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課 《古代詩歌四首》 基礎知識過關練 2025-2026學年上學期初中語文統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課 《古代詩歌四首》 基礎知識過關練 2025-2026學年上學期初中語文統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古代詩歌四首》 基礎知識過關練 2025-2026學年
上學期初中語文統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碣石(jié) 澹澹(dàn)
B.竦峙(sǒng) 幸甚至哉(zāi)
C.子規啼(tí) 一帆懸(xuán)
D.枯藤(téng) 瘦馬(sòu)
2.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第一句詩的意思是: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
B.第二句詩的意思是:舊年的春景生機盎然,令人難以忘懷。
C.“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達時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異鄉的詩人更生思鄉之情?
D.詩人將“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出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3.選出對《觀滄海》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內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觀滄海》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氣魄的表現。
B.《觀滄海》全詩呈總分結構,分寫的層次為:島上的樹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風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漢。
C.“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借明月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心之情,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樂觀豁達。
D.《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人將自己因友人被貶龍標而生的愁心賦予明月,仿佛明月與自己一樣具有人的感情與性靈,使詩味更加醇厚。
4.下列對《次北固山下》和《天凈沙·秋思》詩句內容及情感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次北固山下》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次北固山下》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詩人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
C.“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所呈現的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他鄉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D.《天凈沙·秋思》這篇作品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高度統一。
二、節奏劃分
5.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三、重點數詞翻譯
6.
東臨碣石 臨: 客路青山外 客路:
水何澹澹 澹澹: 海日生殘夜 殘夜:
山島竦峙 竦峙: 星漢燦爛 星漢:
楊花落盡子規啼 楊花: 子規: 斷腸人在天涯 斷腸: 天涯:
四、填空題
7.文學常識填空
詩歌名 作者 朝代 詩歌體裁
《觀滄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五、名句名篇默寫
8.觀滄海
(1)《觀滄海》中,交代了觀察方位、地點以及觀察對象的詩句是: , 。
(2)“ , ”(曹操《觀滄海》)這兩句描寫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動靜相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3)曹操《觀滄海》中“ , ”,抒寫了鮮明的季節特征,描繪了大海壯闊的景象。
(4)曹操《觀滄海》中的“ , , ; ”,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繪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壯麗景象,抒發了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9.次北固山下
(1)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 , ”,寫青山綠水令人賞心悅目。
(2)我們看到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江面開闊,風平浪靜的景象,不禁會聯想到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 , ”。
(3)在論及“舊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時,小吳脫口而出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
(4)《次北固山下》一詩中的“ ? ”兩句,通過對鴻雁傳書的想象,表達了詩人王灣對親人的思念。
1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描繪南國暮春景象,烘托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的詩句是: , 。
(2)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將明月人格化,表達了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牽掛、關心之情的句子是: , 。
(3)韓愈因事被貶,賈島作《寄韓潮州愈》以慰之,詩云:“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 ”兩句與其有異曲同工之效。
11.《天凈沙·秋思》
(1)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 , , 與白樸《天凈沙·秋》中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寫法相同,意境相似。
(2)《天凈沙·秋思》中用寧靜美好的景色來反襯孤寂悲苦心情的句子是“ ”。
(3)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 ”簡練生動地傳達出日暮之時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
六、詩歌鑒賞
