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部分7.以下選項最能概括右側圖片中體現的人文精神的是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B.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項是最符合題意。)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1.為加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關愛保護工作,泗陽縣開通“0527-85196111”這一陽光護D.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餐企業苗關愛熱線。保持青春期心理健康,以下行為不可取的是8.《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中要求網絡平臺需上A.參加集體活動,接納調整自己B.撥打熱線電話,積極解決問題線“青少年模式”實名認證、限制直播打賞等功能。它的施行C.運用積極思維,學會自我調節D.依賴順從父母,回避矛盾心理A.體現我國法律體系日益完善2.《紅巖》是七年級學生的必讀書目之一。其中,酷刑下堅貞不屈的江姐、被捕后從容B.確保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網絡就義的許云峰等人物讓同學們為之動容,這是因為他們能夠做到C.表明法律是全體公民的意志A.維護人格尊嚴一一做有骨氣的人B.肯定自身能力一一做有底氣的人D.通過限制權利維護社會秩序C.珍惜青春時光一一做有志氣的人D.遵守法律法規一—做有正氣的人9.某航天領域科研人員趙某某向境外間諜機構提供大量涉密資料,嚴重危害我國國家安3.某校開展了“尋訪偉人足跡、傳承紅色精神”活動,在參觀了周恩來紀念館后,有同全,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從該案例我們可以推斷出學說:我要以周總理為榜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說明A.趙某某所受刑罰處罰中只包括主刑①通過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獲得積極情感體驗②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物質需求B.趙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我們要在實踐中提升情感境界、提升內在修養C.趙某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④我們要學會承受和轉化消極情感D.所有的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0.牛鈺,11歲失去右腿,如今參加馬拉松賽:程強,12歲時高舉“長大我當空降兵”4.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O二五年新年賀詞:一年來,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橫幅,而今如愿成為一名空降兵;張自立,獲救時只有6歲,現在是一名消防員…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下列選項與上述材料所蘊含的思想理念汶川地震中獲救的少年,成為新時代的棟梁。他們的事跡讓我們懂得一致的是A.要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變化A.宿遷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低收入老年人就餐補助制度B.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B.宿遷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統攬,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C.在實踐中提升情感境界C.中國代表隊在第九屆亞冬會上斬獲19金,創造歷史最佳成績D.自強使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D.“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隱姓埋名28年,奠定中國核威懾基石11.快遞電子運單上隱去姓名、電話號碼和地址的一部分,快遞擦務煙織估區5.感到緊張時,我們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腹部向外隆起:呼氣時,腹部向內此舉是為了保護公民的一換條碼區收縮)來調控情緒。這種調節情緒的方法屬于A.生命權目的地信息區A.轉移注意B.合理宣泄B.肖像權收C.放松訓練D.認知調節C.隱私權寄56.下列古語與解讀相匹配的是D.健康權選項古語解讀12.2025年5月是我國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下列案例適合在宣傳中出現的是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做自信的人,要明確目標A.被告人余某因拐賣兒童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B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在實踐中探求真知B.把他人丟失的手機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C.旅客吳某用身體阻擋高鐵車門關閉,后公安機關對吳某某處行政拘留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D.張某因未佩戴頭盔被交警依法處以20元的罰款D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七年級歷史·道德與法治第7頁共10頁七年毅歷史·道德與法治·第8頁共10頁初一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C A C D B A B D C B二、非選擇題13.(1)做法:言談得當,舉止得體/慎重對待,理智處理(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3.(2)做法:快速離開危險/尋求成年人幫助/必要時可以報警處理(2分)理由:我們應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預防和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我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如果有人試圖越過身體的“警戒線”,我們要敢于和善于保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和策略,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任1點2分)14.(1)“相信我們自己的智慧……可以做的更好”啟示我們要自信。①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②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③我們要找準定位,揚長避短、要專注當下,積極行動、勇于探索,增強底氣(2)“她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是自強精神的最佳詮釋”啟示我們要自強①自強是自我勉勵、發憤圖強。自強是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是一種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②自強,使人自主自立;自強使人奮發向上;自強不僅關系個人成長,而且關系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未來③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 (自信、自強任一個角度3分)15.(1)圖片一: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圖片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15.(2)①做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業樂群的人。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③做扶危濟困的人。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見義勇為的人。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收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⑤做孝老愛親的人。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老人。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 (任3點滿分)16.(1)A: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嚴重違法行為B: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C: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2)①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②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用機智靈活的方式,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16.(3)①我們要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測試道德與法治試卷答案.docx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測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