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滿分150分 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16 分)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七年級開展“青春筑夢 家國同行”主題實踐活動,下面是小濟寫的發言稿,請你幫他修改。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甲】①家國一體,家國同心,既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深層邏輯,也是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家國情懷亙古不變地流淌在國人的血液里。②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乙】飽嘗艱辛而不屈不撓、歷久彌新,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居功至偉。讀《鄧稼先》,我們感受到鄧稼先鮮為人知的為國獻身的情懷【丙】讀《說和做》,我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________的鉆研精神;讀《黃河頌》,我們感受到黃河偉大堅強的英雄氣魄;讀《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感受到志愿軍戰士堅韌剛強的意志。③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閃耀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延不絕。從歷史到現實,這份家國情懷始終激勵著人們勇毅前行,在民族危亡之際力挽狂瀾,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④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懷揣家國情懷,憧憬祖國的未來,以青春之我,筑強國之夢,為祖國揮灑自己的熱血和汗水。1. 下列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歷久彌新(mí) B. 懷揣 C. 不屈不撓(ráo) D. 憧憬2. 填入文段中畫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 鶴立雞群 B. 淋漓盡致 C. 鍥而不舍 D. 耐人尋味3. 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的一句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填入甲、乙、丙三處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A. , , ; B. 。 、 ; C. —— 、 。 D. ! , :5. 小濟所在班級舉辦“家國心相連”主題活動,請你幫助他完成下面任務。(1)小濟同學根據“家”的甲骨文字形和“國”的金文字形,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一幅圖標,請你幫他簡述他的創意。(提示:觀察分析“家”“國”兩字形態特點及“活動圖標”構成特點,闡述圖標寓意、創意)(2)小濟想用一組排比句為本次活動作總結,請你仿照畫波浪線的語句幫他續寫一句話。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修辭一致。家國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我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家國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贊歌,我是其中一個小小的音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與國,哺育了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亦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歸屬。她召喚著我們將個人志向融入到家國使命之中,沿著無數前輩的奮斗足跡,勇敢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二、閱讀理解(35分)(一)文言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小題。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6. 下列對文言詞句的分類梳理,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 類別 示例A 通假字 可愛者甚蕃見往事耳B 詞類活用 中通外直策勛十二轉C 古今異義 濯清漣而不妖 以錢覆其口D 特殊句式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蒙辭以軍中多務A. A B. B C. C D. D7.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之”的用法與其他都不同的一項是( )A.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 以我酌油知之C. 擇其善者而從之 D. 持就火煬之8.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描寫了蓮花的超凡脫俗,賦予了蓮花不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高潔品質。B. 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從正面襯托了自己對蓮花的喜愛,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以及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贊賞。C. 作者贊賞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潔身自好的個人道德修養,體現了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D. 文章駢散相間,錯落有致,音節和諧。