閱讀《觀滄海》,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2.閱讀《觀滄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點明了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并以“觀”字統領全文。
B.“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是寫的實景,靜動結合,寫出了島上的數目繁多、百草豐美和波濤洶涌的海面。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實寫,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作者借助奇偉的想象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和自己的寬廣胸懷、偉大抱負。
13.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處填寫恰當的內容。
詩人“東臨碣石”,先寫極目所見,再寫對“日月之行”和“ ① ”的想象。整首詩描寫的景象共同營造了 ② 的意境。
14.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小語想把詩歌的頷聯畫成一幅畫,請你幫他把頷聯的內容描繪出來。
(2)默寫古詩時,同學們常把本詩尾聯中的“雁”誤寫成“燕”。請你根據詩歌內容,解釋為什么要寫作“雁”?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5.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楊花”飄零無依,暗喻友人左遷漂泊的孤寂;“子規”啼聲凄切,渲染① 的氛圍。二者既點明② 時令,又借景抒情,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1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題目中的“龍標”是唐代縣名,詩句中的“龍標”指王昌齡。
B.“過五溪”寫出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表明詩人為朋友的不幸而感到悲傷。
C.“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將明月人格化,通過奇特的想象,把明月看成知人意的友好使者,把對朋友的情誼濃縮其中,突顯了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
D.全詩抒寫了作者對朋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主要目的是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7.下列對《天凈沙·秋思》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小橋流水人家”呈現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B.作品前三行沒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這個主人公的存在。
C.“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現出主人公濃重的鄉愁。
D.這首散曲運用景物烘托的寫法,表現出長期漂泊他鄉游子的自由灑脫。
18.對這首曲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抒情作品,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字,既無夸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表現出漂泊他鄉的游子的悲哀。
B.作者運用情景交融的寫法,把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C.“小橋流水人家”描寫了詩人記憶中故鄉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而今身在異鄉越發的孤獨,是以“樂景寫哀情”。
D.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答案 D B C A
1.D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
D.瘦馬(sòu)——(shòu);
故選D。
2.B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意。
B.第二句詩的意思是: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故選B。
3.C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鑒賞。
C.“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詩人與友人即將分隔兩地,月卻處處可以見到,所以詩人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將“月”賦予人的情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想象新奇,風格浪漫;友人被貶地處偏遠的龍標,詩人的“愁”既有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又有對友人遠赴貶謫之地的擔憂、牽掛、懷念,更有一層憂愁與無奈;本項“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樂觀豁達”有誤;
故選C。
4.A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辨析。
A.“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宿在北固山下。次:停宿,這里指船停泊。選項理解為“游覽”不正確;
故選A。
5.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斷句。結合詩歌體裁和大意進行斷句。
(1)《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古體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詩歌大意: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樹木蔥蘢,各種草植生長茂盛。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天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觀滄海的斷句方式是按照四言詩的節奏進行劃分, 即兩個音節一組。
