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九上道法考向情景題分層練習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1.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225考2.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490考3.議題探究 以“深圳開放探索的足跡”為議題探討強國富民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225考建議用時:35分鐘主題情境 從今昔變遷中感悟改革開放 四十余年改革開放征程,中國砥礪前行,實現了從舊貌到新顏的滄桑巨變。從衣食住行的改善到綜合國力的提升,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知識點1 改革開放促發展118考 第1~3題知識點2 中國騰飛譜新篇107考 第4~6題1 . 為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發展變化,小葉搜集并制作了如下板報:·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彼時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 ·1999年鞏固地進入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2010年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2023年,我國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居民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消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給板報擬一個標題,其中最恰當的是 ( )A.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B.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中國式現代化C. 國家的一切發展都能稱之為社會主義建設D.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強國富民的正確道路【答案】D2 . (定心卷改編) 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部分數據對比: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得益于( A )①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中國人民積極參與勞動、創造財富 ④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①②④ D. ②③④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電力基礎規模小、技術滯后、供應短缺。改革開放后,通過電力投融資體制改革、“政企分開 ”“廠網分開、主輔分離 ”等多輪次市場化改革、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中國實現了從追趕者到全球最大電力系統建設者的飛躍,正從電力大國向世界電力強國穩步邁進。這充分表明( D )①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②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③改革開放使群眾參與社會勞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 產業發展對于經濟的穩定增長至關重要。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部分產業的發展情況:年份 工業增加值 貨物出口總額1978年 1 622億元 168億元2024年 40.5萬億元 25.45萬億元相關鏈接:工業增加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它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價值表格中的信息從側面印證了 ( )①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②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③改革開放使我國工業經濟實力大幅躍升④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5. 以下漫畫中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表明( B )①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②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已經完成③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④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教材“相關鏈接 ”改編)改革開放前,我國基本處于封閉半封閉狀態。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截至2025年3月,建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這些自貿試驗區累計向全國復制推廣349項制度創新成果,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這里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機遇……這充分證明了( B )①中國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②中國經濟的騰飛離不開國際援助③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已經改變④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中考新形式·新聞解讀)某學習小組搜集了一些新聞并對其進行解讀,下列解讀正確的有 ( )①1978年我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1.7%。1979—2023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8.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4.8%,居世界第一位— —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②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等領域使用很少。改革開放后,人民幣國際地位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末,人民幣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第三位貿易融資貨幣——改革開放讓中國力量充分顯示③1949年底全國能夠通車的鐵路僅2.2萬公里,截至2024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6.2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中國鐵路快速發展,推動了國際鐵路網絡的建設④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2024年達到41 314元——中國共產黨堅持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此考法2023寧夏、黃岡等地中考已考查]【答案】B8.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改革開放前,我國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建設基本處于空白。改革開放后,隨著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從無到有并逐步完善,我國知識產出快速增長。 截至2024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的國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為重點,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貿易伙伴只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截至2024年 底),是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國。(1)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改革開放給我國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3分)【答案】①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②人民生活顯著改善;③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每點1分,共3分)(2)(中考設問新詞·印證)我國如此亮眼的發展成就印證了哪些道理? (6分)【答案】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③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每點2分,共6分)材料二:40多年來,深圳南嶺村始終踏著改革開放的節拍大步向前。以下是南嶺村的發展歷程:(3)運用改革開放相關知識,請你談談南嶺村是如何使“ 舊貌變新顏 ”,托起人民幸福生活的。(4分)【答案】①該村落實“分田到戶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 ②積極內聯外引企業14家,有效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就業,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轉型,通過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 (每點2分,共4分)9. 回望過去,依靠改革開放,我們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眺望未來,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為此,某校九年級(1)班以“感悟改革開放 見證美好生活 ”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子議題一:了解改革成就(逆襲卷改編)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部分“成績單 ”:① 2024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38 4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 % 。貨物進出口順差70 623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額243 329億元,比上年增長8.8%, 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5.5%; 其中出口164 717億元,增長9.4%。② 2024年,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繼續提高,下達1582億元,比2023年增加23億元。新增優質中小學學位1 017萬個,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325萬個,更好滿足群眾就學需求。(1)請你分別給以上兩則材料擬定合適的標題。(2分)【答案】①對外貿易穩中有進;②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分)子議題二:感悟改革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民生指標優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我國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社會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碩果累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2)(課標任務指向·辨析)小亮在分析完上述資料后,認為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對我國的發展至關重要。請你對小亮的觀點進行辨析。(5分)【答案】小亮的觀點正確。(1分)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和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每點2分,共4分)子議題三:譜寫改革新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紀念喬石同志,就是要學習他銳意改革、敢于作為的政治擔當。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3)(中考開放類設問·擬寫宣傳標語)請你為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分)【答案】示例:①深化改革開放路,共繪中華復興圖;②緊握改革開放筆,再書時代壯麗詩。(任答一點即可,2分)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490考建議用時:35分鐘知識點1 改革進行時225考 第1~3題知識點2 共享發展成果265考 第4~6題1.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形成安徽省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報告……2024年以來,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在多個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改革。安徽省這樣做是因為( A )A.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B.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工作中心C. 改革能解決發展中的所有問題D.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2. 