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道法8.2《共圓中國夢》教學設計選用教材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授課對象 初三年級課程類型 授新課教授課時 1個課時教材分析 教材作用:本課為第四單元第二課第二框,在上一框了解中國夢內涵的基礎上,繼續闡述如何實現中國夢,做自信的中國人。 2.主要知識點:第一目“圓夢大舞臺”主要講述如何實現中國夢。 第二目“自信的中國人”意在使學生了解學中國人自信的原因、自信中國人的表現,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成為一名自信的中國人。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基礎:經過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以及在生活中的體驗,學生對國家的各項成就比較了解,能夠感受到中國的進步,能夠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信。 2.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本框政治專業術語較多,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學生雖在之前接觸過其中部分內容,但是對整體概念不太熟悉。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分析“黃河流域之變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懂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通過討論“如果說讓你圍繞黃河來展示作為中國人的自信,你會如何著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國人。 道德修養:通過分析“黃河流域之變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感受到勞動、奮斗對實現中國夢的作用,領會奮斗的價值。 責任意識:通過思考“你們青少年可以為實現中國夢做些什么 ?”能夠自覺將個人的夢想與中國夢相結合,提高公共參與能力,承擔當代青年人的責任。教學重點 如何實現中國夢;做自信的中國人教學難點 如何實現中國夢教學方法工具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案例教學法、活動探究法 教學工具:書本、多媒體、黑板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問題導入)展示圖片:黃河教師提問:同學們,看下列圖片,你們認識這是哪條河嗎?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對的,就是黃河,中國第二長河,中國人稱其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穿高山、越峽谷、匯百川、納千流,黃河在神州大地奔騰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滋養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那么黃河的變化體現了哪些實現中國夢的途徑?黃河又承載了哪些中國人自信的來源?這節課我們走進母親河黃河,來探討8.2《共圓中國夢》。本課的學習分為兩個部分,一、大河上下滿目新,走向圓夢大舞臺;二、華夏根脈文明始,做自信中國人二、新課講解【環節一:大河上下滿目新,走向圓夢大舞臺】1.感受黃河之變教師提問:提到黃河,同學們會想到哪句諺語?學生回答:跳進黃河洗不清教師講解:老師也是想到這一句,跳進黃河洗不清,但是,現在,跳進黃河也可以洗得清了。展示圖片:綠色黃河教師講解:“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諺語的由來與黃河的泥沙含量密切相關。由于黃河流經 黃土高原等地區,攜帶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水呈黃色渾混濁不清。因此,跳進黃河里是無法洗干凈的,這個諺語最初是用來形容黃河水的渾濁程度。展示圖片:黃河變化教師講解:“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一條桀驁難馴的憂患之河。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下游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每一次的災難都會帶來無數百姓的食不果腹、顛沛流離。但是,在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0多年不斷流,“地上懸河”治理出奇跡,大河奔流,換了新容顏,錦繡滿河山。如今的黃土高原,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淤地建壩,水土流失治理持續推進,三門峽、小浪底等重點水利工程,科學實施調水調沙,飛播無人機、植樹機器人等新技術運用,不斷解鎖治沙新路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諺語,已退出現實語境,成為過去。黃河變清2.小組合作任務:從往日的連年斷流到現在的河暢其流,從生態退化到鳥鳴魚躍,從自顧不暇到惠澤遠方,黃河流域之變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學生回答3.教師具體講解(1)國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展示材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沿黃9省區,并在上中下游分別主持召開3場座談會專題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了開好3場座談會,總書記每次都會親臨黃河一線考察調研,溯歷史、問生態、察防洪、訪民生。教師講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沿黃9省區,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三次主持召開座談會,2019年鄭州、2021年濟南、2024年蘭州,對母親河的未來深遠謀劃。為了開好3場座談會,總書記每次都會親臨黃河一線考察調研,溯歷史、問生態、察防洪、訪民生。9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就在甘肅省蘭州市,先后考察了安寧區棗林西社區和黃河蘭州中山橋段,了解當地優化社區便民惠民服務、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情況。展示流程圖:“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教師結合所學知識具體講解教師引導:那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黃河流域之變走的是一條什么道路?(2)國家——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展示材料: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突出強調“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為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教師講解: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突出強調“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為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走的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這也是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立足中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我們依然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僅是生態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教師引導:治理黃河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什么鼓舞著我們堅持到今天呢?