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學情檢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學情檢測試卷

資源簡介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學情檢測試卷
一、基礎知識。
(2025三下·岷縣期末)閱讀下面這段話,完成練習。
學校里開辟了一塊勞動實驗基地,老師帶領大家發揮聰明zhì huì____,用心gēng____耘。到了夏天,嫩綠的小hú lu____掛在膝上,suí____風舞dǎo____,十分惹人喜愛。圓溜____溜的西紅柿躲在葉子下面,真像個膽小guǐ____。那些紅的、黃的、粉的花兒,fēn fāng____迷人,姿態各異,引來成群的小mì fēng____。遠遠望去,這里真是一幅獨特的校園風景畫。一下課,同學們撒____腿就往外跑,聚集在實驗基地旁欣賞完自己的“寶貝”,才xùn sù____跑回教室。
1.根據語境和拼音,寫出正確的字詞。
2.在橫線上寫出加點的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聰明——    喜愛——   
獨特——    聚集——   
4.給“異”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①有分別,不相同。 ②分開。 ③另外的,別的。 ④奇異;特別。
姿態各異    奇花異草    獨在異鄉   
【答案】1.智慧;耕;葫蘆;隨;蹈;鬼;芬芳;蜜蜂;迅速
2.liū;sā
3.愚蠢;討厭;普通;分散
4.①;④;③
【知識點】字義;字音;看拼音寫漢字;反義詞
【解析】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1.根據拼音“zhì huì”,結合語境“發揮聰明”,可寫出“智慧”;
拼音“gēng”,結合“用心”以及勞動實驗基地的語境,應是“耕”;
拼音“hú lu”,結合“嫩綠的小”以及掛在藤上的描述,是“葫蘆”;
拼音“suí”,“suí風”應是“隨”;。 拼音“dǎo”,“舞dǎo”是“蹈”;
拼音“guǐ”,“膽小guǐ”是“鬼”;
拼音“fen fāng”,“fēn fāng迷人”是“芬芳”;
拼音“mi fèng”,“小mì fèng”是“蜜蜂”;
拼音“xùn sù”,“xùn sù跑回”是“迅速”。
故答案為:智慧;耕;葫蘆;隨;蹈;鬼;芬芳;蜜蜂;迅速
2.溜:讀作“liū” 光滑;平滑 。 讀作“liù” 迅速的水流。 故“圓溜溜”的“溜”讀作“liū”。
撒:讀作“sā” 放開;張開。 讀作“sǎ” 把顆粒狀的東西分散著扔出去;散布(東西)。 故“撒腿”的“撒”讀作“sā”。
故答案為:liū;sā
3.“聰明”智力發達,思維敏捷。反義詞是“愚蠢”,“愚蠢”表示愚笨,不聰明。
“喜愛”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感興趣。反義詞是“討厭”,“討厭”表示惹人厭煩,不喜歡。
“獨特”獨有的,特別的。反義詞是“普通”,“普通”指平常,一般,不特別。
“聚集”集合,湊在一起。反義詞是“分散”,“分散”指分開,散開。
故答案為:愚蠢;討厭;普通;分散
4.姿態各異:指人或物姿勢或形態各不相同。 故“異”指 分別,不相同。
奇花異草:指稀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故“異”指 奇異;特別。
獨在異鄉:獨自遠離家鄉在他鄉。故“異”指 另外的,別的。
故答案為:①;④;;③
(2025三下·岷縣期末)在下表中找到三組成語寫下來,并根據提示選詞填空。
富 公 學 龍 邯 刻 自 矛 盾 葉 五 舟 好 相 車 鄲
5.成語:         
6.我們說話和做事要前后呼應,不要   。
7.我們可以用“   ”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學問高。
【答案】5.葉公好龍;刻舟求劍;自相矛盾
6.自相矛盾
7.學富五車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考查了成語的運用。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多為四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時要注意成語的積累,注意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分類記憶,并要學以致用。
5.仔細觀察所給的字“富公學龍邯刻自矛盾葉五舟好相車鄲”,可以拼出“葉公好龍’“刻舟求劍”“自相矛盾”這三個成語。
故答案為:葉公好龍;刻舟求劍;自相矛盾
6.“我們說話和做事要前后呼應,不要__”,“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自相矛盾
7.“我們可以用 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學問高”,在所給的字能組成的成語中,沒有直接形容讀書多、學問高的成語。但是在所給字中,“學富五車”可以表達這個意思。
故答案為:學富五車
(2025三下·岷縣期末)寫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辭手法。
8.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9.在宇宙的另一邊,雪是夏天下的嗎?也許是的。   
10.海底有各種聲音: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   
1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答案】8.擬人
9.設問
10.排比、比喻
11.夸張
【知識點】修辭手法辨析
【解析】考查修辭方法的解析和運用。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做好本題要弄清各種這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分辨各種修辭手法,還要學會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8.“綻開了笑臉”將薔薇當作人來寫,賦予其人類的神態。
故答案為:擬人
9.自問自答,先提出“雪是夏天下的嗎”的問題,然后回答“也許是的”。
故答案為:設問
10.“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好像……”構成排比,同時把海底的聲音分別比作小鳥、小狗的叫聲和打鼾聲,運用了比喻。
故答案為:排比、比喻
11.“千里江陵一日還”夸大了行船的速度。
故答案為:夸張
(2025三下·岷縣期末)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用“正確”“錯誤”表示。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中的“畫”指《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都城臨安熱鬧的場面。
13.《我變成了一棵樹》從“我”的愿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充滿童趣。
14.《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唐代的蘇軾,他還寫過《贈劉景文》這首詩。
15.《棗核》是一篇寓言故事,寫了棗核智斗縣官的故事。
16.《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選自《韓非子》。
【答案】12.錯誤
13.正確
14.錯誤
15.錯誤
16.正確
