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特朗普遭受槍擊受傷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的競選集會中遭遇槍擊受傷,集會觀眾中則有一人死亡、兩人重傷。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新聞鏈接關于民主的錯誤聲音美國是民主自由的“世界燈塔”中國民主是虛假的民主民主就是西方式的政黨選舉美國是“民主國家”,中國是“集權國家”,中國沒有民主3.1《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從美國大選說起,看西方民主與中國式民主九上道法二單元目錄01回顧歷史——中國是否有民主?02對比中西——中國式民主在優勢何處?回顧歷史——中國是否有民主?01從古至今,中國民主留下了哪些歷史印記?小組合作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古代01“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02“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0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國民主價值的重要思想源頭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改良派)鄭觀應:“欲張國勢,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設議院。”:(維新派)梁啟超:“國之強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革命派)孫中山:“蓋國民為一國之主,為統治權之所出;而實行其權者,則發端于選舉代議士”:古代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是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德先生和賽先生延安”豆選”古代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在不斷探索適合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民主實現形式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古代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現行憲法經過了五次修改。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得以真正確立!并不斷地探索!知識小結法治對民主的作用?p32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我國法律規定的哪些制度體現了對民主的保障?忘了吧?給一點點提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充分協商、求同存異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發揚基層民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知識小結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保障?p35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自古以來,我國在思想、法律、制度等方面都有民主的足音,何來中國無民主一說!知識小結(了解)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p31-32①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國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②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沒能實現。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生、賽先生;從江西瑞金地“紅色蘇維埃”到延安地陜甘寧邊區政府,不斷探索。④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社會主義改造、憲法的確立,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得以真正確立。⑤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不懈探索。我們國家進行了許多民主嘗試?那如何認識民主?思考認識民主1.民主道路能否隨意選?選擇方式: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春秋到戰國,從秦朝到漢朝,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以極為慘烈的戰爭代價,換來了人類領先的民族融合文化經驗,我們在吸收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以后,將其中國化,逐漸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認識民主2.民主有何要求?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何不是國家一切權力屬于所有人?價值要求: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認識民主3.民主靠什么得以實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實現途徑: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知識小結如何認識民主?p30①價值要求: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②實現途徑: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③選擇方式: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對比中西——中國式民主在優勢何處?02中西式民主美國兩黨競爭,一黨的執政以其他黨的在野為前提,使黨派之間不遺余力相互詆毀、相互掣肘,政黨為各自集團的利益而互相爭斗牽制形成了僵局。政黨政治國會山事件驢象之爭特朗普遭刺殺中西式民主美國兩黨競爭,一黨的執政以其他黨的在野為前提,使黨派之間不遺余力相互詆毀、相互掣肘,政黨為各自集團的利益而互相爭斗牽制形成了僵局。中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不是競爭關系,不是“在朝”、“在野”的關系,而是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能最大程度凝聚不同界別參政議政、治理國家的能力,集中精力持之以恒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協商民主政黨政治中西式民主美國西方民主標榜競爭性選舉,將“一人一票”的所謂“自由選舉”作為西方民主的重要標桿大肆宣揚。無論誰贏得選舉,無論哪個政黨勝出,勝利者永遠是資本本身,這種“民主”往往無法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意愿。政黨政治選舉政治中西式民主中國人民選舉人民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而非代替人民行使權力,人民依照自身意愿選擇代表自身意志的行使人。