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質量監測試題語文參考答案1.B 2.D 3.B4. B5.(1)①多數人對古詩詞閱讀興趣較低,缺乏系統計劃和做讀書筆記的習慣。(2)②此觀點片面。詩歌傳承需結合紙質閱讀、線下活動、課堂教學等多元方式,而非僅依賴電子媒介。6. (1)心憂炭賤愿天寒;(2)山光悅鳥性;(3)潭影空人心;(4) 揀盡寒枝不肯棲;(5)故人不獨親其親;(6)不獨子其子。7. D8. (1)導航、翻譯、疾病診斷等各種 AI 應用在生活中廣泛應用(2)我認為 AI 不會也無法真正替代人類9. A10.欲歸不得的失望(思鄉而不能回或思鄉);客居異鄉的孤獨、寂寞;仕途失意(政治上失意或失意)的感慨。【解析】欲歸不得的失望(思鄉而不能回):從“日日望鄉國”可以看出,詩人每天都盼望能回到家鄉,然而卻只能“空歌白苧詞”,白白地吟唱思鄉的歌曲,無法真正實現歸鄉的愿望,體現出欲歸不得的失望與愁苦。客居異鄉的孤獨、寂寞:“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詩人在異鄉遭遇失意之事,只能獨自自言自語,心中的愁苦也只有自己知道,無人傾訴,深刻地表現出客居異鄉的孤獨寂寞。仕途失意的感慨:“失意還獨語”中的“失意”二字直接表明詩人在仕途上遭遇不順,心中充滿感慨與愁苦。結合全詩來看,詩人客居薊北,遠離家鄉,卻又無法在仕途上有所作為,這種無奈與失落加劇了他的愁緒。11.B12. (1)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2)老師您推行的道義太宏大,所以天下沒有人可以接受。13.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用感嘆號表達了自己對人才遭屈辱、被埋沒的感慨、悲憤之情。改后就無法體現作者的強烈情感。14.①韓愈認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傾吐出來,借《馬說》就自己懷才不遇的現狀抒發強烈的不平和悲憤之情。②孔子及弟子認為即使道義不被接受,也依然能享受賢才彼此之間相處的快樂。③陳子昂借詩歌表現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惆悵和孤寂,表達了在亙古不變的時空中,生命短暫、時不我待的事理悲情。15.①找鄉長申請修路;②攔住縣長請求修路;③宣布修路,村民熱情高漲;④修路啟動,村民投工投勞。16.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山路”比作“飄帶”,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修路之后,山路平整寬闊、蜿蜒綿長的特點,表達了“我”對父親一心為民精神的敬重之情。17.(2 分一個點,其中性格 1 分,結合文本 1 分)①淡泊名利、一心為民。從“父親決定豁出去了,覺得不當村支書也沒什么了不起”可以看出。②自尊心強。從“父親是臉薄之人,聽了這話,心里澀澀的不是滋味”可知。③富有智慧,行動果敢。從“父親發動村民投工投勞,分組就地取材等”可以看出。④有號召力。從“村民掂量著父親的話,熱情高漲,交頭接耳等”可以看出。⑤耿直倔強。從“父親獨獨的站在空闊的院子里,一動不動等”可以看出。18.①“長長的山路”象征過去貧窮閉塞的生活,山路漫長難行,阻隔了山寨與外界的聯系,村民生活艱難;(2 分)②“長長的山路”象征現在和未來的幸福生活,父親和村民們修好的山路,連通了山外的世界,給鄉村帶來巨大的變化,讓村民們走向幸福生活。(2 分)③我的成長就是一條伴隨著坎坷與美好收獲的長長的山路。(言之有理即可,1 分)19.B20.(答對一點得 2 分,答對兩點得 5 分)①保爾因身體癱瘓雙目失明,不能參加工作,曾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振作起來,開始了文字創作。②保爾長期參加戰斗和超負荷工作,雙腿完全癱瘓,只有右手還能活動,病情繼續惡化,致使最終失明。但他并不氣餒,決定通過文學創作重新參加戰斗,開始了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的創作,但他寫完的三章小說原稿不慎被郵局遺失,只好重新寫作,書稿完成后,大受贊賞,即將出版。保爾終于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歸到戰斗的行列,并最終成長為一名具有鋼鐵意志的無產階級戰士。③保爾和麗達曾經是一對戀人,但保爾把麗達的哥哥誤認成她的丈夫。經過時間的發酵,兩人雖然解開了誤會,但保爾認為革命事業未竟之前不應該談私人感情,兩人最終分離。這一事件使保爾的革命意志更加堅定與執著。21.【詳解】本題考查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題目要求記錄所遇矛盾及解決后的收獲。立意上,需突出矛盾對個人成長的積極意義,展現從解決矛盾中獲得的成長感悟,如面對矛盾時堅持、思考、轉變等品質的提升,讓讀者明白矛盾雖帶來困擾,卻也是成長契機。