比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二)文言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小題。陽明子①既為何陋軒,復因軒之前營,架楹為亭,環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虛而靜,通而有間,有君子之德;外節而直,貫四時而柯②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應蟄而出,遇伏③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風時至,玉聲珊然,中《采齊》而協《肆夏》,揖遜俯仰,若洙、泗④群賢之交集;風止籟靜,挺然特立,不撓不屈,若虞⑤廷群后⑥,端冕正笏⑦而列于堂陛之側,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選自王守仁《君子亭記》,有刪改)【注釋】①陽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學家,被貶至貴州龍場,自建居所,命名為何陋軒。②柯:樹木的枝干。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經曲阜,孔子與弟子習禮之地。⑤虞:虞舜。⑥后:諸侯。⑦正笏:恭敬地拿著上朝的笏板。9. 文中畫波浪線句有兩處需要斷句,請在需要斷句的選項標號下畫“√”。(多選不可)吾亭有竹【A】焉【B】而【C】因以竹名【D】名不愧于【E】吾亭10.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外節而直,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11. 小泰和小斗讀完本文和《愛蓮說》后,對究竟誰更能代表君子風范,有不同意見,請你根據文意,補全對話。小泰:蓮“出淤泥而不染”,它的高潔代表了我心中的君子。身處社會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只有堅守自己的底線,做一個有原則的人,才稱得上君子。小斗:我認為竹才是我心中的君子,竹__________。(三)詩歌閱讀(7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小題。【甲】晚 春[唐] 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乙】蘇溪亭[唐] 戴叔倫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12. 下列對兩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甲】詩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B. 【甲】詩以擬人化的手法,生動描繪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萬紫千紅,吐艷爭芳。C. 【乙】詩中“蘇溪亭上草漫漫”一句,寫出地點和節候。野草茁長,遍地青青,正是早春時節。D. 【乙】詩全是寫景,但又情景交融,春景濃郁迷蒙,心情沉重憂郁,詩韻人情,雋永醇厚。13. 請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較兩首詩的異同。異同點 《晚春》 《蘇溪亭》相同點 兩首詩描寫的時令都是(1)時節不同點 景象不同 花草斗艷、楊榆翻飛 野草茁長、燕子不歸(2)情感不同 本詩通過描寫草樹知道春天將歸去,想留住春天的腳步,就連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四)根據原文默寫(10分)14. 按要求填寫相應語句。(1)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2)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攔。[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5)李商隱《賈生》一詩中,托古諷今,揭示皇帝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陸游在《游山西村》一詩景物描寫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木蘭詩》中描寫邊塞夜景,烘托木蘭勇敢堅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現代文閱讀(31分)(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2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小題。【材料一】①“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糧食是歷史深層的決定因素,解決好吃飽飯問題始終是各個國家歷朝歷代的首要之事;糧食也是文明的根基與源頭。糧食的影響無處不在。縱觀世界,人類主要有兩大糧食作物——水稻與小麥。從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來看,水稻比小麥占優勢。當前在中國,水稻可從海南島種到黑龍江,種植區域更廣。從食用情況來看,稻米食用比小麥方便,稻谷脫殼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麥一般得脫殼后加工成面粉才能拿來食用。小麥不大可能做成“米飯”,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材料二】①中國的飲食當中,最平常也最離不開的食物就是五谷。據記載,古代“五谷”之說始于春秋戰國,后來逐漸約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麥、菽五種作物,分別對應著今天的水稻、黃米、小米、小麥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兩千多年,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常常因時而異。但水稻作為華夏民族主要糧食的地位始終得以維持。②漢朝時期,中原及關中是當時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時各地區人口的多少,與當地的糧食產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盡管當時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總產量遠不及北方主要作物——小米。