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候選人間不存在利益對立、權力分裂等問題。美國西方民主標榜競爭性選舉,將“一人一票”的所謂“自由選舉”作為西方民主的重要標桿大肆宣揚。無論誰贏得選舉,無論哪個政黨勝出,勝利者永遠是資本本身,這種“民主”往往無法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意愿。選舉民主政黨政治選舉政治中西式民主中國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注重民主參與的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美國西式民主堅持選舉至上,選舉與治國相分離。人民群眾“名義”上民主地參與選舉過程。但是,選舉之后,人民卻一直處于“休眠”之中即人民在選舉之后無權參與民主生活,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政黨政治選舉政治過程完整性全過程人民民主五級投票選舉人大代表來自各階層各領域最廣泛的民主選舉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選舉之后,民主的過程還沒有結束哦!全過程人民民主代表聯系群眾群眾尋找代表人民網絡問政協商民主: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提案嗎?申紀蘭:男女同工同酬王永澄:關于在中小學視力障礙學生中推廣免費大字教材的建議楊鈺尼:《關于加大活態世界遺產保護傳承力度的建議》的提案最真實的民主協商民主: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全過程人民民主最管用的民主政黨政治選舉政治過程完整性成效西式民主弗洛伊德之死政黨政治選舉政治過程完整性成效邁阿密大樓倒塌事故社會主義新型民主世界不止一種民主模式,美國也非民主自由的“世界燈塔”。中國通過實踐走出了自己的民主道路,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使民主不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體驗。未來也會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們的全過程民主制度,為世界提供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知識小結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民主政治?p33-34(1)本質 :①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2)特點: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3)真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4)形式: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特有形式、獨特優勢)思維導圖總結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如何認識民主?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法治對民主的作用?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本質、特點、真諦、形式、制度保障)實戰演練1.鄉鎮干部與當地群眾一人一個小板凳,圍坐一圈,談訴求、話發展,已成為陜西村頭議事的新風景。這種面對面聽民聲、聚民意、解民憂的村頭“板凳會”( )①是干部一心為民、服務群眾的生動寫照②拉近了干群關系,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③體現了眾人事情由眾人商量的民主真諦④是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唯一形式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A實戰演練2.“金豆豆、銀豆豆,豆豆不能隨便投;選好人、做好事,投在好人碗里頭。”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廳內有一幅老照片:一張長桌上,放著八只碗,農民爭相向自己看好的候選人碗里扔黃豆,投上神圣的“一豆”。這一粒粒黃豆,正是中國人民民主實踐的生動寫照。下列對延安革命時期“豆選”內涵認識正確的是( )①社會主義民主植根于中國的社會土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③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④人民通過民主選舉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九上道法3.1《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教學設計選用教材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授課對象 初三年級課程類型 授新課教授課時 1個課時教材分析 教材作用:本課為第二單元第一課第一框,是本單元的起始課,闡明了何為民主,社會主義新型民主,為第二框如何參與民主生活奠定基礎。 2.主要知識點:第一目“民主的足音”從歷史脈絡探討了民主的價值追求,分析了法治對于民主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新型的民主”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點、真諦、形式、制度保障。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基礎:從生活經驗來看,大部分中學生有參與班干部選、給班級提意見的經驗,對民主有自己的看法;從已有知識來看,學生在八下道德與法治學習了我國的政治制度,對我國民主的制度保障有一定了解。 2.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學生對他國的民主模式不太了解,很難自行從橫向上找到我國民主制度的優勢。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尋找中國民主留下的歷史印記,認同民主制度的建設是一個過程;認同民主是具體的,能夠根據本國的國情看待民主實現的方式。 通過對比中西式民主模式,認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增強對中國式民主的自信。 責任意識:通過對比中西式民主模式,了解到我國民主的處境,樹立主人翁意識和民主意識,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民主生活,并為中國民主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治觀念:通過思考“法治對民主的作用”,清楚法治保障民主,清楚法治全過程民主需要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民主教學難點 社會主義新型民主的優勢教學方法工具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案例教學法、活動探究法 教學工具:書本、多媒體、黑板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時政導入)教師引導: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的競選集會中遭遇槍擊受傷,集會觀眾中則有一人死亡、兩人重傷。