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五 名篇名句默寫高考真題題組一 新高考一卷(Ⅰ卷)一、(2025全國一)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畢業典禮上,柳教授謙遜地引用韓愈《師說》中的“ , ”兩句,勉勵學生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2)張老師給守衛邊疆的丈夫發信息,引用秦觀《鵲橋仙》中“ , ”兩句,表示雖不能朝夕相守,但仍情長意久。 (3)與左圖內容相契合的古詩文名句,可以是:“ , 。”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2)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3)(示例1)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示例2)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示例3)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示例4)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給分)二、(2024新課標Ⅰ)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作文課上,房老師使用《屈原列傳》中“ , ”兩句話,引導學生描寫尋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舉淺近事例來傳達深遠意蘊。 (2)鄉村民宿“愛陶居”開業了,房屋周圍按照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種了多種樹木,受到游客喜愛。 (3)唐代詩人寫時事,常常托之于漢代,如“ , ”,就是借漢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 (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舉類邇而見義遠 (2)榆柳蔭后檐 桃李羅堂前(3)(示例1)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示例2)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千村萬落生荊杞(示例3)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示例4)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三、(2023新課標Ⅰ)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自己編寫《史記》“ ”,便遭遇了李陵之禍,因痛惜這部書不能完成,所以“ ”。 (2)《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豎箜篌“體曲而長,二十有二弦”,而李賀《李憑箜篌引》中“ , ”兩句,說明豎箜篌的弦數還有另一種可能。 (3)小剛臨摹了一幅諸葛亮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卻一直沒想好。汪老師認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答案 (1)草創未就 就極刑而無慍色(2)十二門前融冷光 二十三絲動紫皇(3)(示例1)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示例2)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示例3)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示例4)功蓋三分國 名成(高)八陣圖四、(2022新高考Ⅰ,60篇)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鮑照的《擬行路難》當中以“ , ”起興,從日常平凡的生活現象引發自身的感慨。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表達了自己希望接納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3)李白常常稱謝靈運為謝公,比如在“ , ”詩句中。 答案 (1)瀉水置平地 各自東西南北流(2)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3)(示例1)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云梯(示例2)謝公宿處今尚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五、(2022新高考Ⅰ,64篇)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勸學》中“ , ”兩句,以劣馬的執著為喻,強調為學必須持之以恒。 (2)樂器在古代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詩經·周南·關雎》中寫到樂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鳥類的啼鳴有時會引發人們的悲思愁緒,這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鮮,如“ , ”。 答案 (1)駑馬十駕 功在不舍(2)琴瑟友之 鐘鼓樂之(3)(示例1)又聞子規啼夜月 愁空山(示例2)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示例3)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示例4)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示例5)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六、(2021新高考Ⅰ節選,58篇)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交代陳涉的身份,說他不過是個“ , ”,且是被遷戍邊的兵卒。 (2)《楚辭·招隱士》中有“王孫游兮不歸,青草生兮萋萋”的經典句子。從此之后,將“王孫”與青草一起吟詠,成了古典詩詞中表現隱逸、離別等情感的一個傳統,如“ , ”。 答案 (1)甕牖繩樞之子 氓隸之人(2)(示例1)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示例2)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示例3)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七、(2021新高考Ⅰ,60篇)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離騷》的創作原因,除了痛心君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外,還有“ , ”。 (2)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生事”的指責,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指出,推行變法是為了“ , ”,不是為了生事擾民。 (3)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后世多以“杜康”借指美酒,“杜康”一詞也經常在古詩詞中出現,如“ ”。 答案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2)舉先王之政 以興利除弊(3)(示例)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八、(2021新高考Ⅰ,64篇)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莊子·逍遙游》中說,到郊野去的人,只帶一日之糧當天回來,肚子還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則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須“ ”。 (2)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見到了徐公,先是仔細觀察,感覺自己沒有徐公美,然后“ , ”,最終認定自己確實不如徐公美。 (3)項羽破秦入關,三分關中之地,以秦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從此“三秦”作為一個地理名詞,頻繁在古詩詞中出現,如“ , ”。 答案 (1)宿舂糧 三月聚糧(2)窺鏡而自視 又弗如遠甚(3)(示例1)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示例2)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是)三秦(示例3)鏡寫三秦色 窗搖八水光(示例4)三秦流血已成川 塞上黃云戰馬閑九、(2020新高考Ⅰ)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先進》中寫到孔子的四個弟子侍坐時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時間治理一個飽經憂患的千乘之國,“ , ”。 (2)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 , ”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主人公無法排遣的離情。 (3)辛棄疾《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中寫道,江中不僅能看到江水,還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視線常被遮斷。 答案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2)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3)中間多少行人淚 可憐無數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