【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考查了課文內容分析。課文理解是對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從中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上課積極動腦,認真聽講,主動質疑,把課文學懂,學活。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資料等,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中的“畫”指《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熱鬧的場面,而不是臨安。
故答案為:錯誤
13.《我變成了一棵樹》確實從“我”的愿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充滿童趣。
故答案為:正確
14.《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宋代的蘇軾,不是唐代的。他還寫過《贈劉景文》這首詩。
故答案為:錯誤
15.《棗核》是一篇民間故事,不是寓言故事,所以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16.《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2025三下·岷縣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17.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我來接你。”(改為轉述句)
18.仿照示例,把句子寫具體。
示例:顧客噌的一下跳起來:“這么慢啊!”
小雨   哭了出來:“我不要媽媽離開!”
19.九寨溝是秋天最美的季節。(用修改符號修改句子)
20.仿照示例,將句子補充完整。
示例:我的妹妹天生膽小,她怕黑,怕吃藥,還怕一個人出門。
這里的風景真美啊,   
【答案】17.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她來接小明。
18.小雨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不要媽媽離開!”
19.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
20.這里的風景真美啊,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美得如詩如畫,還美得仿佛仙境一般。
【知識點】修改病句;句式轉換;仿寫
【解析】本題考查句式轉換、修改病句、仿寫、補充句子。修改病句是對句子的結構和含義理解的綜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時要細心分析所給句子,找出病因后對癥下藥,進行修改。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句子成分殘缺、詞語搭配不當、語意重復啰嗦、詞序不對、前后矛盾、語意含混或錯誤、不合邏輯、亂用關聯詞語。
17.轉述句就是把別人說的話轉達出來,直述句改轉述句時,把冒號改成逗號,雙引號去掉,第一人稱“我”改成第三人稱“她”,第二人稱“你”改成具體所指的人“小明”。
故答案為: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她來接小明。
18.“噌的一下”是用擬聲詞來形象地表現顧客的動作,所以這里可以用“哇的一聲”這個擬聲詞來表現小雨哭的狀態。
故答案為:小雨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不要媽媽離開!”
19.原句主賓搭配不當,不能說“九寨溝”是“季節”,應該是“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
故答案為: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
20.分析示例,后面是通過列舉具體怕的事物來體現妹妹膽小,這里可以通過列舉不同方面來體現風景美,如“讓人流連忘返”“如詩如畫”“仿佛仙境一般”。
故答案為:這里的風景真美啊,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美得如詩如畫,還美得仿佛仙境一般。
(2025三下·岷縣期末)回顧所學課文內容填空。
21.“   ,春來江水綠如藍”,每當讀到這句詩,我總會想起故鄉的春天。
22.“千門萬戶曈曈日,   ”的景象,正是我們千年不變的春節記憶。
23.這事你最好親自去看看,畢竟“   ,耳聽為虛”。
24.杜甫筆下的“   ,春風花草香”短短十個字,便勾勒出春日和煦、萬物復蘇的生機景象。
25.《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開得更   (填“早”或“晚”)。
【答案】21.日出江花紅勝火
22.總把新桃換舊符
23.眼見為實
24.遲日江山麗
25.白居易;晚
【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填空
【解析】本題考查名言警句和古詩文默寫。解答本題,要培養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們上課積極動腦,認真聽講,主動質疑,把課文學懂,學活。在平時課內外的閱讀中,我們要注重優美句段及詩歌名句的積累與誦讀,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
21.該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其中的經典名句,通過對比和色彩描寫展現江南美景,屬于語文基礎積累類題目。
故答案為:日出江花紅勝火
22.“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節熱鬧的景象,“新桃換舊符”是古代春節貼春聯的習俗,體現了節日的傳統元素。
故答案為:總把新桃換舊符
2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是一句常用俗語,意思是親眼看見的才是真實的,耳朵聽到的可能是虛假的。
故答案為:眼見為實
24.“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詩句描繪了春日陽光普照、江山秀麗的景象,是杜甫寫春景的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為:遲日江山麗
25.《大林寺桃花》 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白居易,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開得更晚。
故答案為:白居易;晚
26.(2025三下·岷縣期末)我來勸說。
據調查發現,一到暑假,很多小學生就變成了“宅男宅女”。外出旅游?不去!出門找朋友玩?不去!他們只喜歡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玩玩具。假如你的好朋友晨晨也是一個“小宅女”,你會怎樣勸說她和你一起出去玩?請寫一寫。
我會對晨晨說:“   ”
【答案】晨晨,暑假這么美好,一直宅在家里多可惜呀!外面的世界可精彩啦,公園里的花爭奇斗艷,還有活潑的小松鼠在林間穿梭,特別有趣。而且一直待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對眼睛傷害很大,容易近視呢。出去走走,既能曬曬太陽,活動身體,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認識好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戲、聊天,肯定特別開心。和我一起出去玩吧,一定會很有意思的!