觀察下圖,我們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有( B )四區域GDP規模及占比變化圖1 1952年 圖2 2023年①我國的經濟總量不斷增加②中部、西部地區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③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以下是山西、云南兩地出臺的部分發展舉措:從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全面深化改革要( B )①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②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人民幸福感③解決我國主要矛盾,推動經濟快速發展④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4. (定心卷改編)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萬個、新建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00個、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間) ……以上是2025年北京公布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清單。該清單已堅持運行30余年,“年初立軍令狀、年底交成績單 ”,年復一年,周而復始。這說明( A )①北京市政府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改善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④謀民生之利就是要滿足群眾所有需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為應對老齡化挑戰,廣東省聚焦老年人實際需求,探索多種助餐服務模式,截至2024年12月,建設“長者飯堂 ”3 652家,服務老年人超過2 000萬人次。同時,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十四五 ”期間全省已累計為超過8.8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這一舉措( B )①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智慧選擇③能夠促進養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④有利于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黑白卷改編)河北省將脫貧地區產業納入全省鄉村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一體推進;連續4年將托育相關工作納入全省民生工程或民生實事,累計建設普惠托位5 000多個。據此,小明撰寫了一副對聯:橫批 譜寫 新篇章上聯 謀民利、解民憂、 補短板,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下聯 幼有育、老有養、 病有醫, 滿足人民美好愿望結合上下聯,你認為最適合填入空白處的是( C )A. 區域協調 B. 改革開放C. 共享發展 D. 城鄉平衡7. (中考新形式·邏輯推導)甘肅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盯“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目標,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以下對出臺具體舉措帶來的影響推導正確的有( C )①大力推進“甘味 ”品牌建設→壯大特色產業→提高當地經濟水平②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治理和諧有序③支持村民利用自家農屋辦農家樂→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助力實現共同富裕④實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 ”行動→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莊風貌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此考法2023福建、重慶等地中考已考查]8. 以下對上海的發展舉措解讀正確的有 ( )序號 發展舉措 解讀① 探索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大力發展多式聯 運,更好服務統一大市場建設 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 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和時尚消費品2個五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有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序號 發展舉措 解讀③ 大力推進公共閱讀網絡建設,打造了徐家匯書院、朵云書院、和平書院等一大批閱讀新空間 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④ 優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決好住房問題就能全面解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9. 2024年12月1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江蘇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是該方案的部分內容:·方案明確“一縣一策 ”,引導蘇中、蘇北等城鎮化潛力縣集中發展1個優勢主導產業和1個潛力突破產業集群。 ·強化“ 家門口 ”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服務功能,推動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民辦培訓機構合理設置培訓項目,鼓勵與制造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 ”培養。 ·逐步增加常住人口可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全面落實持居住證在居住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85%以上。(課標任務指向·評價)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以新聞評論員的身份對上述新聞進行綜合點評。(4分)【答案】①江蘇省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這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江蘇省抓住人民最關心的就業、醫療等利益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③江蘇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10.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答卷在不斷書寫。某校九年級(1)班以“我們的美好生活 ”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回答下列問題。議題一:“探”發展之路20世紀70年代,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還是一個窮苦漁村。改革開放以來,村里開啟了一場傳統漁業現代化轉型之旅:率先實行漁業生產責任制,推動傳統人力小竹排改為柴油機動力木質漁船; 引入金融活水,引導廣大漁民將木質漁船再升級為現代鋼制漁船;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國家一級漁港,從近海捕撈走向廣闊的深遠海;成立海上黨支部,提供安全生產、海上救助、漁船管控等服務。除了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產業也逐漸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粗放走向集約。(1)(中考設問新詞·發展路徑)結合上述材料,說說澳角村為我國鄉村振興探索出了怎樣的發展路徑。(4分)【答案】①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②因地制宜探索和發展地域特色產業,打造地方特色產業。(每點2分,共4分)議題二:“述”生活變化變化1:從“報紙訂不起、電話費交不起、煤油燈點不起 ”到“海面滿港新船,看地面滿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蔥蔥,看人面喜氣洋洋 ”再到“ 家里有別墅,城里有套房,出門有小車,銀行有存款 ”。 變化2: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公交車開到家門口,澳角小學獲評“漳州市溫馨校園 ”,媽祖文化公園三期、全村創城環境提升、大茂山自然村路等惠民工程接連落地…… 變化3:截至2024年10月,全村有117家海鮮電商,電商產業人才達530多人, 日均發貨量超2 000件。村里還成立了電商黨支部,號召村級電商大戶、青年電商創業者組建電商產業先鋒隊,為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青年和外來客商入駐發展提供服務。(2)(課標任務指向·描述特征)請你談談澳角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鄉村振興答卷。(4分)【答案】①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②村民生活持續改善,收入不斷增加; ③全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④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等 。 (每點1分,共4分)(3)請結合共享發展的知識,談談澳角村取得這些變化的原因。(6分)【答案】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②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議題三:“繪”美好圖景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澳角村對村民和漁民說,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發展。東山未來的發展趨勢很不錯,要好好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等特色產業。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 ”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4)(中考開放類設問·描繪美好藍圖)請你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從村容村貌、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等角度描繪澳角村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6分)【答案】示例:村容村貌:漁村環境整潔優美,基礎設施完備,成為宜居宜游的濱海特色村莊;經濟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深度融合,產業蓬勃發展,村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文化建設:以海洋文化為靈感的作品和民俗表演不斷涌現,文化氛圍濃厚等。(每個角度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潮涌,擂鼓奮進。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深圳開放探索的歷程,共同感受這座奇跡之城改革開放的堅實步履、鏗鏘足音。子議題一 感悟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的變遷(黑白卷改編)深圳人民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以下是同學們制作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表:過去 現在衣 顏色和花樣較少 ① 色彩豐富,款式多樣食 種類單一 ② 種類豐富住 平房、筒子樓 ③ 高樓大廈、商品房行 步行、 自行車 ④ 高鐵、飛機。(每點1分,共4分)任務1:(1)請你幫助同學們填寫以上社會變遷表。(4分)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深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以下是相關數據:1979年 1985年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 31.41萬人 1 798.95萬人深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606元 20.69萬元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 915元 81 123元(2)請你從上述數據中概括深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所發生的變化。 (2分)【答案】剛步入改革開放時,深圳常住人口少,經濟發展水平低,人民整體生活水平較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深圳常住人口大幅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分)深圳的發展變化還體現在以下方面:經濟建設 1980年,深圳GDP僅為2.7億元,到了2023年,深圳GDP已高達34 606.40億元,深圳經濟年均增長20.0%。短短40多年間,深圳特區GDP增長13 000多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從1979年投資規模僅0.59億元,到2023年投資接近萬億元。40多年來,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4.7%。人才培養 截至2025年1月,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近700萬人,高層次人才超2.6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22萬人。同時,2024年以來,深圳海關新增備案知識產權1290項,同比增長29.1%,創新企業專利維權獲得感顯著提升。產業發展 深圳堅持制造業當家,2024年,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機被生產制造出來,每60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 猛,2024年產量超過293萬輛,成功衛冕“ 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 ”。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激勵下,相關從業者積極投入生產、研發、銷售等環 節,創造了大量財富和就業機會。(3)閱讀以上材料,你能感受到改革開放對深圳的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答案】①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②改革開放讓我們更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③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每點2分,共6分)了解了深圳的這些變化后,小帆和小雅展開了討論:(4)(中考開放類設問·續寫對話)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續寫小雅的話。 (3分)【答案】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④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等。(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共3分)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多年來,深圳從昔日的“ 小漁村 ”已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的崛起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生動縮影。(5)深圳從昔日的“小漁村 ”經過改革開放,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充分證明了什么?(4分)【答案】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每點2分,共4分)子議題二 探尋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黑白卷改編)深圳市中心,蓮花山頂,有一座寓意深遠的青銅雕像:鄧小平。耐人尋味的是,雕像不是站姿,也非坐姿,而是大步向前的行走姿態。這是設計者有意為之的“ 點睛之筆 ”,傳達出一個極為貼切的隱喻:改革開放,我們永遠在路上。深圳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代表作,是一個中國奇跡,也是一個世界奇跡。 ——習近平任務2:(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能從鄧小平青銅雕像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得到哪些啟示。(4分)【答案】①深圳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②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弘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每點2分,共4分)在深圳部分工業集中區域,如寶安區的部分工業園區周邊,受早期工業發展模式及歷史因素影響,生態環境面臨諸多挑戰。該區域空氣質量與水環境質量較其他生態優越區域相對欠佳,環境污染問題客觀存在。周邊居民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綠色休閑空間的需求極為迫切。(2)結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知識,你從上述現象中能夠得出什么結論?(2分)【答案】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2024年,深圳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54 064.45億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12 409.13億元,繼續位列全國“雙第一 ”,穩居“全國工業第一城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較2023年(6.2%) 提升3.5個百分點,創“十三五 ”以來新高。其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 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3)根據材料,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 )A. 說明深圳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B. 有利于實現同時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C. 需要深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D.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4年9月20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提出的深化改革“任務書 ”14個方面68項改革任務,這68項改革任務涵蓋了經濟、法治、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 旨在通過系統集成和協同高效的改革措施解決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推動深圳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4)(中考設問新詞·金點子)結合材料,請你為解決深圳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一些金點子。(6分)【答案】①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③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 自我革新。(每點2分,共6分)子議題三 感悟深圳的共享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深圳市紅羅村一步步搬離大山,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實現精彩蝶變,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到 日子越過越紅火,踏上鄉村全面振興先行示范的新征程。以前,老村深藏于羅裙山深山老林之中,不為世人所知, 自稱為嶂背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動員村民搬遷,畬族村民告別深山里的艱苦歲月,邁向新生活新未來。 由于紅羅村地處山 區,道路交通不便、住房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完善。2020年,紅羅村被選定為深汕合作區鄉村振興首批“八村示范 ”之一,政府部門投入2 000多萬元進行改造提升。任務3:(1)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政府為何投入大量資金對紅羅村進行改造提升。(6分)【答案】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堅持共享發展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共6分)在市、 區交通部門的支持下,由深圳巴士運營的現代化新能源公交車也開進了村里,村民們出行越來越便捷。村道全線設置了標志標線標牌和護欄等,極大方便了村民和游客進山。可以說,紅羅村的美麗蝶變,離不開市、 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奮力書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2)(課標任務指向·評價)看完上述材料后,小林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實現共享發展是黨和政府的事情,與我們中學生無關。 ”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小林的觀點進行評價。(7分)【答案】小林的觀點是片面的,他沒有意識到實現共享發展不僅是黨和政府的事情,更需要人人參與。(1分)①黨和政府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②共享發展需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③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實現共享發展貢獻力量。(每點2分,共6分)為實現共享發展,紅羅村建設了共同富裕示范村“施工圖 ”,如下:行動1:改善村里環境,不僅建了現代美觀的公廁,還有小型污水處理廠。行動2: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舉辦登高節等一系列活動,吸引游客進寨進山,探索“旅游經濟+民族特色文創經濟 ”的鄉村振興發展策略。行動3:對道路進行綜合整治,由原來的3.5米道路斷面拓寬至5米,拓寬面積為1 262平方米,基本滿足車輛雙向行駛需求。行動4: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開展“村企合作 ”,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揮試點示范效應,助推鄉村產業全面振興。(3)請你從上述行動中,歸納紅羅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做法。(6分)【答案】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托當地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里發展特色旅游產業,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②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改善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揚集體經濟的優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4)(中考開放類設問·寫介紹語)該村打算在村口設置一個宣傳板,宣傳本村共同富裕的發展成果,請你幫助他們寫一段介紹語。(5分,150字以內)【答案】示例:歡迎來到紅羅村,領略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完善的交通、教育、醫療設施,為生活提供堅實保障,幸福氛圍滿溢村莊,處處彰顯發展活力。我們堅信,只有共享發展、共同富裕,才能讓我們的村莊更加美好。歡迎大家來了解我們的發展成果,共同見證我們的美好未來。(言之有理即可,5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九上道法考向情景題分層練習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1.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225考2.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490考3.議題探究 以“深圳開放探索的足跡”為議題探討強國富民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225考建議用時:35分鐘主題情境 從今昔變遷中感悟改革開放 四十余年改革開放征程,中國砥礪前行,實現了從舊貌到新顏的滄桑巨變。從衣食住行的改善到綜合國力的提升,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知識點1 改革開放促發展118考 第1~3題知識點2 中國騰飛譜新篇107考 第4~6題1 . 為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發展變化,小葉搜集并制作了如下板報:·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彼時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 ·1999年鞏固地進入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2010年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2023年,我國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居民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消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給板報擬一個標題,其中最恰當的是 ( )A.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B.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中國式現代化C. 國家的一切發展都能稱之為社會主義建設D.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強國富民的正確道路【答案】D2 . (定心卷改編) 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部分數據對比: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得益于( A )①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中國人民積極參與勞動、創造財富 ④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①②④ D. ②③④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電力基礎規模小、技術滯后、供應短缺。改革開放后,通過電力投融資體制改革、“政企分開 ”“廠網分開、主輔分離 ”等多輪次市場化改革、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中國實現了從追趕者到全球最大電力系統建設者的飛躍,正從電力大國向世界電力強國穩步邁進。這充分表明( D )①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②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③改革開放使群眾參與社會勞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 產業發展對于經濟的穩定增長至關重要。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部分產業的發展情況:年份 工業增加值 貨物出口總額1978年 1 622億元 168億元2024年 40.5萬億元 25.45萬億元相關鏈接:工業增加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它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價值表格中的信息從側面印證了 ( )①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②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③改革開放使我國工業經濟實力大幅躍升④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5. 以下漫畫中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表明( B )①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②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已經完成③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④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教材“相關鏈接 ”改編)改革開放前,我國基本處于封閉半封閉狀態。