唐代開始,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上第一糧食作物寶座。宋真宗年間,從越南引進的優質水稻品種——占城稻在江淮引種成功,而后在東南各省普遍栽種,提高了糧食的總產量,并得以供養宋朝末年創紀錄的1億人口。水稻作為首要糧食作物的地位終于得到徹底鞏固。到明代,人們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一說可見水稻在糧食供給中的重要地位。后來,隨著人口的遷徙和墾荒的推進,水稻“南征北戰”,從“蘇湖熟”到“湖廣熟”,從“北大荒”到“北大倉”,一個個故事記錄了水稻與區域文明發展之間的關聯。③水稻不僅是續命養身的第一大主糧,還是孕育中華文化和塑造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萬年稻作史的中國,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無處不在。稻米文化不僅養成了今天中國人的許多生活習性,更培養了今天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材料三】2024年中國稻谷、小麥、豆類播種面積、總產量及單位面積產量情況種類 播種面積(千公頃) 總產量(萬噸)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公頃)稻谷 29006.9 20753.5 7154.7小麥 23587.4 14009.9 5939.6豆類 11822.0 2362.8 1998.615. 下列說法與【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 糧食的影響無處不在,它既是歷史深層的決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與源頭。B. 小麥一般得脫殼加工成面粉食用,稻谷可脫殼成米直接煮食或磨粉制作食物。C. 漢朝時期江南人口稀少,盡管當時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總產量遠不及小米。D. 占城稻引種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創1億紀錄,占城稻由此成為首要糧食作物。16. 下列對【材料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開頭介紹五谷概念的形成過程,是為了引出五谷種植時間的具體內容。B. 加點詞語“據記載”表明“五谷”之說有史料依據,體現語言的嚴謹性。C. 畫線句運用引用的說明方法,說明水稻在明代糧食供給中的重要地位。D. 材料按照時間順序,說明不同時期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17. 為什么說“食以稻為先”?請根據以上三則材料概括原因。(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9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小題。缺口的饅頭曹德權①血色黃昏,硝煙滾滾。②日軍五十六師團長驅直入,已徹底切斷滇緬國際通道,進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橋沿岸同中國軍隊接火,中日雙方幾十萬部隊擺開了決戰的架勢。③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個大后方已感觸到戰爭的迫近。④距惠通橋不到50千米的泥濘公路上,開過來五輛重型卡車。第一輛車上,坐著一個穿著軍官制服的“大胡子”。⑤兩小時前,“大胡子”接到上級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將彈藥及食品送上惠通橋南高地。這時,堅守惠通橋南高地的耿振華師已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一個師打到不足一個團的兵力了,全體官兵已有四天沒有進過一口食物,士兵們連槍都端不起來了,而他們接到命令是必須再堅守24小時。⑥卡車在公路上瘋狂地彈跳著向前沖去,“大胡子”手提一挺輕機槍,兩眼血紅,作為帶隊軍官,他明白遲到1小時的后果是什么。⑦可是,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第一輛卡車扎進炮彈坑里,熄火了;隨后的四輛卡車也被迫停了下來,前面的路面都布滿炮彈坑。全體押車官兵都下了車,奔跑著搬石頭填炮彈坑,推車,累得氣喘吁吁。⑧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路上聚集了不少餓得皮包骨頭的饑民,怯生生地圍著卡車轉,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車里有白饃!頓時,饑民們像打了強心針般振奮起來,呼啦沖上去鉆進車廂,搶吃起饅頭來。⑨“大胡子”手提輕機槍沖到被搶的車前,嘴角抽搐著,雙眼滴血,一咬牙將機槍端起來對準饑民,只聽到嘩啦啦的槍栓聲,全體押車官兵持槍圍住了饑民。⑩就在這時,“大胡子”的雙眼直直地盯著車尾,然后痛苦地閉上了雙眼。【甲】在車尾,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餓得雙眼深陷,一雙臟兮兮的小手抓住一個饅頭,嘴里還咬著另一個饅頭,在嘴邊啃著的饅頭遮住了半張瘦臉,雙眼驚恐而哀憐地望著“大胡子”。 “大胡子”渾身顫抖著,兩幅畫面在眼前交替晃過,一邊是餓著肚子同鬼子拼命的我軍弟兄;一邊是手無寸鐵、餓得只剩下一口氣的小女孩。他丟下機槍,面對饑民們跪了下去,拳砸在頭上:“鄉親們,前邊守怒江的弟兄們已經四天沒有吃飯了,他們空著肚子在與鬼子拼刺刀,你們……” 公路上一片寂靜,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 【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面前,將手里的饅頭遞到“大胡子”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饅頭也遞上去:“叔叔,我不知道這些饃是送到前邊去的,這個饃我咬了一個缺口。你給前邊打鬼子的叔叔們說一聲,請他們不要嫌棄,請他們吃飽了,多殺鬼子……好嗎?”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一個勁兒地點頭,無比感激地問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氣無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顫聲說道:“好妹妹,等我們打敗了鬼子,我一定要讓你吃上白饃,一定讓你吃飽,好嗎?” 