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語文答案 2025.7一、積累與運用(37分)1.(4分)(1)xié (2)滄 (3)qiǎo (4)邃2.(3分)C3.(3分)病因:缺少主語/成分殘缺修改:當《壺口瀑布》的雄渾畫卷在腦海中徐徐舒展,我仿若置身其間/《壺口瀑布》的雄渾畫卷在腦海中徐徐舒展,我仿若置身其間4.(3分)A5.(3分)示例:文創產品:“馬超龍雀” 潮流金屬書簽設計理念:結合現代極簡主義與輕奢風格,金屬材質賦予書簽質感,鉆石切面在翻動書頁時折射光芒,增添精致感。小巧便攜的尺寸適配各類書籍,既滿足閱讀實用需求,又以潮流設計吸引年輕群體,成為文化傳播的隨身載體。6.(3分)示例:馬象征著力量與忠誠,龍雀代表祥瑞與自由。作品既展現了古人對速度、力量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也象征了中華民族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人們超越束縛、對自由的向往。(圍繞作品的文化象征來談,言之成理即可)7.(12分)①選賢與能 ②講信修睦 ③三萬里河 ④上摩天 ⑤曲徑通幽處⑥禪房花木深 ⑦粗繒大布 ⑧腹有詩書 ⑨安得廣廈千萬間⑩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8.(3分)C解析:保爾癱瘓后以文學創作繼續斗爭,A錯誤;冬妮婭與保爾因階級觀念分歧分離,B錯誤;麗達后來仍與保爾重逢,D錯誤。朱赫來對保爾的成長起到關鍵作用,C正確。9.(4分)觀點:保爾精神永不過時,但需結合時代賦予新內涵。理由:保爾的犧牲精神本質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守,這在任何時代都需要。如抗疫中醫護人員逆行、航天團隊默默奉獻,都是新時代的“保爾精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并非對立,在追求個人價值時,仍需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二、閱讀與鑒賞(53分)(一)詩歌鑒賞(7分)10.(3分)A11.(4分)張九齡的詩以蘭桂自比,用“春葳蕤”“秋皎潔”象征君子堅守本心、不媚世俗的高尚品格;蘇軾在詞中以“孤鴻”為喻,通過“縹緲孤鴻影”“揀盡寒枝不肯棲”,隱喻自身孤高自許,不隨波逐流的心境。(結合詩句,言之成理即可)(二)文言文閱讀(19分)12.(3分)D13.(3分)珠玉寶石之樹長得密密麻麻,花朵與果實的味道都很鮮美,吃了它可以永遠不老,永不死亡。14.(3分)ACE15.(3分)D16.(3分)B17.(4分)示例1:選文中,“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想象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天一夜之間飛行來往的次數無法計算。想象奇特,極具奇幻色彩。示例2:選文中,天帝擔心這五座山流到最西邊去,使眾多的神仙與圣人失去居住的地方,于是命令禹疆指揮十五只大鰲抬起腦袋把這五座山頂住。想象奇特,極具奇幻色彩。示例3:選文中“五山”規模宏大,建筑華美、生物純凈、植物珍奇,處處彰顯仙境的瑰麗與神奇。仙山物產具有超凡的功效,居住者擁有超越凡人的能力,凸顯仙山的神圣與超凡脫俗。示例:《北冥有魚》中“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想象鵬遷徙時的浩大場景,水浪滔天,直上云霄,突破現實中生物活動的局限,極具奇幻色彩。參考譯文在渤海的東面不知幾億萬里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溝壑,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沒有底,名字叫歸墟。地面八極、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銀河的流水,沒有不流到那里的,而那里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那里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輿山,第二座叫員嶠山,第三座叫方壺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萊山。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長達三萬里,山頂上的平坦處也有九千里。山上的樓臺宮殿都由金銀珠玉建成,山上的飛禽走獸卻是一樣的純白色。珠玉寶石之樹長得密密麻麻,花朵與果實的味道都很鮮美,吃了它可以永遠不老,永不死亡。