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截至2025年3月,建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這些自貿試驗區累計向全國復制推廣349項制度創新成果,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這里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機遇……這充分證明了( B )①中國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②中國經濟的騰飛離不開國際援助③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已經改變④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中考新形式·新聞解讀)某學習小組搜集了一些新聞并對其進行解讀,下列解讀正確的有 ( )①1978年我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1.7%。1979—2023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8.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4.8%,居世界第一位— —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②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等領域使用很少。改革開放后,人民幣國際地位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末,人民幣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第三位貿易融資貨幣——改革開放讓中國力量充分顯示③1949年底全國能夠通車的鐵路僅2.2萬公里,截至2024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6.2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中國鐵路快速發展,推動了國際鐵路網絡的建設④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2024年達到41 314元——中國共產黨堅持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此考法2023寧夏、黃岡等地中考已考查]【答案】B8.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改革開放前,我國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建設基本處于空白。改革開放后,隨著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從無到有并逐步完善,我國知識產出快速增長。 截至2024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的國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為重點,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貿易伙伴只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截至2024年 底),是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國。(1)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改革開放給我國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3分)【答案】①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②人民生活顯著改善;③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每點1分,共3分)(2)(中考設問新詞·印證)我國如此亮眼的發展成就印證了哪些道理? (6分)【答案】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③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每點2分,共6分)材料二:40多年來,深圳南嶺村始終踏著改革開放的節拍大步向前。以下是南嶺村的發展歷程:(3)運用改革開放相關知識,請你談談南嶺村是如何使“ 舊貌變新顏 ”,托起人民幸福生活的。(4分)【答案】①該村落實“分田到戶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 ②積極內聯外引企業14家,有效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就業,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轉型,通過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 (每點2分,共4分)9. 回望過去,依靠改革開放,我們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眺望未來,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為此,某校九年級(1)班以“感悟改革開放 見證美好生活 ”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子議題一:了解改革成就(逆襲卷改編)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部分“成績單 ”:① 2024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38 4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 % 。貨物進出口順差70 623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額243 329億元,比上年增長8.8%, 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5.5%; 其中出口164 717億元,增長9.4%。② 2024年,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繼續提高,下達1582億元,比2023年增加23億元。新增優質中小學學位1 017萬個,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325萬個,更好滿足群眾就學需求。(1)請你分別給以上兩則材料擬定合適的標題。(2分)【答案】①對外貿易穩中有進;②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分)子議題二:感悟改革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民生指標優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我國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社會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碩果累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2)(課標任務指向·辨析)小亮在分析完上述資料后,認為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對我國的發展至關重要。請你對小亮的觀點進行辨析。(5分)【答案】小亮的觀點正確。(1分)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和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每點2分,共4分)子議題三:譜寫改革新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紀念喬石同志,就是要學習他銳意改革、敢于作為的政治擔當。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3)(中考開放類設問·擬寫宣傳標語)請你為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分)【答案】示例:①深化改革開放路,共繪中華復興圖;②緊握改革開放筆,再書時代壯麗詩。(任答一點即可,2分)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490考建議用時:35分鐘知識點1 改革進行時225考 第1~3題知識點2 共享發展成果265考 第4~6題1.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形成安徽省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報告……2024年以來,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在多個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改革。安徽省這樣做是因為( A )A.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B.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工作中心C. 改革能解決發展中的所有問題D.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2. 觀察下圖,我們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有( B )四區域GDP規模及占比變化圖1 1952年 圖2 2023年①我國的經濟總量不斷增加②中部、西部地區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③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以下是山西、云南兩地出臺的部分發展舉措:從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全面深化改革要( B )①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②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人民幸福感③解決我國主要矛盾,推動經濟快速發展④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4. (定心卷改編)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萬個、新建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00個、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間) ……以上是2025年北京公布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清單。該清單已堅持運行30余年,“年初立軍令狀、年底交成績單 ”,年復一年,周而復始。這說明( A )①北京市政府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改善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④謀民生之利就是要滿足群眾所有需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為應對老齡化挑戰,廣東省聚焦老年人實際需求,探索多種助餐服務模式,截至2024年12月,建設“長者飯堂 ”3 652家,服務老年人超過2 000萬人次。同時,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十四五 ”期間全省已累計為超過8.8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這一舉措( B )①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智慧選擇③能夠促進養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④有利于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黑白卷改編)河北省將脫貧地區產業納入全省鄉村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一體推進;連續4年將托育相關工作納入全省民生工程或民生實事,累計建設普惠托位5 000多個。據此,小明撰寫了一副對聯:橫批 譜寫 新篇章上聯 謀民利、解民憂、 補短板,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下聯 幼有育、老有養、 病有醫, 滿足人民美好愿望結合上下聯,你認為最適合填入空白處的是( C )A. 區域協調 B. 改革開放C. 共享發展 D. 城鄉平衡7. (中考新形式·邏輯推導)甘肅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盯“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目標,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以下對出臺具體舉措帶來的影響推導正確的有( C )①大力推進“甘味 ”品牌建設→壯大特色產業→提高當地經濟水平②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治理和諧有序③支持村民利用自家農屋辦農家樂→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助力實現共同富裕④實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 ”行動→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莊風貌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此考法2023福建、重慶等地中考已考查]8. 以下對上海的發展舉措解讀正確的有 ( )序號 發展舉措 解讀① 探索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大力發展多式聯 運,更好服務統一大市場建設 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 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和時尚消費品2個五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有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序號 發展舉措 解讀③ 大力推進公共閱讀網絡建設,打造了徐家匯書院、朵云書院、和平書院等一大批閱讀新空間 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④ 優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決好住房問題就能全面解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9. 2024年12月1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江蘇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是該方案的部分內容:·方案明確“一縣一策 ”,引導蘇中、蘇北等城鎮化潛力縣集中發展1個優勢主導產業和1個潛力突破產業集群。 ·強化“ 家門口 ”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服務功能,推動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民辦培訓機構合理設置培訓項目,鼓勵與制造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 ”培養。 ·逐步增加常住人口可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全面落實持居住證在居住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85%以上。(課標任務指向·評價)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以新聞評論員的身份對上述新聞進行綜合點評。(4分)【答案】①江蘇省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這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江蘇省抓住人民最關心的就業、醫療等利益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③江蘇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10.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答卷在不斷書寫。某校九年級(1)班以“我們的美好生活 ”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回答下列問題。議題一:“探”發展之路20世紀70年代,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還是一個窮苦漁村。改革開放以來,村里開啟了一場傳統漁業現代化轉型之旅:率先實行漁業生產責任制,推動傳統人力小竹排改為柴油機動力木質漁船; 引入金融活水,引導廣大漁民將木質漁船再升級為現代鋼制漁船;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國家一級漁港,從近海捕撈走向廣闊的深遠海;成立海上黨支部,提供安全生產、海上救助、漁船管控等服務。除了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產業也逐漸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粗放走向集約。(1)(中考設問新詞·發展路徑)結合上述材料,說說澳角村為我國鄉村振興探索出了怎樣的發展路徑。(4分)【答案】①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②因地制宜探索和發展地域特色產業,打造地方特色產業。(每點2分,共4分)議題二:“述”生活變化變化1:從“報紙訂不起、電話費交不起、煤油燈點不起 ”到“海面滿港新船,看地面滿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蔥蔥,看人面喜氣洋洋 ”再到“ 家里有別墅,城里有套房,出門有小車,銀行有存款 ”。 變化2: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公交車開到家門口,澳角小學獲評“漳州市溫馨校園 ”,媽祖文化公園三期、全村創城環境提升、大茂山自然村路等惠民工程接連落地…… 變化3:截至2024年10月,全村有117家海鮮電商,電商產業人才達530多人, 日均發貨量超2 000件。村里還成立了電商黨支部,號召村級電商大戶、青年電商創業者組建電商產業先鋒隊,為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青年和外來客商入駐發展提供服務。(2)(課標任務指向·描述特征)請你談談澳角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鄉村振興答卷。(4分)【答案】①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②村民生活持續改善,收入不斷增加; ③全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④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等 。 (每點1分,共4分)(3)請結合共享發展的知識,談談澳角村取得這些變化的原因。(6分)【答案】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②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議題三:“繪”美好圖景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澳角村對村民和漁民說,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發展。東山未來的發展趨勢很不錯,要好好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等特色產業。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 ”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4)(中考開放類設問·描繪美好藍圖)請你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從村容村貌、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等角度描繪澳角村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6分)【答案】示例:村容村貌:漁村環境整潔優美,基礎設施完備,成為宜居宜游的濱海特色村莊;經濟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深度融合,產業蓬勃發展,村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文化建設:以海洋文化為靈感的作品和民俗表演不斷涌現,文化氛圍濃厚等。(每個角度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潮涌,擂鼓奮進。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深圳開放探索的歷程,共同感受這座奇跡之城改革開放的堅實步履、鏗鏘足音。子議題一 感悟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的變遷(黑白卷改編)深圳人民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以下是同學們制作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表:過去 現在衣 顏色和花樣較少 ① 色彩豐富,款式多樣食 種類單一 ② 種類豐富住 平房、筒子樓 ③ 高樓大廈、商品房行 步行、 自行車 ④ 高鐵、飛機。(每點1分,共4分)任務1:(1)請你幫助同學們填寫以上社會變遷表。(4分)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深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以下是相關數據:1979年 1985年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 31.41萬人 1 798.95萬人深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606元 20.69萬元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 915元 81 123元(2)請你從上述數據中概括深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所發生的變化。 (2分)【答案】剛步入改革開放時,深圳常住人口少,經濟發展水平低,人民整體生活水平較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深圳常住人口大幅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分)深圳的發展變化還體現在以下方面:經濟建設 1980年,深圳GDP僅為2.7億元,到了2023年,深圳GDP已高達34 606.40億元,深圳經濟年均增長20.0%。短短40多年間,深圳特區GDP增長13 000多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從1979年投資規模僅0.59億元,到2023年投資接近萬億元。40多年來,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4.7%。人才培養 截至2025年1月,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近700萬人,高層次人才超2.6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22萬人。同時,2024年以來,深圳海關新增備案知識產權1290項,同比增長29.1%,創新企業專利維權獲得感顯著提升。產業發展 深圳堅持制造業當家,2024年,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機被生產制造出來,每60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 猛,2024年產量超過293萬輛,成功衛冕“ 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 ”。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激勵下,相關從業者積極投入生產、研發、銷售等環 節,創造了大量財富和就業機會。(3)閱讀以上材料,你能感受到改革開放對深圳的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答案】①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②改革開放讓我們更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③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每點2分,共6分)了解了深圳的這些變化后,小帆和小雅展開了討論:(4)(中考開放類設問·續寫對話)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續寫小雅的話。 (3分)【答案】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④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等。(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共3分)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多年來,深圳從昔日的“ 小漁村 ”已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的崛起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生動縮影。(5)深圳從昔日的“小漁村 ”經過改革開放,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充分證明了什么?(4分)【答案】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每點2分,共4分)子議題二 探尋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黑白卷改編)深圳市中心,蓮花山頂,有一座寓意深遠的青銅雕像:鄧小平。耐人尋味的是,雕像不是站姿,也非坐姿,而是大步向前的行走姿態。這是設計者有意為之的“ 點睛之筆 ”,傳達出一個極為貼切的隱喻:改革開放,我們永遠在路上。深圳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代表作,是一個中國奇跡,也是一個世界奇跡。 ——習近平任務2:(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能從鄧小平青銅雕像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得到哪些啟示。(4分)【答案】①深圳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②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弘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每點2分,共4分)在深圳部分工業集中區域,如寶安區的部分工業園區周邊,受早期工業發展模式及歷史因素影響,生態環境面臨諸多挑戰。該區域空氣質量與水環境質量較其他生態優越區域相對欠佳,環境污染問題客觀存在。周邊居民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綠色休閑空間的需求極為迫切。(2)結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知識,你從上述現象中能夠得出什么結論?(2分)【答案】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2024年,深圳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54 064.45億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12 409.13億元,繼續位列全國“雙第一 ”,穩居“全國工業第一城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較2023年(6.2%) 提升3.5個百分點,創“十三五 ”以來新高。其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 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3)根據材料,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 )A. 說明深圳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B. 有利于實現同時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C. 需要深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D.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4年9月20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提出的深化改革“任務書 ”14個方面68項改革任務,這68項改革任務涵蓋了經濟、法治、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 旨在通過系統集成和協同高效的改革措施解決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推動深圳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4)(中考設問新詞·金點子)結合材料,請你為解決深圳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一些金點子。(6分)【答案】①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③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 自我革新。