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 語文(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作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上作答無效,考生在答題卡上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3.本試卷共8頁,如有缺頁,請申明。4.本試卷共三道大題,21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量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20分)永州正在舉辦“非遺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你作為“非遺小使者”,需完成以下任務,在語言實踐中守護家鄉的文化根脈。道縣文化館發來一份關于“道州龍舟”的資料,請完成以下任務。2025年中國龍舟公開賽暨“龍騰瀟湘·活力道州”國家非遺道州龍船系列賽和相關文旅體育活動,將于5月24日至30日在瀟水河域舉行。道縣古稱“道州”,雅稱“蓮城”,有“天下稻源、理學圣地、龍舟之鄉、紅色道縣”之譽,瀟水等六條河流穿境而過,______(①孕育 ②養育)了千年傳承的“道州龍船習俗”。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既為紀念屈原,亦為miǎn懷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集民俗、競技、娛樂于一體,承載著敬祖思源的文化記憶。如今,龍舟文化早已超越競渡本身:90 后、00 后以“掌龍頭”為青春擔當,喊出“劃破瀟水不回頭”的______(①奮進 ②奮斗)口號。龍舟文化更賦能文旅,帶動臍橙銷售、民俗旅游,讓非遺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注腳。舜帝傳說的______(①厚重 ②深厚)、屈原風骨的剛毅、周子理學的哲思,在龍舟競渡中交融凝聚,化作“敬天法祖、和合共生”的文明密碼。當槳聲激蕩瀟水,傳統與現代在此交響,這條文化長河,正以蓬勃生機續寫著中華文明的時代新篇。(摘編自《道州發布》)1. 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miǎn( ) 懷 臍( )橙2. 從語段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將對應的序號填在橫線上。(3分)3. 文中畫橫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意見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在“民俗旅游”前加“促進”。 B.刪掉“帶動”。C.將“賦能”改為“賦予”。 D.把“鮮活注腳”改成“生動動力”。非遺的傳承,是歷史的延續。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4~5小題。材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 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可以是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等藝術形式,也可以是禮儀節慶等民間風俗。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關系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身份標識和價值追求,有助于維系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摘編自“中國日報網”《非物質文化遺產》)材料二截至2023年底,永州市擁有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20項,非遺資源豐富,涵蓋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技藝等多個類別。