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類,一天一夜之間飛行來往的次數無法計算。然而這五座山的根部沒有相互連接固定,常常隨著潮汐波浪上下移動,不能暫時穩定。仙人們對此感到困擾,向天帝投訴。天帝擔心這五座山流到最西邊去,使眾多的神仙與圣人失去居住的地方,于是命令禹強指揮十五只大鰲抬起腦袋把這五座山頂住。經過三次輪換,每六萬年交替一次守護任務后,五座山才開始穩固不動。(三)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0分)18.(3分)C19.(3分)B20.(3分)示例1:生態系統穩定性差的問題,可以構建監測預警系統,發現異常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示例2:生物入侵隱患問題,嚴格評估引入物種,加強跟蹤監測防止生物入侵。示例3:技術不足問題,開發智能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等實現精準管理。優化水下通信技術,研發適配海洋環境的智能設備。(四)現代文閱讀(17分)21.(3分)D22.(6分)(1)示例1:運用短句(長短句結合),“掩以綠樹,飾以鮮葩,散以牛羊”形成排比,節奏明快,勾勒出村落寧靜祥和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落霞溝美景的贊嘆。示例2:化用“桃花源”典故,賦予小村詩意與神秘感,含蓄表達作者對其淳樸自然之美的贊嘆。(2)運用夸張/比喻(暗喻)的修辭手法,將落霞溝的色彩夸張到被認為是天堂裝修的底色,突出了落霞溝色彩的絕美。/運用比喻手法,把落霞溝的色彩比作天堂裝修的打底色,更形象地寫出落霞溝色彩的絢麗與獨特。/表達了作者對落霞溝景色的贊美之情。(答出一種即可)23.(4分)山頂云樹泱漭的聲音;村頭柳絲輕擺的聲音;溪澗潺潺之音;荒徑格桑花搖曳的聲音;還有深厚的朱砂紅、陶土紅、鐵銹紅等色彩轉化成的樂章。(答出四個即可)24.(4分)這句話揭示了自然風景對情感與藝術體驗的重要性(理解句子意思。1分)。例如:當我們置身于清晨的山林,鳥鳴啁啾、樹葉沙沙、溪水叮咚,這些自然聲響與靜謐的環境融合,能讓人內心平靜,仿佛聆聽一曲舒緩的樂章;又如在海邊觀潮,洶涌的浪濤聲、呼嘯的風聲與海天相接的壯闊畫面,會引發心靈的震撼,產生如激昂交響樂般的情感波動。(結合文章一方面即可。1分)生活中,自然風景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通過感官喚醒內心的情感,這種共鳴如同音樂般直擊心靈,賦予我們獨特的審美體驗和精神滋養。(聯系生活,圍繞自然風景與人們情感的關系來談,言之成理即可,2分)三、寫作(60分)【作文評價總體要求】文章應展現端正文風,邏輯條理清晰,語句銜接自然、一氣呵成。思想積極向上,深度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緊密圍繞題意,融入真摯情感,杜絕無病呻吟。表達上,用詞準確,語句通順,能靈活切換多樣句式,巧妙運用各類修辭,讓文章兼具感染力與表現力,達成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2)分項分等評分表項 目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基礎等級 內容 20分 符合題意 中心突出 內容充實 思想健康 感情真摯 符合題意 中心明確 內容較充實 思想健康 感情真實 基本符合題意 中心基本明確 內容單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實 偏離題意 中心不明確 內容不當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虛假表達 20分 符合文體要求 結構嚴謹 語言流暢 字跡工整 符合文體要求 結構完整 語言通順 字跡清楚 基本符合文體要求 結構基本完整 語言基本通順 字跡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體要求 結構混亂 語言不通順語病多 字跡潦草難辨發展等級 特征 20分 深刻 豐富 有文采 有創意 較深刻 較豐富 較有文采 較有創意 略顯深刻 略顯豐富 略有文采 略有創意 個別語句有深意 個別例子較好 個別語句較精彩 個別地方有創意評分說明1.基礎等級:著重考量“題意”匹配度,作文要緊扣材料內容、含義范圍,以及對應情境與任務要求。完全吻合的屬“符合題意”;沾邊套作的,最高給到三等;抄襲的直接歸四等。2.發展等級:不必求全,依“深刻、豐富、文采、創意”中突出點評等級。有套作、抄襲,發展等級零分。深刻:能看穿表象,把握本質,點明事物內在關聯,觀點引人深思。