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部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3 安全記心上《安全知多少》第1課時第一課時核心素養目標及重難點核心素養目標├─ 道德修養 → 體會安全與生命健康的直接關聯,形成 “安全第一” 的價值判斷。├─ 法治觀念 → 認識到安全是生命的基本保障,理解 “安全記心上” 是對生命的尊重。├─ 健全人格 → 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等基本技能,提升應對危險的實際能力。└─ 責任意識 → 培養主動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感。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 安全知識系統化;規則意識具象化。└─ 教學難點 → 安全知識的生活化遷移;安全責任的主動擔當;緊急情況下的理性應對。視頻導入認識安全標識活動一:與生活相關的安全常識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安全教育,由此了解了許多與生活相關的安全常識。我了解一些居家安全的常識。比如,地面瓷磚有水時,要立即擦干,不然容易滑倒。爸爸告訴我,不能購買沒有寫明正規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的食物。這是與我們生活相關的食品安全常識。戶外玩耍時,不能隨意觸碰貓、狗或者其他不熟悉的動物。你還了解哪些與生活相關的安全常識?一、居家安全:守住 “小窩” 的防線1. 用電安全①濕手、濕腳不能碰插座、開關,更不能用金屬(如鑰匙、鉛筆)捅插座孔,以防觸電。②看到電線破損、插座發燙,要馬上告訴家長,自己不要碰。③不用的電器及時拔掉插頭,避免長時間通電 “累壞” 電器引發危險。2.用火安全①不玩打火機、火柴,不靠近燃氣灶。家長做飯時,不隨便按燃氣灶開關。 ②點蚊香、蠟燭時,要遠離窗簾、書本等易燃物,用完及時熄滅。③記住:如果聞到燒焦味,先告訴家長,不要自己翻找原因。3.防磕碰與墜落①不爬窗臺、陽臺護欄,不從高處往下扔玩具(可能砸到樓下的人)。②家具尖角(如桌角、墻角)可以貼防撞條,避免奔跑時撞到。③收納柜、書架要固定好,不攀爬,防止柜子傾倒砸傷人。二、出行安全:路上的 “保護盾”1. 交通安全①過馬路走斑馬線、人行橫道,“一停二看三通過”(停在路邊,左右看有沒有車,確認安全再走)。②紅燈停、綠燈行,即使路上沒車,也不能闖紅燈(養成習慣很重要)。③乘車時:坐私家車要系好安全帶,不把頭、手伸出窗外;坐公交車要等車停穩再上下,不搶座、不打鬧。 未滿 12 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自行車,未滿 16 歲不能騎電動車。2. 防走失與陌生人① 跟家長外出時,不隨便跑開,萬一走散,站在原地等家長,或找穿制服的人(警察、保安)幫忙,不跟陌生人走。②陌生人給的零食、玩具不能要,陌生人問路可以指路,但不要帶路。三、校園安全:教室里的 “小規矩”1. 活動安全①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推擠、不追逐,不趴在樓梯扶手上滑下去。②體育課、課間活動時,遵守老師要求:跑步前熱身,不玩危險游戲(如爬籃球架、扔石頭)。③實驗課、手工課上,按老師指導使用剪刀、小刀等工具,不用筆尖、剪刀對著同學。2. 物品安全①不把打火機、仿真刀槍、尖銳物品(如釘子、碎玻璃)帶到學校。②看到同學玩危險物品,要及時告訴老師。四、飲食安全:管好 “小嘴巴”1. 吃的 “禁忌”①飯前便后洗手,不吃路邊攤的 “三無食品”(沒有生產日期、廠家、保質期的食品)。②過期、發霉的食物不能吃,即使看起來沒壞也不行(比如發霉的面包、發芽的土豆)。③生熟食物要分開(比如切生肉的刀和切水果的刀要分開),不喝生水,水果洗干凈再吃。2. 特殊情況吃東西時不嬉笑、打鬧,避免食物卡到喉嚨(如果卡到,要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五、應急安全:遇到危險 “不慌神”1、記住三個重要電話①遇到火災:打 119(說清地址、著火物,比如 “我家在 XX 小區 X 號樓 X 單元,廚房著火了”)。②遇到壞人、迷路:打 110(說清自己在哪,發生了什么)。③有人受傷、生病:打 120(說清地址和癥狀,比如 “有人摔倒流血了”)。2、火災逃生①火災時要彎腰、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嗆),沿著墻壁往安全出口跑,不乘電梯。②如果被困房間,關緊房門,在窗口呼救(可以用鮮艷的衣服揮舞)。3、防溺水:記住防溺水六不準這些安全常識看似簡單,但關鍵時刻能保護自己和他人。記住:安全不是 “口號”,而是融入日常的小習慣 —— 多一份注意,就多一份平安。活動二: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為我們作出的努力為了讓我們安全地(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都作出了許多( )。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都有許多不安全因素,我們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好自己。