永州市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建立了多個非遺傳承基地,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同時利用現代科技對非遺進行數字化記錄,推動非遺創新性發展,讓古老非遺煥發出新活力。材料三永州非遺項目特點與傳承方式表非遺項目 特點 傳承方式祁陽小調 旋律優美,唱詞通俗生動 師徒傳承、學校教育江永女書 獨特女性文字,記錄方言 女書自然傳承、培訓班零陵漁鼓 邊說邊唱,道具簡單 藝人帶徒、演出實踐(材料二、三摘編自網絡新聞)4. 根據以上材料,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永州市省級以上非遺項目僅45項,說明非遺保護工作成效不大。B.祁陽小調只通過師徒傳承,形式單一,不利于發展。C.永州市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能提高公眾對非遺的認知與傳承意識。D.江永女書只是古老文字,現代社會已無實用價值。5. 如果你作為校報記者針對 “永州市非遺保護與傳承”,采訪市文化館工作人員。以下是采訪記錄,請根據材料內容,補全記者的提問。(4分)記者:①_________________?工作人員:我們通過建立非遺傳承基地(如祁陽小調傳習所、女書生態博物館),為傳承人提供教學和展示場所,同時鼓勵項目申報國家級非遺,擴大影響力。記者:據了解,文化館開展了“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②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人員:在校園里,我們開設非遺校本課程,比如教學生唱祁陽小調、寫女書字符;社區里組織非遺體驗活動,如零陵漁鼓表演、龍舟制作工坊,讓青少年和居民近距離接觸傳統文化。6.民俗文化是古詩詞“創作土壤”。請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祁陽小調以絲竹之美傳遞情感,與《關雎》中借樂器傳情的表意方式異曲同工:“窈窕淑女,________。”(1分)(2)國家非遺道州龍船系列賽的磅礴氣勢,正似《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描繪水勢浩渺的經典畫面:“________,________。”(2分)(3)二十四節氣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詩中留下了時光的印記。請寫出連續兩句與節氣相關的詩句(需體現節氣特點或包含節氣名稱):“________,________。”(2分)二、閱讀(50分)(一)現代文閱讀Ⅰ(10分)閱讀《江永女書的數字化傳承之路》,完成7~9小題。在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的展廳里,玻璃柜中陳列著泛黃的女書紙扇、繡著女書字符的花帶,這些曾經僅在江永女性間秘密流傳的“媽媽的文字”,如今正通過科技手段走向更廣闊的天地。AI讓古老文字“開口說話”展廳角落的互動屏前,中學生小雨正跟著“女書智能學習平臺”學習發音。她寫下一個形似蝴蝶的女書字符,屏幕立刻顯示:“這是‘愛’的意思,讀音為‘ài’。”系統開發者、清華大學趙麗明教授團隊介紹,該平臺整合了全球首個女書字符數據庫(包含396個標準字符),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實現字符識別與普通話、江永方言雙語音頻生成。“過去,女書傳承全靠口耳相傳,連很多江永人都不認識這些文字。現在,只要用手機拍照上傳,系統就能自動識別字符,連國外的研究者都能通過我們的APP學習女書。”2024年卡塔爾游泳世錦賽期間,中國花樣游泳隊手持女書字符“月”向全球觀眾展示,其發音通過AI系統同步生成,實現了“文字開口說話”的傳播效果。從筆尖到指尖:女書的現代變形記在博物館文創區,印有女書“花鳥紋”的筆記本、手機殼格外醒目。設計師何雨翻開一本女書日歷:“你看,每個月份都用女書字符標注,旁邊配著對應的漢字和英文。我們還開發了‘女書字體庫’,把女書的菱形結構和曲線美感轉化為電腦字體,現在用手機輸入法就能打出女書文字了。”2024年深圳國際時裝節上,江永女書意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女書·意象》系列時裝,將女書字符與馬面裙、旗袍等傳統服飾結合,獲中國國際時裝設計創新作品大賽三等獎。