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近段時間外賣市場火熱!據今年1月數據顯示,我國外賣用戶規模已近6億人。今年5月到7月,全國外賣需求急速增長,日訂單規模從1億單迅速增長到了超過2億單。足不出戶、動動手指,美食到家,這依托于什么的發展?第三課 共建網絡美好家園 第一框——在外賣市場火熱背后看見網絡蹤跡目錄總議題:聚焦“外賣熱”·探尋網絡如何改變世界?分議題1:生活之變化·網絡如何讓日常更便利?分議題2:社會之進步·網絡如何推動時代發展?生活之變化·網絡如何讓日常更便利?01點開一些外賣平臺的APP我們還可以訂酒店、看病買藥、買電影票、預訂車票、打車...議學任務:尋·網絡蹤跡回憶近期一個月的生活片段,你或者家人都利用網絡做了哪些事情?一組分享至少3件。01 網絡解鎖美好生活通過網絡做遠程手術用手機遙控打開空調視頻連線查閱資料在線學習購物...制定旅游攻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突飛猛進,推動網絡傳播方法、渠道不斷創新,算法不斷優化和加速,由此而來的智慧社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例如,通過互聯網,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一些生活繳費、車輛投保業務,辦理轉賬、匯款、理財等銀行業務,享受數字圖書館、“云端博物館”、網上劇場、“云展覽”、線上演唱會等高品質文化盛宴。+議學成果(1)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P16①借助網絡,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便捷地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②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網絡如何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在暴雨天點外賣的時候,顧客和騎手的一些聊天記錄也十分暖心。議學任務:知·交流交往①借助網絡,人和人之間在不同空間可以實現實時對話,你平常都借助網絡與哪些人對話交往?②說說網絡給人際交往帶來了什么影響。02 網絡中的暖心聊天+議學成果(2)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P18①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②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網絡如何促進人際交往 社會之進步·網絡如何推動時代發展?0203 空投外賣變成現實外賣除了由騎手配送,還可以怎么配送?“人在家中坐,外賣天上來”這樣的場景不再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今年3月,某外賣平臺無人機在香港完成了首單低空物流配送任務。目前各大外賣平臺都在無人機配送領域進行布局。某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平臺已在深圳、北京等城市開通了53條航線,累計配送45萬單。基于5G通信的強大覆蓋,無人機送外賣,乘坐無人駕駛巴士和無人駕駛航空器游逛公園,這些在十年前令人難以想象的科技生活已經悄然變成現實。議學任務:明·生產革新①你還知道網絡對哪些行業產生了深刻影響?②據此說說網絡給社會發展帶來了什么影響?互聯網+農業:農業電商、智慧農業、農業大數據互聯網+物流:智能分揀與路線優化、打造可視化智慧物流平臺+議學成果(3)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P18①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②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網絡如何推動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 隨著外賣行業的迅速崛起,其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食品安全、外賣騎手權益保障等。今年,“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意見征求活動,一名廣東網友就外賣騎手權益保障提出了建議。議學任務:悟·建言獻策①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網上征求意見和建議活動 ②你認為網上征求意見和建議有何意義?04 為行業完善提建議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國務院·人民群眾留言入口地方政府網站·政民互動+議學成果(4)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P19①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②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網絡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議學成果1.網絡是如何改變世界的?P16-19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②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③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④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互聯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是人類文明向信息時代演進的關鍵標志。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而且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因此我們必須深入了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適應網絡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張無形之網中共同構建一個更包容、創新、可持續的人類社會新圖景。+思維導圖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課后實踐尋找身邊的“網絡印記”任務一:時光對比鏡(生活+人際)采訪長輩:詢問父母/祖父母年輕時如何聯系遠方親友?(對比現在)查資料/購物/娛樂的方式有何不同?文字記錄最讓他們驚嘆的網絡變化。任務二:城市掃描儀(生產+治理)尋找“網絡化”證據:生產: 如拍下社區超市/菜場的二維碼支付(附照片)。治理: 記錄政務大廳的自助終端等(附照片)。任務三:成果提交手抄報: 整合文字、照片。隨堂練習03+隨堂練習1.