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語文(人教版)第一部分(12分)1.(10分)學校開展“文學冀韻 創新傳承”主題活動,請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追溯過往,文學似①____,在歲月的寂寥中靜吐芬芳。當下,河北正以創新為風,將這縷芬芳吹向四面八方。通過省作協《詩選刊》與高校攜手打造的“詩歌聯合課堂”,讓平仄韻律不再困守書齋。當青年詩人筆會的墨香與數字直播的熱度交織,詩歌的火種已呈燎原之勢,(mí màn)在城市的街巷與鄉村的阡陌之間。“知名作家看河北”采風團馳騁山海之間,將秦皇島的浪濤、衡水的麥浪、唐山的鋼花化作筆下的星河。《這么近,那么美》書中的文字,讓河北大地的滄桑與新生甲____(歷歷在目/嘆為觀止)。《開卷有益》節目里,少年們在鏡頭前誦讀經典的模樣,恰似②____,在文化的甘霖中拔節生長。文學傳播與大眾參與乙____(紛至沓來/相輔相成),正如白瓷與烈火的淬煉。省作協聯合作家走進社區、校園開展講座和沙龍活動,使文化融入大眾生活。將基層作者推上舞臺,讓田間地頭的故事與都市霓虹的夢想同頻共振。文學不再是高嶺之花,而是扎根于生活土壤的常青樹。(tiào wàng)未來,我們于燕趙大地聆聽文學心跳,在時代長卷續寫文學與人民的不朽詩篇。(1)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①追溯 ②馳騁(2)根據文段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2分)①(mí màn) ②(tiào wàng)(3)從文段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成語,分別填入甲、乙橫線處。(2分)甲 乙(4)文段中的畫線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2分)(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①②處的喻體,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A.①夜空煙花 ②春日幼苗B.①空谷幽蘭 ②春日幼苗C.①空谷幽蘭 ②晶瑩露珠D.①夜空煙花 ②晶瑩露珠2.(2分)請結合以下信息,分析“淬”字的含義。第二部分(58分)一、古詩文閱讀(一)默寫(共7分)3.(7分)閱讀下面文字,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古人常以詩文洞察社會、抒發情懷。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土地平曠,① ,② ”展現理想社會的和諧景致;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里,借“③ ,端居恥圣明”流露積極出仕的渴望;《雖有嘉肴》以“④ ,教然后知困”闡述教與學相互促進的道理,飽含對教育的思考;杜甫筆下《石壕吏》的“⑤ ,老婦出門看”,描繪官吏深夜抓丁場面,如實反映戰亂時期百姓的苦難生活;白居易在《賣炭翁》中,以“可憐身上衣正單,⑥ ”刻畫了賣炭翁的悲慘與無奈,表達對底層人民的同情;陸游在《卜算子 詠梅》中,用“零落成泥碾作塵,⑦ ”借梅花的堅韌,自喻在人生逆境中始終堅守氣節、不改初心的高尚品格。(二)(7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乙】送靈澈上人①劉長卿②蒼蒼③竹林寺,杳杳④鐘聲晚。荷笠⑤帶斜陽⑥,青山獨歸遠。【注】①靈澈上人:唐代著名詩僧,曾在江南一帶云游,既為修行,也為遠離塵世紛擾。②劉長卿:唐代詩人,字文房,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詩中常流露出對人生的淡泊與超脫。③蒼蒼:深青色,形容竹林的茂盛。④杳(yǎo)杳:深遠的樣子,此處指鐘聲悠遠。⑤荷(hè)笠:背著斗笠。⑥帶斜陽:夕陽余暉照在斗笠上。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甲詩頸聯運用比喻手法,把友情比作牢固的紐帶,跨越空間阻隔。B.乙詩“杳杳鐘聲晚”以聲襯靜,營造出空寂悠遠的禪意氛圍。C.甲詩“無為在歧路”通過勸誡友人莫要傷感,凸顯豁達灑脫的情感基調。D.乙詩“荷笠帶斜陽”以動態描寫刻畫友人形象,展現友人遠離塵世的從容與自在。5.甲、乙兩首詩都寫送別,各自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三)(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節選自《莊子 秋水》)【乙】秦牛缺①徑②于山中而遇盜,奪之車馬,解其橐笥③,拖④其衣被。盜還反顧之,無懼色憂志,歡然有以自得也。盜遂問之曰:“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志不動何也?”秦牛缺曰:“車馬所以載身也,衣服所以揜形⑤也,圣人不以所養害其養⑥。”