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典型例題例1: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圖5—15中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思路導航: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分析得到;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可用對稱法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具體作法如下:分別過A、B兩點作平面鏡的垂線并延長至平面鏡后A′、B′點,使OA′=OA,OB′=OB,則A′B′分別是A、B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兩像點A′B′,就可得到AB的像(如圖5—16所示)(注意連接時用虛線!)。例2:如圖所示,是通過平面鏡看到的鐘表的像,則此時的時刻是_______.選題目的:通過本題提高學生應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題的能力. 分析:(法一):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對此類習題來說,平面鏡成像是以12點、6點為對稱軸左右互換的.從平面鏡中觀察到的時刻數t(按正??潭茸x出的時刻),是經平面鏡把鐘的真正時刻轉換后的結果,它與鐘的真正時刻數之和為12點,所以鐘表的真正時刻應等于12點減去從平面鏡中觀察到的時刻數,12點-t=12點-7點50分=4點10分.(法二):也可把這頁紙翻過來透視一下,透過光線立即可以讀出示數(按正常刻度讀).(法三):若手邊有一個小平面鏡,可把圖中的鐘表再用小平面鏡成一次像,在小平面鏡中按正??潭茸x出指針示數.(法四):對于時鐘其指針是按順時針轉動的,而我們在平面鏡中所觀察到的卻是逆時針轉動,因而我們在辨認平面鏡中時鐘刻度時,可按逆時針方向讀數,圖上的數字也相應按逆時針方向從小到大排列,同樣也可讀數準確時刻.答案:4點10分.例3:如圖5—21所示,MN是平面鏡,O1B、O2C是點光源S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光線,用作圖法確定點光源S的位置。思路導航:方法一: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題。根據反射定律分別作出O1B、O2C的入射光線O1A和O2D,這兩條入射光線的交點就是點光源S的位置,這兩條光線就是從S發出的,如圖5—22。方法二: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解題。把兩條反射光線O1B、O2C反向延長交于一點 S′,即像點,如圖5—23所示,再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從S′向平面鏡引垂線S′O并延長到S,使SO=OS′,S點即為發光點。 想一想:在圖5—23中,至少把平面鏡MN上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見物體的像了。到底被遮住的是哪只眼睛?? 當你面對著鏡子,閉上你的右眼,然后用紙片將鏡子里那只閉著的眼睛遮?。埬惚3诸^部的位置不動,只是換一只眼睛(左眼)閉合,睜開你的右眼看看,這時鏡子里被遮住的是哪只眼睛?你能解釋它的道理嗎?? 只要你實際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時鏡子里被遮住的換成了閉合的左眼.為什么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并且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當你睜著左眼看鏡中的右眼時,似乎是來自右眼虛像的射向左眼的光線與鏡面相交于一點:而這點正好是在左右兩眼的中垂線上,因此遮住右眼的小紙片應當貼在交點上.當你換成左眼閉合時,小紙片又會遮住似乎是來自左眼虛像的射向右眼的光線,閉合的左眼就看不見了,也就是左眼被遮住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平面鏡成像(動畫課件).swf 典型例題.doc 課外閱讀.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