最具突破性的是2025年3月成都交響樂團首演的《13部微電影的交響詩:女書》,作曲家譚盾以女書為靈感,將古老文字與交響樂、微電影融合,通過“母親的歌”“女兒河”等樂章講述女書傳奇,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對女性文化的關注。科技背后的人文堅守“但科技不是萬能的。”陳教授指著展廳里正在繡女書花帶的非遺傳承人李銀翠(國家級女書傳承人),“我們用3D技術還原了女書傳人的刺繡手法,卻發現機器繡出的花帶始終缺少手工的溫度。所以現在的AI系統會特別標注‘此字符由江永女書傳人李銀翠老人82歲時手寫’,讓使用者知道每個文字背后都有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如今,山東大學藝術學院開發的AR女書課堂,通過虛擬空間還原“坐歌堂”等傳統場景,學生可與虛擬傳承人互動學習;湖南女子學院的“云享繡娘”平臺,通過AI技術將女書字符與英語、日語等語言實時互譯,計劃2025年推出多語種學習APP。當00后用代碼編寫女書字符的動態演變過程,當短視頻里的女書唱段收獲百萬點贊,人們發現:科技不僅是保護非遺的工具,更是讓傳統文化與年輕人對話的橋梁。正如李奶奶所說:“以前我怕女書跟著我進棺材,現在看來,只要孩子們愿意學,這文字啊,能活到永遠。”7. 下列對“女書數字化傳承”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只有國內的研究者才能通過“女書智能學習平臺”學習女書。B.設計師們開發了“女書字體庫”和手機輸入法,將女書融入現代生活,如時裝設計、交響音樂等。C.用 3D 技術還原女書傳人的刺繡手法,但科技無法完全替代手工刺繡。D.“云享繡娘”平臺計劃推出多語種學習 APP,通過 AI 技術實現女書字符與多種語言實時互譯。8. 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女書智能學習平臺僅支持普通話發音,無法生成江永方言的語音。B.中國花樣游泳隊用女書字符“月”展示時,AI系統僅能顯示字符含義,無法同步發音。C.清華大學團隊開發的AI系統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實現了女書字符的識別與雙語音頻生成。D.女書字體庫將字符的菱形結構改為方形,以便適應現代電子設備的顯示需求。9. 科技不僅是保護工具,更是文化對話的橋梁。有人認為:“科技能解決瀕危文字傳承的所有問題,不需要再強調人文因素。” 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結合材料內容,說明理由。(4分)鏈接材料全球現存約7000種語言,40%人口無法用母語受教育,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語言危機嚴峻。我國也在積極開展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教育部門積極推進少數民族文字保護和傳承,并加快推動完善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在守正創新中保護本土語言資源。拯救瀕危語言,沒有人是旁觀者,一種語言的消失,對于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都是巨大且不可彌補的損失。所以,我們每個人要從觀念上珍視語言、傳承語言,不作“失語者”,相關部門也需要創新形式,并積極采用數字技術促進瀕危語言的傳承與保護,唯有如此,母語才能煥發出新的光彩。(選自陳自強《拯救瀕危語言,守護人類文明基石》,有改動)(二)現代文閱讀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題。大地上的風吹過我的年華包利民①三十年后的一個五月,我重回故土的懷抱,迎著長長的風。莊稼們剛剛探出頭,一片欣然的綠。迎著苗秧們舞蹈的方向,我看見風兒穿過無垠的曠野,掠過高高的白楊林,撫過河水的微笑,然后,將我這個游子輕輕地擁抱。它把我的淚痕淡去,銜著我輕盈的思緒,飛向這片土地的遼遠。②在這片曾經成長的土地上,遺落的那些往事,此刻紛紛破土而出,生長成郁郁蔥蔥的回憶。那時第一次在風里受傷,源于貪戀無窮的雪趣,讓雙手在北風里不停地掬起一捧捧的潔白,回去后手便紅腫,如快過年時的饅頭。村里曾有個孤獨的老人,每到冬天,他都會在野外結凍的河邊,向著遠方凝望。他干枯的雙手裸露在冰天雪地里,上面布滿了裂紋,任再長的時光也不能撫平。③老宅南邊清晨的菜園里有母親的身影,她年輕得像那些正攀爬的蔓,黑發在風中飄舞,掩映在那片深紅淺綠間。當炊煙散盡,村莊便寂寥起來,只有風兒伴著無所事事的兒童在土路上蹣跚。