(每點2分,共6分)子議題三 感悟深圳的共享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深圳市紅羅村一步步搬離大山,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實現精彩蝶變,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到 日子越過越紅火,踏上鄉村全面振興先行示范的新征程。以前,老村深藏于羅裙山深山老林之中,不為世人所知, 自稱為嶂背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動員村民搬遷,畬族村民告別深山里的艱苦歲月,邁向新生活新未來。 由于紅羅村地處山 區,道路交通不便、住房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完善。2020年,紅羅村被選定為深汕合作區鄉村振興首批“八村示范 ”之一,政府部門投入2 000多萬元進行改造提升。任務3:(1)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政府為何投入大量資金對紅羅村進行改造提升。(6分)【答案】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堅持共享發展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共6分)在市、 區交通部門的支持下,由深圳巴士運營的現代化新能源公交車也開進了村里,村民們出行越來越便捷。村道全線設置了標志標線標牌和護欄等,極大方便了村民和游客進山。可以說,紅羅村的美麗蝶變,離不開市、 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奮力書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2)(課標任務指向·評價)看完上述材料后,小林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實現共享發展是黨和政府的事情,與我們中學生無關。 ”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小林的觀點進行評價。(7分)【答案】小林的觀點是片面的,他沒有意識到實現共享發展不僅是黨和政府的事情,更需要人人參與。(1分)①黨和政府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②共享發展需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③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實現共享發展貢獻力量。(每點2分,共6分)為實現共享發展,紅羅村建設了共同富裕示范村“施工圖 ”,如下:行動1:改善村里環境,不僅建了現代美觀的公廁,還有小型污水處理廠。行動2: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舉辦登高節等一系列活動,吸引游客進寨進山,探索“旅游經濟+民族特色文創經濟 ”的鄉村振興發展策略。行動3:對道路進行綜合整治,由原來的3.5米道路斷面拓寬至5米,拓寬面積為1 262平方米,基本滿足車輛雙向行駛需求。行動4: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開展“村企合作 ”,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揮試點示范效應,助推鄉村產業全面振興。(3)請你從上述行動中,歸納紅羅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做法。(6分)【答案】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托當地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里發展特色旅游產業,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②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改善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揚集體經濟的優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4)(中考開放類設問·寫介紹語)該村打算在村口設置一個宣傳板,宣傳本村共同富裕的發展成果,請你幫助他們寫一段介紹語。(5分,150字以內)【答案】示例:歡迎來到紅羅村,領略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完善的交通、教育、醫療設施,為生活提供堅實保障,幸福氛圍滿溢村莊,處處彰顯發展活力。我們堅信,只有共享發展、共同富裕,才能讓我們的村莊更加美好。歡迎大家來了解我們的發展成果,共同見證我們的美好未來。(言之有理即可,5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7張PPT)人教版 九上 道德與法治同步課件統編九上道法新考向情景題分層練習講解課件九上道法考向情景題分層練習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225考1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490考2議題探究 以“深圳開放探索的足跡”為議題探討強國富民3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225考建議用時:35分鐘四十余年改革開放征程,中國砥礪前行,實現了從舊貌到新顏的滄桑巨變。從衣食住行的改善到綜合國力的提升,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主題情境從今昔變遷中感悟改革開放基礎題教材改編練知識點1 改革開放促發展118考 第1~3題知識點2 中國騰飛譜新篇107考 第4~6題1. 為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發展變化,小葉搜集并制作了如下板報:·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彼時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1999年鞏固地進入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2023年,我國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居民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消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給板報擬一個標題,其中最恰當的是( D )A.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B.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中國式現代化C. 國家的一切發展都能稱之為社會主義建設D.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強國富民的正確道路【答案】D2. (定心卷改編)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部分數據對比: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得益于( A )①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中國人民積極參與勞動、創造財富④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AA. ①②③C. ①③④B. ①②④D. ②③④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電力基礎規模小、技術滯后、供應短缺。改革開放后,通過電力投融資體制改革、“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等多輪次市場化改革、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中國實現了從追趕者到全球最大電力系統建設者的飛躍,正從電力大國向世界電力強國穩步邁進。這充分表明( D )①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②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③改革開放使群眾參與社會勞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4. 產業發展對于經濟的穩定增長至關重要。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部分產業的發展情況:年份 工業增加值 貨物出口總額1978年 1 622億元 168億元2024年 40.5萬億元 25.45萬億元相關鏈接:工業增加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它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價值 表格中的信息從側面印證了( C )①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②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③改革開放使我國工業經濟實力大幅躍升④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5. 以下漫畫中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表明( B ) ①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②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已經完成③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④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6. (教材“相關鏈接”改編)改革開放前,我國基本處于封閉半封閉狀態。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截至2025年3月,建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這些自貿試驗區累計向全國復制推廣349項制度創新成果,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這里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機遇……這充分證明了( B )①中國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②中國經濟的騰飛離不開國際援助③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已經改變④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提升題遷移運用練7. (中考新形式·新聞解讀)某學習小組搜集了一些新聞并對其進行解讀,下列解讀正確的有( B )①1978年我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1.7%。1979—2023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8.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4.8%,居世界第一位——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②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等領域使用很少。改革開放后,人民幣國際地位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末,人民幣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第三位貿易融資貨幣——改革開放讓中國力量充分顯示③1949年底全國能夠通車的鐵路僅2.2萬公里,截至2024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6.2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中國鐵路快速發展,推動了國際鐵路網絡的建設④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2024年達到41 314元——中國共產黨堅持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此考法2023寧夏、黃岡等地中考已考查] 改革開放前,我國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建設基本處于空白。改革開放后,隨著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從無到有并逐步完善,我國知識產出快速增長。截至2024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的國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為重點,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貿易伙伴只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截至2024年底),是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國。8.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改革開放給我國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3分)【答案】①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②人民生活顯著改善;③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每點1分,共3分)(2)(中考設問新詞·印證)我國如此亮眼的發展成就印證了哪些道理?(6分)【答案】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③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每點2分,共6分)材料二:40多年來,深圳南嶺村始終踏著改革開放的節拍大步向前。以下是南嶺村的發展歷程:(3)運用改革開放相關知識,請你談談南嶺村是如何使“舊貌變新顏”,托起人民幸福生活的。(4分)【答案】①該村落實“分田到戶”,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②積極內聯外引企業14家,有效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就業,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轉型,通過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每點2分,共4分)拓展題議題探究練9. 