震驚了美國及全球。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此事件不僅暴露了當前美國政治極化與社會撕裂的危險性,也進一步揭示了美國民主制度面臨的深刻危機。一直以來,關于民主都有以下的聲音:美國是“民主國家”,中國是“集權國家”,中國沒有民主;中國民主是虛假的民主;美國是民主自由的“世界燈塔”;民主就是西方式的政黨選舉。那這些聲音是否正確呢?學生回答教師過渡:我們國家的民主究竟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從美國大選說起,看西方民主與中國式民主,來學習3.1《生活在新型的民主國家》。二、新課講解【環節一:回顧歷史——中國是否有民主?】1.小組合作回顧歷史教師引導:部分美國政客批評中國是專制國家,沒有民主,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從古至今,中國民主留下了哪些歷史印記?學生回答2.展示中國民主歷程(1)古代展示材料:“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管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教師講解:春秋和戰國時代到來,中華大地林立的小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征戰不休的狀態。在對這種殘酷廝殺的反思過程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出現了,他們都試圖找到一種解決方案,來應對這樣的亂世。比如《尚書·五子之歌》中寫道“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指只有以百姓為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就安寧了。比如《管子》中寫道“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意思是政權之所以能興盛,在于順應民心;政權之所以廢弛,則因為違逆民心。《孟子·盡心下》中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們的努力,最終奠定了中華文明文化的根基。他們的確解決了中華文明的問題,他們的思想,成為以后歷朝歷代中國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思想源泉。(2)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展示材料:(改良派)鄭觀應:“欲張國勢,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設議院。”(維新派)梁啟超:“國之強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革命派)孫中山:“蓋國民為一國之主,為統治權之所出;而實行其權者,則發端于選舉代議士”教師講解:比如改良派鄭觀應說“欲張國勢,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設議院。”強調得民心,維新派梁啟超說“國之強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強調要大多數人來當家作主。革命派孫中山說“蓋國民為一國之主,為統治權之所出;而實行其權者,則發端于選舉代議士”強調國民是國家的主人,1840年以來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是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但是這些艱辛的嘗試并沒有實現。(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展示圖片:德先生和賽先生;延安”豆選”教師講解:比如新文化運動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這是對民主和科學的一個形象的稱呼,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兩面旗幟;中國共產黨成立起就以爭取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嘗試了許多民主的形式。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之時,黨就把民主選舉確立為新政權的重要原則之一。蘇維埃本身就是俄語“代表大會”的音譯,因此民主選舉是蘇維埃政治制度的題中之義,是工農群眾當家作主參與國家管理的具體形式。紅軍長征抵達陜北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改組為陜甘寧邊區政府,成了具有一定自主權的地方政府。陜甘寧邊區選舉的特點是人民參與程度高、實現形式多樣、制度成效顯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具影響力的例證。其中尤以邊區農民政治參與主要方式的“豆選”最為著名。延安革命紀念館內展覽的“投豆選舉”照片,講述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民主選舉故事,當年,邊區群眾很看重選舉,用陜北話說,就是‘一顆豆豆要頂一顆豆豆的事哩’,大家要選出自己信任的‘官’和政府,一時間,民主之風在邊區盛行,一首歌謠在群眾中廣為傳唱:“金豆豆、銀豆豆,顆顆不能隨便丟,選好人,辦好事,投到好人碗里頭。”除了豆選還有“三三制”等等,中國共產黨始終在不斷探索適合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民主實現形式。(4)新中國成立以后展示憲法材料: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教師講解:新中國成立之后,1954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了我國的政權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等。從共同綱領、五四憲法制定到現行憲法與時俱進修改完善,我們黨不斷探索和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道路,使人民民主在東方大國落地生根、繁榮發展。教師提問:為什么我們要通過憲法來規定民主呢?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知識小結:法治對民主的作用?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教師引導:光有法律保障還不夠,民主的實現還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我國法律規定的哪些制度體現了對民主的保障?學生回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知識小結: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保障?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教師總結:因此,通過我們剛剛的探究,自古以來,我國在思想、法律、制度等方面都有民主的足音,何來中國無民主一說!那些政客簡直是無稽之談!知識小結:中國探索民主的歷程?①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國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②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沒能實現。