豐富:形象刻畫飽滿,意境營造深遠,材料多樣,論據充足。文采:用詞準確,句式靈活,巧用修辭,增強表達效果。創意:見解新奇,材料新穎,構思巧妙,想象獨特,具個人特色。3.附加扣分:題目未補全扣2分;每少50字扣1分;錯一字扣1分(重復不累計);標點錯多酌情扣分。活動二:行走中國·探尋文化標識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習成果階段展示小語關注到了國家旅游局的圖形標志——“馬超龍雀”。八年級語文試題 【相關背景】“馬超龍雀”,又稱“馬踏飛燕”。它造型矯健精美,其造型為一匹軀體壯碩的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踏在一只展翅疾飛的龍(滿分 150 分 時間 120 分鐘) 2025.7雀(古代傳說中的風神)背上,表現了駿馬騰躍于飛鳥之上時的速度“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人生的意義在于行走。行走是生命的姿態,是丈量天地的和力量。1983 年,國家旅游局將“馬超龍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腳步,是叩問心靈的旅程。山川湖海在足下延展,歷史煙云在步履間翻涌。同學們,愿你以文字為杖,以思考為履,在字里行間感受,在詩文典籍中探尋。 “馬超龍雀”作為中國國家旅游形象標志開始走向世界。5.請你運用“馬超龍雀”的造型(見左圖),結合現代生活需求和流一、積累與運用(38 分)行元素,仿照示例再設計一款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的文化創意產品(可學校將舉辦“驛路尋蹤,行走中國”文化探尋系列活動。運用繪畫、3D 建模等方式),寫明產品名稱并闡述你的設計理念。(3分)活動一:行走山河·探尋文明印記示例:產品名稱:磁吸懸浮“馬超龍雀”夜燈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 1-4 題。設計理念:將傳統文物與現代科技結合,磁吸懸浮技術呈現奔馬凌空飛躍的飄逸感,半透明材當《壺口瀑布》的雄渾畫卷在腦海中徐徐舒展,讓我仿若置身其間,聽那黃河水如戰鼓擂動,似質配合柔和燈光,營造出神秘浪漫的光影氛圍。適用于書房、臥室,兼具照明與裝飾功能,讓萬馬嘶鳴,以排山倒海、A.雷.霆.萬.鈞.之勢,沖破重重險阻,奔涌向前。每一滴水珠都裹挾.著歷史的烽 傳統文化在現代家居環境中煥發科技魅力。火狼煙,每一道浪花都翻涌著民族的壯志豪情。 ,沖刷出中華民族堅韌不拔、B.百.折.不.撓.的精神脊梁,成為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生動見證。 6.小語準備對“馬超龍雀”文物造型蘊含的文化寓意進行解說,請你結合其造型特點和背景資踏入《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的神秘圣境,巍峨雪山 ,似在訴說著料,幫她完成解說稿(100 字以內)。(3分)歲月的 cānɡ桑變遷;圣潔冰川似璀璨的水晶宮殿,在陽光的輕撫下閃耀著迷人的光芒,似在訴說著大自然的 C.獨.具.匠.心.。這里是大自然億萬年的精心雕琢,也是古老文明悄.然孕育的神秘搖籃,每一 活動三:行走詩文·探尋古今墨韻寸土地都彌漫著歲月的醇厚芬芳,每一塊巖石都鐫刻著時光的深沉記憶。 7.請你在橫線處填寫相應內容。(12 分)而《一滴水經過麗江》則以細膩溫婉的筆觸,為我勾勒出麗江古城的靈動輪廓。青石板路在腳下蜿蜒, ;小橋流水潺潺流淌, 。行走于這山河行走場景 關聯詩句之間,我觸摸到了文明的溫暖脈搏,那些沉淀在時光深處的動人故事,宛如璀璨星辰,在歷史的星河中 D.熠.熠.生.輝.,指引著我不斷探尋文明的深 suì奧秘。行走在典籍中,憧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① , ②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根據字音填寫漢字。(4分) 典籍回響的理想社會,這份美好激勵我們更堅定地追尋。(《大道之行也》)(1)裹挾.( ) (2)cānɡ( )桑 (3)悄( )然 (4)深 suì( )2.文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雷霆萬鈞 B.百折不撓 C.獨具匠心 D.熠熠生輝 行走中華大地,陸游筆下“ ③ 東入海,五千仞岳 ④ ”的壯麗山河畫山河氣象卷,令人心潮澎湃。(《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指出病因并進行修改。(3 分)4.文段中缺失四個句子,下列序號排列正確的一項是(3分) 從“ ⑤ , ⑥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欣賞寺山寺尋幽①似歷史的琴弦,彈奏著歲月的悠悠歌謠 中清幽的景色,感受幽深靜謐的氛圍。