盜相視而笑曰:“夫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形⑦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見王者,必且以我為事也。”還反殺之。(節選自劉向《淮南子 人間訓》)【注】①秦牛缺:戰國時期儒生。②徑:動詞,經過。③橐笥(tuó sì):口袋和箱子,泛指行李。④拖:奪。⑤揜(yǎn)形:遮蔽形體。⑥其養:指生命本身。⑦累形:拖累身體。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①全矣②請循其本③盜還反顧之④還反殺之7.下列對乙文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志不動/何也B.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志不動何也C.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志不動/何也D.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志/不動/何也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子非魚,安知魚之樂?②夫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9.莊子與秦牛缺在面對他人質疑和現實危機時,分別展現出怎樣的處事方式?(2分)二、現代文閱讀(一)(10分)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如何讓大腦“培養”出好習慣王欣好習慣人人都想擁有,但培養好習慣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復雜的神經機制。近日,一篇發表在《認知科學進展》上的研究文章,從腦科學的角度探討了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的過程。該研究將習慣理解為兩種大腦調控系統之間的平衡,即刺激反應系統和目標導向系統的信息交流。刺激反應系統鼓勵我們高效地重復熟悉的行為,它就像是一種條件反射,當刺激多次出現并導致相同的結果,我們的思維就會形成慣性,下次遇見這個刺激,大腦就會不假思索地做出同樣的反應。目標導向系統則是指大腦會思考行為導致的后果,假如我們想達到某種目的或避免某種后果,就會采取與之相對應的行為。好習慣難以培養,根源在于即便此次我們聽從了目標導向系統發出的指令,但下次還是會受到刺激反應系統的干擾。刺激反應系統就像地心引力一樣無形而常在,隨時可以把我們“拖回”原來的生活軌跡。要想超越刺激反應系統的控制,必須將好習慣反復強化,以替換原先的刺激反應系統。神經系統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反復的刺激可以在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突觸連接,形成新的神經回路。假如原有的神經回路長期不被激活,突觸連接也會退化,這也意味著新的習慣一旦建立,舊習慣就失去效用,經過一段時間會慢慢消失。這個“用進廢退”的過程和我們鍛煉肌肉的過程有些相似,需要不斷揮灑汗水或精力。如何通過腦科學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從時間、空間上要避免刺激反應系統的激活。比如你喜歡刷手機,你可以給手機設置一個聯網時段,該時段之外,手機只有通話功能;你也可以下班后就把手機放在隔壁房間,這樣就不會受到干擾。其次,調節刺激反應系統,即選擇替代方案。比如你喜歡吃甜食,但是又不想長胖,下次想吃甜食的時候,可以喝杯花茶或者水果茶,或者吃塊含糖低的黑巧克力,這樣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對甜食的渴望,同時降低了長胖的風險。再次,強化目標導向系統,也就是明確目標、強化愿景。請在腦海中思考清楚自己的目標究竟是什么?實現這個目標之后又會獲得怎樣的幸福快樂,想得越具體、越清晰越好。比如你想健身,就想清楚在體形、體態、體能各方面想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想象健身成功的你挺拔勻稱、身姿矯健、活力四射的模樣。最后,激活下丘腦的獎賞系統。目標的達成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會刺激下丘腦的神經元釋放多巴胺,引起愉悅感并產生強烈動機。但是目標的達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給自己“制造”一些獎賞,以形成正反饋,建立新的刺激反應系統。比如完成一天的健身計劃,就獎勵自己一小把堅果,或者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獎勵應該是積極的、健康的,能夠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獎勵的頻率和大小也應該適度,避免過度消費或養成不良習慣。(選自《科學大觀園》2025年4期)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刺激反應系統會使大腦對熟悉刺激產生慣性反應,類似條件反射。