而田地里則一片熱鬧,累時,爺爺會站在地頭樹下,銜著煙袋,臉上條條皺紋就像眼前的田壟,盛滿汗水,連風兒也駐足其中。真不知爺爺的皺紋里走過了多少回東南西北風。④閑時,爺爺便去割一些柔軟的草,坐在窩棚邊上編草鞋。通常是在黃昏,他的煙袋燃紅了天上的云,粗糙的雙手靈巧地翻動,那些草兒便聽話地改變著模樣。我常穿著爺爺編的草鞋奔跑在黑土地上,暖暖中透著涼意,仿佛把清風和斜陽都編了進去。⑤一次龍卷風來襲,看著草房頂蓋被揪走,我們驚恐地縮在墻角。是爺爺護著我們,他含笑看向頭頂的天空,給我們講龍卷風的形成。那情景深刻在心底。爺爺已故多年,回想起來,那么多年的風來風往,吹濁了他的眼睛,卻吹不散他臉上的笑容。他在風里的身影,是我永遠的力量來源。⑥我十四歲離開故鄉,東風猛烈、吹出了滿眼的淚。看著飄搖遠去的村莊,記憶中的風兒依然掛在老宅的檐角,依然纏繞在南國杏樹的粉紅里,是哪一縷風兒來為我送行?車駛過村外的曠野駛過爺爺長眠的河邊……從此,只有風兒陪伴著我孤獨的親人。⑦從此,如飄蓬般在他鄉的風中一直顛簸輾轉……奔波勞碌之余,便去城郊的河邊,望向故鄉的方向。故鄉的河流在百轉千回之后,是否改道他鄉。忽然想起村里那個孤獨的老人,他在寒風凝固的河邊遙望,也應該是一種相似的心緒吧。風從故鄉來,帶著泥土的氣味,讓一顆無依的心總是忍不住漲潮。⑧滄桑三十年后的我,又站在熟悉的風中,滿目依然是過去的村莊,只是人已陌生。三十年的光陰,有多少人蒼老在風里,又有多少人長大在風里。風兒依舊吹著,吹老了一茬茬的容顏,又有太多的人如蒲公英般,隨風遠去,在別處生根。也許蒲公英世代在尋找著故鄉,如那些白了頭的愿望,在風中流浪。⑨這大地上的風,無論從哪個方向來,都輪回著我不變的思念。它讓河流沉睡,又讓河流在輕撫中醒來;它吹老了歲月深處的容顏,就像吹黃了那一茬茬的莊稼,只是,它能喚醒又一年的蔥蘢,卻再也喚不醒沉睡在大地上的人們。爺爺的墳前已是草色青青,卻再也沒有一雙手將那些草兒和著風兒編成輕便的鞋子。⑩老宅的南園依然,母親卻垂垂老矣,風兒掠過我的年華,也掠過了她的蒼老。南園里,再也不會有那個年輕的身影。 斜陽行將涂抹溫暖的大地,風兒輕輕地停在眉梢心上。我不愿離去,愿讓這大地上的風洗白我的發。可腳步卻如風般不肯停駐,不過那又有什么關系,只要臉上的笑容不曾蒼老,那么,歲月永遠多情,一如風兒的年年流淌。(節選自《包利民散文精選集》,有刪改)10.文章主要寫了與“我”有關的哪幾件事情?請簡要概括。(4分)11.賞析第④段中劃線句子 “他的煙袋燃紅了天上的云,粗糙的雙手靈巧地翻動,那些草兒便聽話地改變著模樣” 的表達效果(3分)12.第⑤段中說爺爺“在風里的身影,是我永遠的力量來源”,結合全文,說說爺爺的身影給 “我” 帶來了哪些力量?(4分)13.文章以 “大地上的風吹過我的年華” 為題,有什么妙處?請結合全文分析(4分)(三)古詩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4小題。(4分)別薛華①王勃送送多窮路,遑遑②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注釋】①本詩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詩人因觸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華是王勃的同鄉密友。②遑:同“惶”,匆忙驚惶狀。14.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4分)閱讀下面兩則文言短文,完成15~18小題。(14分)【甲】《核舟記》節選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翦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乙】《士人畫鼠》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注】①軸:畫卷。②逮:等到。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高可二黍許” 中的 “可” 表示 “大約”,與 “潭中魚可百許頭” 中 “可” 意思相同。B.“東安一士人善畫” 中的 “善” 與 “陳康肅公善射” 中 “善” 都是 “擅長”的意思。C.“其兩膝相比者” 中的 “比” 是 “靠近” 的意思,與 “天涯若比鄰” 中 “比” 意思不同。D.“逮舉軸” 中的 “逮” 是 “等到” 的意思,與 “吏逮捕孝婦” 中 “逮” 意思不同。(知識卡片漫:①水過滿外流②隨便,隨意③莫,不要許:①答應②表示約數③稱贊,贊同)16.