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詩詞三首》 基礎知識過關練2025-2026學年上學期初中語文統編版九年級上冊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爛柯(kē) 碧溪(xī) 空吟(yín)B.側畔(pàn) 歧路(qí) 宮闕(quē)C.太行(háng) 蟬娟(chán) 投箸(zhù)D.綺戶(qí) 金樽(zūn) 瓊樓(qióng)2.下列詩句的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C.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3.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玉盤珍羞直萬錢(羞:同“饈”,美味食物)B.暫憑杯酒長精神(長:增長,振作)C.低綺戶(綺:qǐ,雕花的窗戶)D.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chóu,答謝)4.下列詩句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夸張)B.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對比)C.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設問)D.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典)5.下面對《行路難》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頭兩句營造了歡樂的宴飲氣氛,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了詩人悲憤、苦悶的情緒。B.“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寫出詩人感情的激蕩變化,表現其內心的苦悶抑郁。C.“閑來”兩句中詩人巧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現詩人仕途失意之后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D.“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連用四個三字短語,節奏短促,反復詠嘆,表達了詩人對理想抱負不能實現的感慨。6.閱讀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選出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 )A.首聯寫的是詩人的貶謫經歷,詩人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方,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B.頷聯運用“聞笛賦”和“爛柯人”兩個典故,抒發自己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C.頸聯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借景抒情,抒發詩人滿懷希望、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D.尾聯寫的是詩人感謝友人贈詩,表現出詩人不甘沉淪,要和友人杜甫一起振作起來的意志和精神,是全詩的點睛之筆。7.下面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詞是詠中秋思念父母最著名作品之一,詞前的小序交代寫作時間、緣由。“水調歌頭”是詞牌名。B.古典詩詞有“離別相思、追求人生價值、孤獨失意”等主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詞,就把自己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提了出來,也顯露出詞人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詞,表達了作者由心中有郁結,到心胸開闊,作達觀之想的心理變化,后面自然引出“此事古難全”的寬慰之語。D.全詞用行云流水般的語言營造了美妙空靈的意境,抒發了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表達了作者對深邃哲理的理解。二、填空題8.重點字詞理解篇名 字詞 釋義《行路難》 羞直今安在斗十千《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云帆酬棄置身聞笛賦長精神《水調歌頭》 把酒歸去弄清影何嬋娟三、名句名篇默寫9.理解型默寫。(1)李白在《行路難(其一)》中表現對理想執著追求,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句子: , 。(2)古人常在詩詞中以“劍”抒懷。李白被賜金放還后,在《行路難(其一)》中用“ , ”抒發了自己感嘆世路艱險、功業難建的苦悶心情。(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借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含哲理,至今還常常被人引用的詩句: ,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懷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變遷而悵惘的心情的詩句: , 。(5)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 , ”表達了他在中秋月圓之時對遠方親人的美好祝愿。(6)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指出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用于安慰自己的語句: , , 。四、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下列小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0.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詞前小序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及寫作的緣由,并領起全篇。B.詞人把酒問天,寫出了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達了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C.詞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瀾中,含蓄地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厭棄。D.“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表面寫對明月的埋怨,實際表達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11.這首詞中加線的句子為什么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小題。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2.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詩中的畫線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1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廣為流傳的佳句,人們會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引用它?為什么?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4.詩中的“酬”“翻似”是什么意思?1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答案 A C C C C D A1.A【詳解】B.宮闕(quē)——què;C.蟬娟——嬋娟;D.綺戶(qí)——qǐ;故選A。2.C【詳解】本題考查朗讀節奏。C.正確的劃分方式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巴山楚水”是地名,連在一起;“凄涼地”與“棄置身”都是偏正短語,中間不能斷開;“二十三年”是一個詞語,中間不能斷開;故選C。3.C【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及詞義。C.“綺戶”指“雕花的門窗”,“綺”應讀qǐ,但意為華美的絲織品,此處引申為雕飾華美。故選C。4.C【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C.“不應有恨”是詩人對月的反問(“月亮不該有怨恨,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圓?”),非設問(自問自答)。故選C。5.C【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C.“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表述有誤。“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句意是:想當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夢見乘船經過太陽旁邊,受聘在商湯身邊。