在朗讀或理解《 觀滄海》 這首詩時,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斷句: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這一句描繪了詩人到達碣石, 以觀賞大海的情景。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這一句通過描繪海水蕩漾和山島聳立的景象, 展現了海的壯觀和山的雄偉。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這一句描繪了島上自然環境的生機勃勃。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 這一句通過秋風和洪波的描繪, 表現出作者面對蕭瑟秋風,仍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這一句通過日月和星辰的描繪, 展現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 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雄心壯志。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這一句是詩的結尾, 表達了詩人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2)《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意思是: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綠水之間。“客路”指的是詩人旅途中的道路,“青山”是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兩者通過“外”字相連,形成了一個清晰的畫面。“行舟”與“綠水”分別代表了交通工具和自然環境,“前”則表示方位。可斷為: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意思是: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帆順著風端直高掛。在這兩句詩中,“潮平”與“風正”分別代表了靜與動的兩種狀態。通過將“潮平”與“兩岸闊”相連,詩人描繪出了一個靜態的、寬廣的自然景象;而將“風正”與“一帆懸”相連,則展現出了動態的風帆高懸的畫面。可斷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意思是: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在該句中,動詞“生”和“入”是詩句的核心,它們分別描述了太陽從殘夜中升起和春天進入舊年的景象。將動詞與其前后的詞語分開,突出動詞的動態表現,使得詩句更加生動有力。可斷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意思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鄉書”指的是詩人寫給家鄉的書信,“何處”表疑問,指的是什么地方?“歸雁”則是寄托思鄉之情的象征,“洛陽”是家鄉地點。可斷為: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體裁是七言絕句。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楊花落盡子規啼”中有兩個意象:楊花、子規。落盡,表示楊花已經全部凋落的狀態。可斷為: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是動作,表示聽說或得知某事的意思;“龍標”是地名,這里可能指的是王昌齡(龍標尉)的貶謫之地;“過五溪”則描述了王昌齡赴任途中所經之地。可斷為: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你一直到夜郎以西。“我寄”是動作,“愁心”是動作的對象,“與明月”則說明了動作的方向或目標。“隨君”表示了情感的跟隨和傳遞,“直到”表達了情感的堅定和執著,“夜郎西”則說明了這種跟隨和傳遞的目的地。可斷句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4)《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散曲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意思是蒼老的樹上枯藤纏繞,烏鴉黃昏時紛紛歸巢。小橋下溪水潺潺,溪邊人家炊煙繚繞。在瑟瑟秋風中騎著一匹瘦馬,緩慢地走在荒涼的古道。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應分別斷開。“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陽西下,極度傷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夕陽西下”中“夕陽”是名詞,“西下”描述其狀態,應斷開;“斷腸人在天涯”中“斷腸人”做主語,其后應斷開。正確劃分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
東臨碣石 臨:到達,登上。 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水何澹澹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海日生殘夜 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
山島竦峙 竦峙:聳立。 星漢燦爛 星漢:銀河
楊花落盡子規啼 楊花:柳絮 子規:杜鵑鳥 斷腸人在天涯 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 天涯:天邊
【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策馬東來,登上高高的碣石山。臨:登上。
(2)句意: 郁郁蔥蔥的北固山向遠方伸展,這是旅人前行的路。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3)句意:海水多么寬闊浩蕩。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4)句意: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
(5)句意: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竦峙:聳立。
(6)句意:天上的銀河,星光璀璨。星漢:銀河。
(7)句意:柳絮已經落盡,杜鵑鳥在不停地啼鳴。楊花:柳絮;子規:杜鵑鳥。
(8)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 天涯:天邊。
7.
詩歌名 作者 朝代 詩歌體裁
《觀滄海》 曹操 東漢末 古體詩/樂府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 七言絕句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 五言律詩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元 小令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古體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體裁是七言絕句。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散曲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據此填空即可。
8.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臨、碣、滄、何、澹、竦峙、蕭瑟、洪、漢、燦爛。
9.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客、、舟、綠、潮、闊、懸、生、殘、雁、洛。
10.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楊、規、啼、道、溪、愁、與、君、直、郎。
11.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小橋流水人家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
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內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本題中的“枯藤、昏鴉、瘦、斷腸、天涯”等字詞容易寫錯。