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生、賽先生;從江西瑞金地“紅色蘇維埃”到延安地陜甘寧邊區政府,不斷探索。④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社會主義改造、憲法的確立,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得以真正確立。⑤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不懈探索。3.總結歷程,認識民主教師提問:請同學們思考,我們國家進行了許多民主嘗試?那如何認識民主?學生回答(1)民主道路能否隨意選?教師講解:首先,一個國家走什么民主道路,能否隨意選擇?不能,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春秋到戰國,從秦朝到漢朝,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以極為慘烈的戰爭代價,換來了人類領先的民族融合文化經驗,我們的民主,是在吸收了人類文明最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以后,將其中國化,逐漸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歷朝歷代,中國的政治領導人,講求的是內圣外王的治理觀,其合法性在于其理想、愿望和政策的道德合法性,合乎天道、合乎人心。合則上,不合則下。(2)民主有何要求?教師講解:憲法規定“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何不是國家一切權力屬于所有人?因為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民主是相對于專制而言,即民主是為了防止專制而進行的制度安排,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以達成多數同意作為運轉的基本原則。(3)民主靠什么得以實現?民主通過什么來具體實現呢?比如村民的民主、少數民族的民主?剛剛講了我國的基本制度,所以,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通過這些制度來實現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知識小結:如何認識民主?①價值要求: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②實現途徑: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③選擇方式: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環節二:對比中西——中國式民主在優勢何處?】教師過渡:一提到民主,大家會首先想到西式民主與中國式民主。我們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民主國家,有些人會笑。為什么會笑?因為有些人骨子里認為中國是虛假的民主國家,是西方政治話語塑造下的威權和專制國家。他們認為美國是民主自由的“世界燈塔”,那事實是這樣嗎?我們以美國為例,接著來對比中西民主,看中國式民主優勢在何處。1.中西政黨政治教師提問:同學們了解美國的政黨政治嗎?學生回答展示材料:美國:兩黨競爭,一黨的執政以其他黨的在野為前提,使黨派之間不遺余力相互詆毀、相互掣肘,政黨為各自集團的利益而互相爭斗牽制形成了僵局。教師講解:首先我們從政黨政治來看,美國是兩黨輪流執政,西方資產階級政黨制度是伴隨議會制民主而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本質上是服務于選舉的產物。西方政黨內部組織關系松散,政令執行力度有限。政黨之間博弈,無論是兩黨制還是多黨制,政黨都是力圖通過競選獲勝來掌握國家政治權力。當一個政黨以贏得選舉為首要目的時,其所謂主張、方針、政策便只能圍繞選舉的輸贏去設計與謀劃,在選舉過程中把承諾當誘餌,爭取選民支持。兩黨或多黨競爭,一黨的執政以其他黨的在野為前提,使黨派之間不遺余力相互詆毀、相互掣肘,為了否定而否定,以至于逐漸演變為非理性的“否決政治”。政黨為各自集團的利益而互相爭斗牽制形成了僵局,整個國家得不到亟須的良好治理,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都被政治角逐和短期行為所摒棄,無法得到真正體現。展示圖片:驢象之爭、國會山事件、特朗普遭刺殺教師講解:我們將美國的黨爭叫做驢象之爭,比如2021年初發生的美國國會山騷亂事件就是西方政黨政治極端化演變的典型事例。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拜登當選后,美國爆發“國會山事件”,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有很多渾水摸魚的民眾)沖破圍欄、砸碎玻璃,沖進國會大廈打砸搶燒,大批民眾搶劫電腦、辦公設施、家具等,當槍聲、口號聲、打砸聲響徹國會山的時候,美國自詡的民主道德高地被破壞殆盡,這一天被媒體稱為“美國民主最黑暗的一天”。從特朗普遭遇暗殺未遂事件可以看出,美國的“民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混亂和無序的象征。在一個理應保障所有公民安全的國家,竟然發生了針對競選總統的暗殺企圖,這不僅是對民主程序的嚴重褻瀆,也是對國家安全體系的極大諷刺。教師提問:那中國的政黨模式呢?學生回答展示材料:中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不是競爭關系,不是“在朝”“在野”的關系,而是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能最大程度凝聚不同界別參政議政、治理國家的能力,集中精力持之以恒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教師講解:而中國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是人類政黨關系史上的一大創舉。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不是競爭關系,不是“在朝”“在野”的關系,而是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都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奮斗目標,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認同和強大的社會合力。“有事好商量”——在國家重大發展問題和基本方針決策前和決策中,執政黨與參政黨之間反復溝通和協商;參政黨提出意見建議,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這種新型政黨制度能夠促使各個政黨在政治運行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正效應,有效避免了西方兩黨制或多黨制的非理性博弈弊端,有利于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制定、有效落實和穩定運行。所以,這種民主形式我們叫做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2.中西選舉政治教師提問:同學們對美國的選舉模式了解多少?學生回答展示材料:美國:西方民主標榜競爭性選舉,將“一人一票”的所謂“自由選舉”作為西方民主的重要標桿大肆宣揚。無論誰贏得選舉,無論哪個政黨勝出,勝利者永遠是資本本身,這種“民主”往往無法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意愿。