【知識點】勸告慰勉
【解析】【分析】首先,我們要明確勸說的目的是讓晨晨改變“宅”在家里的想法,和自己一起出去玩。所以勸說的內容要從多個角度來吸引她。
可以從外面世界的精彩有趣說起:外面的世界有好多好玩的呢,公園里的花開得五顏六色,漂亮極了,還有可愛的小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特別有意思,可比在家里對著電腦、電視有趣多啦。
接著從對身體好的方面勸說:一直待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對眼睛可不好啦,容易近視。出去走走,曬曬太陽,活動活動身體,能讓我們變得更健康,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玩耍呀。
然后從社交角度來說:咱們出去找其他朋友一起玩,能認識更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做游戲、聊天,多開心呀,比一個人在家玩玩具熱鬧多了。
最后發出邀請:晨晨,和我一起出去玩吧,保證能讓你度過一段超棒的時光!
故答案為:晨晨,暑假這么美好,一直宅在家里多可惜呀!外面的世界可精彩啦,公園里的花爭奇斗艷,還有活潑的小松鼠在林間穿梭,特別有趣。而且一直待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對眼睛傷害很大,容易近視呢。出去走走,既能曬曬太陽,活動身體,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認識好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戲、聊天,肯定特別開心。和我一起出去玩吧,一定會很有意思的!
【點評】本題考查勸告慰勉。慰勉指通過言語或行動給予他人安慰與鼓勵,使其心情得到平復,精神受到鼓舞。勸說時要明確目的,注意方法,講究說話藝術。勸說前,要了解對方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對癥下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勸說時,要熱情、坦誠,尊重對方,要有耐心,還要適時安慰鼓勵。語氣要委婉,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二、快樂閱讀輕松答。(25分)
(2025三下·岷縣期末)課內閱讀。
清明
【唐】杜牧
____,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____。
27.將古詩句補充完整。
28.“路上行人欲斷魂”中“欲”的意思是   。
29.“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A.比喻 B.夸張 C.擬人
30.行人問了牧童什么問題?牧童是怎樣回答的?
3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   之情。
【答案】27.清明時節雨紛紛;童遙指杏花村。
28.將要,快要
29.B
30.行人問的問題: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的回答:牧童遙指杏花村。
31.對清明時節的哀傷、惆悵
【知識點】詩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語言賞析,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就是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的使用(煉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煉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27.這是杜牧的《清明》,原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故答案為:清明時節雨紛紛;童遙指杏花村
28. “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其中,“路上行人”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旅人,“欲斷魂”則形容行人內心極度哀傷,仿佛魂魄都要斷絕一般。 “欲斷魂”形容行人神情凄迷、愁苦哀傷,“欲”在這里表示一種即將出現的狀態,即將要、快要陷入斷魂(極度哀傷)的狀態。
故答案為:將要,快要
29.“欲斷魂”是對行人愁苦哀傷程度的夸大描述,并不是真的“斷魂”,所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A選項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此句未體現;C選項擬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此句也未體現。
故答案為:B
30.從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故答案為:行人問的問題: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的回答:牧童遙指杏花村。
31.詩中描繪了清明時節細雨紛紛,行人哀傷欲斷魂的情景,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在清明這個特殊節日里的哀傷、惆悵,這種情緒也可能包含著對親人的思念等情感。
故答案為:對清明時節的哀傷、惆悵
(2025三下·岷縣期末)課外閱讀。
魯班造傘
①很久以前,世上還沒有傘。著名的工匠魯班和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許多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雨來了,或是太陽太毒的時候,行人可以在亭子下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氣兒。
②可是魯班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么辦呢?人總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
③一天,天氣熱極了,魯班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塘邊玩,每個孩子的頭上都頂著一張荷葉。魯班問他們□□□你們為什么頂著荷葉呢□□□小孩子們(七手八腳 七嘴八舌)地說:“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④魯班拿過一張荷葉,仔細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上面有許多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又涼快。魯班的心里一下子亮起來。他趕緊回家,砍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這東西(既 即)能擋雨、遮太陽,又很輕巧。魯班就這樣造出了一座可以移動的“亭子”。
⑤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這就是最早的傘。
32.劃去括號里不合適的詞語。
33.在文中的“□”里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34.第⑤自然段主要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請摘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35.借助示意圖復述故事。
①很久以前,魯班和木匠們造了許多   供大家   。
②一天,他看見小孩子們   ,受到了啟發。
③回家后,他   。
④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   ,用不著時可以將它   。
36.魯班造傘的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發?
