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素養綜合測試卷(滿分:120分 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33分)實驗中學八年級一班學完第二單元后,開展了一次語文學習活動。班長撰寫了一段開場白,請你和他一起完成1~3題。(9分) 歷史不可“穿越”,卻能在回憶性散文、傳記中得以再現。或深情回憶,敘述難忘的人與事;或懷敬仰之情,展現品格精神。學習這些文章,有助于我們了解別樣的人生,豐富生活的體驗。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對作者的諄諄教誨(huǐ),讓他感受到與這位正仁君子珍貴無比的師生情誼。在《回憶魯迅先生(節選)》中,作者回憶起先生對于青年人寫信太草率是深惡(wù)痛絕的,教導青年人要認真對待。《天上有顆“南仁東星”》里,南仁東少年時就顯露出對科學探索的潛(qián)質,此后他一心撲在“中國天眼”工程上,在貴州的崇山俊嶺間奔波選址,不懼艱難,以頑強毅力和卓越智慧,讓天眼成為現實。他的奉獻精神如星璀璨,永遠矗立在人們心中。在《美麗的顏色》一文中,居里夫人甘愿忍耐躁熱嚴寒,發現了對科學界產生深遠影響的鐳,卻從不吹噓(xū)自己的功績。1.以下加點字的讀音有一個是錯誤的,請找出來。(3分)( )A.教誨(huǐ) B.深惡(wù)痛絕C.潛(qián)質 D.吹噓(xū)2.下面文段中的詞語,有三個字書寫不準確,請你找出并把正確的字寫出來。(3分)正仁君子 崇山俊嶺 躁熱3.畫線句子有語病,請你說明如何修改。(3分)4.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編劇不斷完善劇本,讓人們為電影中那曲折離奇、抑揚頓挫的情節而深深感動。B.我向他提出了一個改進工作的建議,但他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C.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沙漠中,考古學家們意外發現了一座古老的遺址,揭開了歷史的神秘面紗。D.那位和藹的老人總是和顏悅色地與孩子們交流,給他們帶來了許多歡樂。5.下列句子沒有運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3分)( )A.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B.太陽照著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著魯迅先生花園的夾竹桃,明亮亮的。C.晚霞浸染的群山看見了!高遠的天穹看見了!廣袤的宇宙聽見了!D.瑪麗身體前傾,熱切地望著,她此時的姿勢,就像一小時前在她睡著了的孩子床頭看著孩子一樣。6.跨越時空,與斯諾相遇,小明同學讀完《紅星照耀中國》后,有一些問題向斯諾先生請教。請你依據這本書的內容,推測斯諾先生會怎樣回答。(9分)小明同學 斯諾先生★問題一:在“序言”中,您說“從字面上講起來,這一本書是我寫的,這是真的”,您為什么強調“這是真的” 這是一部紀實性作品,是我根據采訪和考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寫成的。★問題二:您采訪了紅軍領袖毛澤東,請您談談對他的印象。(3分) (1)示例: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生活簡樸,記憶力異乎常人,專心致志的能力非同尋常。★問題三:您為什么對“紅小鬼”這么感興趣呢 (3分) (2)因為他們聰明、勤勞、樂觀、忠于職守,寄托著中國的將來。★問題四:您那時曾說過“這本書值得介紹給一切中國讀者”,那么現在呢 (3分) (3)這本書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書中關于毛澤東、朱德、賀龍等人物傳記式的內容,形象展現了他們成功或失敗的經歷以及理想信仰、處事經驗等,現在依然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極有價值的素材。7.(2024·廣東中考)在勞動周主題活動中,學校擬邀請大國工匠作報告。作為學校記者團成員,你獲得了采訪大國工匠的機會。請結合以下材料,完成采訪任務。(9分) 大國工匠李工:帶領團隊經過無數次打磨、測試,總結出“一槍三焊”操作法,攻克了一系列難題。2020年完成世界首個鈦合金高鐵轉向架的試制工作,為我國高鐵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2022年完成新型動車組轉向架的試制工作,為新一代動車組研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國工匠竺工:橋吊是碼頭上最大最高的機械設備,操控千噸的橋吊,抓起龐大的集裝箱,準確放在指定位置,誤差不超過2厘米。