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一招生及分班試卷精選(一)(時間 90分鐘滿分100分)一、 積累與運用。(16 分)1.根據提示寫同音字。(4分)kè:( )人 ( )守 ( )制 雕( )xiāo:( )售 ( )化 ( )皮 吹(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對故鄉的山情有獨鐘。B.侵略者的國旗耀武揚威地在被其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C.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D.畢業在即,現在想來,美好的小學時光猶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了。3.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3分)A.有靜氣的人,就像巍峨的大山。B.他的臉紅撲撲的,好像是剛喝過酒似的。C.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D.春萌青草,夏沐芳華,秋染落葉,冬凝雪花。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不多了,我的已經不多了?!彼逼鹕碜诱f:“給我留一些吧?!?br/>B.我們要學會柔和,用柔和來建立和諧家園,和諧社會。C.在現實生活中,柔和的目光,能卷起心靈的紗窗;柔和的聲音,能消除彼此的隔閡。D.“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笔峭鯂S所說的讀書的第三大境界。5.大自然是富饒、美麗、慷慨的,又是多情可愛的。我們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就會從中得到人生啟迪。比如在一年四季中,對夏天可以有以下聯想:比喻聯想:街道像蒸籠一樣。諺語聯想: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詩句聯想: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請針對冬天也作如下聯想:(1)比喻聯想: (1分)(2)諺語聯想: (1分)(3)詩句聯想: (1分)二、綜合性學習。(9分)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請你閱讀有關資料,完成相關題目。1、下列句子的正確排序應該是: (只填序號)。(3分)①正因為這樣,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②“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③我們用它安排日常生活、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 ④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⑤或者說,它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據2.依據《二十四節氣歌》填空:立春梅花艷, 紅杏鮮。 聞雷報,春分蝶蹁躚。(2分)3.讀詩句,說說你從詩句中了解到哪些有關“清明節”的信息。(4分)①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②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③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④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三、閱讀理解。(40分)(一)春光好·天初暖(8分)[五代]歐陽炯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竟芬芳。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濃香。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1.“春光好”是這首詞的 ,這首詞句末押 韻。(2分)2.詞人筆下的初春有什么特點 (3分)3.“花偎雪塢濃香”中“偎”字極妙,請簡要分析。(3分)(二)大地的耳朵(22分)尤今①小時候,討厭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詭譎的袍子,每每在飯桌上見到它,筷子總繞道而逃。弟弟受我影響,也把冬菇當敵人。②媽媽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燜雞,我一見便皺眉,覺得大好雞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覺上就好似香噴噴的一鍋白粥,無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③聰明的媽媽察覺了我和弟弟的異狀。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夾起一朵冬菇,微笑地問:“你們看,這像什么 "④我悶聲悶氣地應道:“黑色的鬼?!?br/>⑤弟弟鸚鵡學舌,也說:“像鬼,黑色的鬼?!?br/>⑥媽媽好脾氣地應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br/>⑦嘿,大地的耳朵 這個新鮮的比喻霎時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來了,我倆齊齊豎起耳朵來聽。⑧媽媽饒有興味地說道:“人間每天都有許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大地好奇,便把長長的耳朵伸出地面來聽?!苯泲寢屵@么一形容,那朵圓圓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鉚足全勁來偷聽的耳朵。媽媽繼續說道:“大地的耳朵,聽覺敏銳,你們吃了它,同樣可以擁有耳聽千里的能力!"⑨耳聽千里 鳴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約而同伸向盤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⑩萬萬沒有料到,這一吃,便上癮了。品質上好的冬菇,碩大肥厚,一觸及嘴唇,便有一種綿密溫厚的感覺。在與雞肉長時間燜煮的過程中,它吸盡了肉的精華,吃起來像是一塊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絕對沒有脂肪那種油膩感,這種絢爛的風采是獨樹一幟的。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聽覺,吃著吃著,果然便養成了“耳聽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時,不小心聽到了一些飛短流長的謠言,聽到了一些令人義憤填膺的負面消息,聽到了一些叫人惡心的言談,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過那么多的冬菇。