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分)1. 青春的我們,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希望證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這告訴我們( )A. 青春美好,沒有煩惱 B. 青春短暫,及時享樂C. 青春飛揚,我行我素 D. 青春有格,行己有恥2. 某教師以“如何看待異性交往”為議題組織教學,同學們紛紛發言,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①與異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親②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一個重要方面③與異性交往,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④與異性交往,只會產生早戀,影響學習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步入青春期后,小高因為長痘產生了焦慮。作為小高的好友,你會和他說( )①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很正常 ②我們要注重內在美的提升③自我評價一定是不真實的 ④有空我們一起去鍛煉放松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劉洋,她是中國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這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認為女性不適合上太空的認識,展現“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這主要告訴我們( )A. 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特征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應平靜而欣然地接受B. 在社會中,我們對性別的認識不要太受刻板印象的影響C 男生女生各有優勢,應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優秀D. 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異會更加明顯5. 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如何認識自尊”展開討論,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下列觀點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A. 自尊的人能考慮自己行為的影響,希望得到他人認可B. 自尊就是要尊重自己,以自我為中心C. 處理問題時更看重他人的評價D. 只要不打探別人隱私就是尊重他人6. “大象躺下是很困難的,躺平更是十分要命的一件事情,我的人生辭典里沒有躺平這個詞。”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任子威寄語青年朋友“做不躺平的大象”。任子威的寄語啟示我們要( )A 換位思考,寬以待人 B. 克服惰性,自強不息C. 敢于質疑,否定一切 D. 自信自負,特立獨行7. 民法典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以下情景不涉及民法典調整范圍的是( )A. 爺爺70歲,他立下遺囑B. 姐姐25歲,她和心儀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C. 我家購買新房,爸爸媽媽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D. 某社區舉辦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傳活動8. 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在組織《揭開情緒的面紗》一課教學時,開展了有關“情緒波動原因”的問卷調查,下圖是數據統計結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人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②人際關系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原因③人的情緒會相互感染,要學會壓抑情緒 ④人的情緒由外部因素決定,無法進行調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 研究認為,焦慮水平與人的學習效率之間呈倒U曲線(如圖),這說明( )A. 焦慮水平越高,學習效率越好 B. 焦慮水平越低,學習效率越好C. 要學會學習,保持學習的興趣 D. 調節情緒,保持適度學習壓力10. 換個角度看問題,是一種人生智慧。漫畫給我們的啟迪是( )A.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B. 調節情緒,樂觀人生C.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D. 成就集體,精彩個人11. 信用報告是反映個人和企業信用行為的“經濟身份證”。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這啟示我們每一個人要( )A. 保護個人隱私 B. 運用誠信智慧C. 珍惜誠信記錄 D. 積極改進規則12. 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兒精心照顧王某十多年,兒子對他漠不關心。王某立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女兒,并作了公證。王某病故后,兒子認為自己也有繼承權,要求均分遺產。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①繼承方式按法定繼承,兒子女兒平分王某遺產②王某立下了遺囑,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③按照法定繼承,王某兒子有繼承權④王某女兒獲得王某的全部財產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讀起來熱血沸騰的華坪女子高中誓詞,飽含張桂梅校長給每一個孩子的自信。關于自信,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自信可以助力青春成長②自信讓人樂觀堅定③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④自信讓人藐視困難和他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 陳某為謀取非法利益,介紹楊某向吳某等人(均另案審理)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1類瀕危野生動物)。經人民法院審理,陳某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陳某的行為屬于( )A. 民事違法行為 B. 行政違法行為 C. 刑事違法行為 D. 一般違法行為15. 學校模擬法庭正在審理如下案件:甲同學在操場拾到價值約50元的手表一塊,失主乙同學請求甲歸還,但甲拒絕歸還。如果你是“小法官”,對甲的行為分析正確的是(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A. 屬于行政違法,應受到行政處罰B. 屬于民事違法,應承擔民事責任C. 屬于一般違法,應受到刑罰處罰D. 屬于刑事違法,應承擔刑事責任16. “歲寒三友”是傳統詩詞、繪畫等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主題。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迎寒開放,故有“歲寒三友”之稱。