看似簡單的一抓一放,在49米高的駕駛室透過玻璃向下看,集裝箱上的4個鎖孔就像針眼一樣小,其難度如同高空“穿針引線”。 大國工匠郭工:出土的文物,有的斷成了好幾部分,有的碎成了好幾百塊,有的嚴重氧化,根本看不出原貌。文物修復,需要在每一塊碎片上仔細尋找線索,并且嚴格按照原始痕跡把碎片拼接起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在40多年中修復文物6000余件,更為不易。任務一:確定采訪主題(1)請結合材料擬寫一個采訪主題。(3分)任務二:準備采訪問題(2)請從三位大國工匠中選擇兩位作為采訪對象,分別提出一個采訪問題。(6分)二、閱讀(37分)(一)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17分)李政道:為天才打開一扇門苗千①當我們試圖去了解真正的李政道,難免會發問:為什么是這個已經功成名就、生活安穩富足的中年物理學家,寧愿犧牲自己大量的研究時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促成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讓近千名中國學生得以赴美學習物理學 ②名揚天下、生活安穩富裕的李政道仍懷有一顆赤子之心。1972年,李政道回到了已經闊別26年的祖國。此時他已經是世界一流的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參觀了一些科研院所之后,一種擔憂涌上他的心頭。當時國內的科研水平和運行狀況都讓他極為憂慮。③他決定親自回國授課。1979年5月到7月,連續七周,北京友誼賓館的科學會堂擠滿了關心物理學前沿進展的人們。從院士、研究員、高校教師到研究生,他們都是來聽物理學家李政道講課的。李政道為這場講座費盡心思。他要講的是兩門課,“粒子物理和場論”和“統計力學”。為了讓國內科研人員盡可能快地走到國際前沿,他將原來應該用一到兩年講授的課程內容集中在兩個月內講完。許多前沿研究中的術語沒有對應的中文,李政道每天絞盡腦汁翻譯,還是不得不保留一些英語術語。既要講得快,又要講得充分,還要講得明白,李政道為此每天凌晨3點就起來備課。④短期授課還遠遠不夠。這樣一位擁有巨大影響力、善于說服別人,且心思縝密的物理學家,在特殊的年代協調中美兩國高層,反復游走于中美各所大學之間,最終促成了CUSPEA項目,讓900多名中國學生得以赴美學習物理學。在長久的隔絕之后,中美兩國的留學渠道由此重新開啟。40多年后回看,李政道推開的這扇門依然影響深遠。我們會發現,有這樣的能力和影響力,又愿意擔此重任者,唯有李政道。這個天才,為其他更多的天才,打開了一扇門。⑤李政道的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前主任諾曼·克里斯特認為,在如此年輕的階段獲得諾貝爾獎,讓李政道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這也成為他一生的基調,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對很多事情產生很大的影響。“從我個人的觀察來說,他很注重施展自己的影響力,也因此對很多事情產生了正面作用。他建立了CUSPEA項目,使很多中國學生有機會來到美國學習,然后其中的很多學生又回到中國,成為重要的物理學家,對中國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⑥李政道是一位如此杰出、熱愛科學研究的學者,他為何愿意為CUSPEA這樣一個非科研項目耗費如此之多的心力 ⑦李政道的長子李中清的回答能代表大多數人的看法,“這跟父親少年時讀書的經歷有關”。在西南聯大,他遇到束星北、吳大猷這樣的老師破格收他上課。在美國,他又遇到破格錄取他的芝加哥大學。他的一生之中,無數愿意為年輕人另辟一條蹊徑的人,共同締造了一個奇跡。⑧李政道愿意把這個奇跡回贈給更多年輕人。用他寫在自己60歲生日時的話說:“40年前,經吳大猷教授的推薦,我獲取了中國政府的一筆獎學金赴美留學,在物理學方面繼續深造。這一難得的機會改變了我的一生。一個人的成功有著各種各樣的因素,其中‘機遇’也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駕馭的。盡管成功的機遇不可預定,但它的概率卻可以大大增加。通過吳教授,我方能得到這一機遇。我對這一機遇的珍視,是促使我近年來組織CUSPEA考試的主因之一。希望更多類似的機遇能夠光顧年輕人。”