【答案】32.七手八腳;即
33.:“?”
34.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
35.亭子;避雨、遮陽;頭上頂著荷葉乘涼;照荷葉,把剪圓的羊皮蒙在扎好的竹架上,做成了輕巧的、能擋雨遮陽的東西;可以活動的;收攏
36.在生活中要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勤于思考,勇于實踐,這樣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獲得靈感,有所創造。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32.“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雜,其說不一。這里是小孩子們說話,所以劃去“七手八腳”。“既”表示“已經”“既然”,也用于連接并列成分,表示兩種情況兼而有之;“即”表示“就是”“靠近”等意思。這里表示這個東西既能擋雨又能遮太陽,劃去“即”。
故答案為:七手八腳;即
33.魯班問他們:“你們為什么頂著荷葉呢 ”這里“魯班問他們”提示語在前,后面是問的內容,所以用冒號和前引號,句末用問號和后引號。
故答案為::“?”
34.第⑤自然段主要講了魯班對傘進行改進,使其可以活動,用的時候撐開,不用的時候收攏。所以中心句是“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
故答案為: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
35.①從原文“著名的工匠魯班和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許多亭子。雨來了,或是太陽太毒的時候,行人可以在亭子下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氣兒”可知,第一空應填“亭子”,第二空應填“避雨、遮陽”。
②根據原文“一天,天氣熱極了,魯班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塘邊玩,每個孩子的頭上都頂著一張荷葉”,所以第三空應填“頭上頂著荷葉乘涼”。
③由原文“他趕緊跑回家去,砍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很輕巧”,可概括出第四空應填“仿照荷葉,把剪圓的羊皮蒙在扎好的竹架上,做成了輕巧的、能擋雨遮陽的東西”。
④依據原文“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可知第五空應填“可以活動的”,第六空應填“收攏”。
故答案為:①亭子;避雨、遮陽;②頭上頂著荷葉乘涼;③仿照荷葉,把剪圓的羊皮蒙在扎好的竹架上,做成了輕巧的、能擋雨遮陽的東西;④可以活動的;收攏
36.魯班造傘是因為他留心觀察了生活中亭子能遮雨、孩子們頭頂荷葉行走的現象,進而受到啟發發明了傘。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
故答案為:在生活中要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勤于思考,勇于實踐,這樣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獲得靈感,有所創造。
三、妙筆生花。(20分)
37.(2025三下·岷縣期末)小書蟲、樂天派、智多星、熱心腸、故事大王、昆蟲迷、小問號、幽默王子、運動健將……這些詞語讓你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到他(她)?你還想到了哪些這樣的詞語和相應的人?回憶你身邊的人,圍繞一個詞語選一個人寫一寫。注意取一個合適的題目。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等相關信息,不少于300字。
【答案】小問號 "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 ""螞蟻怎么搬動比它大好幾倍的食物 "每天,我們班的"小問號"總能提出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把老師和同學們都問得一愣一愣的。
記得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正在講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小問號"突然舉起手來:"老師,那如果把植物種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它會不會變成黑色的 "全班同學都愣住了,老師也被問得笑了起來:"你呀,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問號!"
課間休息時,"小問號"總是圍著圖書角轉悠。有一次我發現他正蹲在角落里,手里捧著一本《十萬個為什么》,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唇微微蠕動著,顯然又在思考什么新問題了。突然,他猛地抬頭,拉著我的袖子就往外跑:"快看!操場邊的花壇里有只蝴蝶,它的翅膀為什么會那么漂亮 "
"小問號"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問題,有些已經找到了答案,有些還在繼續探索中。他就像一顆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帶領著我們去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每當看到他那雙亮晶晶的眼睛,我就會想:也許,未來的科學家就在我們中間呢!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文章以“小問號”為題,描寫一位好奇心強、愛提問的同學。文中通過兩件事例展現其特點:一是在科學課上,他提出關于植物在黑暗環境中顏色變化的問題,令老師和同學們印象深刻;二是在課間,他專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并對蝴蝶翅膀顏色產生疑問,積極探索。作者用生動的細節描寫和活潑的語言,展現了“小問號”積極求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表達了對這位同學的贊賞,認為他未來可能成為科學家。文章結構完整,語言流暢,符合題目要求。
【點評】這篇文章以“小問號”為核心,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充滿好奇心、愛提問題的同學形象。文中列舉了科學課上提問植物在黑暗處顏色變化,以及課間看到蝴蝶翅膀提問等事例,讓“小問號”愛思考、愛提問的特點躍然紙上。對“小問號”看書時“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唇微微蠕動著”等細節描寫,增強了人物的生動性。
1 / 1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學情檢測試卷
一、基礎知識。
(2025三下·岷縣期末)閱讀下面這段話,完成練習。
學校里開辟了一塊勞動實驗基地,老師帶領大家發揮聰明zhì huì____,用心gēng____耘。到了夏天,嫩綠的小hú lu____掛在膝上,suí____風舞dǎo____,十分惹人喜愛。圓溜____溜的西紅柿躲在葉子下面,真像個膽小guǐ____。那些紅的、黃的、粉的花兒,fēn fāng____迷人,姿態各異,引來成群的小mì fēng____。遠遠望去,這里真是一幅獨特的校園風景畫。一下課,同學們撒____腿就往外跑,聚集在實驗基地旁欣賞完自己的“寶貝”,才xùn sù____跑回教室。