回望過去,依靠改革開放,我們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眺望未來,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為此,某校九年級(1)班以“感悟改革開放 見證美好生活”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子議題一:了解改革成就(逆襲卷改編)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部分“成績單”:① 2024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38 4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貨物進出口順差70 623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額243 329億元,比上年增長8.8%,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5.5%;其中出口164 717億元,增長9.4%。② 2024年,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繼續提高,下達1 582億元,比2023年增加23億元。新增優質中小學學位1 017萬個,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325萬個,更好滿足群眾就學需求。(1)請你分別給以上兩則材料擬定合適的標題。(2分)【答案】①對外貿易穩中有進;②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分)子議題二:感悟改革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民生指標優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我國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社會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碩果累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2)(課標任務指向·辨析)小亮在分析完上述資料后,認為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對我國的發展至關重要。請你對小亮的觀點進行辨析。(5分)【答案】小亮的觀點正確。(1分)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和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每點2分,共4分)子議題三:譜寫改革新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紀念喬石同志,就是要學習他銳意改革、敢于作為的政治擔當。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3)(中考開放類設問·擬寫宣傳標語)請你為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分)【答案】示例:①深化改革開放路,共繪中華復興圖;②緊握改革開放筆,再書時代壯麗詩。(任答一點即可,2分)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490考建議用時:35分鐘知識點1 改革進行時225考 第1~3題知識點2 共享發展成果265考 第4~6題主題情境各地抓改革、促發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基礎題教材改編練1.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形成安徽省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報告……2024年以來,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在多個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改革。安徽省這樣做是因為( A )A.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B.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工作中心C. 改革能解決發展中的所有問題D.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A2. 觀察下圖,我們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有( B )四區域GDP規模及占比變化圖1 1952年 圖2 2023年①我國的經濟總量不斷增加 ②中部、西部地區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③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A. ①②③ B. ①②④B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以下是山西、云南兩地出臺的部分發展舉措:從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全面深化改革要( B )①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②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人民幸福感③解決我國主要矛盾,推動經濟快速發展④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B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4. (定心卷改編)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萬個、新建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00個、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間)……以上是2025年北京公布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清單。該清單已堅持運行30余年,“年初立軍令狀、年底交成績單”,年復一年,周而復始。這說明( A )①北京市政府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改善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④謀民生之利就是要滿足群眾所有需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5. 為應對老齡化挑戰,廣東省聚焦老年人實際需求,探索多種助餐服務模式,截至2024年12月,建設“長者飯堂”3 652家,服務老年人超過2000萬人次。同時,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十四五”期間全省已累計為超過8.8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這一舉措( B )①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智慧選擇③能夠促進養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④有利于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6. (黑白卷改編)河北省將脫貧地區產業納入全省鄉村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一體推進;連續4年將托育相關工作納入全省民生工程或民生實事,累計建設普惠托位5 000多個。據此,小明撰寫了一副對聯:橫批 譜寫 新篇章上聯 謀民利、解民憂、補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下聯 幼有育、老有養、病有醫,滿足人民美好愿望結合上下聯,你認為最適合填入空白處的是( C )A. 區域協調 B. 改革開放C. 共享發展 D. 城鄉平衡C提升題遷移運用練7. (中考新形式·邏輯推導)甘肅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盯“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目標,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以下對出臺具體舉措帶來的影響推導正確的有( C )①大力推進“甘味”品牌建設→壯大特色產業→提高當地經濟水平②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治理和諧有序③支持村民利用自家農屋辦農家樂→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助力實現共同富裕④實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行動→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莊風貌C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此考法2023福建、重慶等地中考已考查]8. 以下對上海的發展舉措解讀正確的有( A )序號 發展舉措 解讀① 探索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更好服務統一大市場建設 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 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和時尚消費品2個五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有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序號 發展舉措 解讀③ 大力推進公共閱讀網絡建設,打造了徐家匯書院、朵云書院、和平書院等一大批閱讀新空間 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④ 優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決好住房問題就能全面解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9. 2024年12月1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江蘇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是該方案的部分內容:·方案明確“一縣一策”,引導蘇中、蘇北等城鎮化潛力縣集中發展1個優勢主導產業和1個潛力突破產業集群。·強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服務功能,推動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民辦培訓機構合理設置培訓項目,鼓勵與制造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培養。·逐步增加常住人口可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全面落實持居住證在居住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85%以上。 (課標任務指向·評價)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以新聞評論員的身份對上述新聞進行綜合點評。(4分)【答案】①江蘇省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這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江蘇省抓住人民最關心的就業、醫療等利益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③江蘇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拓展題議題探究練10.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答卷在不斷書寫。某校九年級(1)班以“我們的美好生活”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回答下列問題。議題一:“探”發展之路20世紀70年代,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還是一個窮苦漁村。改革開放以來,村里開啟了一場傳統漁業現代化轉型之旅:率先實行漁業生產責任制,推動傳統人力小竹排改為柴油機動力木質漁船;引入金融活水,引導廣大漁民將木質漁船再升級為現代鋼制漁船;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國家一級漁港,從近海捕撈走向廣闊的深遠海;成立海上黨支部,提供安全生產、海上救助、漁船管控等服務。除了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產業也逐漸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粗放走向集約。(1)(中考設問新詞·發展路徑)結合上述材料,說說澳角村為我國鄉村振興探索出了怎樣的發展路徑。(4分)【答案】①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②因地制宜探索和發展地域特色產業,打造地方特色產業。(每點2分,共4分)議題二:“述”生活變化變化1:從“報紙訂不起、電話費交不起、煤油燈點不起”到“海面滿港新船,看地面滿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蔥蔥,看人面喜氣洋洋”再到“家里有別墅,城里有套房,出門有小車,銀行有存款”。變化2: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公交車開到家門口,澳角小學獲評“漳州市溫馨校園”,媽祖文化公園三期、全村創城環境提升、大茂山自然村路等惠民工程接連落地……變化3:截至2024年10月,全村有117家海鮮電商,電商產業人才達530多人,日均發貨量超2 000件。村里還成立了電商黨支部,號召村級電商大戶、青年電商創業者組建電商產業先鋒隊,為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青年和外來客商入駐發展提供服務。(2)(課標任務指向·描述特征)請你談談澳角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鄉村振興答卷。(4分)【答案】①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②村民生活持續改善,收入不斷增加;③全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④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等。(每點1分,共4分)(3)請結合共享發展的知識,談談澳角村取得這些變化的原因。(6分)【答案】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②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議題三:“繪”美好圖景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澳角村對村民和漁民說,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發展。東山未來的發展趨勢很不錯,要好好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等特色產業。