②它似一條騰飛的巨龍,在華夏大地上縱橫馳騁物質或許清貧,但精神的行走永不止步。蘇軾所言“ ⑦ 裹生涯, ⑧ 氣③如沉默的遠古巨人,以傲然之姿矗立于天地之間 書劍生涯自華”,正是探尋內在豐盈的寫照。(《和董傳留別》)④如靈動的音符,奏響著納西族文化的華美樂章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八年級期末語文試題 第 1 頁 共 4 頁行走·探尋文言的哲思行走場景 關聯詩句(二)課外文言文閱讀(19 分)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纮九野①之水,天面對困厄,探尋堅韌。杜甫在破屋中呼喊“ ⑨ , ⑩ ”,風雨礪志那份心系天下的胸懷令人動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即便孤寂清冷,也要保持高潔的志向與不屈的精神。陸游在《卜算子·詠梅》 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②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傲骨探尋中贊頌梅花“ , ”,正是行走者應有的風骨。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活動四:悟行名著·探尋經典力量 西極,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③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8.學校戲劇社排演《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四位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出現分歧。請判斷下列演員的理解而不動。正確的一項是(3分)(節選自《列子》)A.飾演保爾的演員:“保爾在全身癱瘓后變得消極絕望,最后放棄了斗爭。”【注釋】①八纮:八方極遠之地。九野:九州的土地。②珠玕ɡān,珠玉。③禺彊:北極之B.飾演冬妮婭的演員:“冬妮婭始終支持保爾的革命理想,兩人最終攜手同行。”C.飾演朱赫來的演員:“朱赫來像引路人一樣,教會保爾革命道理和斗爭方法。” 神名禺疆,靈龜為之使也。④暨(jì):到;至。⑤趣:通“趨”。⑥數:占卦。⑦阨:通“隘”,D.飾演麗達的演員:“麗達因為誤解與保爾決裂,從此再未出現。” 狹小。9.有同學認為“保爾式的犧牲精神已經過時,個人利益應優先考慮”。請結合小說主題和現實生活,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發表你的觀點并簡述理由。(4分) A.文中的“而”是連詞,表示轉折,與《馬說》“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中“而”的意思和用法不一樣。二、閱讀與鑒賞(52 分)B.文中“去”是距離的意思,與《北冥有魚》“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去”意思相同。行走·探尋詩詞的春秋C.文中的“乃”是副詞,譯為于是、就,與《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中的“乃”意思一樣。(一)詩詞鑒賞(7分)① D.文中的“峙”,與《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中的“峙”都是直立的意思。感遇·其一張九齡 1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1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的字母涂在答題卡上。(3 分)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有大壑焉[A]實惟無[B]底之谷[C]其下[D]無底[E]名[F]曰歸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5.下列選項中與“訴之于帝”句式相同的一項是(3分)【注釋】①這首詩是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A.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有魚》)10.