1.根據語境和拼音,寫出正確的字詞。
2.在橫線上寫出加點的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聰明——    喜愛——   
獨特——    聚集——   
4.給“異”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①有分別,不相同。 ②分開。 ③另外的,別的。 ④奇異;特別。
姿態各異    奇花異草    獨在異鄉   
(2025三下·岷縣期末)在下表中找到三組成語寫下來,并根據提示選詞填空。
富 公 學 龍 邯 刻 自 矛 盾 葉 五 舟 好 相 車 鄲
5.成語:         
6.我們說話和做事要前后呼應,不要   。
7.我們可以用“   ”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學問高。
(2025三下·岷縣期末)寫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辭手法。
8.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9.在宇宙的另一邊,雪是夏天下的嗎?也許是的。   
10.海底有各種聲音: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   
1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2025三下·岷縣期末)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用“正確”“錯誤”表示。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中的“畫”指《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都城臨安熱鬧的場面。
13.《我變成了一棵樹》從“我”的愿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充滿童趣。
14.《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唐代的蘇軾,他還寫過《贈劉景文》這首詩。
15.《棗核》是一篇寓言故事,寫了棗核智斗縣官的故事。
16.《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選自《韓非子》。
(2025三下·岷縣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17.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我來接你。”(改為轉述句)
18.仿照示例,把句子寫具體。
示例:顧客噌的一下跳起來:“這么慢啊!”
小雨   哭了出來:“我不要媽媽離開!”
19.九寨溝是秋天最美的季節。(用修改符號修改句子)
20.仿照示例,將句子補充完整。
示例:我的妹妹天生膽小,她怕黑,怕吃藥,還怕一個人出門。
這里的風景真美啊,   
(2025三下·岷縣期末)回顧所學課文內容填空。
21.“   ,春來江水綠如藍”,每當讀到這句詩,我總會想起故鄉的春天。
22.“千門萬戶曈曈日,   ”的景象,正是我們千年不變的春節記憶。
23.這事你最好親自去看看,畢竟“   ,耳聽為虛”。
24.杜甫筆下的“   ,春風花草香”短短十個字,便勾勒出春日和煦、萬物復蘇的生機景象。
25.《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開得更   (填“早”或“晚”)。
26.(2025三下·岷縣期末)我來勸說。
據調查發現,一到暑假,很多小學生就變成了“宅男宅女”。外出旅游?不去!出門找朋友玩?不去!他們只喜歡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玩玩具。假如你的好朋友晨晨也是一個“小宅女”,你會怎樣勸說她和你一起出去玩?請寫一寫。
我會對晨晨說:“   ”
二、快樂閱讀輕松答。(25分)
(2025三下·岷縣期末)課內閱讀。
清明
【唐】杜牧
____,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____。
27.將古詩句補充完整。
28.“路上行人欲斷魂”中“欲”的意思是   。
29.“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A.比喻 B.夸張 C.擬人
30.行人問了牧童什么問題?牧童是怎樣回答的?
3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   之情。
(2025三下·岷縣期末)課外閱讀。
魯班造傘
①很久以前,世上還沒有傘。著名的工匠魯班和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許多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雨來了,或是太陽太毒的時候,行人可以在亭子下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氣兒。
②可是魯班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么辦呢?人總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
③一天,天氣熱極了,魯班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塘邊玩,每個孩子的頭上都頂著一張荷葉。魯班問他們□□□你們為什么頂著荷葉呢□□□小孩子們(七手八腳 七嘴八舌)地說:“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④魯班拿過一張荷葉,仔細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上面有許多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又涼快。魯班的心里一下子亮起來。他趕緊回家,砍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這東西(既 即)能擋雨、遮太陽,又很輕巧。魯班就這樣造出了一座可以移動的“亭子”。
⑤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這就是最早的傘。
32.劃去括號里不合適的詞語。
33.在文中的“□”里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34.第⑤自然段主要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請摘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35.借助示意圖復述故事。
①很久以前,魯班和木匠們造了許多   供大家   。
②一天,他看見小孩子們   ,受到了啟發。
③回家后,他   。
④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   ,用不著時可以將它   。
36.魯班造傘的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發?