借助下面的知識卡片,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2)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17.【乙】文如何體現士人畫鼠的逼真?請簡要概括。(3分)18.如果文中的核舟、鼠畫都參加了非遺藝術展覽會,需要錄制一段 30 秒的 “自我推薦視頻”,它們會如何介紹自己的 “獨家絕技”?請結合文中細節,為其中一件文物設計一段活潑有趣的 “臺詞”。(4分)(四)名著閱讀(7分)19.小語在閱讀完《經典常談 〈說文解字〉第一》后,對文字的演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下面是他收集的一些象形文字圖片,請你幫他根據象形字的特點,在橫線上分別寫出對應的現代漢字。(3分)日 月 口 ① 手 ② 羊 ③20.小文讀完《經典常談·〈詩經〉第四》后說:“我已經了解了《詩經》的源流與特點,不用再具體去看《詩經》了。”你贊同小青的觀點嗎?請結合鏈接材料,說說你的看法。(4分)鏈接材料:如果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編撰者將自己慶幸,在經典訓練上,盡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兒。可是如果讀者念了這部書,便以為已經受到了經典訓練,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筌(捕魚的竹器)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經典常談》序言)三、寫作(5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魯迅筆下水鄉豆麥水草的清香,藏著情感原鄉;吳伯簫提及的宮燈,串聯家族記憶與歷史;竺可楨講布谷鳥唱歌,揭示自然背后的生存智慧;陶淵明描繪的 “世外桃源”,滿是對理想社會的向往;柳宗元寫潭中魚,盡顯孤獨詩意。生活里,你是否也有類似瞬間?比如和伙伴嬉鬧、看到燈籠搖曳、觀察自然變化、身處特別之地或獨自靜處時,忽然懂了些什么? 請以 “那一刻,我讀懂了________”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補充完整標題,選好角度確定立意,不能抄襲、不能泄露個人信息,字數不少于 600 字。 八年級語文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題目 3 4 7 8 15答案 A C A C C一、積累與運用(20分)1. (2分)“miǎn”寫作“緬”,“臍”讀“qí”。2. (3分)① ① ① “孕育”習俗更貼切;“奮進”修飾“口號”更合適;“厚重”形容傳說更恰當,故選①①①。3. (3分)A 原句“帶動臍橙銷售、民俗旅游”中,“帶動”與“民俗旅游”搭配不當,在“民俗旅游”前加“促進”,改為“帶動臍橙銷售、促進民俗旅游”,使句子結構更合理。答案選 A。4. (3分)C A項,“僅45項,說明成效不大”推斷錯誤,材料未體現此邏輯;B項,“只通過師徒傳承”與材料二“師徒傳承、學校教育”不符;D項,“現代社會已無實用價值”錯誤,材料強調非遺的保護與創新發展。5. (4分)①您好,請問永州市在保護豐富的非遺保護與傳承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需圍繞 “保護與傳承的具體措施” 提問,關鍵詞為 “措施”“做法” 等。若提問模糊(如 “如何保護非遺?”),則扣 1 分。)②請問非遺進校園、進社區” 活動對青少年和居民有哪些具體影響?/ 能否介紹一下這些活動在校園和社區分別是如何開展的?(需明確指向 “校園和社區” 兩個場景的具體開展方式,關鍵詞為 “如何開展”“具體做法” 等。)6. (5分)(1)琴瑟友之或鐘鼓樂之(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3)示例: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需體現節氣特點或包含節氣名稱)7. (3分)A A選項 “只有國內的研究者才能通過女書智能學習平臺學習女書”與原文“連國外的研究者都能通過我們的APP學習女書”不符。8. (3分)C C項正確:原文明確提到“該平臺整合了全球首個女書字符數據庫……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實現字符識別與普通話、江永方言雙語音頻生成”,與選項表述一致。 