⑨歌德在名著《浮士德》中曾經寫到“太初有為【注】”,英國作家瑞·蒙克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一書中曾引用這句話作為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的題名。無論是“太初有為”,還是瑞·蒙克那本傳記的書名“天才之為責任”,都可以恰當地形容李政道的一生。李政道的一生之輝煌,不只在于其天才的迸發,領悟宇宙之道;更在于他作為一個人,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之有為。他在最大限度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這是一個天才的故事,但實際上它是關于更多的人。(有刪改) 【注】太初有為:一切的開端都是行動,然后才是語言和思想。8.本篇人物傳記敘述了李政道的多個歷史事件,刻畫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質,請根據文章內容,補充填寫以下表格。(6分)人物事件 體現出的精神品質1972年,李政道回國參觀科研院所 關心祖國科研,懷有赤子之心①連續七周在北京給國內科研人員講課 ②心系祖國,無私奉獻,勤勞促成了CUSPEA項目(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 ③關愛中國學生,心系祖國發展9.與《美麗的顏色》一樣,文章在敘事中引用了傳主自己的話(第⑧段),請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10.文章首尾段很有特點,下列是同學們對首尾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段以反問的形式設下懸念,引發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B.首段以簡要的文字突出李政道的重要貢獻:以一己之力促成CUSPEA。C.作者在尾段引用歌德和英國作家瑞·蒙克的言語,既增添文采,又進一步烘托出傳主的品格。D.尾段末句照應了文題“李政道:為天才打開一扇門”,升華了文章的主題。11.從人物刻畫的角度,給文中畫橫線的語句做一個批注。(4分)(二)(2024·淄博中考)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20分)從蓮花塘到萬古堂劉漢俊①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電影《我本是高山》的。鄉村教師張桂梅的故事,讓我回到了從前,回到母親在萬古堂小學教書的日子,回想起了那些日子里的人和事。②母親原籍在城里,后來選擇了父親的原籍,拖兒帶女到山鄉,落戶在貧瘠的蓮花塘劉家。蓮花塘村坐落在山坳之中,和我生活過的萬古堂小學緊鄰,中間隔一道山崗。③從蓮花塘到萬古堂的山腰,隱約有四條小路。其實,不止這四條山路。簡陋的萬古堂小學,是山里孩子觀望外界的唯一窗口、聯通世界的唯一平臺,是他們的唯一出路。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得清這條路。于是,就有了家訪。④老師們白天教課,晚上常常要走村串戶,跟家長們說說孩子的事,讓家長少給孩子們派重活、多給時間寫作業……⑤這樣的夜晚,我就和妹妹、弟弟小手牽小手,牽著家里的狗,站在漆黑的山頭等媽媽。仲夏的夜,蛙聲如鼓,山蚊子兇猛,伸手不見五指,抬頭不見月牙。常常一等就到半夜,兄妹仨越等越害怕,默不作聲。思念在恐怖的夜海里掙扎,等待在巴望的夜風中硬撐……⑥后來,條件改善了。老師、學生多起來,路遠的學生和老師開始住校。⑦有自習課的晚上,孩子們在教室里或悄無聲息地做作業,或嘰嘰喳喳地爭個不休;誰家的狗兒跟進教室趴在課桌底下,老老實實地不吭聲。老師們聚在隔壁大屋里備課,燈光如白晝,門窗漏著風。屋外是雪光輝映的天,寒風呼呼地吹。人往團里縮,拿粉筆的指頭僵得有些不聽話。凍得住呵氣,凍不住思維和話語。……屋中央一盆塌爐,噼噼啪啪地迸著炭火星兒。偶爾有煙冒出來嗆人,便有人搶了火鉗扒扒捅捅。黑板旁有一煤爐,直角拐彎的煙筒直接伸到屋外,爐上吊一銅壺,壺蓋嘟嘟地奏著歡快與生機。⑧一批批一代代學生走出萬古堂小學,走向廣闊的田野和工礦企業,走向縣城、市里、省城,到了沿海、京城;老師們依舊守著那一道山溝,山溝里的那一片校舍,校舍的那一角寒風苦雨。⑨語文老師任豫章是萬古堂小學的創辦人,是所有老師的老師……⑩李傳海老師是老校長,得了一種佝僂病,背駝了一輩子,像個問號…… 陳俊德老師是公辦教師,家住很遠,只能周末回家…… 邊一山老師是城里人,長得面大耳闊白白凈凈,他是從縣文工團下放到這的。他喜歡我弟弟,弟弟還沒上學,但心算很厲害。