由此可見( )①法治和德治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②治理國家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③法治和道德二者都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④道德具有規范作用,法律具有教化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一、選擇題(15題)1.(2025九上·邛崍期末)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俗稱AI)的日益發達,AI在滿足用戶需求、改進用戶體驗的同時被一些不法人員用于制作、發布、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如AI換臉造假等,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危害和恐慌。對此公民應該( )①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②加強自我約束,敢于突破一切道德底線③強化規則意識,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善用法律依法維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5九上·長春期末)政府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該窗口是對群眾提交申請材料后,未能實現成功受理、成功批準或未能解決“疑難雜癥”所開辟的專門處理渠道。此窗口的設立體現政府( )①規范行政權力,做到執政為民②堅持嚴格執法,推進政務公開③創新工作方式,增強服務意識④關注民生問題,保障人民權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2025九下·廣州開學考)下圖是某網友分享自己在“交管12123”平臺上收到的“首違不罰”的相關提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首違不罰”體現了政府( )A.依法行政,彰顯柔性執法溫度 B.政務公開,努力建設法治政府C.科學立法,維護社會有序運行 D.以人為本,切實為人民謀利益4.(2025九下·郴州開學考)要為下圖漫畫中的消費者解“綁”,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①政府加強嚴格執法 ②監察機關履行職責③網絡平臺依法經營 ④公民提高道德修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5九上·梓潼期末)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政府行為要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建設法治政府,就要( )①依法執政,防范行政權力濫用②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知情權③公正司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④依法行政,規范政府行政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九上·長沙期末)自2023年以來,文旅熱點、爆點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一批網紅城市爆火出圈。網紅城市發展該如何過關 下圖漫畫《發展需過關》告訴我們要( )①發揮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作用②提供高品質產品,滿足游客的美好需求③保障本地居民和游客的生命健康與安全④城市管理者、商家、市民共同努力和守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5九上·長沙期末)近年來,盲盒產品越發火熱,未成年人消費者是重要的推動力量。某省相關部門發布的《十大危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分析報告》中,“利用盲盒誘導未成年人過度消費”位居首位。這給青少年的警示有( )①學會理性辨別,樹立健康消費觀念②要努力學習,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③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特殊保護④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5九上·開平期末)汕頭公安這一年,用“零容忍”標準嚴懲罪惡,組織開展打擊整治街面犯罪“零點行動”,快速處置下半夜犯罪,群眾安全感有效增強。這警示我們公民( )A.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嚴格執法 B.要依法行政,規范自己的言行C.制定嚴厲法律,懲治違法犯罪 D.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9.(2025九上·深圳期末)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這啟示我們( )①重視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②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③注重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④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5九上·興寧期末)從厲行法治角度看,下圖啟示我們作為公民必須( )A.強化法治意識,奉行依法執政的基本準則B.按照法律要求嚴格執法,保障法律的實施C.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D.在日常生活中與憲法、法律徹底劃清界限11.(2024·青島)某法院根據當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客觀實際,在17個村設立了各有特色的調解室和巡回審判點,就地辦案,當庭調解。這一做法的意義是( )A.貫徹執政為民,徹底化解矛盾糾紛B.落實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服務效能C.發揚協商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權利D.堅持司法為民,維護公民合法權益12.(2024九上·龍崗期末)深圳市司法局、市普法辦推出“普法+非遺”主題皮影戲劇目、普法微集市、趣味普法畫展等融入式、互動式的法治文化活動。該活動產生的影響可排序為( )①營造崇尚法律的社會氛圍②創新法治宣傳活動形式③快速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④引導公民學法守法用法A.②→①→③ B.②→④→① C.④→②→① D.④-③-①13.(2024九上·龍崗期末)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出示了下列三個詞條。這三個詞條共同指向的大單元主題是( )A.崇尚法治精神 B.維護國家制度C.勇擔社會責任 D.弘揚傳統美德14.(2024九上·鹽田期中)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律具有規范作用,道德具有教化作用,下列說法與這一觀點相符合的是( )①法律界定行為邊界,道德塑造心靈品質②法律懲處違法犯罪,道德譴責不良行為③法律使人不愿犯罪,道德使人不敢犯罪④法律規定公民權利,道德規定公民義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九上·南山期中)近年來,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快捷等優點成為廣大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因電動自行車違規拼裝、改裝提速等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逐年上升。以下治理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的措施,發揮作用的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A.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相關法規→促進法律體系更加完善→廣泛征求市民意見B.公安機關設置“改裝警報系統”→司法維護公平正義→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C.交管局對非法改裝行為嚴監管、嚴處罰→賦予公民更多參與權→杜絕交通安全隱患D.交通部門加大道路安全宣傳力度→商家車主知曉非法改裝的危害→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二、非選擇題(2題)16.(2025九上·新會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發展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2024年12月2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決定,自2025年9月5日起施行。此次慈善法的修改,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對健全應急慈善制度、完善促進措施、規范慈善活動、加強監督管理等作了規定,將為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該法強調:“國家鼓勵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依法開展慈善活動。(1)材料說明什么 (請從法治角度說明)(2)有人認為發展慈善事業應依靠道德力量,沒必要動用法治力量。請對此觀點進行簡要辨析。17.(2025九上·北海期末)【堅持民主實踐 建設法治中國】某校九年級(2)班學生開展“堅持民主實踐 建設法治中國”為總議題的學習活動,請你一同參與,完成議題任務。議題1 規范電動車,為何要發揚民主。【議學素材一】隨著電動車數量的激增,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日益嚴重,為了規范電動車市場,保障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規定。2024年9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最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 (征求意見稿)》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這次公開征求意見將持續1個月,將根據收到的意見對標準文本進行修改完善,加快推動審查、報批等工作,爭取盡早發布。(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工信部在制定電動車新國標時為什么要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議題2 電動車市場,如何更加有序【議學素材二】同學們收集整理下列議學素材:2024年11月1日,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2024年新政明確規定:生產企業要從技術上確保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蓄電池必須為密封式電池,不得更換為其他類型電池。銷售商在銷售時,必須提供車輛合格證明、購車發票等資料,確保車輛合規。電動車駕駛員必須遵守交通信號燈、不得逆行、不得載人;不得在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單元門口等公共場所停放電動車等。新政對電動車違法行為明確了處罰措施。電動車未登記、未懸掛號牌上路行駛的,處200元罰款;逆行、闖紅燈等違法行為,處50元罰款等。有些同學認為:有了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就能保障電動車安全出行。(2)請你結合素材二,從厲行法治的角度,對上述觀點進行評析。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答案】C2.【答案】C3.【答案】A綜合提升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B5.【答案】C6.【答案】D7.【答案】B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A14.【答案】A15.【答案】D16.【答案】(1)法治角度: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體現科學立法對社會事務的規范作用。(2)這種觀點錯誤;道德和法治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慈善事業發展既需道德引領也需法治規范;僅靠道德力量,慈善活動可能因缺乏強制約束出現不規范行為,如資金使用不透明等問題;法治能明確慈善各方權利義務,規范慈善行為,保障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如慈善法的監督管理規定。17.【答案】(1)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工信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民主的真實性。②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公開征求意見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使電動車新國標更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社會實際情況。③這樣做有利于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激發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熱情,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2) 這種觀點是片面的。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實施,為保障電動車安全出行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于規范電動車市場和駕駛員的行為,從法律層面保障出行安全。但保障電動車安全出行還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厲行法治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加強對電動車市場和道路行駛的監管;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對電動車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理;廣大公民要增強法治意識,自覺遵守電動車相關規定,文明出行。同時,還需要加強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使人們自覺遵守規則,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