從人文精神的角度看,這體現了(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D.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 【品味美好情感,感受多彩生活】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少年的情感最值得用心品味。但是年少的你,對于情感可能是那么熟悉,有時卻又迷惑不解。請你結合以下材料來品味青春的情感。材料一 安安是班級勞動委員,獨立完成了班主任要求的編排班級值日表的任務,班主任和同學們紛紛夸贊他,安安感到非常開心。徽徽在班級班長競選中落選,感覺非常失望,難過。(1)安安的開心和徽徽的失望分別源自哪一種具體的情感?材料二 對于安安和徽徽不同的情感體驗,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歡歡說:“積極情感讓我們愉悅,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增加自己的積極情感。”樂樂說:“消極情感會給我們帶來不舒服,所以體驗消極情感不利于我們健康成長。”(2)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以上兩位同學的觀點加以辨析。18. 【傳承中華文化,續寫時代華章】材料一 “北京中軸線”中蘊含著“以中為尊,天地人和”的家國理想。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讓我們一起探討“和”文化背后的魅力。和 讀經典 悟道理 踐行動“儉約自守,中和泰和” 不為物役,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 ①② 正確對待人們之間的差異與矛盾,提倡人與人和諧共處 學會以禮待人,尊重他人、相互包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③ ④(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上面任務單。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安徽考察調研,對安徽發展作出戰略擘畫,寄予殷切希望,極大地鼓舞著江淮兒女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上奮勇前進。循跡前行,文化滲透在生活中,是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決定組織一次“文化之旅”,你負責設計了如下3條研學路線,希望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汲取不斷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路線一 桐城市六尺巷,“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重溫張英禮讓典故。路線二 徽州非遺文化,體驗歙縣歙硯制作技藝與徽墨制作技藝。路線三 安徽名人館,了解安徽名人,感受皖人風采,弘揚社會正能量。(2)“研而有悟”,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研學路線設計理由。(3)“研而有行”,假如你是一名安徽文旅推薦志愿者,你將如何講好徽文化故事?19. 【德法同行,和諧社區】用鏡頭記錄生活百態身邊事,合肥市某學校小法官社團開展了“德法同行,共建和諧社區”活動,以行動共筑和諧社區鄰里情。☆鏡頭一 與德同行某小區電梯內擺放了喜糖,并張貼了來自老徐家的這份溫馨告示:“各位鄰居,今日吾兒新婚,賓朋將至,電梯使用頻繁,給大家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特備喜糖,誠邀共賀。”面對這樣的善意舉動,鄰居們暖心將停在樓下車位上的汽車挪走,方便前來參加婚禮的賓客停車。(1)結合鏡頭一,運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對上述行為進行評價。☆鏡頭二 與法為鄰王大爺出于安全考慮,在家門口安裝了攝像頭。對門李大伯發現攝像頭能拍攝到自家客廳,于是以自身權利受到侵犯為由,要求拆除。王大爺卻認為,攝像頭安裝在自家門口,與李大伯無關,溝通無果后,李大伯多次將垃圾丟在對門,以示抗議。(2)結合鏡頭二,假設你是社區調解員,請你從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分別對王大爺和李大伯進行勸解。☆鏡頭三 法不可違該社區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他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3)結合鏡頭三,談談陳某的故事給我們的警示。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分)【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勝任感;挫敗感。(2)歡歡的觀點正確;樂樂的觀點錯誤。①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促使我們作出行動;情感能夠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情感的發展體現我們的生命成長,使我們的情懷更寬廣、博大。②消極情感會給我們帶來不舒服、不愉快的負面感受,甚至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體驗消極情感未必是壞事。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的考驗,學會轉化消極情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斷成長。【18題答案】【答案】(1)①勤儉節約,踐行綠色生活;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③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④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2)路線一:學習禮讓包容的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友善”,增強人際交往能力。路線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路線三: 感悟安徽名人的家國情懷與奮斗精神,樹立榜樣力量,激發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3)①學習徽文化核心,確保內容準確。②用故事化語言代替枯燥講解。③設計徽墨制作體驗、楹聯解讀等活動,讓游客親身參與。④結合“鄉村振興”“文化自信”等政策,說明徽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價值。【19題答案】【答案】(1)該行為體現了尊禮重義、睦鄰友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老徐家通過喜糖和告示表達對鄰居的尊重與歉意,是踐行"禮"的表現;鄰居主動挪車方便賓客,展現了"與人為善、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共同營造了和諧友善的社區氛圍。(2)對王大爺:根據《民法典》,公民行使權利不得損害他人權益。您安裝攝像頭雖在自家門口,但若拍到鄰居客廳,侵犯了李大伯的隱私權,需調整角度或拆除。對李大伯:維護權利應通過合法途徑。扔垃圾報復既破壞環境,又違反公德,應通過溝通或法律解決矛盾,體現鄰里寬容。(3)① 杜絕不良行為:曠課、偷竊等不良行為若不改正,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②警惕交友影響:慎交朋友,拒絕不良誘惑,避免誤入歧途;③增強法治觀念:違法必受懲處,要知錯就改,否則將承擔更嚴重后果;④ 加強自我防范:從杜絕小錯開始,培養守法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