邊一山老師時不時地把我弟弟捉到跟前,兩腿一夾,加減乘除地出題,讓弟弟口答。弟弟的“母算家”外號就是他給起的。…… 我的這些老師們,大多出身農家,家世寒微,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過硬的學歷。他們在學生面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知無不言、傾其所知,但見到城里人,卻有些靦腆甚至自卑;見到上級領導、干部,想提自己的難處,卻難于啟齒,舍不下臉面。 只有回到三尺講臺,往學生面前一站,一切都放下了。 放不下的,是兩個字:責任。 最在乎的,是兩個字:斯文。 他們或許在心里默念,我本是高山。 他們都是張桂梅,是任桂梅、李桂梅、陳桂梅、邊桂梅……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是張桂梅老師教給學生的誓言,是天下老師對學生的期許。我想說,老師是真正的高山。沒有桂梅馨香,何來桃李芬芳。師恩如山,恩高義廣,情深誼長。春暉不以時過,銘恩不以境遷。 萬古堂作證。(選自《人民文學》2024年第3期,有刪改)12.根據提示概括事件,完成對文章內容的梳理。(4分)開篇 鄉村教師張桂梅的故事,讓“我”想起母親在萬古堂小學教書時的人和事。回憶從前 ③~⑤段 老師們白天教課,A 晚上常常走村串戶家訪 。 ⑥~⑦段 后來,條件改善了,B 路遠的學生和老師開始住校 。 ⑧~ 段 一批批一代代學生走出萬古堂小學,老師們依舊守在山溝,教書育人。結尾 收束全文,并引用張桂梅的話語抒發情感。13.文章第⑤段寫“我”和妹妹、弟弟深夜在山頭等待媽媽的情景,這樣寫用意何在 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4分)14.本文語言生動細膩而富有情味,請從下列語句中任選兩句,按要求賞析。(6分)A.有自習課的晚上,孩子們在教室里或悄無聲息地做作業,或嘰嘰喳喳地爭個不休;誰家的狗兒跟進教室趴在課桌底下,老老實實地不吭聲。(從句式的角度)B.黑板旁有一煤爐,直角拐彎的煙筒直接伸到屋外,爐上吊一銅壺,壺蓋嘟嘟地奏著歡快與生機。(從修辭的角度)C.邊一山老師時不時地把我弟弟捉到跟前,兩腿一夾,加減乘除地出題,讓弟弟口答。(從詞語的角度)15.有讀者認為,“我本是高山”也可作為本文的標題。你喜歡哪個標題 請簡述理由。(6分)三、寫作(50分)16.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時光荏苒,但總有一些人、事、物留在心底,念念不忘,時常回想。東墻上藤野先生的照片留在魯迅的心底,警醒自己不可懈怠;魯迅先生桌上那盞深夜不滅的燈火留在許廣平的心底,映照出魯迅勤奮寫作、不懈追求的身影;鐳元素略帶藍色的熒光留在居里夫人的心底,鼓勵自己獻身科學。請以“留在心底的××”為題目,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素養綜合測試卷教師版(滿分:120分 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33分)實驗中學八年級一班學完第二單元后,開展了一次語文學習活動。班長撰寫了一段開場白,請你和他一起完成1~3題。(9分) 歷史不可“穿越”,卻能在回憶性散文、傳記中得以再現。或深情回憶,敘述難忘的人與事;或懷敬仰之情,展現品格精神。學習這些文章,有助于我們了解別樣的人生,豐富生活的體驗。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對作者的諄諄教誨(huǐ),讓他感受到與這位正仁君子珍貴無比的師生情誼。在《回憶魯迅先生(節選)》中,作者回憶起先生對于青年人寫信太草率是深惡(wù)痛絕的,教導青年人要認真對待。《天上有顆“南仁東星”》里,南仁東少年時就顯露出對科學探索的潛(qián)質,此后他一心撲在“中國天眼”工程上,在貴州的崇山俊嶺間奔波選址,不懼艱難,以頑強毅力和卓越智慧,讓天眼成為現實。他的奉獻精神如星璀璨,永遠矗立在人們心中。在《美麗的顏色》一文中,居里夫人甘愿忍耐躁熱嚴寒,發現了對科學界產生深遠影響的鐳,卻從不吹噓(xū)自己的功績。1.以下加點字的讀音有一個是錯誤的,請找出來。(3分)( A )A.教誨(huǐ) B.深惡(wù)痛絕C.潛(qián)質 D.吹噓(xū)2.下面文段中的詞語,有三個字書寫不準確,請你找出并把正確的字寫出來。(3分)正仁君子 崇山俊嶺 躁熱答: 仁—人 俊—峻 躁—燥 3.畫線句子有語病,請你說明如何修改。(3分)答: 將“如星璀璨”改為“如山巍峨”,或將“矗立”改為“閃耀”。 4.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A.編劇不斷完善劇本,讓人們為電影中那曲折離奇、抑揚頓挫的情節而深深感動。