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國家的兒子(節選)》同步練習A卷2024-2025學年高教版(2023)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一、語言文字運用1. 下列對作者黃傳會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浙江蒼南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原常務副會長B. 作品《國家的兒子》獲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C. 曾參與中國核潛艇研制,與羅陽是同事D. 著有《中國新生代農民工》《托起明天的太陽》等報告文學2.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羅陽在殲-15研制中________,面對技術封鎖,他帶領團隊________,最終實現了艦載機起降的歷史性突破。A. 殫精竭慮 攻堅克難B. 嘔心瀝血 固步自封C. 處心積慮 勇往直前D. 鞠躬盡瘁 畏首畏尾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通過羅陽的事跡,使我們深刻理解了“航空報國”的內涵。B. 遼寧艦上的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操作流程,保障了艦載機安全起降。C. 他隱姓埋名三十年,為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D. 我們要學習羅陽同志的愛國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4. 下列對“國家的兒子”這一稱呼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 主人公是國家領導人的親屬B. 象征對國家忠誠奉獻的精神品質C. 指在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學家D. 強調個人與國家命運的緊密聯系5. 下列句子中,橫線上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羅陽在艦載機研制中恪盡職守,從未因個人原因耽誤工作。B. 面對技術難題,他迎難而上,帶領團隊攻克了多個難關。C. 他對待工作敷衍塞責,對每一個數據都反復核對確認。D. 同事們都說,羅陽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值得所有人學習。6. 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國家的兒子》是一篇人物傳記,以時間為線索記錄羅陽生平B. 報告文學兼具新聞性與文學性,注重細節描寫和情感表達C. 黃傳會是當代著名小說家,曾獲魯迅文學獎D. 羅陽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7.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 羅陽在遼寧艦上連續工作七天,他說:“我必須確保每個環節萬無一失”。B. 殲-15艦載機的成功,離不開科研團隊、試飛員、航母官兵的共同努力。C. 黃傳會的作品有《國家的兒子》《中國海軍三部曲》《發現青年》等……D. 他的事跡告訴我們: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什么是家國情懷?8. 下列句子中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艦載機如雄鷹般掠過遼寧艦甲板。B. 羅陽的生命雖然短暫,卻像流星一樣閃耀。C. 科研人員的汗水在實驗室里結成了晶瑩的冰花。D.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就是我們的奮斗方向。二、文本探究1. 文章結構:全文以________為時間線索,按________順序展開,從羅陽登上遼寧艦寫起,到________結束。文中穿插了羅陽的求學經歷、工作成就等背景資料,屬于________敘述手法。2. 文章主旨:通過記述羅陽在________中的突出貢獻,展現了他________、的崇高精神,呼吁新時代青年學習他的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三、課內閱讀選段一:羅陽登上遼寧艦后,立即投入工作。他主動找到設計人員,詳細詢問飛機的狀態:“液壓系統調試過幾次?試飛數據是否穩定?”當得知某部件存在輕微故障時,他果斷要求:“必須在試飛前徹底排除隱患!”1. 選段中羅陽的語言描寫有何作用?2. “果斷要求”體現了羅陽怎樣的品質?選段二:2012年11月25日上午,羅陽在離艦登車時突發心臟病。送醫途中,他用微弱的聲音對同事說:“別管我……先把艦帽送給試飛員……他們才是功臣。”3. 分析“別管我……先把艦帽送給試飛員”這句話的深層含義。4. 選段通過________描寫和________描寫,塑造了羅陽________的形象。四、課外閱讀(全文)《錢學森: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節選)1955年9月17日,洛杉磯港口,“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緩緩起航。甲板上,44歲的錢學森望著逐漸遠去的美國海岸線,眼眶濕潤。這位已在航空航天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為了回到祖國,整整抗爭了五年。1950年,當錢學森提出回國申請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咆哮:“他抵得上5個師!我寧可把他槍斃,也不能讓他離開!”此后,他被吊銷安全許可證,實驗室被查封,甚至遭到軟禁。在被限制自由的日子里,他偷偷寫下求救信,通過比利時親友轉寄給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信中只有一句話:“我欲歸國,為祖國效力。”回國后,錢學森面對的是一窮二白的科研環境:沒有先進設備,就用算盤計算導彈數據;缺乏資料,就帶領團隊從零開始繪制圖紙。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發射成功,錢學森在現場淚流滿面:“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錢學森用畢生心血為中國航天事業鋪就了道路。晚年時,有人問他:“您最看重的榮譽是什么?”他回答:“我是中國人,我為中國人民做事,這是我最驕傲的。”1. 錢學森“五年歸國路”的艱難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概括。 2. 文中“他抵得上5個師”這句話有何含義? 3. 分析“用算盤計算導彈數據”這一細節的作用。 4. 錢學森與羅陽的事跡有哪些共同點?請簡要分析。答案一、語言文字運用1. C 2. A 3. D 4. B 5. A 6. B 7. B 8. D二、文本探究1. 文章結構:2012年11月18日至25日;時間;因公殉職;插敘。2. 文章主旨:殲-15艦載機研制;愛國奉獻;恪盡職守;擔當精神;家國情懷。三、課內閱讀1. 體現羅陽對工作的嚴謹和責任感。2. 體現他果斷決策、堅持原則的品質。3. 展現羅陽將集體榮譽置于個人生死之上的高尚情操。4. 語言;動作;舍己為人、淡泊名利。四、課外閱讀1. ① 美國政府阻撓,被吊銷安全許可證、查封實驗室、軟禁;② 與外界隔離,只能通過秘密信件求救;③ 放棄美國的優渥條件和學術地位。 2. 側面烘托錢學森的科研價值和對國家的重要性,凸顯他回國的艱難和決心。 3. 體現了我國科研條件的簡陋,反襯出錢學森團隊艱苦奮斗、為國奉獻的精神。 4. 共同點:① 都以國家需求為先,放棄個人利益;② 都在艱苦條件下攻克技術難關;③ 都用畢生精力推動國家科技發展,體現了“國家的兒子”的忠誠與擔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