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4)(中考開放類設問·描繪美好藍圖)請你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從村容村貌、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等角度描繪澳角村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6分)【答案】示例:村容村貌:漁村環境整潔優美,基礎設施完備,成為宜居宜游的濱海特色村莊;經濟發展:農業、漁業、電商、文旅深度融合,產業蓬勃發展,村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文化建設:以海洋文化為靈感的作品和民俗表演不斷涌現,文化氛圍濃厚等。(每個角度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潮涌,擂鼓奮進。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深圳開放探索的歷程,共同感受這座奇跡之城改革開放的堅實步履、鏗鏘足音。以“深圳開放探索的足跡”為議題探討強國富民建議用時:40分鐘議題探究子議題一感悟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的變遷(黑白卷改編)深圳人民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以下是同學們制作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表:過去 現在衣 顏色和花樣較少 ① 食 種類單一 ② 住 平房、筒子樓 ③ 行 步行、自行車 ④ 任務1:(1)請你幫助同學們填寫以上社會變遷表。(4分)色彩豐富,款式多樣種類豐富高樓大廈、商品房高鐵、飛機。(每點1分,共4分)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深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以下是相關數據:1979年 1985年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 31.41萬人 — 1 798.95萬人深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606元 — 20.69萬元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 915元 81 123元(2)請你從上述數據中概括深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所發生的變化。(2分)【答案】剛步入改革開放時,深圳常住人口少,經濟發展水平低,人民整體生活水平較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深圳常住人口大幅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分)深圳的發展變化還體現在以下方面:經濟建設 1980年,深圳GDP僅為2.7億元,到了2023年,深圳GDP已高達34606.40億元,深圳經濟年均增長20.0%。短短40多年間,深圳特區GDP增長13 000多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從1979年投資規模僅0.59億元,到2023年投資接近萬億元。40多年來,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4.7%。人才培養 截至2025年1月,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近700萬人,高層次人才超2.6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22萬人。同時,2024年以來,深圳海關新增備案知識產權1 290項,同比增長29.1%,創新企業專利維權獲得感顯著提升。產業發展 深圳堅持制造業當家,2024年,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機被生產制造出來,每60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2024年產量超過293萬輛,成功衛冕“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激勵下,相關從業者積極投入生產、研發、銷售等環節,創造了大量財富和就業機會。(3)閱讀以上材料,你能感受到改革開放對深圳的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答案】①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②改革開放讓我們更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③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每點2分,共6分)了解了深圳的這些變化后,小帆和小雅展開了討論:(4)(中考開放類設問·續寫對話)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續寫小雅的話。(3分)【答案】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④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等。(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共3分) 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多年來,深圳從昔日的“小漁村”已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的崛起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生動縮影。(5)深圳從昔日的“小漁村”經過改革開放,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充分證明了什么?(4分)【答案】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每點2分,共4分)子議題二探尋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黑白卷改編)深圳市中心,蓮花山頂,有一座寓意深遠的青銅雕像:鄧小平。耐人尋味的是,雕像不是站姿,也非坐姿,而是大步向前的行走姿態。這是設計者有意為之的“點睛之筆”,傳達出一個極為貼切的隱喻:改革開放,我們永遠在路上。 深圳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代表作,是一個中國奇跡,也是一個世界奇跡。——習近平任務2:(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能從鄧小平青銅雕像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得到哪些啟示。(4分)【答案】①深圳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②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弘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每點2分,共4分)在深圳部分工業集中區域,如寶安區的部分工業園區周邊,受早期工業發展模式及歷史因素影響,生態環境面臨諸多挑戰。該區域空氣質量與水環境質量較其他生態優越區域相對欠佳,環境污染問題客觀存在。周邊居民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綠色休閑空間的需求極為迫切。(2)結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知識,你從上述現象中能夠得出什么結論?(2分)【答案】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2024年,深圳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54 064.45億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12 409.13億元,繼續位列全國“雙第一”,穩居“全國工業第一城”。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較2023年(6.2%)提升3.5個百分點,創“十三五”以來新高。其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3)根據材料,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 )A. 說明深圳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B. 有利于實現同時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C. 需要深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D.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A 2024年9月20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提出的深化改革“任務書”14個方面68項改革任務,這68項改革任務涵蓋了經濟、法治、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旨在通過系統集成和協同高效的改革措施解決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推動深圳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4)(中考設問新詞·金點子)結合材料,請你為解決深圳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一些金點子。(6分)【答案】①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③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每點2分,共6分)子議題三感悟深圳的共享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深圳市紅羅村一步步搬離大山,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實現精彩蝶變,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到日子越過越紅火,踏上鄉村全面振興先行示范的新征程。以前,老村深藏于羅裙山深山老林之中,不為世人所知,自稱為嶂背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動員村民搬遷,畬族村民告別深山里的艱苦歲月,邁向新生活新未來。由于紅羅村地處山區,道路交通不便、住房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完善。2020年,紅羅村被選定為深汕合作區鄉村振興首批“八村示范”之一,政府部門投入2 000多萬元進行改造提升。任務3:(1)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政府為何投入大量資金對紅羅村進行改造提升。(6分)【答案】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堅持共享發展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共6分)在市、區交通部門的支持下,由深圳巴士運營的現代化新能源公交車也開進了村里,村民們出行越來越便捷。村道全線設置了標志標線標牌和護欄等,極大方便了村民和游客進山。可以說,紅羅村的美麗蝶變,離不開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奮力書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2)(課標任務指向·評價)看完上述材料后,小林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實現共享發展是黨和政府的事情,與我們中學生無關。”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小林的觀點進行評價。(7分)【答案】小林的觀點是片面的,他沒有意識到實現共享發展不僅是黨和政府的事情,更需要人人參與。(1分)①黨和政府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②共享發展需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③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實現共享發展貢獻力量。(每點2分,共6分)為實現共享發展,紅羅村建設了共同富裕示范村“施工圖”,如下:行動1:改善村里環境,不僅建了現代美觀的公廁,還有小型污水處理廠。行動2: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舉辦登高節等一系列活動,吸引游客進寨進山,探索“旅游經濟+民族特色文創經濟”的鄉村振興發展策略。行動3:對道路進行綜合整治,由原來的3.5米道路斷面拓寬至5米,拓寬面積為1 262平方米,基本滿足車輛雙向行駛需求。行動4: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開展“村企合作”,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揮試點示范效應,助推鄉村產業全面振興。(3)請你從上述行動中,歸納紅羅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做法。(6分)【答案】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托當地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里發展特色旅游產業,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②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改善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揚集體經濟的優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共6分)(4)(中考開放類設問·寫介紹語)該村打算在村口設置一個宣傳板,宣傳本村共同富裕的發展成果,請你幫助他們寫一段介紹語。(5分,150字以內)【答案】示例:歡迎來到紅羅村,領略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完善的交通、教育、醫療設施,為生活提供堅實保障,幸福氛圍滿溢村莊,處處彰顯發展活力。我們堅信,只有共享發展、共同富裕,才能讓我們的村莊更加美好。歡迎大家來了解我們的發展成果,共同見證我們的美好未來。(言之有理即可,5分)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統編版九上道法新考向情境題 分層練習】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pptx 【統編版九上道法新考向情境題 分層練習】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原卷版).docx 【統編版九上道法新考向情境題 分層練習】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解答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