【丙】小女孩吃力地點點頭,臉上露出稚氣的笑。所有的饑民此時都將抓在手里的饅頭默默地送回了車上,然后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抱起一塊塊填坑的石頭。 車隊終于怒吼著沿怒江向前沖去…… 一周后,“大胡子”軍官和耿振華師長來到陷車的地方,“大胡子”手里提著一小袋饅頭,他們找一個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個老大娘將他們引到一座新的小墳包面前,老大娘說:“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個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餓死了!” “大胡子”和耿師長“咚”地跪在新墳前。 凄厲的槍聲伴著一聲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國軍人將會為你報仇!小日本,我們中國人不會死絕!” 34年后,一位將軍臨死前拿出一個帶有缺口且發黑的干饅頭,說:“把這饅頭的故事……講給……小青年們……聽。”18. 下列對小說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頭驚心動魄的環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如此開篇,扣人心弦。B. 文章第⑥段中“彈跳”“沖”等詞語生動表現了路況之差,車速之猛,側面表現了軍情之緊急。C. 對于饑民而言,文章第 段中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他們在了解內情后,無比震驚意外而又無所適從的情況。D. 當“大胡子”對小女孩說會讓她吃飽時,小女孩吃力地點點頭,露出稚氣的笑。說明小女孩還小,并不知道“大胡子”是在騙她。19. 結合語境,賞析第⑥段加點字的表達效果。卡車在公路上瘋狂地彈跳著向前沖去。20. 請結合文章【甲】【乙】【丙】三處畫線句對小女孩描寫的內容,分析這些描寫的作用。21. 結合文本,談談結尾“34年后,一位將軍臨死前拿出一個帶有缺口且發黑的干饅頭,說:把這饅頭的故事……講給……小青年們……聽”有什么深意。四、名著閱讀(8分)22. 學校舉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閱讀交流會,請你完成下列任務。(1)以下是同學們設計小說人物海報,請你欣賞并仿照示例,結合書體特點和人物形象,說一說為保爾選用相應書體的理由。示例:海報一“孫悟空”三個字使用的是行書,行書靈動流暢、變化自如的特點,正如孫悟空的頭腦靈活,機智勇敢,自由灑脫。海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為好書推薦官,你需要根據不同讀者的讀書需求,有理有據地給出推薦理由。請你根據小語或小文的需求,向其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小語:我最近很迷茫,我又對未來有很多向往,想搞好學習,但數學實在太難了,很難堅持下去。有和我一樣的人嗎?小文:我熱愛小說創作,最近陷入了困境,總感覺寫作形式單一,不太吸引人。我選擇______向推薦,推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60分)23. 作文。生活,因為有了你的慧眼,每一個角落都會燦若星辰;生活,因為有了你的欣賞,每一個時刻都是春暖花開;生活,因為有了你的珍視,每一次遇見都會是上帝神奇的安排。所以,只要你對生活充滿愛,美便無處不在。一個人心如花園,便時時刻刻都是春滿人間。請以“我愛這最美時光”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參考答案【答案】1. C 2. C 3. A 4. B5.【答案】(1)圖標由“家”“國”變形組成“囯”,寓意家國一體、心相連,體現“家國心相連”主題。(2) ①. 家國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②. 我是其中一抹淡淡的色彩【答案】6. D 7. A 8. B【答案】9. 吾亭有竹A焉B√而C因以竹名D√名不愧于E吾亭10. (竹子)外部有節而且筆直,貫穿四季枝葉沒有改變,有君子的節操。11. 竹“外節而直,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應蟄而出,遇伏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宜,有君子之明”,體現君子風范。【答案】12. C 13. ①. 暮春 ②. 一汀煙雨杏花寒 ③. 《蘇溪亭》通過描寫蘇溪亭春景,燕子不歸,杏花受寒,表達對春光流逝的悵惘和對故鄉的思念。14.【答案】 ①. 隔江猶唱后庭花 ②. 政入萬山圍子里 ③. 獨愴然而涕下 ④. 浩蕩離愁白日斜 ⑤. 可憐夜半虛前席 ⑥. 不問蒼生問鬼神 ⑦. 山重水復疑無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 朔氣傳金柝 ⑩. 寒光照鐵衣【答案】15. D 16. A17. 水稻適應性強,種植區域廣;食用方便;是首要糧食作物,地位重要;孕育中華文化,培養精神氣質;產量高。【答案】18. D 19. “瘋狂”“彈跳”“沖”寫出車速快、環境差、軍情急,表現“大胡子”焦急。20. 甲外貌動作,寫小女孩饑餓可憐;乙語言,表現懂事善良;丙動作神態,表現希望信任,推動情節,突出主題。21. 答案:將軍銘記故事,傳承精神,教育青年,表現對犧牲者緬懷,對愛國精神傳承。22.【答案】(1)“保爾”兩個字使用的是楷書,楷書方正端莊,剛勁有力,正如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的保爾,正直堅強、有著鋼鐵般的意志。(2)示例一:小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主人公保爾理想堅定,即使雙目失明、身體癱瘓,仍以文學創作為武器,寫成《暴風雨所誕生的》,重返戰斗隊伍。(或: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無懼死亡,勇往直前;在修鐵路時,天氣非常惡劣,物資極度匱乏,他憑借鋼鐵般的意志,即使發高燒也沒有退縮。)示例二:小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藝術成就非常高的書。該書形式豐富,文章中穿插了大量的內心獨白、格言警句、書信和日記。23.略第 頁,共 頁試題資源網-(北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