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是五言古詩,張九齡是唐代開元年間名相,“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出自于他的《山居秋暝》。 B.中俄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B.詩的前兩句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蘭與秋桂的生機與高潔,展現自然之美。 C.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C.第五句作者用“誰知”突然一轉,寫出山林隱士因聽聞蘭桂美名,而心生愛慕之情。 D.衹辱于奴隸人之手 (《馬說》)D.詩的最后兩句作者認為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是本性,并非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賞。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11.本詩與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自己的精神追求,請 A.《列子》相傳是戰國時期列御寇及其后學編撰,列子和莊子都是道家學派重要的代表人物。結合詩詞內容分別進行分析。(4分)B.選文中的五山、巨鰲和《北冥有魚》中的大鵬都是巨大的事物,創作極具現實主義色彩,對后世文學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八年級期末語文試題 第 2 頁 共 4 頁C.選文中“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交代了仙人們感到困擾,向天 關系的重建——它不是征服海洋,而是與海洋共生;不是一味索取,而是知止有度;不是單純帝投訴的緣由。 地追求產量,而是尊重自然的智慧,喚醒大海的生命力。海洋牧場,是一片藍色國土的蘇醒,是科技與生態交融的奇跡,更是我們共同守護的一份海洋家園!D.選文天帝命禺疆派巨鰲頭頂仙山使其穩固,這一情節與《淮南子》中“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選自 2025 年 6 月 19 日《光明日報》,有刪改)斷鰲足以立四極”類似,都體現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想象性創造。17.選文與《北冥有魚》都充滿了雄奇瑰麗的想象,請分.別.從兩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其體現的想象力。 18.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4 分) A.第②段中說明了海洋牧場是一種融合多種技術手段,在海平面構建出的一個生態繁育、循環再生的多功能生態系統。行走·探尋信息的奧秘 B.第③段說明“牧”出高質量水產品,只要通過海洋牧場的生態溢出效應,修復臨近海洋環(三)說明文閱讀(10 分) 境和漁業資源就可以實現。海洋牧場,在海底“放牧” C.第④段告訴人們:海洋牧場的核心之一——建設人工魚礁,為魚兒提供一個安身立命的家。①牛羊可以放牧,海洋生物也能嗎?是的。你可能想不到,市場上,許多活蹦亂跳的魚蝦、肉質 D.第⑥段明確了海洋牧場是一場完成的生態實驗,它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的革新,更是一種緊實的海參、軟糯鮮甜的海膽早已不是靠傳統方式養殖或捕撈來的了,而是在人類精心打造的海洋牧 人海關系的重建。場里“放牧”得來的。作為一種全新的漁業模式,海洋牧場正在成為藍色國土上的新“糧倉”。 19.下列對文本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②海洋牧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工養殖場,也不是捕撈漁場,而 A.第①段畫線句使用問句開篇,一問一答,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激發閱讀興趣。是一種融合了生物、工程、生態、信息、物聯網等多種技術手段,在 B.第③段畫線句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了人工模擬為海洋生物打造的居住場所。海底構建出的一個生態繁育、循環再生的多功能生態系統。它就像陸 C.第⑤段加點句“截至目前”,限制了時間范圍,充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地上的牧場,不再靠天吃飯,而是用科學指導設計,讓高價值的海洋 D.