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20分)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共25分)(一)語言文字運用(共10分)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A. 緋紅(fēi) 詰責(jié) 锃亮(zèng) 深惡痛疾(wù)B. 禁錮(gù) 教誨(huǐ) 不遜(xùn) 杳無消息(yǎo)C. 滯留(zhì) 瞥見(piě) 匿名(nì) 油光可鑒(jiàn)D. 畸形(qí) 解剖(pōu) 佃農(diàn) 抑揚頓挫(cuò)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A.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誠惶誠恐 粗制爛造B. 藏污納垢 器宇軒昂 郁郁寡歡 無可置疑C. 黯然失色 廣袤無垠 翻來復去 冥思遐想D. 油然而生 花團錦簇 美不勝收 不可明狀3.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A. 他做事總是吹毛求疵,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合作。B. 這部小說情節曲折,人物形象生動,確實引人入勝。C. 面對老師的提問,他對答如流,顯示出扎實的知識功底。D. 他這種為民請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4.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A.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磨練了意志,增長了見識。B. 我們應該防止類似"校園暴力"的事件不再發生。C. 他對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滿了信心。D. 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5. 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① 這種精神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也體現在他的人生選擇上。② 魯迅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③ 他以筆為武器,批判舊社會,呼喚新生活。④ 他的作品充滿了對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②①(二)古詩文默寫(共8分)6. 默寫古詩文名句。(8分)(1)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詩經·關雎》)(2)蒹葭蒼蒼,________________。(《詩經·蒹葭》)(3)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詩經·鄭風》)(4)________________,胡為乎泥中?(《詩經·邶風》)(5)《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石潭記》中描寫潭中魚游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閱讀(共7分)7. 閱讀下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段,回答問題。(4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1)這段話是誰說的?(1分)(2)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怎樣的人生觀?(3分)8. 閱讀下面《紅星照耀中國》選段,回答問題。(3分)"在我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甚至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和蘇維埃的缺點的時候他也笑得厲害——但是這種孩子氣的笑,絲毫也不會動搖他內心對他目標的信念。"這段文字表現了毛澤東怎樣的性格特點?二、現代文閱讀(共2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①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孝道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②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孝道文化起源于先秦時期,經過儒家思想的系統化,成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③傳統孝道的內涵十分豐富,不僅包括對父母的贍養,還包括對父母的尊敬、順從和關愛。"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④在現代社會,孝道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孝道文化有助于家庭和諧,社會安定。同時,孝道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9. 下列對"孝道文化"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孝道文化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B. 孝道文化起源于先秦時期C. 孝道就是簡單地贍養父母D. 孝道文化在現代社會仍有現實意義10. 根據文章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內容B. 《孝經》認為孝是道德的根本C. 傳統孝道只要求子女贍養父母D. 孝道文化對現代社會沒有價值11. 結合全文,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孝道文化。(4分)(二)文學類文本閱讀(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父親的背影①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③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④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⑤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⑥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⑦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⑧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12.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文章開頭點明"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B. 父親因為事忙,最終沒有送"我"去車站C. 父親為"我"買橘子時,"我"看到了他的背影D. 文章結尾再次提到父親的背影13. 文章第②段中描寫家庭境況有什么作用?(4分)14. 結合全文,分析"背影"在文中的象征意義。(4分)15.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三、古詩文閱讀(共20分)(一)文言文閱讀(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乙】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16.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1)緣溪行 緣:________________(2)屋舍儼然 儼然:______________(3)便要還家 要:________________(4)無論魏晉 無論:______________17. 翻譯下列句子。(4分)(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8. 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3分)19.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桃花源?(4分)(二)古代詩歌閱讀(共5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20題。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20.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四、寫作(共30分)2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30分)材料一:《論語》中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材料二: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材料三:陶行知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學習之道"的理解。要求:①自擬題目;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參考答案及解析一、積累與運用(共25分)(一)語言文字運用(共10分)1. A(B項"誨"應為huì;C項"瞥"應為piē;D項"畸"應為jī)2. B(A項"爛"應為"濫";C項"復"應為"覆";D項"明"應為"名")3. C(A項"吹毛求疵"是貶義詞;B項"引人入勝"多用于形容風景或藝術作品;D項"為民請命"指為百姓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4. D(A項缺主語;B項否定不當;C項前后矛盾)5. A(二)古詩文默寫(共8分)6. (1)關關雎鳩(2)白露為霜(3)青青子衿(4)微君之躬(5)阡陌交通,雞犬相聞(6)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三)名著閱讀(共7分)7. (1)保爾·柯察金(2)將個人生命與人類解放事業緊密聯系的人生觀;珍惜生命但不貪生怕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8. 質樸純真、幽默風趣、信念堅定。二、現代文閱讀(共2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10分)9. C(孝道不僅包括贍養,還包括尊敬、順從和關愛)10. B11. 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孝道;②學習傳統孝道文化;③將孝道與現代價值觀結合;④通過教育傳播孝道文化。(二)文學類文本閱讀(共15分)12. B(父親最終決定親自送"我")13. 為下文父親送別和買橘子做鋪墊;突出父親在困境中對兒子的關愛;增強文章的感染力。14. 象征父親對兒子的深沉愛意;象征父愛的無私與偉大;象征父子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15. 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自己當初不理解父愛的愧疚;對父愛的感激與贊美。三、古詩文閱讀(共20分)(一)文言文閱讀(共15分)16. (1)沿著 (2)整齊的樣子 (3)同"邀",邀請 (4)不要說,更不必說17. (1)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2)他們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18. 安居樂業、和平安寧、與世無爭、怡然自得。19. 表達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人民對和平安寧生活的渴望。(二)古代詩歌閱讀(共5分)20. 憂國憂民之情;對戰亂中百姓疾苦的同情;對家人安危的牽掛;對自己命運的感慨。四、寫作(共30分)21. 寫作評分標準:評分項目 評分細則 分值內容 緊扣主題,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材料典型 10分結構 結構完整,層次清晰,過渡自然,首尾呼應 8分語言 語言流暢,用詞準確,修辭恰當,文采斐然 8分創新 見解獨到,構思新穎,表達有個性特點 4分評分等級:一等(27-30分):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有文采。二等(23-26分):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三等(19-22分):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四等(15-18分):偏離題意,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結構不完整,語言不通順。五等(0-14分):文不對題,結構混亂,語病較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