三、妙筆生花。(20分)
37.(2025三下·岷縣期末)小書蟲、樂天派、智多星、熱心腸、故事大王、昆蟲迷、小問號、幽默王子、運動健將……這些詞語讓你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到他(她)?你還想到了哪些這樣的詞語和相應的人?回憶你身邊的人,圍繞一個詞語選一個人寫一寫。注意取一個合適的題目。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等相關信息,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智慧;耕;葫蘆;隨;蹈;鬼;芬芳;蜜蜂;迅速
2.liū;sā
3.愚蠢;討厭;普通;分散
4.①;④;③
【知識點】字義;字音;看拼音寫漢字;反義詞
【解析】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1.根據拼音“zhì huì”,結合語境“發揮聰明”,可寫出“智慧”;
拼音“gēng”,結合“用心”以及勞動實驗基地的語境,應是“耕”;
拼音“hú lu”,結合“嫩綠的小”以及掛在藤上的描述,是“葫蘆”;
拼音“suí”,“suí風”應是“隨”;。 拼音“dǎo”,“舞dǎo”是“蹈”;
拼音“guǐ”,“膽小guǐ”是“鬼”;
拼音“fen fāng”,“fēn fāng迷人”是“芬芳”;
拼音“mi fèng”,“小mì fèng”是“蜜蜂”;
拼音“xùn sù”,“xùn sù跑回”是“迅速”。
故答案為:智慧;耕;葫蘆;隨;蹈;鬼;芬芳;蜜蜂;迅速
2.溜:讀作“liū” 光滑;平滑 。 讀作“liù” 迅速的水流。 故“圓溜溜”的“溜”讀作“liū”。
撒:讀作“sā” 放開;張開。 讀作“sǎ” 把顆粒狀的東西分散著扔出去;散布(東西)。 故“撒腿”的“撒”讀作“sā”。
故答案為:liū;sā
3.“聰明”智力發達,思維敏捷。反義詞是“愚蠢”,“愚蠢”表示愚笨,不聰明。
“喜愛”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感興趣。反義詞是“討厭”,“討厭”表示惹人厭煩,不喜歡。
“獨特”獨有的,特別的。反義詞是“普通”,“普通”指平常,一般,不特別。
“聚集”集合,湊在一起。反義詞是“分散”,“分散”指分開,散開。
故答案為:愚蠢;討厭;普通;分散
4.姿態各異:指人或物姿勢或形態各不相同。 故“異”指 分別,不相同。
奇花異草:指稀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故“異”指 奇異;特別。
獨在異鄉:獨自遠離家鄉在他鄉。故“異”指 另外的,別的。
故答案為:①;④;;③
【答案】5.葉公好龍;刻舟求劍;自相矛盾
6.自相矛盾
7.學富五車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考查了成語的運用。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多為四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時要注意成語的積累,注意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分類記憶,并要學以致用。
5.仔細觀察所給的字“富公學龍邯刻自矛盾葉五舟好相車鄲”,可以拼出“葉公好龍’“刻舟求劍”“自相矛盾”這三個成語。
故答案為:葉公好龍;刻舟求劍;自相矛盾
6.“我們說話和做事要前后呼應,不要__”,“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自相矛盾
7.“我們可以用 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學問高”,在所給的字能組成的成語中,沒有直接形容讀書多、學問高的成語。但是在所給字中,“學富五車”可以表達這個意思。
故答案為:學富五車
【答案】8.擬人
9.設問
10.排比、比喻
11.夸張
【知識點】修辭手法辨析
【解析】考查修辭方法的解析和運用。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做好本題要弄清各種這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分辨各種修辭手法,還要學會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8.“綻開了笑臉”將薔薇當作人來寫,賦予其人類的神態。
故答案為:擬人
9.自問自答,先提出“雪是夏天下的嗎”的問題,然后回答“也許是的”。
故答案為:設問
10.“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好像……”構成排比,同時把海底的聲音分別比作小鳥、小狗的叫聲和打鼾聲,運用了比喻。
故答案為:排比、比喻
11.“千里江陵一日還”夸大了行船的速度。
故答案為:夸張
【答案】12.錯誤
13.正確
14.錯誤
15.錯誤
16.正確
【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考查了課文內容分析。課文理解是對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從中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上課積極動腦,認真聽講,主動質疑,把課文學懂,學活。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資料等,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中的“畫”指《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熱鬧的場面,而不是臨安。
故答案為:錯誤
13.《我變成了一棵樹》確實從“我”的愿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充滿童趣。
故答案為:正確
14.《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宋代的蘇軾,不是唐代的。他還寫過《贈劉景文》這首詩。
故答案為:錯誤
15.《棗核》是一篇民間故事,不是寓言故事,所以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16.《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答案】17.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她來接小明。
18.小雨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不要媽媽離開!”
19.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
20.這里的風景真美啊,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美得如詩如畫,還美得仿佛仙境一般。
【知識點】修改病句;句式轉換;仿寫
【解析】本題考查句式轉換、修改病句、仿寫、補充句子。修改病句是對句子的結構和含義理解的綜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時要細心分析所給句子,找出病因后對癥下藥,進行修改。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句子成分殘缺、詞語搭配不當、語意重復啰嗦、詞序不對、前后矛盾、語意含混或錯誤、不合邏輯、亂用關聯詞語。
17.轉述句就是把別人說的話轉達出來,直述句改轉述句時,把冒號改成逗號,雙引號去掉,第一人稱“我”改成第三人稱“她”,第二人稱“你”改成具體所指的人“小明”。
故答案為: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她來接小明。
18.“噌的一下”是用擬聲詞來形象地表現顧客的動作,所以這里可以用“哇的一聲”這個擬聲詞來表現小雨哭的狀態。
故答案為:小雨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不要媽媽離開!”
