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安市團城中學、上團城鄉崇義中學聯考三模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1.下列人物事跡,能夠詮釋雷鋒精神的是( )①毫不猶豫跳水救落水女孩的素不相識的路人②撿到價值16萬元黃金首飾,在警方幫助下全部還給失主的小學生③堅守三尺講臺、甘于清貧、教書育人的山村教師④活躍在北京冬奧會上的志愿者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2.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自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法律規定被落在實處。這說明( )①審判機關運用司法手段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②正當防衛是公民維護自身權益的最后屏障③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④國家弘揚法治精神,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1年6月1起新施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了“網絡保護”的相關內容,對網絡素質教育、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預防和網絡欺凌防治的內容作了規定,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回答下列小題,3.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了“網絡保護”的相關內容,是因為( )①沉迷網絡影響學習生活 ②網絡疏離了人際關系③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 ④網絡給社會帶來恐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體現了( )①原有的法律要徹底廢除 ②國家對未成年人的關愛③規則在不斷調整和完善 ④未成年人要遵守法律法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的基層立法聯系點,老百姓可以隨時講出自己遇到的難事、煩心事,這些會成為國家立法的民意基礎。老百姓看到自己講的大白話變成了法律內容,十分激動。由此可知,老百姓能夠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 )A.行使國家立法權 B.行使國家監察權C.感受到政府作用 D.感受到人民民主6.走進河北博物院,領略文物的魅力。由此可以看出( )①文物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見證②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③在博物館展出文物豐富和發展了現代文明④參觀博物館對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7.河北省邯鄲市初一學生王某某被殺害引發社會極大關注,涉案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獲。河北省人民檢察院近日宣布:3人作案時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故意殺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節惡劣,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表明( )①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②未成年人在司法中并不受特殊保護③司法工作必須順從民意,滿足群眾的期待④應不斷加大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力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近年來,“曬客”一詞躥紅網絡。曬工資、曬消費、曬寶寶等。時下的“曬”成了公共的常用詞,特別是人們越來越多的“曬”政治,“曬”也成了社會的政治生活形態。“曬”政治表明( )①我國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②人民行使監督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③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④公民是國家的主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6個民族中55個少數民族都有代表。這表明我國( )①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 ②積極促進各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③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④少數民族擁有更多的政治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同心掬得滿庭芳”,我國各族人民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進,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為此,我們應該秉持的正確做法是( )①貫徹落實開放的理念 ②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 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11.“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表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需要( )A.側重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B.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C.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D.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碩果。完成下面小題。12.2025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時強調,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既要保護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風貌,傳承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鮮亮,不斷煥發新的光彩。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保護傳統文化重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②對優秀傳統文化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保護傳統文化實現了當地的高質量發展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做好傳承與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3題12分,14題12分,15題12分,共36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北新時代的成就展十年來,河北省GDP從26575億元增長到40391.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543元增長到39791元;鋼鐵產能由峰值的3.2億噸壓減至2億噸以內,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兩位數以上。(1)據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4分)在阜平縣駱駝灣村,75歲的村民顧寶青正在直播銷售農產品,香菇、板栗、雞蛋、蘋果……都是自家常吃的土特產。然而很難想象,十年前,顧寶青家吃的最主要食物,就是土豆。十年來,在村黨支部領導下,駱駝灣村立足自身生態優勢,發展起現代食用菌、綠色農產品加工利鄉村旅游等產業。從黃泥路到水泥路,從荒山坡到瓜果山,昔日的窮山村變身景美民富的福村。(2)結合材料,請你破解“窮山村變身景美民富的幸福村”的密碼。(4分)(3)分析材料,請你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視角,分析說明文中橫線處。(4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學九年級(1)班的學生圍繞“國家發展”分組開展了如下項目式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下列任務。【項目一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10年取得豐碩成果京津冀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2023年三地經濟總量達到10.4萬億元,是2013年的1.9倍。 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2、41、38.6微克/立方米,較2014年分別下降62.7%、50.6%、57.6%;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類的段面比例達78%,全面消除劣V類,永定河等五大主干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 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4年以來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累計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2200億元,汽車、大數據、智能終端、新能源裝備、現代農業等五大優勢產業鏈區分工加速形成。 10年間,三地城鎮新增就業累計1595.6萬人。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3年相比,年均分別增長7.2%、6.9%和8%。京津2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開展辦學合作,三地成立15個特色職教集團(聯盟)、24個高校聯盟。93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區域內異地就醫實現“同城化”。5000余名京津老人入住環京津周邊養老機構。(1)據項目一所呈現的材料,簡析我國哪些方針政策的實施促進了京津冀三地協調發展 (4分)【項目二新質生產力促發展】時政要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兩會期間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在內的應用型人才,也需要有頂尖科技人才等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2)結合項目二收集的時政要聞,談談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有什么意義 (4分)(3)在其余小組選擇項目學習任務時,討論選定項目三的主題并進行活動,如果你是小組成員,可以選定什么主題(不重復前兩個項目),寫在相應的標題處。(4分)【項目三_____________】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校九年級一班同學以解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主題進行新聞播報。播報一: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加大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財政補助力度,擴大救助保障對象范圍。提高“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6600多萬納稅人受益。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給,惠及上千萬家庭。(1)你如何評價政府保障的民生溫度?(4分)播報二:政府要全面提高履職能力,行使行政權力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并自覺依法接受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提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注重調查研究,努力使政策和工作符合實際,貼近群眾……(2)結合所學知識,對政府要自覺依法接受監督進行論證。(4分)(3)綜合以上材料及問題,指出憲法、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內在聯系。(4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C D C B A B C題號 11 12答案 D C13.(1)河北經濟發展取得較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河北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等等。(2)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走綠色富民的道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特色產業;科技興農;等等。(3)1.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遵循自然規律,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2.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經濟,注重生態效益,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經濟;3.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4.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14.(1)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④堅持區域協調發展;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①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②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③有利于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④有利于建設創新型國家。(3) 綠色文明促發展。15.(1)①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②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③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2)①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就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②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③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④有利于政府依法行使權力,提高政府公信力,(3)憲法賦予政府相應的職權,政府必須依據憲法行使權力,維護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