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講好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價值追求,是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多樣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樣的。每個民族都有與其他民族相區別的獨特文化。中國古人講,“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這就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有差異是合情合理的,天下萬物能一同發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種合理的行為準則能同時進行而不相互矛盾。世界上從未出現也不可能出現某個單一的具有普世意義的文化和文明,人類歷史不可能終結于某一形態模式,多元并存是基本格局。資本的全球化決不能夷平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差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尊重各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承認世界多樣性的現實,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往今來,中華文明秉持“和而不同”的融合傳統,不斷接納、融合不同民族和文化傳統,不斷消化吸收外來文明精華,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匯中不斷發展壯大,用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正因為擁有這種大度開放包容的精神,中華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縱觀歷史,從佛教東傳、“伊儒會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無、交流互鑒,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歷史已經證明,只有兼容并蓄、開放包容,人類文明才能發展繁榮,只有加強對話、互學互鑒,人類文明才能熠熠生輝。中國式現代化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和平發展,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平與發展是我們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全人類共同價值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基石,是貫穿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的價值要求。在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中,我們必須繼續保持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在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背景下,講好中國式現代化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堅持與弘揚。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促進世界各國相互理解與信任,攜手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節選自袁軍、彭澍《深耕中華文化沃土讓世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材料二:一條康莊大道,濃縮跨越百年的滄桑巨變。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描繪了一份中國現代化藍圖,有外國記者認為這完全是一種“空想”。如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天和”駐太空、“祝融”探火星……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畫卷遠比百年前的設想壯闊。面對當年的那份藍圖,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只有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進入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氣象萬千、前景光明。現代化是人類社會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成為世界各國普遍追求的潮流。