成長努力校園活動安全學校在單杠下鋪了一層墊子,防止學生跌落受傷。這是我們課本上的“綠色印刷產品”的標志,說明課本環保達標。一、國家:用規則和制度筑牢 “安全底線”國家通過制定法律、出臺政策,為我們的安全畫出 “保護圈”:①完善法律保護: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明確規定任何人不能傷害未成年人,家長、學校、社會都有保護我們的責任。比如法律規定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學校周邊不得設置危險場所”,從源頭減少危險。②保障公共安全:推動 “平安校園”“交通安全設施” 等工程,比如在學校周邊設置減速帶、斑馬線、警示牌,要求超市、餐廳必須公示食品安全信息,確保我們吃的、用的、走的都安全。③建立應急體系:統一設立 110(報警)、119(消防)、120(急救)等緊急電話,方便遇到危險時快速求助;還會定期檢查公共場所的消防器材、監控設備,確保關鍵時刻能用上。生產、銷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游戲游藝設備、游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產品的生產者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未標明注意事項的不得銷售。——《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二、社會:用行動織密 “安全網絡”社會上的很多人和機構,都在默默為我們的安全出力:①社區的守護:小區里安裝監控攝像頭、配備消防栓,保安叔叔定時巡邏,防止陌生人隨意進入;社區還會組織 “安全講座”,教大家防拐騙、防火災的知識。②企業的責任:生產兒童玩具、校服、食品的企業,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比如玩具不能有尖銳棱角、食品要標注保質期),避免我們受到傷害。 ③公益的力量:很多志愿者會走進學校,教我們 “防溺水”“防校園欺凌” 的技巧;媒體會通過動畫片、海報宣傳安全常識,比如 “紅燈停綠燈行”“不玩打火機”。三、學校:用細節守護 “校園平安”學校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老師和學校為安全做了很多具體的事:①制定安全制度:每天上學有晨檢(看我們有沒有生病),課間有老師在走廊、樓梯口值班,防止追逐打鬧受傷;放學時,老師會確認我們被家長接走才離開。②開設安全課程:在道德與法治課、班會課上,教我們認識危險(比如 “不摸插座”“不跟陌生人走”),還會模擬 “地震逃生”“火災疏散”,讓我們學會遇到危險時怎么辦。③排查安全隱患:定期檢查教室的桌椅(有沒有松動的螺絲)、操場的器械(比如滑梯是否牢固)、食堂的飯菜(是否新鮮),發現問題馬上修好或更換。四、家庭:用愛筑起 “第一道防線”家人是我們最親近的守護者,他們的努力藏在日常細節里:①日常的叮囑:爸爸媽媽會反復提醒我們 “過馬路看車”“不玩火”“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要”,教我們記住家庭住址和家長電話,萬一走散能求助。②細致的保護:家里的插座會裝保護蓋,陽臺護欄會加高,熱水瓶放在我們夠不到的地方;爸爸媽媽會接送我們上下學,不讓我們單獨去河邊、工地等危險地方。③及時的關心:發現我們身體不舒服或情緒不對時,家長會馬上帶我們看醫生、和我們聊天,避免小問題變成大危險。其實,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努力,就像 “接力賽”—— 每個人、每個環節都做好自己的事,才能讓我們在安全的環境里慢慢長大。我們也要學會珍惜這些保護,自己多注意安全,不辜負大家的付出呀。遇到陌生人要警惕我們要多學習(安全知識),把(安全)記心上,只有這樣才能(平安成長)。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________教育,由此了解了許多與生活相關的________。為了讓我們安全地________,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都作出了許多________。我們要多學習________,把________記心上,只有這樣才能________成長。安全安全常識成長努力安全知識安全平安評價方式一、過程性評價:觀察學生在 “安全隱患排查”“模擬演練” 中的參與度與行為表現,如是否正確使用 “捂住口鼻彎腰逃 生” 等技能。二、成果性評價:通過 “安全知識手抄報”“家庭安全公約” 等作品,評估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三、情境性評價:設置 “陌生人問路”“發現電線短路” 等情境,考察學生的即時反應與應對策略。下 課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第13課 安全記心上 第1課時(課件)2025-2026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統編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