選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條理清晰地介紹了海洋牧場的定義、系統形成的原因、現狀及生物在人工生態環境中自然地長出來。 意義。③與“捕”和“養”不同,海洋牧場講究的是“牧”。它是基于 20.海洋牧場在實現生態修復與漁業增產雙重目標的過程中,既展現了巨大的優勢,也面臨著海洋生物經常把巖礁區、海藻場或海草床作為產卵場、育幼場或生活場所這一生活習性,通過人工手 一些潛在挑戰。小語在深入調研后發現未來海洋牧場發展可能遇到很多難題,如人工生態系統段模擬這些自然生境,在海洋中選擇合適的場所,為海洋生物打造適宜它們居住的“住宅小區”;然 穩定性差,生物入侵隱患,檢測與管理技術不足等。后通過增殖放流,讓魚、蝦等海洋生物在此定居、繁衍、生長,形成一個生態優化的局部生態系統; 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及生活常識,選擇其中的一個難題為政府部門提出應對措施。(3分)最后,通過海洋牧場的生態溢出效應,修復臨近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由此,便可實現生態修復+漁業增產的雙重目標,在人工生態系統中,“牧”出高質量水產品。 行走·探尋文字的溫度④海洋牧場的核心之一,是“給魚兒一個家”。這個家,就是人工魚礁。魚類跟人類一樣,也需 (四)現代文閱讀(17 分)要一個安身立命的家。但在海洋里,一方面,并非所有區域都是宜居之地。天然礁石稀缺、水下地貌 落霞溝交響曲單一、水流過強或過弱、食物不豐富,都會讓魚群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在過度捕撈和高密度養殖的 卞毓方影響下,原本適合海洋生物棲息繁衍的空間愈來愈少。這時,人類就需要通過科學設計,在海底布設 ①“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語出杜甫的絕句《贈花卿》。說得透徹,天樂一系列人工魚礁,模擬自然礁石,為魚類提供庇護、覓食、繁殖的“綜合功能區”。除了吸引魚類, 本屬神仙,凡塵自是難尋,而我今日,恍然間,竟傾聽了那來自天庭的妙音,幸何如之! 這些礁體表面往往還能迅速被海藻、藤壺、牡蠣等附著生物占據,可以形成完整的礁區生態系統,實 ②那日上午,我離開位于昆明市東川區的賓館,驅車前往紅土地鎮。山路蜿蜒,左臨懸崖現種群+棲息地+食物鏈的全面重建。 峭壁,劍麻叢生,蔓草紛披;右值梯田平曠,紅壤如血,陽光自孔雀藍的晴空傾灑而下,給綠⑤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沿海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189 個,年產海產品超油油的蕎麥、黃澄澄的燕麥、粉嫩嫩的油菜花注入了一股沛然的生氣,明艷而又爽朗。千萬噸,漁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指標持續好轉。海洋牧場,正從“海洋漁業工程”向“生態系統服 ③紅土地鎮方圓百里,蜚聲中外的景點有打馬坎、七彩坡、錦繡園、千年龍樹、樂譜凹等,務平臺”轉型。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海洋探測技術、碳交易等技術的發展,未來海洋牧場將更加智 光是咀嚼這些名字,便令人齒舌生香,心馳神往。主人首先推薦落霞溝。 能、更加綠色、更加高效。 ④對于東川來說,走紅是什么?是天南海北的驢友、畫師、攝影師聞風而至,是昔日的陷⑥海洋牧場,是一場正在進行的生態實驗。它代表的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的革新,更是一種人海 塘地更名為落霞溝,并勒石為記。 八年級期末語文試題 第 3 頁 共 4 頁⑤想到這兒,耳畔傳來一縷輕音,似是某首樂曲的引子。 21.【理清“所至”】下列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⑥我登上觀景臺,時值傍午,陽光熾烈,云氣彌漫。“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云 A.文章以杜甫詩句開篇,既點明“天樂難尋”,又巧妙引出下文對對落霞溝如天籟般美景的彩是自然界的魔術師。才見一團濃云在日邊緩緩散開,陽光乘隙撲向遠處的崖壁,低頭看去,漫坡的 描寫,奠定抒情基調。頑石頃刻有了生命,若奔走跳躍的靈猴。又一團濃云遮過來,日頭隱退,蒼茫滋生,峰巒也由爛紫化 B.第⑥段引用“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通過描寫動態的云影變化,寫出落霞為黯蒼。溝光影流轉的奇幻之美。⑦走到崖底,隱著一條溪澗,迷迷蒙蒙,影影綽綽,是氤氳的水汽吧,看不清,偏生叫耳朵捕捉C.