每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基本國情不同,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身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它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是我們黨扎根中國大地、獨立自主探索出來的現代化道路。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我們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超越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效路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康莊大道并不等于一馬平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涉及思想觀念、生產方式、利益格局的深刻變革,還有一系列難點、卡點、堵點需要突破。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要有道不改、志不變的決心,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中國號航船平穩駛向更加遼闊的水域。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我們書寫著人類現代化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奇跡。展望未來,正如《中國式現代化面對面》闡述的:“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沃土,既賡續文明又更新文明,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包容性,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必將蹚出一條人類走向美好未來的文明新路。”(節選自李拯《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前景光明》)1.下列對材料一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每個民族都有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文化,縱然存在不合理的文化,我們也應該尊重。B.時至今日,從未出現過單一的具有普世意義的文化和文明,正是多元并存的文化、文明模式造就了如今的人類歷史。C.縱觀歷史,中華文明樂于接納、融合外來文明精華,正因如此,中華文明才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并不斷煥發新的生機。D.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多彩,表明只要我們一直對其他文明保持兼收并蓄的開放態度,就能使中華文明繁榮昌盛。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引用諸多古人之言,論證了民族具有獨特文化是合理的,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論證具體有力。B.材料一從世界文明的多樣性談到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又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質及我們要怎樣做,邏輯清晰。C.材料二以“康莊大道”來比喻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平坦無阻,充滿希望。D.材料二相較于材料一而言,更具有抒情意味,字里行間充滿著對中國式現代化前途光明的自信,具有感染力。3.下列選項,不屬于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難點、卡點、堵點”的一項是( )A.產業結構偏重于低端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未來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和附加值。B.思想觀念存在一定的肯定偏見和固化思維,導致我們對其他文化和社會組織不甚了解,缺乏對外交流的機會。C.隨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西方現代化與社會化大生產的歷史趨勢與結構需要不相適應的部分愈發凸顯。D.現代化轉型離不開社會大眾的參與,但現代化始終漂浮于社會精英之中,大眾階層特別是廣大農民被懸隔于外。4.我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有何意義?請結合材料一簡要說明。5.毛澤東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談及我國的文化建設時說:“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時至今日,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依然注重中華文明。