小小一道冬菇燜雞,盛滿了童年的快樂回憶,還有溫馨的倫常親情。每回聞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親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現。我們在無數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長,我們在一則又一則美麗的謊言里接受了許許多多原本為我們所抗拒的東西,那樣的一個成長過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地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歲月,是人生的無塵歲月,澄凈明潔。 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夾起一朵冬菇,微笑地問:“看,這像什么 ”孩子缺乏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老老實實地應道:“像冬菇。”我說:“不是啦,它們是大地的耳朵……"1.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我”和弟弟對冬菇的討厭 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4分)2.文章用“聰明”和“慧黠”來形容母親,你認為它們具體表現在哪里 (3分)3.冬菇如此味美,作者為什么又在第 自然段中說希望“自己不曾吃過那么多的冬菇” 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4.本文語言很有特色,你最喜歡哪一處(句) 請找出來并賞析。(4分)5.下列對這篇散文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4分)A.文中兩次運用了“刻意”一詞。母親的“刻意”夾冬菇和“我”的“刻意”夾冬菇,其起因是完全一致的。B.第⑩自然段中“這種絢爛的風采是獨樹一幟的”一句,意在表明媽媽做的“冬菇燜雞”不僅鮮美爽口,而且口味獨特。C.第 自然段中“果然便養成了‘耳聽八面’的能力”一句,說明吃冬菇確實能使人聽覺敏銳,從而印證了母親的話。D.全文以冬菇為線索,自始至終記敘了“我”童年時吃冬菇的事,情節完整,語言華麗,寓意深刻,耐人尋味。6.本文通過對吃冬菇這件事的回憶,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4分)(三)(10分)[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1)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鐘毓、鐘會少有令譽①。年十三,(2)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②曰:“可令二子來?!庇谑请发垡?。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汗 ”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聊何以不汗 ”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br/>[注釋] ①令譽:美好的名聲。 ②鐘繇:三國時魏國相國。鐘毓、鐘會是他的兩個兒子。③敕:皇帝召見。④卿:古時帝王對臣子的稱呼。1.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1)相委而去 (2) 卿面何以汗2.將文中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1)(2)3.【甲]【乙]兩文都選自《世說新語》,且都表現了兒童的聰穎機智,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兩文中少年的聰明機智體現在什么地方。(4分)[甲]文中元方的聰明機智主要體現在[乙]文中主人公的聰明機智主要體現在四、作文,(35分)題目:___ 是最美的行囊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上可填“渴望”“微笑”“自信”等,也可以自行填詞),然后再作文;②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③字數不少于450字。(作文紙自備)初一招生及分班試卷精選(一)一、1.客 恪 克 刻 銷 消 削 簫2.C3.B4.C5.(1)寒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2)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二、1.②④③⑤①2.雨水 驚蟄3.①清明前一日是寒食節,這一時節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有折柳插門的習俗。②清明是人們踏青尋春的好時節。③清明有掃墓祭祖的習俗。④清明有踏青、春游、蕩秋千等活動。三、(一) 1.詞牌名 ang2.陽光(或天氣)溫暖,花兒芬芳,萬物充滿勃勃生機。3.“偎”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花的嬌美,富有情趣。(二)1.一是嫌冬菇的樣子“丑”,二是不喜歡吃。作用:①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與下文形成對比。②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③為下文寫“我”和弟弟喜歡吃冬菇做鋪墊。④為刻畫善良聰明的母親形象做鋪墊。2.母親用“冬菇是大地的耳朵”這個新鮮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擁有耳聽千里的能力”這樣一個美麗的謊言巧妙地改變了我們對冬菇的印象,讓我們喜歡吃冬菇,由此表現了母親的“聰明”和“慧黠”。3.有時,不小心聽到了一些飛短流長的謠言,聽到了一些令人義憤填膺的負面消息,聽到了一些叫人惡心的言談。4.示例一:“母親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現”一句中,“黠”的本義是聰明而狡猾,這里貶詞褒用,贊嘆了母親的聰明機智。示例二:“……那些歲月,是人生的無塵歲月”一句中,“無塵”一詞寫出了童年生活的純潔美好。5.B6.對善良聰明的母親的欽佩、感激、贊美;對溫馨親情的懷念;對快樂、純潔、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戀。(三) 1.(1)舍棄、丟棄(2)流汗2.(1)元方父親的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2)魏文帝聽說了他們的名聲,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讓你的兩個兒子一起到大殿上來?!?br/>3.[甲]小小年紀對父親友人的批評十分中肯[乙]兄弟二人在大殿上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且語言風趣詼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