A項錯誤,平臺支持“普通話、江永方言雙語音頻生成”,選項中“僅支持普通話”與原文矛盾。 B項錯誤:材料指出“其發音通過AI系統同步生成”,選項中“無法同步發音”錯誤。 D項錯誤:原文提到“把女書的菱形結構和曲線美感轉化為電腦字體”,未提及“改為方形”,屬無中生有9. (4分)不同意。科技是瀕危文字傳承的重要工具,但無法替代人文因素的核心作用,理由如下:①人文具有不可替代性,保留了文化靈魂情感與溫度,比如機器繡的花帶缺乏手工刺繡的 “溫度”,而標注 “李銀翠老人手寫” 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文字背后傳承人的真實故事和情感,這是科技無法復制的。②科技無法替代情感 ,文字傳承的核心是 “人” 的連接。女書作為 “媽媽的文字”,承載著女性互助、家族記憶等人文內涵(如 “坐歌堂” 傳統)。若僅依賴科技,忽視傳承人面對面教學、手工實踐,這些文化意義會被削弱。③兩者需結合,科技是工具,人文是根基。材料中,女書 APP 特別標注字符來源、交響詩融入女書背后的女性故事,都體現了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正如李奶奶所說,“只要孩子們愿意學”,而 “愿意學” 的動力往往來自對文化情感的認同,這需要人文因素來維系。科技讓瀕危文字 “走出去”,但人文因素讓其 “有靈魂”。只有兩者結合,才能實現真正的傳承。學生需要“判斷 “科技能否替代人文因素”,(1分)需結合材料分析兩者的關系,而非片面肯定或否定。(1分)從材料中找出科技的優勢(如 AI 識別、多語言生成)和人文的不可替代性(如手工溫度、傳承人故事)。(2分)分點論述時需 “觀點 + 材料證據” 結合,避免空泛。10. (4分)①“我”貪戀無窮的雪趣,在北風中掏雪導致雙手紅腫;②“我”常穿著爺爺編的草鞋在黑土地上奔跑;③龍卷風來襲,爺爺護護“我們”,并給“我們”講龍卷風的形成;④爺爺去世,“我”四歲時離開家鄉,時常充滿對親人和家鄉的思念之情。(每點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1. (3分)修辭手法角度: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草兒 “聽話” 的人的特性(1分),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爺爺編草鞋時動作嫻熟,得心應手,表達了 “我” 對爺爺的懷念與敬佩之情(2 分)。細節描寫角度:通過 “煙袋燃紅了天上的云”“粗糙的雙手靈巧地翻動” 等細節(1 分),描繪出爺爺在黃昏編草鞋時溫馨而富有詩意的畫面(1 分),表達了 “我” 對爺爺的懷念與敬佩之情(1 分) 。任選角度作答,意思相近即可。12. (4分)①面對龍卷風時,爺爺護著 “我們” 并講解知識,讓 “我” 學會在困境中保持鎮定、勇敢面對;②爺爺在風里編草鞋,其勤勞堅韌的品質激勵 “我” 在生活中不懼困難,頑強拼搏。每個要點 2 分,其中結合具體事例 1 分,點明帶來的力量 1 分;若僅答出力量,未結合事例,每個要點得 1 分;答案表述不準確或不完整,酌情扣分。13. (4分)①“風” 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文章圍繞 “風” 回憶故鄉往事,串聯起不同的場景和情感,使文章結構清晰;②“大地上的風” 營造出開闊、悠遠的意境,奠定了文章思念故鄉、懷念親人的情感基調;③“風吹過我的年華” 運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時光流逝,表達了 “我” 對故鄉、對逝去親人的深深眷戀。 分析不完整或不準確,按要點酌情扣分;若未結合文本分析,每個要點最多得 1 分。14. (4分)相同:都表達了送別朋友的深情厚誼,相互憐惜和勸慰之意。(2分)不同:甲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詩人積極樂觀豁達的胸襟。乙詩《別薛華》情緒低落哀傷,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孤憤和傷感。(2分)15. (3分)答案:C解析:“其兩膝相比者” 與 “天涯若比鄰” 中 “比” 均為 “靠近” 意,C 選項解說錯誤。16. (4分)(1)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邊的衣褶里。