我們為什么要在現代化建設中注重中華文明?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說明。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五一班任瑞娟多奇怪的名字啊。我失落地趴在窗前,看滿天的星星閃閃爍爍。軍人很看重自己在部隊擁有的第一個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斗序列番號,哪怕小到了“班”,任何一次改編撇編,心里都會別有一番滋味。林笑笑建議成立新班時,我們的眼睛里都涌起了迷惑。林笑笑在軍校是五班班長。我們是一班的,班長是陸曼月。第一次看到林笑笑是在歡迎新戰友的聯歡會上,新戰友指的是我們,我們考進了軍校。林笑笑聲情并茂地唱了一首《大碗茶》,京味兒十足,奇特的是伴奏:一把小提琴。拉小提琴的是我們班班長陸曼月。我們沉浸在新鮮的感覺中,林笑笑開口道,掌聲在哪里?“嘩”的一聲,掌聲和笑聲混成了一團兒。陸曼月有點兒羞澀地扯了下林笑笑的衣襟,林笑笑卻大聲說,熱鬧才有兵味兒,對不對呀?對——現場一片歡騰,我們頓時不那么拘束了。我以為陸曼月和林笑笑是好朋友,可是,那次打靶,我卻聞到了一股火藥味兒。靶場上,隊長嚴肅地說,記住訓練要領,以班為單位記錄成績。陸曼月的表情有點凝重。最近陸曼月不知是怎么回事,總有點兒心不在焉,我像小棉襖一樣湊了上去,說,班長!射擊是你的強項,咱們一定會贏的。陸曼月目不斜視地說,全班贏才算贏。我用力地點了點頭。我們班和五班是最后一組。陸曼月和林笑笑同時站在了靶位上,總成績上我們班暫時領先,鈴鐺信心滿滿地小聲說,咱們又第一了。話音未落,報靶員的聲音讓我們張大了嘴,陸曼月居然輸了,僅僅一環之差。氣人的是,林笑笑放下槍,沖著陸曼月舉起右手比劃成槍的樣子,還嘟起嘴唇對“槍口”吹了一下,那姿勢特別像電影里的某個場景,陸曼月的目光重重地垂在了地上,我心里很不忿,至于嘛!我們班得第一的時候,陸曼月可是很謙虛的!班務會上,陸曼月做檢討,說自己分神了。我們卻不約而同地譴責起了林笑笑,陸曼月打斷了我們說,林班長是對的。我們覺得陸曼月這么說只是面子問題。那段時間,陸曼月晚飯后經常低著頭在清江河邊兒溜達,林笑笑跟在陸曼月身邊,她們好像在爭執什么,清江河清澈的浪花兒卷走了她們的聲音,跟在后面準備隨時“挺身而出”的我們什么也聽不到。山上的桃花開了,我們也春天般地躁動起來,不再愿意午休,而是喜歡嘰嘰喳喳地說笑。一天午后,陸曼月說身體不舒服,我們知趣地拉上了門兒,坐在了院子里聊天,但不一會兒,宿舍里就傳來了小提琴聲,如泣如訴,讓人想哭。趙鈴鐺說,班長難過了。我們都沉默了。那時,關于陸曼月的風言風語會時不時地飄過。突然,林笑笑風風火火地走過來,我們迅速站成了一堵墻,擋住了她,我們班長不舒服。林笑笑將我們挨個看了一眼,噗嗤笑了,小丫頭片子們還挺記仇啊。說著就推開我們進了宿舍,隨即,音樂停了,林笑笑脆脆的“京片子”響了起來,不久,我們聽到了笑聲,不光是林笑笑的,還有陸曼月的。我們相互看了看,都不解地搖了搖頭。林笑笑和陸曼月是老兵,她們從部隊考進軍校,比我們大四五歲,就這幾歲,讓我們在很多方面顯得很幼稚。多年后的戰友聚會,少了陸曼月。點名后,林笑笑走到我們跟前,紅著眼睛說,丫頭片子們,別難過,我來給你們當班長。可是,你是五班班長啊。趙鈴鐺抹起了眼淚。沒事兒,咱們成立個“五一班”。林笑笑很認真的樣子。鈴鐺悄悄地碰了碰我的手。九月的夜空,到處彌漫著桂花的香味: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有點傷感地想起了清江河的浪花兒。林笑笑的笑聲脆得像剛成熟的冬棗:我們的約定特有兵味兒,打靶誰贏聽誰的。啊——?我湊了過來。其實陸曼月并沒有違反紀律,他們是青梅竹馬。林笑笑說。陸曼月的男朋友移情別戀了,陸曼月特難受,我認為,這對她來說,叫“止損”,是好事兒,陸曼月卻放不下,打靶前我對陸曼月說,失戀不失志,分手不分神哦!但是,她還是走神了,輸給了我。原來是這么回事兒,怪不得對林笑笑那個“經典”動作,陸曼月沒有憤怒。那后來呢?我們追問。林笑笑說,我把那哥們兒罵了一頓,說他香臭不分,好賴不懂,有幾個錢就不認識自己了,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林班長!你太給力了。鈴鐺漲紅了臉。再后來呢?我們的腦袋都湊在了林笑笑身邊。再后來……林笑笑看了看我們說,我們成立了“五一班”,一是為了懷念,五是為了堅守,“五一”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我們心頭一熱,齊刷刷地喊了聲:班長!盡管這時林笑笑已經轉業到了地方。從此,我們有了“五一班”的“番號”。它只存在于聚會和微信中,但在我們心里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若有戰,召必回。林笑笑脆生生的“京片子”不時透過手機屏迸發出濃濃的兵味兒。(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項是( )A.林笑笑提出成立“五一班”時,我們的眼里都涌起了迷惑,既有對自己原有番號的思念,也有對新“番號”的不解。B.在歡迎新戰友的聯歡會上,林笑笑唱《大碗茶》,陸曼月則拉小提琴為她伴奏,這表現了二人之間關系和諧。C.林笑笑既是陸曼月賽場上的競爭對手,也是她生活中分憂解難的好姐妹,她們之間建立了真摯純潔的戰友情。D.宿舍傳出如泣如訴的小提琴聲時,林笑笑過來了,我們迅速站成一堵墻擋住了她,說明我們怕林笑笑傷害陸曼月。