B.神經系統的可塑性表現為反復刺激能建立新的突觸連接,形成新的神經回路。C.給手機設置聯網時段或放在隔壁房間,是通過調節刺激反應系統來避免干擾的方法。D.激活獎賞系統時,獎勵需積極健康且適度,避免因過度獎勵形成新的不良習慣。11.“刺激反應系統”和“目標導向系統”有何本質區別?請簡要概括。(3分)12.結合文章內容,談談如何運用腦科學原理幫助中學生改掉“睡前刷手機”的習慣。(4分)(二)(16分)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父親的土地陳世槐年逾古稀的父親,難舍難離祖輩生存的大山。他把外孫帶大以后,毅然回到了已經離開十多年的老屋,重拾那些銹跡斑斑的農具,打理芳草萋萋的庭院,再次扎進土地。他不習慣整天待在一個格子間里無所事事。勤勞慣了的父親,只習慣和享受勞動的感覺,在他看來,勞動能讓他更好地找到自己,也能獲得價值和意義。莊稼人沒有退休這種說法。父親回到土地,就像魚兒回到了大海。他像扎猛子一樣把精力和時間扎進了深厚的土地,重拾著勞動的酣暢淋漓。盡管脫離土地多年,可種地的技術絲毫沒有生疏。父親把光滑的鋤把握在手中反復校正,把砍刀放到磨石上磨了又磨,從山上砍回新鮮的細竹,再親手編成竹籃。父親,就像即將投入戰斗的勇士,把武器反復打磨。趁著春光尚早,他把占據土地多年的雜草一點點鏟除,把地邊粗大的樹木旁枝橫溢的枝條一一修剪,田間地頭漸漸清爽而干凈了,就像多年前一樣。立夏的第一場雨,帶著濕熱而新鮮的氣息,飄飄灑灑又悄無聲息地潛入山林土地。土地有了雨水的滋潤,一改冬日的板結僵硬,泥土變得酥酥軟軟,散發出醉人的清香。父親趕緊請來親戚幫忙耕地,旋耕機在土地上轟鳴奔走,所到之處,一塊一塊沉睡的土地被喚醒了。翻耕過的土地在初夏的艷陽下炙烤,變得更加蓬松酥軟,等下一場雨水來臨,節令也正好合適,父親就把一粒粒希望的種子播撒。小時候,父親反復跟我們講過一個民間故事。故事大意為:一個懶漢,總是看著別人家的土地只長莊稼不長雜草,而自己的土地卻雜草叢生。于是他去問村里的長者,長者告訴他,莊稼要沾染了鐵氣才肯長。懶漢聽了長者的話,就用繩子拴著一個鐵鍋,仔仔細細把地滾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的土地里莊稼還是長不過雜草。等秋收的時候,別人家都豐收了,只有他家的土地什么也沒有。父親反復跟我們說,人哄地一季,地哄人一年,土地是我們勞動和付出的忠實記錄者,想要收獲累累碩果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我們都明白父親給我們講這個故事的良苦用心,而父親,更是用鋤頭反復給莊稼沾染鐵氣的典范。那時的父親正逢壯年,精瘦的身體蘊含著強大的力量。他可以一個人把五六十公斤的馱子抬到騾子背上,可以一下午不停息地勞作。播種的時候,薅草的時節,割麥拔豆的日子,父親從早到晚把自己的身體彎成一把弓,謙卑地貼近土地,把如雨的汗水向大地滴灑。父親薅草的時候,只見他左右手互換著使用鋤頭,鋤頭上下翻飛,靈活地避開莊稼,精準地把雜草鏟除。收割的時候,鐮刀上下舞動,刀刃割斷麥稈的聲音清脆而堅定。沾夠了鐵氣的莊稼,也從來沒有辜負過他的主人。而今,父親老了,體力和精力不比從前了,對土地的管理也粗枝大葉得過且過了。他不能讓莊稼都沾夠鐵氣,在母親看來,是不合格的莊稼漢,而我卻為父親忙里偷閑的勞動方式欣慰。畢竟父親老了,他離不開土地,我們也不愿意他在土地上過度操勞辛苦,我們只希望他能在這片土地上安享晚年。有付出就有回報。父親的土地上長滿了玉米、四季豆、南瓜、向日葵、蘿卜、土豆,同時也長著鬼針草、酸漿草、鐵線草、解放草等,密密匝匝,生機盎然。莊稼和雜草,在夏日的細雨滋潤下,在秋日的艷陽晴空里,在那片空間竭力競爭著,嘟嘟囔囔相互推搡擠讓,不是此消彼長就是各自尋得一方屬于自己的領地,然后就蓬蓬勃勃地長滿了整個季節。在父親的土地上,在那些深深淺淺的茂盛中,枝頭草根處,還跳躍著蝗蟲、螞蚱,爬著七星瓢蟲、毛毛蟲……種類繁多,應有盡有。這讓父親的土地顯得有點擁擠了。在暖暖晴空下,朗朗月色里,隨時有蛐蛐、螞蚱等各種昆蟲在土地上奏響田園交響樂,父親的土地顯得熱鬧非凡。父親的土地,有瓜果香甜,有人生美好,有勞動愜意,有莊稼漢始終無法割舍的依戀,有那份深深根植的質樸情懷。(選自《金沙江文藝》2025年1期)13.請依據提示,梳理文章的主要內容。(2分)父親與土地的羈絆貫穿一生:壯年時,他 ;離開土地的十多年,他幫忙帶外孫;年逾古稀,他 ,即便耕種方式粗放,卻依舊享受其中。14.結合語境,按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①父親回到土地,就像魚兒回到了大海。(從修辭角度)②父親把光滑的鋤把握在手中反復校正,把砍刀放到磨石上磨了又磨。(從詞語運用角度)15.文中插入懶漢種地的民間故事,有什么作用?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簡要分析。(2分)16.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父親的人物形象。(3分)17.隨著農耕機械化、智能化加速發展,傳統農耕文化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請結合文本,談談我們應如何傳承傳統農耕文化。