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3課孟子三章練習(xí)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3課孟子三章練習(xí)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3課孟子三章練習(xí)題(含答案)
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米粟(sù) 空乏其身(kòng) 寡助(guǎ)
B.公孫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妾婦(qiè)
C.富貴不能淫(yín)畎畝(quǎn) 膠鬲(gé)
D.傅說(yuè)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2.下列各語句的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A.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C.所以動心韌性,曾益其所不能。
D.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3.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不當?shù)囊豁検?br/>A.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B.必先/苦其心志
C.人/恒過,然后/能改
D.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釋加點字的含義。
(1)委而去之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3)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4)富貴不能淫
(5)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6)行拂亂其所為
(7)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5.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親戚畔之( )
②往之女家( )
③曾益其所不能( )
④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 )
⑤入則無法家拂士( )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池非不深也 ( )
城非不高也 ( )
入則無法家拂士也 (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 )
7.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情況
①夫環(huán)而攻擊( )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③富貴不能淫 ( )    
④貧賤不能移( )
⑤威武不能屈( )
⑥必先苦其心志( )
翻譯下列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根據(jù)課文填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guān)系的句子(即中心論點)是: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全文的中心句是 。
《富貴不能淫》中對“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成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選自《孟子》)
10、加點詞語解釋或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委而去之 一狼徑去
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皆以美于徐公
C. 七里之郭 出郭相扶將
D.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
11、 翻譯句子。
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2、舉例證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一觀點。
1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一開頭就提出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的首要條件。
B.全文語句整齊,氣勢磅礴,反映了孟子“君貴民輕”的政治思想。
C.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模式。
D.文中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
(二)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富貴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4.對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豈不誠大丈夫哉 誠:真正,確實
B. 必敬必戒 戒: 告誡
C.往之女家 女: 同“汝”,你
D. 與民由之 由: 遵從
1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一怒而諸侯懼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B. 居天下之廣居 汝之不惠
C. 以順為正者 以君之力
D.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始一反焉
16.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丈夫之冠,古人20歲行冠禮,表示成年。
B. 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能夠左右諸侯,挑起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漢大丈夫。
C.孟子認為:大丈夫既要堅守仁義道德的原則,又要有正確的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對于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迷亂、動搖、屈服。
D.孟子用“妾婦之道”來類比“公孫衍、張儀之道”,贊賞了他們堅決順從帝王的行為。
17.孟子認為,大丈夫怎樣才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試用自己的話作答。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B.百里奚舉于市/愿為市鞍馬
C.勞其筋骨/無案牘之勞形
D.而后作/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1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選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論證了什么觀點?請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連用六個事例,引出并論證“生于憂患”的觀點;運用排比,同類并舉,增強了文章氣勢,論證更充分。
B.就“國”而言,“死于安樂”的原因是:在國內(nèi)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對國家的外患。
C.“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王侯將相這一類人。
D.選文首先采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得出艱難困苦的生活能夠使人磨礪成才的結(jié)論,然后采用對比論證和類比論證的方法,得出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能夠?qū)е聹缤龅恼擖c。
(四)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
古之君民①者,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忠信以導(dǎo)之,務(wù)除其災(zāi),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身已終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審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問于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對曰:“驟戰(zhàn)而驟勝。”武侯曰:“驟戰(zhàn)而驟勝國家之福也其獨以亡何故?”對曰:“驟戰(zhàn)則
民罷③,驟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然而國不亡者天下少矣。驕則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歿④于干
隧⑤也。”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有改動)
【注釋】①君民:統(tǒng)治百姓。②審:弄明白。
③罷:通“疲”,疲乏。④歿:死。⑤干隧:地名。
2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愛利以安之 /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仁義以治之 / 險躁則不能治性
C.恣則極物 / 上下俱極
D.忠信以導(dǎo)之/ 以刀劈狼首
23.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驟 戰(zhàn) 而 驟 勝 國 家 之 福 也 其 獨 以 亡 何 故?
24.選文通過魏武侯與李克的對話,闡述了怎樣的治國之道?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答案
1.B 2.C 3.D 4.(1)委:放棄 (2)畔:同“叛”,背叛 (3)焉:怎么,哪里 (4)淫:使……惑亂,迷惑 (5)發(fā):興起,指被任用 (6)拂:違背 (7)作:奮起,這里指有所作為 (8)敵:匹敵、相當 5.(1)同“叛”,背叛。 (2)“女”同“汝”,你。(3)“曾”同“增”。(4)“衡”同“橫”,梗塞,不順。(5)“拂”同“弼”,輔佐。6.(1)護城河 池塘 (2)城墻 城市 (3)在國內(nèi) 進來 (4)在國外 出去 7.(1)名詞作狀語,圍。(2)形容詞用作動詞,震懾。 (3)惑亂,迷惑。使動用法。(4)改變,動搖。使動用法。(5)屈服。使動用法。(6)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痛苦。8.(1)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2)富貴不能使其迷惑,貧賤不能使其改變(節(jié)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3)(通過這些)使他的心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能。 
9.(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B
11、所以君子要么不去發(fā)動戰(zhàn)爭,要發(fā)動戰(zhàn)爭一定會勝利的。
12、示例:周文王和商紂王的故事能證明這點。文王姬呂為西伯時,禮賢下士,善養(yǎng)老者, 所以人民擁護,賢士歸心,為后來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礎(chǔ),商紂王不行仁政,以酷刑殘害臣民, 最終眾叛親離,葬送了商朝。
13.B 14.B 15.A 16、D
17.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
18.C
19.(1)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2)一個國家在國內(nèi)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勢力、地位相當?shù)膰液屯饣迹愠3懈矞绲奈kU。
20.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本文的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1.C 22.D
23.驟戰(zhàn)而驟勝/國家之福也/其獨以亡/何故? 
24、仁愛治國,造福百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新乡县| 自贡市| 崇义县| 大新县| 新乡县| 桂林市| 长治县| 丹江口市| 海兴县| 禹州市| 云安县| 五家渠市| 赣榆县| 齐齐哈尔市| 抚远县| 湖州市| 石狮市| 吐鲁番市| 龙泉市| 锦州市| 汽车| 桑日县| 沈丘县| 玉环县| 山阳县| 电白县| 错那县| 汨罗市| 嫩江县| 萨迦县| 垦利县| 呼图壁县| 嘉鱼县| 新泰市| 宣城市| 邳州市| 大连市| 和平区| 普定县|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