12.C 13. 星漢燦爛 雄渾蒼勁(或雄渾壯闊、氣勢磅礴等)
【導語】《觀滄海》以“觀”字統領,先寫碣石臨海實景:澹澹水波、竦峙山島、叢生草木、涌起洪波,再拓開至日月星漢仿佛出于海中的想象。全詩意境雄渾,于壯闊景象中盡顯詩人豪情與壯志。
12.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C.這兩句詩意為: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這是作者的想象,因此是虛寫,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不是實寫;
故選C。
13.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第一空,結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可知,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日月之行”“星漢燦爛”這是對大海進行豐富的想象;結合題干前一句寫對“日月之行”的想象,后一句則對應寫對“星漢燦爛”的想象。由此可知,本空應填“星漢燦爛”。
第二空,結合全詩內容,“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寫出大海的遼闊與山島的挺拔,“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展現生機,“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凸顯海浪的洶涌,再加上對日月星漢仿佛出自滄海的想象,共同勾勒出壯闊、剛健的景象。由此可知,這些景象營造了雄渾蒼勁的意境,本空應填“雄渾蒼勁”。
14.(1)潮水上漲,江面顯得非常開闊;一艘船順風行駛在江面上,船上高懸的帆張得鼓鼓的。
(2)古人曾在雁足上系書信傳遞信息,后來“雁”便成為書信的代稱。“歸雁洛陽邊”這句詩的意思是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故此處應寫作“雁”。
【導語】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詩描繪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及思鄉情愫。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展現新生與舊境的交替,勾勒海上日出的畫面,富有生機。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書信到達的擔憂,借雁傳遞思鄉之情。全詩意境清新,情感細膩。
【詳解】(1)本題考查詩句理解。
作答此類題目,需在正確理解詩句意思是的前提下,結合合理的想象和聯想,用生動的語言再現畫面即可。
結合“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可知,詩句意為潮水上漲,兩岸更顯開闊;風勢正順,白帆高高揚起。題干要求展開想象,語言生動形象,就要在句意基礎上適當加工和拓展。
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漲,放眼望去,江岸齊平。順和的江風中,一葉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懸在廣闊無邊的江天上。
(2)本題考查詩歌意象理解。
在古代文化中,“雁”具有傳遞書信的象征意義。“歸雁洛陽邊”這句詩的意思是: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人在詩中巧妙地運用了“雁”的這一象征意義,通過“歸雁洛陽邊” 這句詩,將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北歸的大雁,希望它能把自己的鄉書帶回洛陽。
由此可知,這里寫作“雁”是為了準確地表達詩人借雁傳書以解思鄉之愁的情感,而“燕”不具備這樣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所以此處應寫作“雁”。
15. 凄涼哀惋 暮春 16.D
【導語】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通過楊花落盡、子規啼鳴的春景,渲染了離別的哀愁。詩人將愁心寄予明月,伴隨友人遠行至夜郎,表達了深切的思念與同情。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白對友情的珍視與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感同身受。
15.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子規即杜鵑鳥,其啼聲在傳統文化中被視為“不如歸去”,自帶凄切、悲苦的意味。詩中用“子規啼”與“楊花落盡”呼應——楊花飄零本就帶孤寂感,子規的哀啼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緒,營造出凄涼哀婉的氛圍,與友人“左遷”(被貶)的悲苦處境相契合,為全詩的憂愁基調鋪墊。
“楊花落盡”指柳絮飄落殆盡,楊花(柳絮)是春季特有的景物,且“落盡”表明已是春末;子規鳥的啼叫也多在暮春時節。二者結合,明確點明了時間是暮春。
16.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D.詩歌首句勾勒出一幅春光消逝的蕭條景象,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好友“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露出詩人對好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好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此詩是詩人為好友而作,他以此抒發感慨、寄托慰藉,表達對好友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題干中“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說法錯誤;
故選D。
17.D 18.C
【導語】《天凈沙·秋思》以白描手法勾勒蕭瑟秋景,枯藤、瘦馬等意象疊加,烘托游子羈旅之悲。“小橋流水”反襯孤寂,末句“斷腸人在天涯”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堪稱元曲羈旅題材典范。
1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D.這首散曲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寫,表現的是游子的孤獨、凄涼、思鄉之愁,而不是自由灑脫;
故選D。
18.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C.“小橋流水人家”描繪了幽美、恬靜的景象,是詩人眼前所見到的景象,并不是記憶中的故鄉的景象。
故選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竹溪县| 阿拉善盟| 泰顺县| 文山县| 华容县| 金山区| 鄂尔多斯市| 碌曲县| 贡觉县| 临夏市| 米泉市| 华容县| 岳阳市| 巴彦淖尔市| 吉安县| 盐津县| 杨浦区| 贞丰县| 肥乡县| 宁波市| 鄱阳县| 邛崃市| 新邵县| 建昌县| 鄂尔多斯市| 元江| 天峨县| 东方市| 平山县| 海林市| 阿尔山市| 徐汇区| 永昌县| 雷山县| 梨树县| 左贡县| 延庆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乌珠穆沁旗|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