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運用倒敘的手法,從多年后的戰友聚會寫起,以“多么奇怪的名字啊”開頭,設置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B.小說選取新戰友聯歡會、打靶比賽、林笑笑闖宿舍等情節,描寫了多姿多彩的軍營生活,展現了作者精于裁剪的功力。C.“陸曼月的目光重重地垂在了地上”運用細節描寫,形象地寫出了陸曼月打靶比賽失敗后的失落,與林笑笑的動作形成對比。D.小說巧用伏筆和照應,如前文寫陸曼月失戀后拉出如泣如訴的小提琴聲,為她多年后沒有參加戰友聚會埋下了伏筆。8.小說采用回憶與現實交織的敘述方式行文,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9.小說多次提到“兵味兒”,請試分析其作用。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荊軻感燕丹之義,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將以存燕霸諸侯。事雖不成,然亦壯士也。惜其智謀不足以知變識機。始皇之道異于齊桓,曹沫功成,荊軻殺身,其所遭者然也。乃欲促檻車,駕秦王以如燕,童子婦人且明其不能,而軻行之,其弗就也非不幸。燕丹之心,茍可以報秦,雖舉燕國猶不顧,況美人哉①?軻不曉而當之,陋矣。(節選自李翱《題燕太子丹傳后》)【注】①況美人哉:太子為置酒華陽之臺。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軻曰:“好手琴者!”太子即進之。軻曰:“但愛其手耳。”太子即斷其手,盛以玉槃奉之。材料二:燕太子丹欲報秦讎,秦亦日出兵山東,禍且及燕,丹患之,問其太傅鞠武,其意固不獨自快其私讎,亦以存燕也。武告以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于單于,自是合從舊局。而太子曰太傅之計曠日持久,心惽然恐不能須臾。武已默會其意,在得一士入秦以行其刼與刺矣。故進田光,光轉進荊軻,其血脈針線固皆歸刼與刺之一路矣。光語荊卿曰:“今太子聞光盛壯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看光此語其少年為一刺客無疑,而太子之所求于光者可知矣。光自知力不能為,而進荊卿自代償以一死明己之所以辭太子者非惜其死而慮事之不成也。及太子之告荊卿,則曰:“諸侯服秦,莫敢合從,誠得勇士刼秦王得反侵地,不可,因而刺殺之,彼秦大將擅兵于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是太子遣荊卿之意不專重在刼與刺,而仍歸于合從,不過借刼與刺以為合從地耳。其節次布置皆以合從始終,中間更添遣荊軻刺秦王一段過脈,較之鞠武之計曲折反多,而謂武計曠日持久,心惽然恐不能須臾,非其質矣。此一片苦心密計即對鞠武時有難言者,特其所遭燕秦時勢非復信陵輩之世,而才亦稍遜之,然其一念存燕之心未可沒也。(節選自鐘惺《鐘伯敬小品》)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而進荊卿A自代B償以一死C明己D之所以辭E太子者F非惜其死G而慮H事之不成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函匕首入秦”與“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傳序》)兩句中的“函”意思與用法相同。B.“禍且及燕”與“且放白鹿青崖間”(《夢游天姥吟留別》)兩句中的“且”意思不同。C.“誠得勇士刼秦王得反侵地”與“楚誠能絕齊”(《屈原列傳》)兩句中的“誠”意思不同。D.“因而刺殺之”與“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兩句中的“因”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翱認為,荊軻刺殺秦始皇這件事,連兒童和婦女都知道他做不到,荊軻非要去做,沒有成功也不是因為他運氣不好。B.太子丹詢問鞠武要如何對付強秦,但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計策,他認為鞠武的計策需要很長時間,但他已經等不及了。C.從太子丹對荊軻說的話可知,太子丹認為刺殺秦始皇一事意義重大,能達到讓秦國君臣相疑、諸侯乘機破秦的目的。D.太子丹難以對鞠武言說自己的苦心,是因為他認為秦國、燕國間的時勢已經變了,而自己的才能也不如信陵君這些人。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始皇之道異于齊桓,曹沫功成,荊軻殺身,其所遭者然也。(2)光語荊卿曰:“今太子聞光盛壯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14.李翱與鐘惺對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的評價有何不同?請根據材料內容簡要概括。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新構亭臺,示諸弟侄白居易平臺高數尺,臺上結茅茨。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蘆簾前后卷,竹簟當中施。清泠白石枕,疏涼黃葛衣。開襟向風坐,夏日如秋時。嘯傲①頗有趣,窺臨不知疲。東窗對華山,三峰②碧參差。南檐當渭水,臥見云帆飛。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饑渴,何必慕甘肥。