第 段中作者對于康定斯基名言的理解,意在強調自然風景能激發心靈共鳴,使情感轉化到了那吵吵嚷嚷、噴珠濺玉的喧嘩。漫步溪水邊,不遠處坐落著一個小村。數十戶人家,盡多白墻青為藝術體驗。瓦,且多兩層小樓,掩以綠樹,飾以鮮葩,散以牛羊,炊煙裊裊而起,儼然是一處現實版的桃花源。D.文章語言通俗易懂、樸素自然,富于想象,字里行間都滲透著作者對落霞溝美景的驚艷與再過來,是相對高敞的山梁,依山形地勢拓出一圈又一圈波浪形的梯田,大紅與大綠攜手。人著大紅大綠顯喜氣,山著大紅大綠顯瑞氣。瑞靄、祥云、日輝,映得一沙一石一草一木皆歡天喜地,眉飛色 贊嘆。舞。 22.【關注“所見”】根據提示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⑧貼近棧道,橫亙著一道巨壑,危壁斧削,赤石裸露,古木倒生,紫藤怒攀——凸現出原始的生 (1)數十戶人家,盡多白墻青瓦,且多兩層小樓,掩以綠樹,飾以鮮葩,散以牛羊,炊煙裊命力。 裊而起,儼然是一處現實版的桃花源。⑨整體掃視,立體透視:那峽谷,七彩斑斕;那紅土,渥然如丹;那禾稼,綠云委地;那野花, (提示:從句式、修辭、化用典故等角度,任選一個)(3分) 那白墻,那黛瓦,那藍天,莫不色調明快,線條流暢,融洽無間。詩人謂之“神仙不小心打翻了調色 (2)天堂如果要裝修,必定是以這落霞溝的色彩打底。(提示:從修辭角度)(3分)盤”,此語得其神髓,天堂如果要裝修,必定是以這落霞溝的色彩打底。 23.【探究“所聽”】文章題目為“落霞溝交響曲”,細讀第⑩段,作者說“并無誰在播放樂⑩正縱目騁懷,一束光柱穿云射來,照得我眼睛睜不開。耳邊忽然升 曲”,那這“交響曲”都是哪些樂音?請加以概括。(4分)起一縷旋律,初如提琴和木管的八度泛音,繼而漸漸清晰,逐步加強,進24.【體悟“所感”】請根據選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第 段畫波浪線句子入行云流水、急管繁弦的交響。四下看,并無誰在播放樂曲。那么,這是的理解。(4分)打天外飛來的?不,這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我心靈的琴鍵上彈奏。皆因眼音樂,原來不僅源自生活與勞動,還來自無聲的風景,來自天地間的色彩,是心靈與自然前的色彩太過絢麗,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不能自已,故而情動于中,的共鳴。越于言,化于聲,入于耳。就是說,語言已不足以表達我對落霞溝之美的驚嘆,情感的火花直接飛揚成盈耳的音樂。山頂云樹泱漭,恍聞“巍巍乎若太山”“湯湯乎若流水”;村頭柳絲輕擺,似“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溪澗潺潺,聲若“大弦嘈嘈”;荒徑格桑花搖曳, 行走·探尋思想的碰撞宛如“小弦切切”。最響亮的音色,來自那深厚的朱砂紅、陶土紅、鐵銹紅,色彩一躍為音符,音符 三、寫作(60 分)轉化為樂章。側耳傾聽,管笛齊奏,琴鼓交鳴,鏗鏘如“昆山玉碎”,激揚如《金蛇狂舞》。瓦格納 2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感于意大利五漁村的美景,譜出了《萊茵的黃金》,貝多芬在維也納郊區海利根施塔特村靈感迸發, 古人以丹青之墨,勾勒理想藍圖;游記者以靈動之筆,鐫刻生命哲思;演講者以鏗鏘之音,譜出了《田園奏鳴曲》,我應該如何為這闋無意中得之的精神樂曲命名呢?索性叫做《落霞溝交響曲》。 傳遞篤定信念。這追求的執著、感悟的深邃、信念的熾熱,匯聚成震撼人心的力量。 請以“成長路上,你給予我力量”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那一刻,視覺與聽覺在心中同頻共振,色彩的音籟比管弦的奏鳴更讓人感到親近。離開落霞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溝,踏入花石頭村,樂聲依然在耳畔回蕩;離開村子,登上千年老龍樹所在的高坡,旋律依舊在心頭②不得泄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個人信息;盤旋。我終于理解了康定斯基的名言:“色彩猶如鍵盤,眼睛好似音錘,心靈仿佛繃滿弦的琴。”③不少于 600 字。 音樂,原來不僅源自生活與勞動,還來自無聲的風景,來自天地間的色彩,是心靈與自然的共鳴。(摘自《光明日報》2025 年 3 月 28 日 15 版,有刪改)八年級期末語文試題 第 4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答案.docx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PDF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