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小學文言文衛后小古文練習四年級a第1頁,共140頁吃透古文四年級語文小古文閱讀理解專項59篇目錄1.《論語》二則31.負鹽負薪2.匡衡鑿壁偷光32.東方朔諫武帝3.北人食菱33.永志父誡4.以學自損不如無學34.山賓賣牛5.日月星35.季布一諾(節選)6.牛郎織女36.周幽王失信身亡7.嫦娥奔月37.老吾老8.古朗月行38.孝丐9.四季花語39.拾椹供親10.蛇銜草40.陳遺至孝11.正午牡丹41.弈秋誨二人弈12.花木(節選)42.推敲13.老馬識途43.薛譚學謳14.虎與刺猬44.王歡守志15.狼子野心45.相稱16.孔雀愛尾46.欲食半餅喻17.十有五而志于學47.愚人食鹽18.許衡不食無主之梨48.沉香化炭19.以人為鑒49.精衛填海20.大丈夫50.鯉魚跳龍門21.多多益善51.共工怒觸不周山22.楊布打狗52.盤古開天地23.名落孫山53.掩耳盜鈴24.解鈴還須系鈴人54.刻舟求劍25.勤訓(節選)55.楚王好細腰26.高鳳流麥56.邴原泣學27.任末好學57.迂公修屋28.廢弈向學58.王華還金29.諸葛恪得驢59.陸遠方賣宅30.七步詩第2頁,共140頁吃透四年級語文小古文閱讀理解專項59篇小古文《論語》二則子曰:“知之者①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論語·雍也》子曰:“由②,誨(hui)女知之③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論語·為政》1.解釋文中加點字。(1)知:(2)好:(3)樂:(4)誨:2.解釋下面的通假字。(1)誨女知之乎(2)是知也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了我們學習態度。4.學習了這篇選文,你覺得“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分別是怎樣的人?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第3頁,共140頁1吃透小古文【注釋】①者:代詞,指…的人。②由: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③之:代詞,它,指孔子教授的知識。【參考譯文】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的人。”孔子說:“仲由啊,我教給你的知識你理解了嗎?知道它就是知道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知識拓展】孔子(前551一前477),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第4頁,共140頁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