(3分)三、整本書閱讀根據你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閱讀,回答問題。(6分)18.成長的岔路前,① (人名)帶來的革命思想,徹底改變了保爾的人生軌跡。當疾病纏身,行動和視力都被剝奪,保爾在病榻上艱難創作《② 》,把自己的經歷化作激勵他人的力量。(2分)19.保爾一生遭遇重重挫折,仍信念如磐。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說說你在成長道路上該如何學習他的這份執著。(4分)第三部分(50分)20.(50分)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窗臺上的多肉植物生長緩慢,葉片總是皺巴巴的,毫不起眼。澆水時不過是隨手潑灑,甚至在換盆時差點把它遺忘在舊花盆里。直到某個清晨,它竟從氣根處長出嫩綠色新芽,在晨光里閃閃發亮。原來在那些被忽視的日子里,它默默扎根,在沉默中積蓄著破土的力量。生活中,總有一些看似平淡的存在,曾被我們匆匆掠過……或許是一種不聲張的堅持,或許是一份被忽略的溫柔,又或許是生命本身的韌性。請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內容健康積極,表達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要套寫、抄襲;④不少于600字;⑤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語文(人教版)參考答案1.(1)①sù ②chěng(2)①彌漫②眺望(3)甲歷歷在目 乙相輔相成(4)刪除“通過”或“讓”。(5)B2.加熱;冷卻3.①屋舍儼然(易錯字:儼)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易錯字:桑)③欲濟無舟楫(易錯字:楫)④學然后知不足⑤老翁逾墻走(易錯字:逾)⑥心憂炭賤愿天寒(易錯字:炭)⑦只有香如故4.D【D.有誤,乙詩“荷笠帶斜陽”是靜態描寫,描繪了友人背著斗笠,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的形象,展現友人遠離塵世的從容與自在,并非動態描寫。】5.甲詩表達了詩人豁達樂觀、積極向上的惜別之情。乙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以及對友人遠離塵世、淡泊修行的贊美之情。6.①完全,完備 ②追溯,順著 ③回頭看 ④同“返”,返回7.A8.①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②那種不因為欲望傷害生命,不因為利益拖累身體的人,是世間的圣人啊。9.莊子以思辨智慧化解沖突,以靈活的思辨技巧化解矛盾,展現出從容善辯、順應自然的處世智慧。秦牛缺以固執堅守應對危機,他固守理念卻缺乏對現實危險的應變能力。10.C11.“刺激反應系統”是基于條件反射,對熟悉刺激產生慣性反應,不思考行為后果;“目標導向系統”是大腦思考行為后果,根據目的或避免后果采取相應行為。12.①從時間、空間上避免刺激反應系統激活,如給手機設置使用時段或睡前把手機放其他房間;②選擇替代方案,如用看書、聽輕音樂等替代睡前刷手機;③強化目標導向系統,明確刷手機危害,想象改掉習慣后的美好場景;④激活下丘腦獎賞系統,沒刷手機時給自己積極適度的獎勵。13.辛勤勞作,用汗水和付出收獲碩果;重返土地,打理土地并享受勞動。14.①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對土地的極度適應與依賴,體現了他與土地之間如同魚兒與大海般密不可分的關系,突出了父親對土地的深厚情感。②細致描寫了父親對農具的精心打理,表現出他對勞動的認真態度和對土地的重視,體現了他作為莊稼人對耕種的嚴謹與執著。15.結構上,承接了上文父親耕種土地的情節,為下文描寫父親壯年時辛勤勞作、堅信勞動價值作了鋪墊;內容上,突出了“勞動才能收獲”的道理,強化了父親對勞動的重視,體現了他用故事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豐富了文章對農耕精神的闡釋。16.父親勤勞執著,一生熱愛勞動,將精力投入土地;父親樸實正直,重視勞動的價值,并用故事教育子女要踏實付出;父親對土地有著深厚的依戀,離不開生養自己的土地。17.我們應傳承傳統農耕文化中“勤勞付出”的精神,像父親一樣尊重土地、珍視勞動;應通過家庭傳承、口頭講述等方式,將農耕文化中的智慧與道理傳遞給后代;應在接納機械化、智能化的同時,保留與土地共生的情感聯結,讓傳統農耕文化中的敬畏自然、踏實肯干等核心精神得以延續。18.①朱赫來 ②暴風雨所誕生的19.學習保爾的執著,需做到:面對困境不退縮,正視挫折并積極應對;以堅定信念為精神支柱,用明確目標指引方向;將執著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持續努力靠近理想。這份執著能助我們從容應對成長挑戰,讓奮斗更有價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docx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