據此可知,詩句中運用了姜尚垂釣和伊尹夢日的典故,寫出詩人相信自己也會像他們那樣遇到明主,從而實現理想,表明詩人渴望得到朝廷重新任用,報效國家的理想。并不是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故選C。6.D【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辨析。D.有誤,尾聯里的“君”指的是白居易(樂天),而不是杜甫;故選D。7.A【詳解】本題考查詩歌理解。A.賞析不恰當。根據詞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可知,這首詞懷念的不是父母,而是“子由”,“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所以這首詞詠中秋思念弟弟(或親人),而非“思念父母”;故選A。8.答案示例篇名 字詞 釋義《行路難》 羞 同“饈”,美味的食物。直 同“值”,價值。今安在 如今身處何方。斗十千 一斗值十千錢(兩萬錢)形容酒美價貴。《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云帆 高高的帆。酬 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棄置身 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聞笛賦 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長精神 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水調歌頭》 把酒 端起酒杯。把,執、持。歸去 回到天上去。弄清影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何 為什么。嬋娟 本意指婦女容顏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月亮。【詳解】本題考查詞語理解。《行路難》(1)玉盤珍羞直萬錢,句意是: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羞:同“饈”,美味的食物。(2)玉盤珍羞直萬錢,句意是: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直:通“值”,價值。(3)今安在,句意是:如今身在何處?安:哪里。(4)金樽清酒斗十千,句意是: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值十千錢。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5)直掛云帆濟滄海,句意是: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云帆:高高的船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意思是:在揚州的一次宴會上和白樂天初次相逢,他贈我一首詩,我也寫一首詩來回贈他。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2)二十三年棄置身,句意是:我度過了二十三年被貶謫的光陰。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3)懷舊空吟聞笛賦,句意是: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賦。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4)暫憑杯酒長精神,句意: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長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水調歌頭》(1)把酒問青天,句意是:舉起酒杯問一問蒼天。把酒:端起酒杯。把,執、持。(2)我欲乘風歸去,句意是: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歸去:回到天上去。(3)起舞弄清影,句意是: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4)何事長向別時圓,句意是: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何:為什么。(5)千里共嬋娟,句意是: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嬋娟:本意指婦女容顏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月亮。9.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詳解】“滄”“箸”“拔”“春”“吟”“賦”“翻”“嬋”“圓”是本題中的易錯字,作答時要注意字形,不要寫同音字。10.C 1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這兩句詞的意思是說:但愿人們彼此珍重,在遠別的時光中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2)體現了作者不羈的才情與超脫達觀的個性,很好地化解了人們分別時的苦悶與惆悵,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時空阻隔,由對兄弟的思念轉為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3)想象豐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詞的意境豪放而闊大,蘊含的情懷樂觀而曠達。【解析】10.考查對詞的內容的理解。C.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故選C11.考查對名句的賞析能力。這兩句寫了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愿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而且這兩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著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據此作答即可。12.示例一:用感嘆句、問句,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與迷惘。示例二:用感嘆號、問號,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與迷惘。示例三:用反復和設問的修辭方法,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與迷惘。示例四:連用四個三字句,節奏短促,表達詩人內心的焦灼與苦悶。(任選—個角度,賞析合理即可。) 13.示例一:在處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時。因為這句話可以用來激勵自己或別人,戰勝困難,堅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氣。示例二:在想要奮起前行、追逐夢想時。因為這句話可以用來鼓舞自己或別人,堅定信心,揚帆起航。(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注意要求,任選一個角度,可以從標點符合的角度。如:用感嘆號、問號,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與迷惘;可以從句式的角度:用感嘆句、問句,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與迷惘;可以從修辭的角度:用反復和設問的修辭方法,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與迷惘;可以從詩歌情感的角度: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真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1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結合詩句含義分析所用的環境。本句翻譯為:“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抒寫了詩人在長安歷經仕途險惡時的深切體驗,表現了詩人擺脫苦悶、相信理想終會實現的自信與樂觀。故人們往往在身處逆境、苦悶時自我安慰、自我鼓勵時引用它。14.“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翻似”,含轉折意味,為反而像、反倒像之意。 15.詩人以“沉舟”“病樹”自喻,寫了沉舟側畔仍有千帆競發和病樹前頭依舊萬木皆春的情景,表達了自己身處逆境仍能保持自信樂觀,豁達灑脫、積極向上的情感。【分析】【詳解】1.考查對詞語的理解。讀懂標題和詩句大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劉禹錫與白居易在揚州相逢,在酒席上,白居易曾為劉禹錫作詩相贈,劉禹錫就回贈了該詩來答謝白居易。“酬”答謝,酬答,這里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以詩相答的意思。“到鄉翻似爛柯人”意思是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翻”,意同“反”,表示轉折,相當于“反而”“卻”,“翻似”就是“反而像”。2.考查對詩句的理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詩句中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沉舟”二句描寫形象生動,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