(2)縣令起初不懂得愛惜,隨意地把它掛在墻壁上。(1)句注意 “比”(靠近)、“隱”(隱藏)的翻譯;(2)句注意 “漫”(隨意)的理解。17. (3分)【乙】文通過側面烘托體現畫鼠逼真。縣令將畫隨意懸掛,畫屢墜地,后發現貓蹲于畫旁,舉起畫軸貓便踉蹌追逐,且“以試群貓,莫不然者”,即所有貓見畫中鼠皆有此反應,從貓對畫中鼠的強烈反應,側面凸顯士人畫鼠栩栩如生、逼真至極。18. (4分)核舟版:“大家好!我是來自明朝的‘迷你小飛船’核舟~別看我只有桃核大小,肚里可藏著三位大文豪呢!東坡戴著高帽子擼著黃庭堅的背,魯直手指手卷正嘮嗑,旁邊的佛印袒胸露乳看星星,連我身上的八扇小窗都能開關,關上就是‘山高月小’‘清風徐來’的對聯,石青顏料還閃著光呢!最絕的是我左胳膊上的佛珠,粒粒分明到能數清 —— 就問還有誰比我‘微雕頂流’更會整活?選我選我!”鼠畫版:“喵~我可不是普通的畫!我身上藏著一只讓全天下貓都抓狂的老鼠!你看這畫軸一掛,貓就蹲旁邊盯著;一拿起來,貓直接撲上來追,連縣令都被我騙了!其實我的老鼠沒露正臉,但你看它弓背甩尾的架勢,胡須好像在抖,眼神藏著壞心思 —— 不然怎么讓所有貓都以為我是真老鼠?記住啦,我就是靠‘讓貓當托’出圈的‘鼠界頂流’畫作!”要求結合原文(如核舟的窗戶、刻字、人物動作;鼠畫的貓逐軸反應),用口語化、網絡化表達(“擼背”“嘮嗑”“整活”“當托”)讓古文細節 “活” 起來。允許學生發揮想象,添加幽默元素。【乙】文翻譯: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畫畫,他畫了一幅老鼠圖,把它獻給了縣令。縣令起初不懂得珍惜愛護,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早上經過那幅畫時,畫軸總是會掉到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掉下來。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在天剛亮的時候觀察,發現畫軸在地上,而一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把畫軸拿起來,貓就跌跌撞撞地追逐那幅畫。(縣令)用這幅畫來試驗其他的貓,沒有一只貓不是這樣的。從這時候起(縣令)才知道這幅畫畫得十分逼真。19. (3分)①耳 ②水 ③龜20. (4分)示例:我不贊同小青的觀點。《經典常談》是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這本書是寫給中學生看的,因而極具普及性和通俗性。閱讀此書,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我國的部分經典著作,但要想深刻感受經典,還是需要閱讀原著。朱自清寫此書的目的也正是讓我們去真正地接觸經典。觀點明確1 分,指出材料對《詩經》內容介紹不足,點明《詩經》內容豐富廣泛內容差異1 分;結合藝術手法和文化價值以及閱讀原典的必要性2 分;語言簡潔流暢,邏輯連貫,舉例恰當1 分 。21. (50分)略。【寫作指導】本次作文題以經典文學場景引入,要求補充題目并寫記敘文。本題為半命題作文,“那一刻” 限定了時間的短暫性與瞬間性,需捕捉生活中具有轉折意義或情感沖擊的剎那;橫線上所填內容是文章的核心,要從生活實際出發,選擇有意義、能引發感悟的事物或情感,如 “父愛”“自然的力量”“堅持的意義” 等,確保立意積極向上,能體現成長與思考。【評分標準】項目類型 內容 結構 語言 卷面一類卷(45~50分) 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 層次分明結構完整 語言流暢用語準確 卷面整潔書寫工整二類卷(40~44分) 比較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感情比較真實 層次較清楚結構較完整 語言通順用語較準確 卷面較整潔書寫較規范三類卷(30~39分) 基本符合題意中心比較明確有一定的內容 層次基本清楚結構基本完整 語言較通順偶有語病 卷面欠整潔書寫基本規范字數不足500字四類卷(20~29分) 偏離題意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 層次不清楚結構不完整 語句不通順語病較多 卷面較凌亂字跡不清字數不足400字五類卷(0~19分) 文不對題不知所云 結構混亂不能完篇 詞不達意 卷面凌亂字跡難辨認字數不足3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