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練習題(含答案)積累與運用1. 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長揖(yī) 被甲(bèi) 弓弩(nǔ)B. 入彀(gòu) 按轡(pèi) 兵刃(nèn)C. 匈奴(xiōng) 曩者(rǎng) 稱謝(chēng)D. 嗟乎(jiē) 介胄(zhòu) 俘虜(lǔ)2.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其將/固可襲而/虜也B.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C.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D.軍中/聞將軍令3.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1)已而之細柳軍(2)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3)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4)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5)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軍士吏被甲(2)改容式車(3)可得而犯邪 5. 寫出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1)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古義: _______________ 今義: _______________(3)天子先驅至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居無何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寫出加點詞的不同含義。(1)軍 ①上自勞軍( )②至霸上及棘門軍( )③周亞夫軍細柳( )(2)詔 ①不聞天子之詔(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3)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②使人稱謝( )(4)乃 ①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5)之 ①不聞天子之詔( )②已而之細柳軍( )7.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2)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8.對下面文化常識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A.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節:符節,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B.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營壘,成語“作壁上觀”中的“壁”即此意)C.將軍亞夫持兵揖曰(揖:讀yī,拱手行禮,如“作揖”)D.天子為動,改容式車(式:通“軾”,車前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指扶軾,表示威嚴)9.下面對課文有關內容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節選自《史記 ·絳侯周勃世家》,記述的是周亞夫治軍嚴明的史實,周亞夫是絳侯周勃之子,由此可以推斷《史記》中的“世家”是記述侯王家世的一種傳記。B.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說明了《史記》具有史學和文學的雙重價值。C.本文描寫人物多用側面襯托手法,如“持兵揖”的動作描寫和“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的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D.文中的周亞夫治軍嚴明、恪盡職守、 剛正不阿、凜然不可犯,漢文帝稱贊他為“真將軍”。二、閱讀理解(一)閱讀下文,完成各題。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囊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軍士吏被甲( ) (2)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3)軍霸( ) (4)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2)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12.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層次清晰。第一段是事件背景的呈現,第二段寫皇帝勞軍的情況,最后寫勞軍后皇帝和群臣的反應。B.持節是一種古代禮儀,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利。C.本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是漢文帝,全文通過記敘他勞軍的故事,刻畫了一位開明、識大體的皇帝。D.本文在寫作方面最大的特點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特別是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凸顯人物的特點。13.最后一段說“群臣皆驚”,一個“驚”字含義豐富,試聯系全文,說說群臣為何而驚。(二)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甲】周亞夫軍細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乙】將之所慎吳子曰:“夫總文武者,軍之將也。兼剛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論將,常觀于勇,勇之于將,乃數分之一爾。夫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故將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備,三曰果,四曰戎,五曰約。理者,治眾如治寡;備者,出門如見敵;果者,臨敵不懷生;戎者,雖克如始戰;約者,法令省而不煩。受命而不辭,敵破而后言返將之禮也。故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14、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①稱謝 ②辭15、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只劃一處)敵 破 而 后 言 返16、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②夫總文武者,軍之將也。17.請結合【甲】【乙】兩文的具體內容說說真將軍應具備的特點。(最少寫三點)(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王右軍①年減②十歲時,大將軍③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④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⑤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⑥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王右軍:王羲之。 ②減:不足。 ③大將軍:王敦。 ④錢鳳:人名,字世儀。⑤孰:熟。 ⑥從:縱。 18.為下面句子劃分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 )。大將軍∕甚愛之 B. 大將∕軍甚愛之C. 大將軍甚∕愛之 D. 大將軍甚愛∕之1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1)屏人論事( ) (2)乃陽吐污頭面被褥( )20.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1)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2)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21.文中大將軍和錢鳳為什么“大驚”?用自己的話回答。22、文中的王右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答案1、D 2.D 3.(1)不久 (2)過了不久。居,經過。無何,不久 (3)控制住車馬 (4)先前 (5)向人致意,表示問候 4.(1)被通披:披在身上 (2)式通軾:車前的橫木 (3)邪通耶:語氣助詞 5.(1)符節,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 物體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 (2)營壘 墻 (3)先行引導的人員 走在前面引導 (4)經過 住 6.(1)軍隊 軍營 駐軍、駐扎 (2)皇帝發布的命令 下詔,下命令 (3)使者,使臣派遣 (4)才 就 (5)的 到,往 7.(1)(皇帝)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馳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2)皇帝被他感動,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皇帝)派人向周亞夫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 8.D 9.C10、(1)同“披”,穿著 (2)營壘 (3)駐軍、駐扎。 (4)必,一定11、(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2)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奔馳。12、C13.為周亞夫治軍之嚴而“驚”;為周亞夫剛正不阿,恪守軍禮而“驚”;為文帝的深明大義而“驚”; 為文帝禮儀周至而“驚”。14、致意; 推托。15、敵破/而后言返。16、①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②文武兼備的人,才可以勝任將領。17、文武兼備、剛柔并濟、軍紀嚴明,深知“五慎”。18.A19. (1)屏:退避 ;(2)陽: 通“佯”,假裝。 20.(1)這時王羲之醒來,聽到他們的談論之后,知道自己沒有活的道理,就假裝吐口水臟了頭臉和被褥,假裝睡得很熟。(2)等到打開帳,卻見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確實還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21.大將軍與錢鳳商議叛逆的事情,忘記了王右軍在帳中睡覺,擔心他們商量的計謀被右軍聽到了,為此感到大驚。 22.機智(聰明)、沉著(冷靜、鎮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