選材構思:選材可從學習、生活、興趣等方面入手。學習上,如數學成績不佳與渴望進步的矛盾,可通過制定學習計劃、請教老師同學,成績提升后收獲堅持與努力的意義;生活中,像與朋友因誤會產生矛盾,主動溝通化解后懂得理解與包容的重要性;興趣培養方面,如想學繪畫卻因學業繁忙時間不足,合理規劃時間兼顧兩者,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構思時,先點明矛盾,如學習數學時的困境;接著寫解決過程,如遇到難題不放棄、請教他人等;最后寫收獲,如成績進步帶來的自信。以清晰脈絡呈現矛盾與成長的關系,讓讀者從中有所感悟。2025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未質量監測試題語文總分:120分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20分)作為文明古國,我們的傳統文化獨具魅力:作為科技大國,我們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新化縣某校組織了傳統文化校園科技節,下面是某個學生小組打算向校報投稿的文章《科技為器,文化為魂》,請你閱讀下面的文字并完成1-2題。【科學技術】(1)當馬王堆碰撞“數字化”,讓沉睡千年的文化瑰寶渙發新生;當“中國V谷”接入“大模型”,創意內容生產發生效率變革;當湖湘文化注入創新基因,新的文化業態和產業生態動能澎湃…當前,文化資源大省湖南,正積極探索并心無旁騖地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著力實現文化建設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努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湖南“無門檻”的文化資源使用模式已悄然滲入二次創作的每一寸土壤,①在一次又一次咬文嚼字般的實踐中,激發傳統文化的無限活力。②湘繡非遺傳承人妙手回春,運用動態捕捉和3D建模技術打造“數字繡娘”虛擬P,讓千年針法在元宇宙空間演繹湖湘美學;長沙花鼓戲院團借助全息投影與5G直播技術,(②)在梅溪湖大劇院呈現虛實交融的沉浸式幻境秀“新劉海砍樵”,吸引百萬年輕觀眾在線互動…(③)文化和科技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發揚與傳承。“我們積極支持創新平臺加強文化科技領域應用布局,強化算力底層支撐。”(④)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湖南各公共服務平臺正持之以恒地推進文化建設,加速帶動文化科技和文化產業深度融合。”1.結合上面文段,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騖”為“追求”之意,“心無旁騖”“好高騖遠”“趨之若騖”中“騖”字形都沒錯誤。B.“持之以恒”中“恒”讀“héng”,“盤桓”“斷壁殘垣”“亙古”中加點的形近字都不讀“héng”C.第①向句中“咬文嚼字”使用正確,突出湖南文化資源使用模式探索的不易。D.第②向中“妙手回春”使用正確,意為湘繡傳承人讓傳統手藝煥發新活力。2.關于上述文段,標點使用、病句修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句有語病,應將“讓”去掉。B.第(2句標點使用錯誤,應將“”改為《》。C.第(3)句有語病,應改為“傳承與發揚”。D.第(4句標點使用錯誤,應將“:”改為“。”3.小語從網上摘錄了下面一段文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①語文學習能讓我們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實現對語言文化的探索與傳承。②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DeepSeek等先進工具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它只是輔助工具,無法替代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③無論是與他人交流,還是閱讀書籍、撰寫文章,語文都是我們實現有效溝通的基礎。④同時,語文學習有助于培養我們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多種思維能力,也是培養情感表達和文化素養的關鍵。2025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質量監測試題語文第1版共6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質量監測試卷(語文).pdf 2025年上學期八年級語文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