B.我向他提出了一個改進工作的建議,但他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C.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沙漠中,考古學家們意外發現了一座古老的遺址,揭開了歷史的神秘面紗。D.那位和藹的老人總是和顏悅色地與孩子們交流,給他們帶來了許多歡樂。5.下列句子沒有運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3分)( D )A.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B.太陽照著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著魯迅先生花園的夾竹桃,明亮亮的。C.晚霞浸染的群山看見了!高遠的天穹看見了!廣袤的宇宙聽見了!D.瑪麗身體前傾,熱切地望著,她此時的姿勢,就像一小時前在她睡著了的孩子床頭看著孩子一樣。6.跨越時空,與斯諾相遇,小明同學讀完《紅星照耀中國》后,有一些問題向斯諾先生請教。請你依據這本書的內容,推測斯諾先生會怎樣回答。(9分)小明同學 斯諾先生★問題一:在“序言”中,您說“從字面上講起來,這一本書是我寫的,這是真的”,您為什么強調“這是真的” 這是一部紀實性作品,是我根據采訪和考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寫成的。★問題二:您采訪了紅軍領袖毛澤東,請您談談對他的印象。(3分) (1)示例: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生活簡樸,記憶力異乎常人,專心致志的能力非同尋常。★問題三:您為什么對“紅小鬼”這么感興趣呢 (3分) (2)因為他們聰明、勤勞、樂觀、忠于職守,寄托著中國的將來。★問題四:您那時曾說過“這本書值得介紹給一切中國讀者”,那么現在呢 (3分) (3)這本書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書中關于毛澤東、朱德、賀龍等人物傳記式的內容,形象展現了他們成功或失敗的經歷以及理想信仰、處事經驗等,現在依然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極有價值的素材。7.(2024·廣東中考)在勞動周主題活動中,學校擬邀請大國工匠作報告。作為學校記者團成員,你獲得了采訪大國工匠的機會。請結合以下材料,完成采訪任務。(9分) 大國工匠李工:帶領團隊經過無數次打磨、測試,總結出“一槍三焊”操作法,攻克了一系列難題。2020年完成世界首個鈦合金高鐵轉向架的試制工作,為我國高鐵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2022年完成新型動車組轉向架的試制工作,為新一代動車組研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國工匠竺工:橋吊是碼頭上最大最高的機械設備,操控千噸的橋吊,抓起龐大的集裝箱,準確放在指定位置,誤差不超過2厘米。看似簡單的一抓一放,在49米高的駕駛室透過玻璃向下看,集裝箱上的4個鎖孔就像針眼一樣小,其難度如同高空“穿針引線”。 大國工匠郭工:出土的文物,有的斷成了好幾部分,有的碎成了好幾百塊,有的嚴重氧化,根本看不出原貌。文物修復,需要在每一塊碎片上仔細尋找線索,并且嚴格按照原始痕跡把碎片拼接起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在40多年中修復文物6000余件,更為不易。任務一:確定采訪主題(1)請結合材料擬寫一個采訪主題。(3分)答: 示例一:訪大國工匠,談工匠精神 示例二:講述工匠故事,學習勞動精神 任務二:準備采訪問題(2)請從三位大國工匠中選擇兩位作為采訪對象,分別提出一個采訪問題。(6分)答: 示例一:李工,您好!您是如何克服艱難險阻,成功研發“一槍三焊”操作法的 示例二:竺工,您好!您是如何做到在49米高空的駕駛室精準操控橋吊的 示例三:郭工,您好!是什么支撐您堅持40多年將6000 余件文物修復完成的 (明確采訪對象,給1分;體現采訪對象的勞動精神,給1分) 二、閱讀(37分)(一)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17分)李政道:為天才打開一扇門苗千①當我們試圖去了解真正的李政道,難免會發問:為什么是這個已經功成名就、生活安穩富足的中年物理學家,寧愿犧牲自己大量的研究時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促成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讓近千名中國學生得以赴美學習物理學 ②名揚天下、生活安穩富裕的李政道仍懷有一顆赤子之心。