學生回答(3)國家——弘揚中國精神展示材料:五千年來,從大禹治水到今天的水利建設,我們的民族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對黃河的治理,從來沒有失去要治理好黃河的信心。正是這樣的精神鼓舞著中華民族發展至今,也正是這種精神促使我們的民族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教師講解:五千年來,從大禹治水到潘季馴“束水攻沙”,從漢武帝時期“瓠子堵口”到清康熙帝時期把“河務、漕運”刻在宮廷的柱子上,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斗爭,我們的民族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對黃河的治理,從來沒有失去要治理好黃河的信心。正是這樣的精神鼓舞著中華民族發展至今,也正是這種精神促使我們的民族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對黃河堅持不懈地治理、寫入抗戰時期的《保衛黃河》就表達了我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我們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改革技術、方法,就體現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因此,我們要弘揚中國精神。(4)國家——凝聚中國力量展示材料:小浪底20萬人的時空轉換,彰顯了“仁厚勇武,大義擔當”的大愛精神。小浪底移民項目是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支援國家重點工程,為了中華民族的治河大業,安土重遷的父輩人依然選擇了離開,面朝老屋、流著復雜的淚水、飽含深情地離開了!教師講解:小浪底20萬人的時空轉換,彰顯了“仁厚勇武,大義擔當”的大愛精神。小浪底移民項目是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百姓群眾,世世代代生活在黃河岸邊,這里的風土,這里的人情,這里的山路、朝夕相伴的農田和用汗水澆鑄而成的家園,就要在很短的時間里變成一片施工區,對鄉親們來說,在情感上難以接受,在經濟承受著巨大考驗。為了支援國家重點工程,為了中華民族的治河大業,安土重遷的父輩人依然選擇了離開,面朝老屋、流著復雜的淚水、飽含深情地離開了!這就是中國人民團結的力量。因此,實現中國夢也要凝聚中國力量。(5)人民——離不開每個人的奮斗展示網友評論圖片教師講解:最后啊,正如同學們剛剛所說,黃河流域的變化離不開人民的奮斗,治黃工程的每一個人都奮斗其中。正如網友們評論的“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黃河變清,離不開我們勞動人民這么多年的努力”,閘門運行工、河道修防工、植樹造林人員、防洪工程養護工等等,他們都為了黃河治理勇擔使命。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是最美的人生,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因此,實現中國夢還要我們每個人參與、每個人付諸努力。(6)拓展——青少年角度教師提問:那同學們可以為實現中國夢做些什么呢?學生回答教師講解:可以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努力成為有用之才,為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還應該重視教育,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通過良好的學業表現和全面發展,他們可以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實現中國夢。可以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學、藝術等,為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助力。還可以關注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領域,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知識小結:如何實現中國夢?(1)國家①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②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2)人民。實現中國夢,離不開每個人的奮斗【環節二:華夏根脈文明始,做自信中國人】1.小組合作任務:1.作為黃河“母親”的子女,如果說讓你圍繞黃河來展示作為中國人的自信,你會如何著手?2.為何我們作為中國人越來越自信?學生討論回答2.教師具體講解問題1(1)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展示材料: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都以黃河文化為核心進行凝聚和發展,形成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標識。黃河文化以兼蓄并融、博采眾長的特性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展現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積累傳承了豐富的中華民族集體記憶。教師講解:首先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都以黃河文化為核心進行凝聚和發展,形成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標識。黃河文化以兼蓄并融、博采眾長的特性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展現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積累傳承了豐富的中華民族集體記憶。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在黃河流域的交流融合,塑造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發展的重要時空場景,孕育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總體格局,促成了崇尚“大一統”的社會主流意識,筑牢了“萬姓同根,萬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認同。因此,作為華夏子女,我們自信于黃河,就是自信于中國。(2)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展示材料: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燦爛的文化,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更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教師講解: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燦爛的文化,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更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蘭州時,佇立于鎮院之寶何尊前,久久凝思。何尊銘文有“宅茲中國”一詞,這成為迄今為止“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記錄。習近平總書記登上棧道,走進麥積山石窟,這座“東方雕塑陳列館”,自十六國后秦始,麥積山石窟的營造,歷十余朝而不斷。北朝的秀骨清像、隋唐的雍容華貴、兩宋的嚴謹矜持……總書記說 “要進一步研考中華文明,將寶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好,讓祖先的智慧和創造永勵后人,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作為自信的中國人,我們對黃河文化有底氣,對中國文化有底氣。