19.原句主賓搭配不當,不能說“九寨溝”是“季節”,應該是“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
故答案為:秋天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
20.分析示例,后面是通過列舉具體怕的事物來體現妹妹膽小,這里可以通過列舉不同方面來體現風景美,如“讓人流連忘返”“如詩如畫”“仿佛仙境一般”。
故答案為:這里的風景真美啊,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美得如詩如畫,還美得仿佛仙境一般。
【答案】21.日出江花紅勝火
22.總把新桃換舊符
23.眼見為實
24.遲日江山麗
25.白居易;晚
【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填空
【解析】本題考查名言警句和古詩文默寫。解答本題,要培養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們上課積極動腦,認真聽講,主動質疑,把課文學懂,學活。在平時課內外的閱讀中,我們要注重優美句段及詩歌名句的積累與誦讀,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
21.該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其中的經典名句,通過對比和色彩描寫展現江南美景,屬于語文基礎積累類題目。
故答案為:日出江花紅勝火
22.“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節熱鬧的景象,“新桃換舊符”是古代春節貼春聯的習俗,體現了節日的傳統元素。
故答案為:總把新桃換舊符
2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是一句常用俗語,意思是親眼看見的才是真實的,耳朵聽到的可能是虛假的。
故答案為:眼見為實
24.“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詩句描繪了春日陽光普照、江山秀麗的景象,是杜甫寫春景的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為:遲日江山麗
25.《大林寺桃花》 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白居易,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開得更晚。
故答案為:白居易;晚
26.【答案】晨晨,暑假這么美好,一直宅在家里多可惜呀!外面的世界可精彩啦,公園里的花爭奇斗艷,還有活潑的小松鼠在林間穿梭,特別有趣。而且一直待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對眼睛傷害很大,容易近視呢。出去走走,既能曬曬太陽,活動身體,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認識好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戲、聊天,肯定特別開心。和我一起出去玩吧,一定會很有意思的!
【知識點】勸告慰勉
【解析】【分析】首先,我們要明確勸說的目的是讓晨晨改變“宅”在家里的想法,和自己一起出去玩。所以勸說的內容要從多個角度來吸引她。
可以從外面世界的精彩有趣說起:外面的世界有好多好玩的呢,公園里的花開得五顏六色,漂亮極了,還有可愛的小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特別有意思,可比在家里對著電腦、電視有趣多啦。
接著從對身體好的方面勸說:一直待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對眼睛可不好啦,容易近視。出去走走,曬曬太陽,活動活動身體,能讓我們變得更健康,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玩耍呀。
然后從社交角度來說:咱們出去找其他朋友一起玩,能認識更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做游戲、聊天,多開心呀,比一個人在家玩玩具熱鬧多了。
最后發出邀請:晨晨,和我一起出去玩吧,保證能讓你度過一段超棒的時光!
故答案為:晨晨,暑假這么美好,一直宅在家里多可惜呀!外面的世界可精彩啦,公園里的花爭奇斗艷,還有活潑的小松鼠在林間穿梭,特別有趣。而且一直待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對眼睛傷害很大,容易近視呢。出去走走,既能曬曬太陽,活動身體,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認識好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戲、聊天,肯定特別開心。和我一起出去玩吧,一定會很有意思的!
【點評】本題考查勸告慰勉。慰勉指通過言語或行動給予他人安慰與鼓勵,使其心情得到平復,精神受到鼓舞。勸說時要明確目的,注意方法,講究說話藝術。勸說前,要了解對方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對癥下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勸說時,要熱情、坦誠,尊重對方,要有耐心,還要適時安慰鼓勵。語氣要委婉,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答案】27.清明時節雨紛紛;童遙指杏花村。
28.將要,快要
29.B
30.行人問的問題: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的回答:牧童遙指杏花村。
31.對清明時節的哀傷、惆悵
【知識點】詩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語言賞析,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就是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的使用(煉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煉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27.這是杜牧的《清明》,原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故答案為:清明時節雨紛紛;童遙指杏花村
28. “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其中,“路上行人”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旅人,“欲斷魂”則形容行人內心極度哀傷,仿佛魂魄都要斷絕一般。 “欲斷魂”形容行人神情凄迷、愁苦哀傷,“欲”在這里表示一種即將出現的狀態,即將要、快要陷入斷魂(極度哀傷)的狀態。
故答案為:將要,快要
29.“欲斷魂”是對行人愁苦哀傷程度的夸大描述,并不是真的“斷魂”,所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A選項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此句未體現;C選項擬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此句也未體現。
故答案為:B
30.從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故答案為:行人問的問題: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的回答:牧童遙指杏花村。
31.詩中描繪了清明時節細雨紛紛,行人哀傷欲斷魂的情景,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在清明這個特殊節日里的哀傷、惆悵,這種情緒也可能包含著對親人的思念等情感。
故答案為:對清明時節的哀傷、惆悵
【答案】32.七手八腳;即
33.:“?”