1972年,李政道回到了已經闊別26年的祖國。此時他已經是世界一流的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參觀了一些科研院所之后,一種擔憂涌上他的心頭。當時國內的科研水平和運行狀況都讓他極為憂慮。③他決定親自回國授課。1979年5月到7月,連續七周,北京友誼賓館的科學會堂擠滿了關心物理學前沿進展的人們。從院士、研究員、高校教師到研究生,他們都是來聽物理學家李政道講課的。李政道為這場講座費盡心思。他要講的是兩門課,“粒子物理和場論”和“統計力學”。為了讓國內科研人員盡可能快地走到國際前沿,他將原來應該用一到兩年講授的課程內容集中在兩個月內講完。許多前沿研究中的術語沒有對應的中文,李政道每天絞盡腦汁翻譯,還是不得不保留一些英語術語。既要講得快,又要講得充分,還要講得明白,李政道為此每天凌晨3點就起來備課。④短期授課還遠遠不夠。這樣一位擁有巨大影響力、善于說服別人,且心思縝密的物理學家,在特殊的年代協調中美兩國高層,反復游走于中美各所大學之間,最終促成了CUSPEA項目,讓900多名中國學生得以赴美學習物理學。在長久的隔絕之后,中美兩國的留學渠道由此重新開啟。40多年后回看,李政道推開的這扇門依然影響深遠。我們會發現,有這樣的能力和影響力,又愿意擔此重任者,唯有李政道。這個天才,為其他更多的天才,打開了一扇門。⑤李政道的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前主任諾曼·克里斯特認為,在如此年輕的階段獲得諾貝爾獎,讓李政道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這也成為他一生的基調,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對很多事情產生很大的影響。“從我個人的觀察來說,他很注重施展自己的影響力,也因此對很多事情產生了正面作用。他建立了CUSPEA項目,使很多中國學生有機會來到美國學習,然后其中的很多學生又回到中國,成為重要的物理學家,對中國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⑥李政道是一位如此杰出、熱愛科學研究的學者,他為何愿意為CUSPEA這樣一個非科研項目耗費如此之多的心力 ⑦李政道的長子李中清的回答能代表大多數人的看法,“這跟父親少年時讀書的經歷有關”。在西南聯大,他遇到束星北、吳大猷這樣的老師破格收他上課。在美國,他又遇到破格錄取他的芝加哥大學。他的一生之中,無數愿意為年輕人另辟一條蹊徑的人,共同締造了一個奇跡。⑧李政道愿意把這個奇跡回贈給更多年輕人。用他寫在自己60歲生日時的話說:“40年前,經吳大猷教授的推薦,我獲取了中國政府的一筆獎學金赴美留學,在物理學方面繼續深造。這一難得的機會改變了我的一生。一個人的成功有著各種各樣的因素,其中‘機遇’也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駕馭的。盡管成功的機遇不可預定,但它的概率卻可以大大增加。通過吳教授,我方能得到這一機遇。我對這一機遇的珍視,是促使我近年來組織CUSPEA考試的主因之一。希望更多類似的機遇能夠光顧年輕人。”⑨歌德在名著《浮士德》中曾經寫到“太初有為【注】”,英國作家瑞·蒙克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一書中曾引用這句話作為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的題名。無論是“太初有為”,還是瑞·蒙克那本傳記的書名“天才之為責任”,都可以恰當地形容李政道的一生。李政道的一生之輝煌,不只在于其天才的迸發,領悟宇宙之道;更在于他作為一個人,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之有為。他在最大限度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這是一個天才的故事,但實際上它是關于更多的人。(有刪改) 【注】太初有為:一切的開端都是行動,然后才是語言和思想。8.本篇人物傳記敘述了李政道的多個歷史事件,刻畫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質,請根據文章內容,補充填寫以下表格。(6分)人物事件 體現出的精神品質1972年,李政道回國參觀科研院所 關心祖國科研,懷有赤子之心①連續七周在北京給國內科研人員講課 ②心系祖國,無私奉獻,勤勞促成了CUSPEA項目(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 ③關愛中國學生,心系祖國發展9.