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情調研小學五年級語文試題(鎮街)(時間:80分鐘; 分值:試題100分,卷面5分)第一部分:積累·運用(39分)一、寫出片段中用漢語拼音替代的字詞。(11分)五年級要排演課本劇,班長分配角色時,小美和小陽都想演主角,兩人之間產生了①máo dùn。小美認為自己平時②duàn liàn口才,對角色③xiōnɡ yǒu chénɡ zhú;小陽則覺得自己經常參加表演,更有經驗。兩人對班長的分配都感到④yí huò。排練時,小美的⑤hóu lónɡ突然不舒服,聲音沙啞,這讓她十分著急。小陽看到后,雖然心里還有些⑥chóu chú,但還是打消了心中的⑦dù jì,主動把自己總結的發聲技巧⑧fēn xiǎnɡ給了小美。最終兩人相互配合,演出大獲成功,同學們也對他們這種化解矛盾的方式⑨sù rán qǐ jìnɡ。① ② ③ ④ ⑤⑥ ⑦ ⑧ ⑨二、選擇正確的答案,將序號填在括號里。(12分)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鐫(juān)刻 深山塢(wù) 豁喇(lā)喇 愛憎(zènɡ)分明B.窈窕(tiǎo) 嘩(huá)笑 嚴監(jiàn)生 拖男挈(qì)女C.威嚇(hè) 躊躇(chú)) 徘徊(huái) 齜牙咧嘴(liě)D.穢(suì)物 玷(zhān)污 腳腕(wàn)子 膘(biāo)肥體壯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銜接 駿馬 手急眼快 摩拳擦掌B.飛弛 慈祥 養尊處優 風平浪靜C.顫抖 附庸 一針見血 神機妙算D.牲畜 船梢 首忙腳亂 出謀劃策3.同學們用四字詞語寫句子,下列哪位同學的詞語使用有錯誤( )A.老師傅駕駛著小船在狹窄的河道里操縱自如,靈巧地穿梭于來往船只之間。B.桅桿上的孩子早已心驚膽戰,唯獨船長沉著冷靜,逼孩子跳水自救。C.看到大觀園里放起來的風箏,同學們都不動聲色,交頭接耳,都想到田野里親自體驗一番了。D.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幾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現比他更高的建筑,真是不可思議。4.下列關于人物年齡的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祖父的園子》作者蕭紅出生的時候祖父已經60多歲了,已過了花甲之年。B.劉伯承右眼做手術時24歲,不到而立之年。C.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玩摔跤時大概13歲,正值豆蔻年華,充滿活力。D.《月是故鄉明》的作者季羨林(1911-2009),一生熱愛讀書,近期頤之年離世。5.閱讀課,我們走進課本,發現下列內容與文本說法不相符的一項是( )A.《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借這個城市獨有的標志——小艇,把水上名城威尼斯的風光韻味十足地表現了出來。B.《牧場之國》這篇文章描寫了美國美麗幽靜的牧場風光,體現了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意境。C.《祖父的園子》一文用第一人稱講述了“我”和祖父在園子中的生活,表達了“我”對祖父深沉的熱愛與依戀,對童年園子中生活的深深懷念。D.《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古詩寫了幼童在嚴寒天氣弄冰玩耍、自得其樂的場景。6.以下名著中事件、主要人物及特點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水滸傳》 拳打鎮關西 林沖 嫉(jí)惡如仇B.《三國演義》 三顧茅廬 曹操 求賢若渴C.《紅樓夢》 黛玉葬花 林黛玉 潑辣干練D.《西游記》 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 神通廣大三、詞句段運用。體會下面句子表達上的特點,然后照樣子寫一個句子。(6分)1.深夜的山谷靜得神秘,靜得能聽見露珠從草葉上滴落的聲音,靜得松鼠不敢在樹枝間蹦跳,靜得遠處的溪流聲都變得格外清晰。2.雖然路邊的野菊花比不上花店的玫瑰嬌艷,沒有精致的包裝,但秋天放學時,它們在墻角舉著的小黃花仍然那么亮眼,那么活潑,像在對我招手說 “回家啦”。四、根據閱讀積累,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10分)1.關于勞動,曾國藩曰:“一勤天下無難事。”李大釗曰:“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范成大曰:“ ,村莊兒女各當家。”翁卷曰:“鄉村四月閑人少, 。”勞動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古埃及的(建筑)就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馮驥才筆下的普通匠人 以高超的刷墻本領創造了生活中的美。(6分)2.古人對“為人”的認識,揭示了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 ,小人長戚戚。”“ ,必自斃”等古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4分)第二部分:閱讀·鑒賞(31分)(一)何氏之廬(11分)何晏七歲,明慧若①神,魏武②奇③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宴乃畫地令④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⑤,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譴還外。(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注釋:①若:像。②魏武:指曹操。③奇:以……為奇,文中意為特別。④令:使……(什么)……(怎么樣)。⑤故:……的原因。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宴/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 B.宴/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C.宴/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 D.宴/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2.根據括號內的提示,選擇原文詞句填空。(3分)何晏“明慧若神”體現在 (他用行動暗示魏武自己不愿意在宮中), (他用語言告訴別人自己不愿在宮中的原因), (他最終達成了目的)。3.選出下列與“何氏之廬”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2分)A.魏武知之 B.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C.魏武奇愛之 D.以子之矛陷子之盾4.對短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何晏7歲的時候聰慧過人,曹操特別喜歡他。B.何晏在地上劃了一個圓圈,站在里面,說這是自己的宮殿。C.何晏因為長期住在宮里,曹操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5.本文和《楊氏之子》一樣,都講述了一位少年的故事。關于這兩篇文章,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2分)A.何晏和楊氏子都是《世說新語》中的人物,他們年齡相同。B.何晏和楊氏子都是聰明的孩子,何晏還具有不慕權貴的品質。C.兩篇文章都通過具體事例寫出了人物的特點,而且都描寫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二)別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7分)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個旅店。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么也沒有拿。