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試期末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一)基礎知識( )1.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A. 中國共產黨 B. 人民代表大會 C. 人民 D. 國務院( )2.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是:A. 14周歲 B. 16周歲 C. 12周歲 D. 18周歲( )3. 下列屬于侵犯人格尊嚴權的是:A. 拒絕贍養老人 B. 公開他人隱私 C. 拖欠工資 D. 損毀公共財物( )4. 公民行使監督權最有效的途徑是:A. 信訪舉報制度 B. 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C. 輿論監督制度 D. 網絡曝光( )5.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說明:A. 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B. 權利和義務是完全相同的 C. 權利和義務是分離的 D. 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二)法律實踐( )6. 發現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消費者首先應:A. 向媒體曝光 B. 與經營者協商 C. 向法院起訴 D. 向消協投訴( )7.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A. 區域自治 B.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C. 共同發展 D. 民族融合( )8. 環境保護法確立的基本原則是:A. 誰污染誰治理 B. 高額罰款 C. 關閉污染企業 D. 限制生產( )9. 網絡行為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是:A. 言論自由 B. 傳播迅速 C. 誠信自律 D. 創新多樣( )10. 公民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不包括:A. 保守國家秘密 B. 配合國家安全工作 C. 監督國家工作人員 D. 維護國家統一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1. 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A. 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B. 言論自由 C. 宗教自由 D. 納稅義務( )12. 未成年人保護的"四大保護"是:A. 家庭保護 B. 學校保護 C. 社會保護 D. 司法保護( )13. 維護國家安全的途徑包括:A. 保守國家秘密 B. 抵制危害國家安全行為 C. 維護國家統一 D. 增強國防意識( )14. 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有:A. 維護國家統一 B. 遵守公共秩序 C. 依法納稅 D. 保護生態環境( )15. 解決民事糾紛的法定途徑包括:A. 協商和解 B. 調解 C. 仲裁 D. 訴訟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20分)( )16.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 )17. 小學生不承擔法律責任,違法行為無須負責。( )18. 緊急避險行為屬于正當防衛的范疇。( )19. 消費者維權只能通過向法院起訴解決。( )20. 公民有權對任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四、案例分析題(共25分)(一)情境分析(10分)21. 小華在超市購買了過期食品,要求超市賠償遭到拒絕。(1)超市的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2分)(2)小華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權?(4分)(3)如果訴訟,小華需準備哪些證據?(4分)(二)法律實踐(15分)22. 某中學要求所有學生簽署"放棄中考責任書",否則不予畢業。(1)請指出該行為侵害了學生的哪些權利?(3分)(2)該規定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文?(4分)(3)學生和家長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手段維護權益?(8分)五、論述題(25分)23. 結合具體案例,論述我國憲法確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在未成年人保護實踐中的具體體現。(15分)24.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請結合公民權利保障,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10分)參考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 C 解析: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2. A 解析: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3. B 解析:人格尊嚴權包括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4. A 解析:信訪舉報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公民監督權基本實現途徑。5. D 解析:權利和義務具有統一性,享受權利必須履行義務。二、多項選擇題11. ABC 解析:納稅屬于公民義務而非權利。12. ABCD 解析:未成年人保護法確立四大保護體系。13. ABCD 解析:國家安全法規定的公民義務。三、判斷題16. √ 解析: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其最高法律效力。17. × 解析:未成年人也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四、案例分析題21. (1)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食品安全法》(2)維權途徑:①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② 請求消協調解;③ 向行政部門投訴;④ 申請仲裁;⑤ 提起訴訟(3)證據:購物憑證、商品實物、交涉錄音錄像等五、論述題23. 答:人權保障原則在未成年人保護中體現為:① 司法保護:如未成年人案件特殊審理程序② 教育保障: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確立③ 特殊保護:禁止使用童工④ 家庭保護:反家庭暴力法特別條款⑤ 健康保護:未成年人醫療保險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