某同學登錄“政民零距離”欄目搜集學習資料,據下圖判斷該同學探究的主題是( )A.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B.網絡促進民主政治進步,擴大公民政治權利C.網絡打破時空限制,促進人際交往D.網絡是把雙刃劍,容易出現虛假、不良信息解析:本題考查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A:材料中“政民零距離”欄目,市民可通過“我向市長提建議”“我有問題問區長”等方式參與,體現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故A符合題意; B:公民政治權利是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網絡能保障權利行使,但不能“擴大”權利,故B說法錯誤; C:題干強調網絡對民主參與的作用,并非促進人際交往,故C不符合題意; D:材料未體現網絡虛假、不良信息等雙刃劍中消極的一面,故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A+隨堂練習2.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流量成了“新農資”,手機成了“新農機”,直播成了“新農事”。可見,網絡能( )A.快速消除城鄉差距B.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促進民主政治進步D.推動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解析:本題考查網絡對社會發展的作用。A:城鄉差距是長期存在的復雜問題,網絡可以助力鄉村振興,但“快速消除”夸大了網絡的作用,故A說法錯誤;B: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是網絡社交的作用,但題干強調網絡對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與交往無直接關聯,故B不符合題意;C:促進民主政治進步體現的是網絡對政治領域的影響,而題干聚焦鄉村振興中的生產活動,故C不符合題意;D:題干中“新農資”“新農機”“新農事”均表明互聯網技術正在改變傳統農業生產和經營模式,屬于生產方式的革新,故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D+隨堂練習3.航天員在空間站與地面師生實時交流,體現了網絡( )A.打破人際交往時空限制B.導致人際關系疏遠C.只能用于科技交流D.是唯一的交往方式解析:本題考查網絡改變世界。A:航天員在空間站與地面師生實時交流,說明網絡使不同空間的人能夠即時互動,打破了傳統交往的時空限制,故A符合題意;B:網絡有利有弊,可能導致人際關系疏遠,但題干中的案例體現的是網絡帶來的積極影響,而非負面結果,故B不符合題意;C:“只能用于科技交流”表述絕對化,網絡用途廣泛,不局限于科技領域,故C說法錯誤;D:“唯一的交往方式”明顯錯誤,現實中人際交往方式多樣,網絡只是其中之一,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A+隨堂練習4.2025春節前夕,DeepSeek通用人工智能系統正式上線,其應用場景覆蓋教育、生活服務等領域。學生使用后反饋其具有“真人互動感”,能通過語音指令解答學科難題、生成個性化學習方案;普通用戶可通過該系統實時查詢年貨物流、規劃春運路線。此外,DeepSeek還與多家企業合作,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生產效率,并推動智能家居、虛擬旅游等新興產業發展。材料表明,網絡( )①豐富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便利 ②阻礙人際交往,打破時空限制③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本題考查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網絡豐富個人生活的表現。①③:分析題文可知,材料中提到學生使用AI系統解答問題、生成學習方案,普通用戶查詢物流、規劃路線,體現了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AI系統優化供應鏈、推動智能家居等新興產業發展,說明網絡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故①③說法正確;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而非阻礙人際交往,故②說法錯誤;④:材料未涉及豐富民主形式和拓寬民主渠道相關內容,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B+隨堂練習5.2025年春節假期期間,許多外地游客在網上看到超然樓、“湖畔雨荷”等熱門景點,慕名來到濟南。“互聯網+旅游”讓泉城眾多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全市30家重點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22.1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以上材料表明網絡能夠( )①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②搭建新的平臺,促進文化傳播③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濟南④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本題考查網絡促進社會進步的表現。②④: “互聯網+旅游”讓泉城眾多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表明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的平臺、促進文化傳播,促進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故②④符合題意;①③:材料主要體現網絡對經濟和文化的積極影響,并未體現“豐富民主形式”、“保護生態環境”,故①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B+隨堂練習6.【擁抱網絡生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已有多家互聯網企業躋身世界前列。“互聯網+”成為發展潮流,即時通訊、移動支付、互聯網醫療等應用蓬勃發展;5G技術已廣泛應用于74個國民經濟大類之中。 2025年是人民網推出“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的第15年。15年來,各地群眾每逢全國兩會就會到人民網上留言,寫下諸多期盼;全國人大代表也會通過人民網致信群眾,回應關切。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中國網”發展的重要意義。解析:推動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