34.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
35.亭子;避雨、遮陽;頭上頂著荷葉乘涼;照荷葉,把剪圓的羊皮蒙在扎好的竹架上,做成了輕巧的、能擋雨遮陽的東西;可以活動的;收攏
36.在生活中要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勤于思考,勇于實踐,這樣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獲得靈感,有所創造。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32.“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雜,其說不一。這里是小孩子們說話,所以劃去“七手八腳”。“既”表示“已經”“既然”,也用于連接并列成分,表示兩種情況兼而有之;“即”表示“就是”“靠近”等意思。這里表示這個東西既能擋雨又能遮太陽,劃去“即”。
故答案為:七手八腳;即
33.魯班問他們:“你們為什么頂著荷葉呢 ”這里“魯班問他們”提示語在前,后面是問的內容,所以用冒號和前引號,句末用問號和后引號。
故答案為::“?”
34.第⑤自然段主要講了魯班對傘進行改進,使其可以活動,用的時候撐開,不用的時候收攏。所以中心句是“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
故答案為: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
35.①從原文“著名的工匠魯班和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許多亭子。雨來了,或是太陽太毒的時候,行人可以在亭子下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氣兒”可知,第一空應填“亭子”,第二空應填“避雨、遮陽”。
②根據原文“一天,天氣熱極了,魯班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塘邊玩,每個孩子的頭上都頂著一張荷葉”,所以第三空應填“頭上頂著荷葉乘涼”。
③由原文“他趕緊跑回家去,砍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很輕巧”,可概括出第四空應填“仿照荷葉,把剪圓的羊皮蒙在扎好的竹架上,做成了輕巧的、能擋雨遮陽的東西”。
④依據原文“后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可知第五空應填“可以活動的”,第六空應填“收攏”。
故答案為:①亭子;避雨、遮陽;②頭上頂著荷葉乘涼;③仿照荷葉,把剪圓的羊皮蒙在扎好的竹架上,做成了輕巧的、能擋雨遮陽的東西;④可以活動的;收攏
36.魯班造傘是因為他留心觀察了生活中亭子能遮雨、孩子們頭頂荷葉行走的現象,進而受到啟發發明了傘。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
故答案為:在生活中要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勤于思考,勇于實踐,這樣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獲得靈感,有所創造。
37.【答案】小問號 "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 ""螞蟻怎么搬動比它大好幾倍的食物 "每天,我們班的"小問號"總能提出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把老師和同學們都問得一愣一愣的。
記得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正在講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小問號"突然舉起手來:"老師,那如果把植物種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它會不會變成黑色的 "全班同學都愣住了,老師也被問得笑了起來:"你呀,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問號!"
課間休息時,"小問號"總是圍著圖書角轉悠。有一次我發現他正蹲在角落里,手里捧著一本《十萬個為什么》,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唇微微蠕動著,顯然又在思考什么新問題了。突然,他猛地抬頭,拉著我的袖子就往外跑:"快看!操場邊的花壇里有只蝴蝶,它的翅膀為什么會那么漂亮 "
"小問號"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問題,有些已經找到了答案,有些還在繼續探索中。他就像一顆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帶領著我們去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每當看到他那雙亮晶晶的眼睛,我就會想:也許,未來的科學家就在我們中間呢!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文章以“小問號”為題,描寫一位好奇心強、愛提問的同學。文中通過兩件事例展現其特點:一是在科學課上,他提出關于植物在黑暗環境中顏色變化的問題,令老師和同學們印象深刻;二是在課間,他專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并對蝴蝶翅膀顏色產生疑問,積極探索。作者用生動的細節描寫和活潑的語言,展現了“小問號”積極求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表達了對這位同學的贊賞,認為他未來可能成為科學家。文章結構完整,語言流暢,符合題目要求。
【點評】這篇文章以“小問號”為核心,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充滿好奇心、愛提問題的同學形象。文中列舉了科學課上提問植物在黑暗處顏色變化,以及課間看到蝴蝶翅膀提問等事例,讓“小問號”愛思考、愛提問的特點躍然紙上。對“小問號”看書時“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唇微微蠕動著”等細節描寫,增強了人物的生動性。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夏| 霍城县| 长子县| 岑溪市| 苗栗县| 慈利县| 克山县| 余姚市| 化德县| 花垣县| 凤冈县| 寿阳县| 佳木斯市| 鄢陵县| 五华县| 突泉县| 古蔺县| 辽中县| 尉犁县| 江山市| 洪湖市| 桦川县| 汉中市| 安图县| 桃源县| 丹凤县| 临沧市| 长治市| 馆陶县| 交城县| 松江区| 阜阳市| 呼伦贝尔市| 利川市| 政和县| 于田县| 闵行区| 樟树市| 罗甸县| 通州区|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