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文盲不僅僅指“不識字的人”,可能有人因為對某些方面知識的欠缺成為新的文盲。不會使用外語、計算機的人,都可能成為新時代的“文盲”。聯合國重新定義的新世紀文盲標準分為三類:第一類:不能讀書識字的人,這是傳統意義上的老文盲;第二類: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即地圖、曲線圖等)的人;第三類: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后兩類被認為是“功能性文盲”,他們雖然受過教育,但在現代科技常識方面,卻往往如文盲般貧乏,在現代信息社會生存相當困難。“文盲”定義的變化不識字的人 不會學習的人6.1 學無止境PART 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中考為什么是人生的第一考?其實原因很簡單:這是人生的第一個分岔口。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分岔口,不同的人生選擇,你走的道路就會不一樣,因此中考的重要性需要我們重視!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1.畢業季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當下的學習?(1)高度重視學習,坦然面對壓力。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尤其要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壓力,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P67·小清的感受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產生學習壓力的客觀原因及心理準備1.九年級除了學習新的知識,還要對以往學習進行總結梳理,這對我們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階段,我們還要迎接升學、就業的挑戰。2.有一些學習壓力,感到擔心、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我們要坦然面對。出謀劃策你有什么緩解學習壓力的有效方法?緩解考試壓力的幾種方法1轉移注意力2保持身體放松3自我暗示4保持適度緊張5向老師傾訴,尋求專業人士幫助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知識拓展:壓力的雙重影響消極影響:1.沒有壓力:失去動力,停滯不前;2.過度壓力:焦慮增加,效率降低,不利于身心發展。積極影響:適度壓力:激發干勁和潛能,表現更積極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韋編三絕懸梁刺股聞雞起舞鑿壁偷光知識回顧: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也是義務從個人角度來講,只有受教育,才能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受教育使我們更有可能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再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從而更好地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從公民自身的發展來說,受教育是我國公民應該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從國家角度講,要實現現代化和推進民主化進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學素質是關鍵。這就要求每個公民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力爭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多作貢獻。因此,從國家的發展對公民的要求來講,受教育是公民對國家應盡的一項基本義務。1.畢業季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當下的學習?(1)高度重視學習,坦然面對壓力。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尤其要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壓力,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2)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人類正是通過學習來增長知識、提高本領,并在創新中不斷進步的。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1.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周恩來的修養要則PART 2.在 實 踐 中 學 習2.在實踐中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應澄清下列認識:1.學校是學習的重要場所,但并不是唯一。學習還發生在實踐中,廣闊的社會生活也是學習的舞臺。2.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錯失良機。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單憑曾經取得的“學歷”、“證書”不會獲得長遠的發展。2.在實踐中學習1.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錯失良機。青少年隨著生活范圍的擴大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惑,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和提升。我們始終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主動服務社會。2.在實踐中學習2020年2月13日,宣城市先鋒網刊登了一篇《涇縣:抗擊疫情 琴溪“巾幗”勇擔當》的文章。文章提到:琴溪鎮旵山村有這樣一些女同志,為防控疫情,或帶病上崗跑宣傳,或主動報名當志愿,或送真情慰問到卡口,或母子抗疫齊上陣,她們不僅勤勞,什么吃苦的活都能干,在這次抗擊疫情行動中更彰顯了巾幗大愛,方便村民,奉獻自己。柏有榮的兒子叫鄭皖生,在媽媽的影響帶動下,他也報名參加了志愿者活動。在母親的支持、指導下,他通過微信和電話,不厭其煩地聯系村民、了解情況、宣傳政策、答疑解惑……母親柏有榮,就是鄭皖生最好的榜樣;在小家和大愛面前,他學會了成長和擔當。志愿服務的過程,讓自己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2.在實踐中學習2、為什么要在實踐中學習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我們與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觀實際,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實踐中,我們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2.在實踐中學習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使學生獲得關于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系。2.在實踐中學習2.在實踐中學習3、怎樣在實踐中學習?(1)我們要重視實踐,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科學實驗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問題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2)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學以致用的能力。2.在實踐中學習部分學生的大學生活:考上大學,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2.在實踐中學習78歲農民上大學 終身學習豐富人生2.在實踐中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原因: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巨大,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結論是:信息通信技術帶來了人類知識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紀,知識更新周期為80~90年,19世紀到20世紀初,縮短為30年,上個世紀60~70年代,一般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為5~10年,到了上個世紀80~90年代,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為5年,而進入新世紀時,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已縮短至2~3年。2.在實踐中學習終身學習是一種學習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態度。2.在實踐中學習終身學習是一種學習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態度。2.在實踐中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