況有好群從,旦夕相追隨。[注]①嘯傲:做然自得地放聲長嘯。②三峰:華山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寫詩人在數尺高的平臺上搭建了茅屋,照應詩題,引出了下文對茅屋的介紹。B.詩人身穿黃葛,仰可摘果子,俯可采蔬菜,由此不難看出詩人安于平淡質樸的生活。C.“開襟”兩句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雖身處夏日,但仍感到十分清涼。D.“嘯傲”兩句頗見雅趣,其意境與陶淵明的“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兩句相類似。16.詩人在本詩中向弟侄們傳達了哪些人生感悟?請簡要概括。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由萬物按時節蓬勃生長,轉而感嘆自身生命短暫的句子是“ , ”。(2)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 , ”兩句,看似寫詩人清閑地作書品茗,實則暗示了他內心的郁悶和惆悵。(3)小明想從所學的詩文中選取兩句話掛在書房,提醒自己學習、做事貴在堅持,比如“ , ”。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阿Q正傳》以簡馭繁、 ① ,為人類貢獻了“精神上的勝利法”“達到哲學的概括”,抓住了“大道”,所以“至簡”。《阿Q正傳》塑造出阿Q這樣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 ② 地躋身于世界文學名著行列。精神勝利法是極為普遍又極難名狀的精神現象,即使用理論形式加以研究和表述,足可寫成厚重的一本學術專著的書。倘若把阿Q的生活故事交給一般作家去寫,也可能拉長為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而這樣做,則很難取得《阿Q正傳》這樣的社會效果與藝術效能。唯深于道者能淺言。《阿Q正傳》這種短短的3萬字的小中篇形式能夠獲得驚雷閃電式的明快、深透的社會警醒效應,并透發出魯迅那種特有的, ③ 、迅速見效的藝術風格。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結構上,都表現出輕靈、跳躍、活脫的藝術特色。18.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是個長句,請改寫成4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以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梅花,是冬天珍貴的饋贈。 ① :紅梅和臘梅。臘梅的軀干不如紅梅高大,但花期長,花朵大。北京的臥佛寺臘梅樹極多。 ② ,只展開兩三片花瓣,后來變成七八片,越開越密,越開越盛,在凜冽的寒風中越開越多,越開越艷,一簇簇擠在枝條上綻放,壓彎了枝頭;冰心玉骨,潤澤透明,在冰雪的映襯下,像是一片片落地的云霞。不錯,梅花不及芙蓉清幽、玫瑰艷麗,也沒有月季的芳菲與牡丹的華貴。可是,它“冰骨清寒瘦一枝”,風骨何等堅毅,氣節多么高貴。而且,無論百花的艷美也好,漫天的風雪也罷,都不妨礙它將大愛撒遍人間,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這又是多么純潔的情懷?難怪梅花歷來為人們所鐘愛,它已經成了一種品格的象征,一種精神的隱喻。住到京郊后,離臥佛寺更遠了,去一趟大不易。所幸,小區里有幾簇臘梅,鄰居說,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今年不必遠行,便可以體會到風骨卓然的意境。不過,觀賞臘梅 ③ ,如飲佳釀,總要有與之相配的酒具。漫步雪中,聽腳步落在雪上的聲音,感受飄揚的雪花在臉上融化,深吸一口被雪浸潤過的空氣,看臘梅迎著風雪傲然綻放,浮躁的思緒會變得像白云一般舒展、輕盈。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2.請用一個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概括材料第二段的主要內容,要求句子準確、流暢,不超過40個字。六、作文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有人說,細節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完美,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做的就是比對手多走一步。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人總是精益求精。但也有人說,人們都會憧憬、追求完美,但完美有什么意義呢?達到了完美,也就沒了創造的空間。真正的完美,在于追求完美的過程。白巖松說: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 2.C 3.C 4.①有助于我國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②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相互理解與信任。攜手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 5.