與《美麗的顏色》一樣,文章在敘事中引用了傳主自己的話(第⑧段),請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答: ①補充了歷史細節,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②展示出傳主的心理感受,表明了促成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的主要原因。③變換了文章的敘述節奏,使行文更加生動。(4分,答出2點即可) 10.文章首尾段很有特點,下列是同學們對首尾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A.首段以反問的形式設下懸念,引發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B.首段以簡要的文字突出李政道的重要貢獻:以一己之力促成CUSPEA。C.作者在尾段引用歌德和英國作家瑞·蒙克的言語,既增添文采,又進一步烘托出傳主的品格。D.尾段末句照應了文題“李政道:為天才打開一扇門”,升華了文章的主題。11.從人物刻畫的角度,給文中畫橫線的語句做一個批注。(4分)答: 側面描寫,引用諾曼·克里斯特的語言,借語言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李政道心系中國,熱愛祖國,關心祖國發展,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的品質。 (二)(2024·淄博中考)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20分)從蓮花塘到萬古堂劉漢俊①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電影《我本是高山》的。鄉村教師張桂梅的故事,讓我回到了從前,回到母親在萬古堂小學教書的日子,回想起了那些日子里的人和事。②母親原籍在城里,后來選擇了父親的原籍,拖兒帶女到山鄉,落戶在貧瘠的蓮花塘劉家。蓮花塘村坐落在山坳之中,和我生活過的萬古堂小學緊鄰,中間隔一道山崗。③從蓮花塘到萬古堂的山腰,隱約有四條小路。其實,不止這四條山路。簡陋的萬古堂小學,是山里孩子觀望外界的唯一窗口、聯通世界的唯一平臺,是他們的唯一出路。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得清這條路。于是,就有了家訪。④老師們白天教課,晚上常常要走村串戶,跟家長們說說孩子的事,讓家長少給孩子們派重活、多給時間寫作業……⑤這樣的夜晚,我就和妹妹、弟弟小手牽小手,牽著家里的狗,站在漆黑的山頭等媽媽。仲夏的夜,蛙聲如鼓,山蚊子兇猛,伸手不見五指,抬頭不見月牙。常常一等就到半夜,兄妹仨越等越害怕,默不作聲。思念在恐怖的夜海里掙扎,等待在巴望的夜風中硬撐……⑥后來,條件改善了。老師、學生多起來,路遠的學生和老師開始住校。⑦有自習課的晚上,孩子們在教室里或悄無聲息地做作業,或嘰嘰喳喳地爭個不休;誰家的狗兒跟進教室趴在課桌底下,老老實實地不吭聲。老師們聚在隔壁大屋里備課,燈光如白晝,門窗漏著風。屋外是雪光輝映的天,寒風呼呼地吹。人往團里縮,拿粉筆的指頭僵得有些不聽話。凍得住呵氣,凍不住思維和話語。……屋中央一盆塌爐,噼噼啪啪地迸著炭火星兒。偶爾有煙冒出來嗆人,便有人搶了火鉗扒扒捅捅。黑板旁有一煤爐,直角拐彎的煙筒直接伸到屋外,爐上吊一銅壺,壺蓋嘟嘟地奏著歡快與生機。⑧一批批一代代學生走出萬古堂小學,走向廣闊的田野和工礦企業,走向縣城、市里、省城,到了沿海、京城;老師們依舊守著那一道山溝,山溝里的那一片校舍,校舍的那一角寒風苦雨。⑨語文老師任豫章是萬古堂小學的創辦人,是所有老師的老師……⑩李傳海老師是老校長,得了一種佝僂病,背駝了一輩子,像個問號…… 陳俊德老師是公辦教師,家住很遠,只能周末回家…… 邊一山老師是城里人,長得面大耳闊白白凈凈,他是從縣文工團下放到這的。他喜歡我弟弟,弟弟還沒上學,但心算很厲害。邊一山老師時不時地把我弟弟捉到跟前,兩腿一夾,加減乘除地出題,讓弟弟口答。弟弟的“母算家”外號就是他給起的。…… 我的這些老師們,大多出身農家,家世寒微,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過硬的學歷。他們在學生面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知無不言、傾其所知,但見到城里人,卻有些靦腆甚至自卑;見到上級領導、干部,想提自己的難處,卻難于啟齒,舍不下臉面。 只有回到三尺講臺,往學生面前一站,一切都放下了。 放不下的,是兩個字:責任。 最在乎的,是兩個字:斯文。 