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模擬練題型 單篇理解賞析型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 ”兩句,以“離人”試圖擺脫月光卻無法如愿的情景,來寫親人的相思之苦。 答案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2.古語曰:“賞罰若明,四方可行。”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也有言“ , ”,以此勸諫太宗理性賞罰、公平執政。 答案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3.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運用比喻的修辭和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杭州美景的兩句是“ , ”。 答案 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4.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針對司馬光來信中提及的“侵官”進行反駁,他認為自己接受君主命令,“ , ”,并非侵奪官權。 答案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5.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中的“ , ”兩句,通過描寫主人公起床后的動作細節,表現其慵懶倦怠之情狀。 答案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6.唐朝自由開放、平等待人的風氣使大多數仁人志士將馳騁疆場、殺敵報國作為人生追求,統治者對此也予以鼓勵,使其恩賞加身。高適《燕歌行》“ , ”兩句便描繪了這種社會情形。 答案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7.蘇軾的《赤壁賦》寫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都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的句子是“ , ”。 答案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8.元宵佳節,西安大唐不夜城中女孩們身著華麗漢服,笑語盈盈,觀賞華麗燈會,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用“ , ”描繪了同樣的場景。 答案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9.老子認為,凡事初始,便于控制,利于解決,因此他在《老子》第六十四章說,治世者要善于把握先兆,“ , ”。 答案 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亂10.《赤壁賦》中“客”對曹操的評論和感慨是“ , ”。 答案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11.《離騷》(節選)一詩中,屈原非常自豪地自敘其高貴的出身——“ , ”,表明了他對中華文明發自內心的認同。 答案 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12.《阿房宮賦》中通過秦朝統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財富和揮霍財富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來批判秦朝統治者窮奢極欲的句子是“ , ”。 答案 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13.李賀《李憑箜篌引》中,表明時間是深秋九月的一句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點的一句是“ ”。 答案 吳絲蜀桐張高秋 李憑中國彈箜篌14.在《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借“云”和“鳥”表現自己順應自然天性,過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 , ”。 答案 云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15.《念奴嬌·過洞庭》中“ , ”兩句,描繪詩人外在形象,表現了詩人平靜豁達、超凡脫俗的氣度。 答案 短發蕭騷襟袖冷 穩泛滄浪空闊16.秦惠王為了早日實現“西并巴、蜀”的目的,派遣了大量軍士開鑿蜀道,而李白在《蜀道難》中用“ , ”兩句給這一開辟過程增添了神話色彩。 答案 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