(3)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展示材料:今天的黃河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沿線生態保護取得新進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黃河安瀾的千年期盼正在成為現實文明遺存在保護傳承中綻放光彩。久久為功、不懈奮斗。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教師講解: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也要有信心,今天的黃河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沿線生態保護取得新進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黃河安瀾的千年期盼正在成為現實文明遺存在保護傳承中綻放光彩。久久為功、不懈奮斗。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而且不僅黃河生態變美,周邊城市居民生活也在“變美”,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到黃河流域、到大西北,總書記牽掛著那里的民生冷暖,在花牛蘋果基地果林里,總書記和幾位老農嘮起了嗑,老農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總書記叮囑大家:“鄉村振興要靠產業,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因此,自信的中國人對中國生態、社會等各方面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問題2展示圖片:綠色發展;航母“三艦客”;天宮空間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共建“一帶一路”;民族團結教師講解: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我們的自信所在,我們的道路方向是正確的,因此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好。而且在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比如塞罕壩、黃河實現綠色發展,自主建造航母“三艦客”、天宮空間站,實現了全面脫貧,促進鄉村振興,共建“一帶一路”,各民族團結一心等等,面對強大的祖國、幸福的人民,面對不斷提升的國際地位,我們為什么要看人臉色?為什么不理直氣壯?憑什么不自信!因此,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知識小結:中國人自信來自何處?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做自信中國人的表現?①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②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③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3.自信中國人形象評析展示形象1:我們中國各方面都是世界頂尖的!只有中國的才是最好的,其他國家的都不值一提。學生評析教師講解:自信絕不是一種毫無根據、毫無底氣的主觀說教,也不是一種盲目自大和故步自封的文化心理自戀。我們需要培養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中國人的自信要建立在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的基礎上。我們既要看到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絕不接受任何外國頤指氣使的說教,又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展示形象2:自己美美躺平,不管一切,又說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們國家一定會實現中國夢!學生評析教師講解:這也是不可以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如果只是紙上談兵而不真抓實干,再宏偉的藍圖都會落空,再美好的夢想也不可能成真。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實,把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落實好,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夢想奮進。所以,不僅思想上要端正態度,還要積極行動起來。展示形象3:質疑“中國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真的有用嗎?”學生評析教師講解:黃河之變、中國之變就是最好的答案!!國家的發展,帶來了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富足,中國人親身經歷了中國天翻地覆的發展成就,因此,內容上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知識小結: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①思想上: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固步自封。我們需要培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p118②行動上: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p118③內容上: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師總結:歷經苦難、滄桑巨變,中國靠自己,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道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完成這個目標!未來,我們當帶著這份自信,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成長!三、本課思維導圖歸納思維導圖歸納總結(共33張PPT)認識這是哪條河嗎? 黃河黃河,中國第二長河,中國人稱其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穿高山、越峽谷、匯百川、納千流,黃河在神州大地奔騰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滋養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九曲黃河入海流,同心共圓中國夢提到黃河你會想到哪句諺語?NO NO NO!!也可以洗得清!九曲黃河萬里沙。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下游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每一次的災難都會帶來無數百姓的食不果腹、顛沛流離。新中國成立前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0多年不斷流,“地上懸河”治理出奇跡,大河奔流,換了新容顏,錦繡滿河山。新中國成立后從往日的連年斷流到現在的河暢其流,從生態退化到鳥鳴魚躍,從自顧不暇到惠澤遠方,黃河流域之變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小組合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沿黃9省區,并在上中下游分別主持召開3場座談會專題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了開好3場座談會,總書記每次都會親臨黃河一線考察調研,溯歷史、問生態、察防洪、訪民生。