他們或許在心里默念,我本是高山。 他們都是張桂梅,是任桂梅、李桂梅、陳桂梅、邊桂梅……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是張桂梅老師教給學生的誓言,是天下老師對學生的期許。我想說,老師是真正的高山。沒有桂梅馨香,何來桃李芬芳。師恩如山,恩高義廣,情深誼長。春暉不以時過,銘恩不以境遷。 萬古堂作證。(選自《人民文學》2024年第3期,有刪改)12.根據提示概括事件,完成對文章內容的梳理。(4分)開篇 鄉村教師張桂梅的故事,讓“我”想起母親在萬古堂小學教書時的人和事。回憶從前 ③~⑤段 老師們白天教課,A 晚上常常走村串戶家訪 。 ⑥~⑦段 后來,條件改善了,B 路遠的學生和老師開始住校 。 ⑧~ 段 一批批一代代學生走出萬古堂小學,老師們依舊守在山溝,教書育人。結尾 收束全文,并引用張桂梅的話語抒發情感。13.文章第⑤段寫“我”和妹妹、弟弟深夜在山頭等待媽媽的情景,這樣寫用意何在 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4分)答: 渲染了夏夜山頭黑暗、蚊蟲繁多的惡劣環境,突出了老師家訪的路程較遠,道路難走,和學生家長交談的時間較長,贊美了老師們對學生認真負責、無私奉獻的精神。 14.本文語言生動細膩而富有情味,請從下列語句中任選兩句,按要求賞析。(6分)A.有自習課的晚上,孩子們在教室里或悄無聲息地做作業,或嘰嘰喳喳地爭個不休;誰家的狗兒跟進教室趴在課桌底下,老老實實地不吭聲。(從句式的角度)B.黑板旁有一煤爐,直角拐彎的煙筒直接伸到屋外,爐上吊一銅壺,壺蓋嘟嘟地奏著歡快與生機。(從修辭的角度)C.邊一山老師時不時地把我弟弟捉到跟前,兩腿一夾,加減乘除地出題,讓弟弟口答。(從詞語的角度)答: A句:本句運用對稱句式,將孩子們和狗兒在教室的情形并列、對舉著說,從語意表達上看,引人注意,耐人尋味;從語言美感上看,句式整齊,富有對稱之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B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嘟嘟地奏”把壺蓋擬人化,寫出了壺里的水燒開后熱氣騰騰的樣子,也暗示了老師們備課的熱情與爭相討論的熱鬧,展現了老師們認真負責的奉獻精神。C句:“時不時”說明次數很多且時間不固定,“捉”“夾”兩個動詞寫出了邊一山老師看到弟弟后急于教他心算的迫切心情,突出了以邊一山老師為代表的老師們對學生的喜愛及奉獻精神。(任選兩句即可)15.有讀者認為,“我本是高山”也可作為本文的標題。你喜歡哪個標題 請簡述理由。(6分)答: 示例:我喜歡“從蓮花塘到萬古堂”這個標題。作者運用兩個地名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蓮花塘”是學生居住的地方,“萬古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蓮花塘到萬古堂,路途較遠,暗示學生的求學之路困難,老師進行家訪的辛苦,蘊含著老師們對學生認真負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另外,通過這個標題,讀者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預測文章的主題和風格,產生閱讀興趣。 三、寫作(50分)16.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時光荏苒,但總有一些人、事、物留在心底,念念不忘,時常回想。東墻上藤野先生的照片留在魯迅的心底,警醒自己不可懈怠;魯迅先生桌上那盞深夜不滅的燈火留在許廣平的心底,映照出魯迅勤奮寫作、不懈追求的身影;鐳元素略帶藍色的熒光留在居里夫人的心底,鼓勵自己獻身科學。請以“留在心底的××”為題目,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寫作指導】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通過題目可知,需要寫一篇有關記憶的文章,這應該是我們寫作很常見的一個素材。題目“留在心底的××”里有兩個關鍵詞語,一個是“心底”,一個是“××”,換言之,就是寫一篇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或者正能量的事情,而且是過去的事情。補題的內容比較廣泛,如“感動”“溫暖”“歌聲”“色彩”“風景”等。可以用第一人稱,寫一件“我”經歷的溫暖難忘的事。題目中有“心底”二字,說明印象很深刻,所以心理描寫一定要到位,其他細節描寫也可以輔助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