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初三語文學科隨堂練習2024.12(滿分:150分,時間:100分鐘)一、文言文(35分)(一)默寫(13分)1.所以動心忍性,(《生于憂患,死于安樂》)2.幾處早鶯爭暖樹,(《錢塘湖春行》)3.,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顯》)4.《論語·衛靈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一句,可具體有力地論證《<論語>十二章》中“”的觀點。(二)閱讀下文,完成5—7趣(7分)【甲】黃轉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鷯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萎荽鸚鵝洲。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乙】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5.【甲】詩的作者是:【乙】曲被譽為“”。(2分)6.以上兩首詩(曲),都抒發了作者與的思想感情。(2分)7.下列對兩首詩(曲)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都是作者登樓遠跳的所見所思。B都是借用所見之景來打發情感。C都描寫了荒涼蕭瑟的秋季景象。D.都刻畫了作者歸鄉途中的心情。(三)閱讀下文,完成8—12題:(15分)【甲】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蒸飯成粥賓客詣陳太丘舍,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算①,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算,飯今成糜?!碧鹪唬骸盃栴H有所識不?”對日“仿佛志之?!倍娱L跪俱說,更相易奪 ,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注釋】①箅(b1):燕飯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放。②餾:蒸飯。③識:記住。④更相易奪:相互修正失誤遺漏。九年級語文第1頁,共6頁8.解釋加點字(2分)1)賓客詣陳太丘舍(2)俱委而竊聽9.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不相國的兩項是〈)()(2分)點太丘舍去賓客詣陳太丘舍B.相委而去俱委而新聽C.相委簡去更相易奪D.尊看在不爾頗有所識不10.用現代漢語翻這下面的句子(3分)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1.兩文均能表現陳太丘是的人,(2分)12.(1)運用已有知識,補全下列資料鏈接。(2分)【甲》文選自《世說新語·方正》,【乙】文選自《世說新語·夙惠》(“夙崽”即“夙慧”)。《世說新語》是(時期)劉義慶編撰的小說(題材)。(2)關于【乙】文末句陳太丘的言外之意,領有爭議。有說法是贊美了元方、季方好學,勤學,愛學的品質:也有說法是批評元方、季方不干正事,斂偷聽他人談話的不好行為。你贊同那種說法?請結合資料鏈接簡要分析。(4分)二、現代文(35分)(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3一16題(16分)讀書要“精”到極致①“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蔽覈糯鷮W者因書籍雄得,窮年皓首研治一經,雖受條件所阪,難以遍覽群書,但讀一部就是一部,咀嚼爛熟,透入身心。②在精選中擇好書。好書,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曉萬物之是非。”書之好,在文、在理、在意?!拔嵘灿醒模矡o涯”,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蘊藏著文明的記憶,集聚著智慧的結晶。讀書不失為學習和了解人類歷史經驗的一種捷徑。選擇一本好書,如同結識一位摯友,“交談”之中體會人間五味、“相顧”之間看盡世事變遷、“聆聽”之際惑悟個中真諦。“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弊x領袖論著,可以領悟精神實質,提升思維層次:讀人文社科,可以純正思想品性,陶治品德情操;讀歷史典籍,可以通曉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惡。③在精品中得余味。對待讀書,要有“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讀書,是將所學轉化為所得,將知識轉化為智慧,而精讀,無疑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芭f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痹凇爸R快餐”的時代,一些人抱怨精讀耗時太長、單位時間內獲取知識量太少,實則不然。只有真正內化于心的知識才會有助于一個人的成長,而只追求學習數量、不追求學習質量的人,即使擁有那些“匆匆掠過”卻未消化吸收的知識,.也對個人成長沒有任何促進作用,雖“快”卻是“慢”了。唯懷有潛心鉆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細功夫”讀書,對妙語珠字精摳細品,方能萬千筆墨胸中藏,讀有所思、讀有所感、讀有所獲。九年級語文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