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練題型 內容理解概括題一、(2025山東部分學校學業水平質量檢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9分)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①(其三)蘇 轍塤動篪鳴只自知②,憂輕責少幸官卑。聲名謾作耳中瑱③,科第空收頷底髭。西鄙猖狂猶將將,中朝閑暇自師師。近成新論無人語,仰羨飛鴻兩翅差。[注] ①嘉祐六年,蘇轍參加制科考試,充任商州軍事推官。王安石認為蘇轍袒護宰相,專攻人主,遲遲不肯撰寫制詞,蘇轍最終決定不去商州赴任。②塤:古代吹奏樂器。篪:古代的竹管樂器,像笛子。③瑱: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用來堵耳朵的玉質飾物。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從題目可知,在本詩創作前,蘇軾曾因聽聞蘇轍未去商州赴任而給他寫過詩。B.首聯詩人交代能享受塤篪和鳴,慶幸官職低、責任少,實則傳達內心的不平。C.頷聯寫自己用聲名換取官職徒增謾罵,參加科舉也只是徒增胡須,含有自嘲之意。D.頸聯運用對比,寫出邊境敵人瘋狂集結,而朝臣卻悠閑自在,諷刺意味強烈。2.本詩尾聯有何含意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案 ①尾聯的意思是:最近剛寫了一篇文章,卻無人切磋評賞,只能仰頭羨慕振翅高飛的鴻雁,遺憾自己沒有像鴻雁一樣的翅膀飛到兄長身邊。②蘇轍將哥哥引為知音,當作傾訴的對象,表現出兄弟間的深厚感情。③暗含懷才不遇、才能無法施展的無奈與孤獨;也表達了渴望得到朝廷賞識,希望有所作為,實現政治抱負的復雜心境。(每點2分)二、(2025福建廈門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9分)寄題石湖先生范至能參政[注]石湖精舍(其一)楊萬里萬頃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壘對吳城。如何豪杰干戈地,卻入先生杖屨聲。古往今來真一夢,湖光月色自雙清。東風不解談興廢,只有年年春草生。[注] 范至能參政,范至能即范成大,字至能,曾任參知政事,后因言官彈劾被賦閑職,晚年退居石湖,自號石湖居士。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D)A.首句寫石湖是因越王勾踐鑿石開渠而形成的,交代了石湖的歷史由來。B.頷聯古今相照,昔日戰場干戈聲與當下的杖屨聲形成反差,令人感慨。C.本詩第六句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的“表里俱澄澈”一句意趣相近。D.尾聯中描繪春到石湖,芳草萋萋的美景,用綿延春草寄寓對友人的思念之情。2.范成大官拜宰輔僅70天就被賦閑職,楊萬里在詩中是如何勸慰友人的 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案?、僭娙私鑵窃较酄幍牡涔?表達對歷史興替、人生榮辱的感慨,勸慰友人不必執著于功名;②詩人用石湖的優美景色,隱喻友人清正的品格,勸慰友人靜享自然的清韻;③詩人以盛衰興亡、萬物更替的自然之理,勸慰友人要以超脫的心境面對一時的變化。(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三、(2025遼寧大連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9分)秣陵送客入京①朱 放秣陵春已至,君去學歸鴻。綠水琴聲切,青袍草色同。鳥喧金谷②樹,花滿洛陽宮。日日相思處,江邊楊柳風。[注] ①京,指洛陽,唐代洛陽被稱為東都,武則天稱帝后曾定都洛陽。②金谷,指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的私家園林。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詩歌開篇直接破題,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和地點,并巧妙以“歸鴻”喻友人。B.詩歌頸聯描寫了想象中友人所到之地洛陽的繁華熱鬧,暗含著美好祝愿。C.詩歌末句與杜甫《登岳陽樓》的末句在表現手法上一樣,都是以景結情。D.這首送別詩雖也抒發了不舍與思念之情,但卻無一般送別詩的悲傷哀愁。2.學校古典詩歌社團的同學們在研習這首詩歌時,對“青袍草色同”一句的理解,產生了分歧。一方認為“青袍”是指代“詩人與友人”,一方認為“青袍”只是指代“友人”。請結合詩歌,談談你的理解。(6分)答案 (示例1)“青袍”指代“詩人與友人”。①二人穿著同樣的青袍,且青袍之色與草色同,意味著二人擁有同樣的相對低下的身份。②二人同著青袍,同處作別之地,彼此間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每點3分)(示例2)“青袍”指代“友人”。①友人身著青袍,在詩人的視線里,漸行漸遠,最終與草色融為一體。②與下文想象友人到達洛陽后的情景銜接更自然,更能突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每點3分)四、(2025湖北“新八?!眳f作體第二次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9分)示逢子曾 幾清臞①骨相類諸生,黽勉②寒窗守一經。用賦要窺司馬室,學詩頻過伯魚庭③。可憐親發鏡中白,莫負子衿身上青。五桂蔭門家世事,寂寥天畔幾回星。[注] ①清臞:清瘦。②黽勉:努力,勉力。③過伯魚庭:伯魚,孔子之子孔鯉,字伯魚?!墩撜Z·季氏》記載:“(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焙笥谩斑^庭之訓”指父親的教導。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首聯以“清臞骨相”“黽勉寒窗”刻畫學子形象,體現孜孜苦讀的勤勉之態。B.頷聯連用司馬相如作賦和孔鯉過庭的典故,強調詩賦學習需登名家門庭并親領教誨。C.頸聯中的“子衿”出自《詩經》,強調后輩的學子身份,與“親發”形成情感呼應。D.尾聯“五桂蔭門”喻指家族累世功名,寄托對后輩繼承家學、重振門風的期許。2.本詩蘊含深刻的勸學之意,請結合詩句談談本詩對我們治學的啟示。(6分)答案 ①勤勉專注,扎根經典。首聯“黽勉寒窗守一經”強調治學需以勤勉為基,專注研習經典。②博采眾長,師法典范。頷聯“用賦要窺司馬室”啟示我們需廣泛學習前人精華,汲取典范智慧;“學詩頻過伯魚庭”則強調重視親長教誨,虛心求教。③珍惜時光,不負韶華。頸聯以父母白發與學子青衿對比,警示學子當珍惜韶華,以學業回報親人期許。④傳承家學,擔當使命。尾聯“五桂蔭門家世事”說明治學需延續家學精神,實現文化血脈的賡續。(每點2分,其中觀點1分,分析1分;答出三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