①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在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②注重中華文明建設可以展示中國式現代化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價值追求,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③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動物質、政治、精神等多種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文明新形態,可以超越西方現代化老路。6.A 7.D 8.①小說主體部分是回憶多年前的軍營生活,開頭與后半部分是敘寫多年后的戰友聚會,這樣的時間跨越既銜接了故事,又節省了筆墨,使故事緊湊、自然。②避免敘事的單調,回憶與現實靈活切換,形成時空交錯的藝術效果,增強了感染力。 9.①人物上,展現了林笑笑豪爽、大氣的軍人形象;②主旨上。展現了當代軍人的風采和情懷,揭示了軍人退伍不退志的氣魄及對軍人職責的堅守;③情節上,串聯了新戰友聯歡會、打靶比賽及成立“五一班”等情節,使得故事內容更加一體。10.BCF 11.C 12.D 13.(1)秦始皇爭霸之道與齊桓公不同,曹沫(劫持齊桓公)能成功,荊軻卻喪生,他們所遭遇的結果必然是這樣的。(2)田光告訴荊軻說:“現在太子聽說的是我強壯時候的事,卻不知道現在我的身體已經不及從前了。” 14.①李翱認為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更大程度上是因為私仇,為了報私仇他甚至不顧燕國的存亡;②鐘惺則認為太子丹不單是為了報私仇,也在于合縱戰略以保存燕國。15.C 16.①不必追求物質的富足,要有知足常樂的處世態度。②追求閑適的生活,享受生活與大自然的美好。③有志同道合的親朋相伴,是一件人生快事。17. 善萬物之得時 感吾生之行休 矮紙斜行閑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18.①以少勝多 ②當之無愧 ③舉重若輕 19.《阿Q正傳》是小中篇,有短短的3萬字,獲得了驚雷閃電式的社會警醒效應,這個效應是明快、深透的。 20.精神勝利法是極為普遍又極難名狀的精神現象,如果用理論形式加以研究和表述,足可寫成一本厚重的學術專著。21.①常見的梅有兩種 ②剛開花的時候 ③要有風雪襯托才好 22.梅花風骨堅毅,氣節高貴,情懷純潔,所以歷來為人們所鐘愛,并成為品格和精神的象征。23.例文:接納不完美 追求更完美什么樣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次富有創意的旅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奧運冠軍楊倩說,要試著接受不完美;也有人說,不追求完美的人生,將停滯不前。 真正值得回味的人生,不妨從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開始,在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充實自我,讓生命次第花開。春來草青,風雨摧折。歷風雨磨礪,生命才有滿目生機之態。人、物同一,從幼年的跌跌撞撞,到成年的健步如飛,是一次不完美到完美的轉化。同樣,成長的摔倒、挫折、失敗,人生的不完美如影隨形;但爬起、搏擊、努力,步步追求完美的號角,更加催人奮進。人生由接納不完美起始,足音緊湊,向完美而去,這是平常人的一生,更是每一個熱愛生命者必經的人生歷程。他“雖未披甲征戰,已是鞠躬盡瘁。”備胎二十三載,鄧清明的飛天仍舊是夢。但他一次次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又一次次地開啟追求完美的新奮斗。對他來說,夢想完美的光環始終在前,令人敬佩!接納不完美是一種姿態,而不斷追求完美必將成就偉大人格。人生如劇。不完美到完美,才是一波三折的劇情。現實中每一個人不都是戲劇的主角嗎?經過不完美到完美,有的人才能與美好人生相遇。痛失雙腿,史鐵生身體殘損,但他與地壇對話,與天地對話,以文字塑造頑強不屈的完美人格。汶川地震中的截肢女孩牛鈺,踩著機械假肢,邁步向上海時裝周的T臺,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走秀。他們的人生,是不得不從接納不完美開始新生,是不屈和追求,創造了完美的生命奇跡。接納不完美,須建立在認知不完美的基礎上;追求完美,則是目標的反向激勵。接納不完美,看到了自身的失敗、不足、缺陷,看似作繭自縛,實則腳踏實地。追求完美,憧憬的是精彩未來。看似空中樓閣,實則夢想加持。接納不完美,理性之光閃耀;不斷追求完美,價值塑造生命。接納不完美,重識了自我,也更包容了他人,這樣的理解更能與他人的哀婉沉痛共鳴,更能激發自己追求完美的動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抗美援朝的青年戰士,看到過家國凋零的不完美,才明白保家衛國的意義!覺醒年代的奮斗者,看到過萬民哀嚎的不完美,才能毅然選擇面對苦難中國的現實,擎起探索中國夢的獵獵紅旗!“人非生而知之者”,接納不完美,是思考和勇氣;追求更完美,是自信與改變。這該是理想人生的一種樣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