晚上歸來,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于是,另外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會沒有事呢?”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會淋濕而不會摔傷呢?”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么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摔傷。”然后他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沒有淋濕而摔傷了呢?”拿拐杖的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雨傘,便揀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么常常摔跤。”第三個旅行者聽后笑笑說:“這就是為什么你們拿傘的淋濕了,拿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于你們有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我們 ,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 。1.從文章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2分)優勢( ) 坎坷( )2.讀文章第三自然段,體會拿傘的旅行者和拿拐杖的旅行者的內心活動,寫下來。(3分)3.將文章的結尾補充完整。(2分)(三)老海棠樹(節選)(13分)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在我的記憶里不能分開,因為奶奶一生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里張望。老海棠樹有兩條粗壯的枝椏,彎曲如一把躺椅,小時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兒玩。奶奶在樹下喊:“下來,下來吧,你就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頭不下來了?”是的,我在那兒看小人書,用彈弓向四處射擊,甚至在那兒寫作業。“飯也在上頭吃嗎?”“對,在上頭吃。”奶奶把盛好的飯菜舉過頭頂,我兩腿攀緊樹椏,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覺呢,也在上頭睡?”沒錯,四周是花香,是蜂鳴,春風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樹下,望著我………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不時地沖在樹上玩耍的我嘮叨:“就不說下來幫幫我?你那小手兒糊得多快!”我在樹上胡亂地唱歌。奶奶又說:“我求過你嗎?這回活兒緊!”我說:“有我爸媽養著您,您自己干嗎非要這么累?”奶奶不再吭聲,直起腰,喘口氣,這當兒就呆呆地張望——從粉白的花間,一直到無限的天空。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奶奶坐在樹下的濃蔭里,又不知從哪兒找來補花的活兒,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縫。天色暗下來時,她沖在樹上射彈弓的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沒見我忙不過來嗎?”我跳下樹,洗菜,胡亂一洗了事。奶奶生氣了:“你上學也這么糊弄?我就一輩子得給你們做飯?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聲。奶奶洗完菜重新撿起針線,從老花鏡的上緣抬起眼,又會有一陣子愣愣地張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樹照舊落葉紛紛。天還沒亮,奶奶就起來去掃院子,“唰啦——唰啦——”,鄰居都還在夢中。那時她已經腰彎背駝。我大些了,聽到聲音趕緊跑出去說:“您歌著吧,我來。”可這回奶奶不要我幫:“咳,你呀!還不懂嗎?我得勞動。”她掃完了院子又去掃街了。我這才明白,曾經她為什么執意不讓自己閑著,她為的是勞動,為的是有一份工作,這大概就是她的張望吧。不過,這張望或許還要更遠大些——她說過:得跟上時代。所以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每一個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燈下學習。窗外,風中,老海棠樹的枝條敲打著屋檐,摩擦著窗欞。一次,奶奶舉著一張報紙,小心地湊到我跟前:“這一段,你說說,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煩地說:“您學那玩意有用嗎?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語,只低頭盯著那張報紙,半天目光都不移動。我的心一下子收緊,但知已無法彌補。“奶奶。”“奶奶!“奶奶——”她終于抬起頭時,眼里竟全是慚愧,毫無對我的責備。但在我的記憶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離開那張報紙,離開燈光,離開我,在窗上老海棠樹的影子那兒停留一下繼續離開,離開一切聲響,飄進黑夜,飄過星光,飄向無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夢里,奶奶仍坐在滿樹的繁花中,滿地的濃蔭里,張望復張望,或不斷地要我給她說說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節選自史鐵生《老海棠樹》,有刪改)1.文章寫了關于奶奶的哪幾件事?模仿例子,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分)(1)奶奶呼喚我幫她糊紙袋。 (2)(3) (4)2.對“奶奶一生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里張望。”對句中“張望”這一動作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A.“張望”是奶奶長年累月的習慣性動作,只要停下手里的活她都會這樣。B.奶奶每天都在勞作,十分辛苦也很勞累,張望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C.“張望”重復出現多次,“張望”中有愛,有思索……這一動作使奶奶的形象更飽滿。D.奶奶一年四季的勞動太辛苦了,“張望”可以找到人來幫忙。3.本文以“老海棠樹”為題有很深的用意,請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 )(3分)A.老海棠樹作為文章的一條線索,貫穿了整篇文章。B.開篇、文中和結尾都寫到老海棠樹,說明文章以老海棠樹為描寫重點。C.老海棠樹是奶奶的象征,象征著奶奶渴望有用,渴望跟上時代的生命品格。D.通過寫在老海棠樹下作者和奶奶的故事,表現奶奶對“我”的關愛以及我對奶奶的思念。4.“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讀完本文后,你明白作者為什么會有“永生的痛悔”嗎?你又獲得怎樣的啟示呢?(4分)第三部分:表達·交流(30分)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一次探尋知識奧秘的實踐活動,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典禮,一場鉚足勁兒的比賽,一次心儀已久的出游……凡是記憶深刻的動人場景,都值得我們用手中的筆描述。請選擇一個活動寫一寫,把活動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要求:題目自擬,不出現真實的學校名和姓名,字數不少于4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6五下試卷語文(鎮街)答案.wps (教研室提供)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鎮街學校)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