經濟建設(富強中國)政治建設(民主中國)文化建設(文明中國)社會建設(和諧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1.1 堅持改革開放3.2 “小巷總理”全過程人民民主5.1《西游記》中華文化傳承創新7.1 都貴瑪詮釋民族大愛6.2 塞罕壩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1.2 下姜村全面深化改革啟示4.1 分析飯圈亂象,建設法治中國4.1 黨要依法執政8.1 新征程的宏偉藍圖創新新發展理念2.1 2.2航母、天宮1.2 下姜村促進區域協調發展6.2 塞罕壩走綠色發展道路1.1 共建一帶一路1.2 下姜村共享發展成果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突出強調“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為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弘揚中國精神五千年來,從大禹治水到今天的水利建設,我們的民族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對黃河的治理,從來沒有失去要治理好黃河的信心。正是這樣的精神鼓舞著中華民族發展至今,也正是這種精神促使我們的民族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凝聚中國力量小浪底20萬人的時空轉換,彰顯了“仁厚勇武,大義擔當”的大愛精神。小浪底移民項目是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支援國家重點工程,為了中華民族的治河大業,安土重遷的父輩人依然選擇了離開,面朝老屋、流著復雜的淚水、飽含深情地離開了!離不開每個人的奮斗閘門運行工河道修防工植樹造林人員防洪工程養護工你們青少年可以為實現中國夢做些什么 ?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參與社會實踐可以關注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領域,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習成才勤奮學習,提高科學文化素養,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弘揚中華文化可以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學、藝術等,為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助力。如何實現中國夢?p114-115(1)國家 (p114)①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②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2)人民。 (寫在p115最下面)實現中國夢,離不開每個人的奮斗1.作為黃河“母親”的子女,如果說讓你圍繞黃河來展示作為中國人的自信,你會如何著手?2.為何我們作為中國人越來越自信?小組合作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都以黃河文化為核心進行凝聚和發展,形成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標識。黃河文化以兼蓄并融、博采眾長的特性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展現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積累傳承了豐富的中華民族集體記憶。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燦爛的文化,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更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今天的黃河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沿線生態保護取得新進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黃河安瀾的千年期盼正在成為現實文明遺存在保護傳承中綻放光彩。久久為功、不懈奮斗。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航母“三艦客”天宮空間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民族團結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做自信中國人的表現?p117①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②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③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中國人自信來自何處?p116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那么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我們中國各方面都是世界頂尖的!只有中國的才是最好的,其他國家的都不值一提。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們國家一定會實現中國夢!①思想上: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固步自封。②行動上: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中國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真的有用嗎?那當然啦!!黃河之變、中國之變就是最好的答案!!③內容上: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p118-119①思想上: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固步自封。我們需要培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p118②行動上: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p118③內容上: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p119共圓中國夢如何實現中國夢?國家人民中國人自信來自何處?中國夢自信的中國人做自信中國人的表現?如何做自信中國人?思維導圖總結實戰演練1.農民的辛苦耕作,收獲希望與幸福;教師立德樹人,播撒智慧與關愛;醫生救死扶傷,護佑生命與健康……勞動者的手,讓我們自豪,更讓我們感受到偉大的張力和合力,讓我們倍感欽佩。這表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A.踐行中國方案B.堅持中國道路C.弘揚中國精神D.凝聚中國力量D實戰演練2.“乘著時代的快艇,我們悄悄來到夢的世界。胸懷發展的中華兒女,在夢的思緒中,不負重托,邁步前進。我的中國夢,因中國而驕傲!”新時代,自信的中國人( )①對國家有認同,具有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感②對文化有底氣,能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③對發展有信心,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很快就會取代資本主義④堅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能夠引領中國發展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實戰演練3.中國夢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愿,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青少年學生發出了“中國夢我的夢,你我聯手,強國同心”的錚錚誓言。下列觀點符合這一誓言主題的是()①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做自信中國人②以開放心態面對世界文化,認同外來文化,做到“洋為中用”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④弘揚以實干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做自信中國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2《共圓中國夢》教學設計.docx 8.2《共圓中國夢》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