美國選舉模式教師講解:透過亂象看本質,西方民主常常有“南轅北轍”的結果,形式民主卻實質不民主,“一人一票”或許更接近“一美元一票”,“兩黨競爭”或“多黨競爭”就會變成兩大利益集團或幾大利益集團的斗爭,多數民眾在政治選舉中被邊緣化,根本背離了民主的本義。所以說美國的選舉本質上是一場金錢與權力的博弈,只有資本的所有者有權力與權利去充分表達其意志,而這必然會形成違背多數人意志的悖論,在美國兩個精英黨輪流執政的體制下,美國近一半的民眾無法用選票真實表達意愿,任何當選的政黨或政客都不可能得到超過一半民眾的真心支持。統計顯示,1980年以來,歷次美國總統選舉投票率停留在50%到60%之間。展示材料:中國:人民選舉人民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而非代替人民行使權力,人民依照自身意愿選擇代表自身意志的行使人。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候選人間不存在利益對立、權力分裂等問題。教師講解:而在中國,人民選舉人民代表,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而非代替人民行使權力。換言之,人民依照自身意愿選擇代表自身意志的行使人,行使人受人民權力委托管理國家事務。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候選人間不存在利益對立、權力分裂等問題。其民主主要體現在人民是國家統治階級,人民享受、實踐民主權利。不受金錢操控,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選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來掌握并行使權力,是中國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這是我們的選舉民主。3.中西民主過程完整性展示材料:美國:西式民主堅持選舉至上,選舉與治國相分離。人民群眾“名義”上民主地參與選舉過程。但是,選舉之后,人民卻一直處于“休眠”之中即人民在選舉之后無權參與民主生活,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教師講解:從過程完整性來看,西式民主堅持選舉至上,選舉與治國相分離。人民群眾“名義”上民主地參與選舉過程。但是,選舉之后,人民卻一直處于“休眠”之中即人民在選舉之后無權參與民主生活,即使西方不斷推進選舉制度化、規范化,但終究只是片面的、局限的民主,民主意愿僅僅體現在民主選舉投票的一剎那,而不體現在民主各環節,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展示材料:中國: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注重民主參與的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教師講解:剛剛提到了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這是我國實行人民民主的兩種形式,也貫穿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之中,我國人民通過五級選舉選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來自各階層各領域,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的代表,婦女代表和一線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代表的比例逐步提升,人數最少的少數民族也有一位代表,這是最廣泛的民主,他們再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國家領導人,是可以廣泛代表人民的意志的,那選舉之后,人民就像美國一樣“休眠”了嗎?民主的過程就結束了嗎?并沒有,這就到剛剛說的協商民主,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與途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比如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走進群眾,傾聽群眾的心聲;設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點,群眾有地方表達自己的意見,還可以通過線上進行網絡問政。人大代表再將群眾的聲音反饋到人民代表大會上,進行協商,討論,比如人大代表申紀蘭提出的“同工同酬”就寫入憲法,上學期學的王永澄“關于在中小學視力障礙學生中推廣免費大字教材的建議”也被寫入法律,楊鈺尼在今年兩會上提交《關于加大活態世界遺產保護傳承力度的建議》的提案,這都是人民選舉的“后續”,他們表達了最真實的人民心聲,這是最真實的民主。4.中西民主成效展示中國民主成績圖片: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增長教師講解: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世所罕見的艱難險阻,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社會主義優越性不斷展現,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這是最管用的民主。展示美國民主圖片:弗洛伊德之死、邁阿密大樓倒塌事故教師講解:弗洛伊德之死揭露了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系統性種族歧視;2021年美國的邁阿密大樓倒塌事故中,140多人埋在廢墟中生死未卜,美國的救援行動從6月24日持續到7月23日,用了一個月時間,美國派出的所謂“世界頂級”的搜救隊,在廢墟上裝模作樣地抽煙聊天,被拜登和州政府輪番看望、慰問,結果呢?救出人數“不明”,至少97人遇難,大量遇難的家屬點著蠟燭,期待鋼鐵俠、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的到來。經濟發展紅利分配不均,普通民眾收入長期停滯等等。教師總結:因此,世界不止一種民主模式,美國也非民主自由的“世界燈塔”。中國通過實踐走出了自己的民主道路,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使民主不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體驗。當然,未來我們也會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們的全過程民主制度,為世界提供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促進建立更公平、更合理、更民主的世界秩序。知識小結: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民主政治?(1)本質 :①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2)特點: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3)真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4)形式: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特有形式、獨特優勢)三、本課思維導圖歸納思維導圖歸納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教學設計.docx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