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兩個大題,28個小題,滿分100分。2.閉卷考試,獨立答題,禁止翻閱參考資料。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直接在答題卡上作答,寫在本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進人中學后,小宇決心不負青春時光,重新塑造一個新的“我”。他將自己的房間和書桌收拾得整整齊齊,然后想寫一個座右銘來激勵自已。以下詩句不適合小宇拿來做座右銘的是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B.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C.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D.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2.媽媽發現小剛的穿著有些另類,便對他說:“你是一個學生,這樣穿可不太好。”小剛不以為然地說:“你知道什么!好些同學都這么穿,這叫酷’,我已經長大了,不要你管。”對此,以下理解正確的是①批判性思維就是敢于向權威挑戰,不聽取任何意見②獨立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見解③獨立思考要能接納他人合理的、正確的意見④“酷”就要穿奇裝異服,追求與眾不同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3.某校團支部就“異性同學交往”等問題對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該調查結果說明渴望與異性認為異性同學能主動大方和異心中萌發一些對異性朦朧調查問題同學交往交往是必要的性同學交往的情感是否是正常現象調查結果99.5%97.7%21.95%是:35.7%:否:64.3%A.中學生異性交往不利于青春期身心健康B.我們要守住不能萌生朦朧情感這個底線C.異性交往時不能主動和大方地公開進行D.中學生能夠認識到與異性交往的必要性4.非洲草原上有一種蝙蝠喜歡在野馬身上叮咬吸血,有的野馬因此被折磨致死。動物學家研究發現,鳊蝠所吸的血量非常少,野馬的死因并非蝙蝠的叮咬,而是被叮咬后的暴怒與狂奔。這啟示我們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①人的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復雜的②情緒會相互感染,要用恰當方式表達③不要因為一些微小的事情而大動肝火④暴怒不能解決問題,要學會調節情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冰雪同夢,亞洲同心。2025年2月7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隆重開幕。來自黑龍江高校的七千余名師生志愿者奔走在各個場館和服務場所,他們用飽滿的熱情和周到的服務給人帶來了溫暖與美好。這些志愿者①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②通過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獲得積極情感體驗③想獲得他人的贊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④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周圍世界A.①②③B.①X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清代詩人袁枚用“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贊頌生長于陰暗湖濕之處的苔花。苔花雖如米粒般微小,但從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一樣綻放。這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A.自立B.自傲C.自信D.自負7.對下列同學的觀點,點評正確的是序號觀點點評①小明覺得別人干什么事都不如他是自信的表現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小航都拒絕他人的任何幫助是自強的表現③小婷接納他人不同的個性和處世風格是尊重他人的表現④小仲認為,不放縱、不逾矩才是青春的模樣是知廉恥、明是非的表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只有多樣性的東西相互作用并努力達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發展壯大:完全相同的東西簡單相加,事物則會失去生機,難以維系。這啟示我們A.講仁愛B.重民本C.尚和合D.求大同9.2025年4月,大阪世博會正式開園,以“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為主題的中國館驚艷亮相。中國館外形宛如綿延展開的中華書簡,外立面上以多種字體鐫刻著百余句詩詞名句。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的中國館,成為大阪世博會亮麗的“中國名片”。這體現了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歷久彌新②我國落實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③我國貫徹落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④我國堅持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3④D.②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