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四課 遵守社會規則4.1 維護秩序靠規則政治認同:認同社會規則,認同社會生活、社會秩序和社會規則三者密不可分。道德修養:了解社會秩序、社會規則的含義、內容、重要性。法治觀念:了解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責任意識:初步樹立秩序意識、規則意識,踐行自覺維護秩序、遵守社會規則。重難點:維護社會秩序需要規則素養目標0103社會秩序的含義、內容、重要性?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02社會規則的含義、種類、重要性?04社會規則是怎樣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的?閱讀教材P26-28的內容,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并圈畫好。自主學習按操作規程工作按規則比賽自覺排隊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會怎樣?生活觀察安靜讀書學習思考:以上圖片體現了哪些方面的社會秩序?熙熙攘攘,寸步難行井然有序,川流不息對比兩幅圖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秩:條理序:次序1、社會秩序的含義和內容?P27含義: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狀態。內容: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產秩序、公共場所秩序等 。思考一:校門口的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思考二:由此情境分析社會生活為什么一定要有“秩序”?交通堵塞;易引發交通事故;耽誤每個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易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影響城市風貌靠規則維護。交通管理部門:交警維持交通秩序,需要制定相關的規則,加強交通整治。學校:交通安全教育、路隊管理、解決停車問題,分時段放學,號召綠色出行。家長: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在路邊等孩子,維護秩序。思考三:你認為應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態?社會正常運行需要每個社會成員各司其職、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安全,有序,和諧的社會環境。①社會生活需要秩序。②社會正常運行需要每個社會成員各司其職、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安全、有序、 和諧的社會環境。③社會秩序是社會正常運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P252.社會秩序重要性?P27 ①② P25③(為什么社會生活要有秩序?)社會秩序如此重要,那么維系社會秩序要依靠什么呢?遵守規則維護秩序靠規則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乘坐公交車: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商場電動扶梯:靠右站立,留出左邊通道給有急事的人。參與網絡生活:不能造謠、不能侵犯他人權利、不能觸犯相關法律法規。考場之中:不準帶手機進考場。課堂活動:社會規則知多少思考:你還知道社會生活中的哪些規則?3.社會規則的含義、種類?P18 ①②含義: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種類: 道德、紀律、法律。道德是通過行為規范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準則、標準和規范的總和。紀律,指為維護集體利益并保證工作進行而要求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章、條文。法律,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1.在發生重大災難時,人們往往遵循“婦弱優先,壯者靠后”的規則有序撤離。2.在勞動者在找工作時,會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3.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承擔社會責任。4.學生在教室聽課要遵守課堂紀律…….牛刀小試道德法律道德、法律紀律結合實例,談談實施《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必要性。《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①落實教育根本任務。實施教育懲戒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②可以有效地保障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權,促進教育的法治化和規范化。③可以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調節師生關系,保護學生合法權益。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該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教育和管理、擾亂教育教學秩序、行為失范、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這一規則的出臺讓教育懲戒有章可循,能夠有效保障和規范學校、教師依法履行教育教學和管理職責,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成長、全面發展。探究與分享4.社會規則的重要性?P27.28 ①②①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社會規則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①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補充:規則和秩序的關系5.社會規則如何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P28 ①②①為了維護社會生活各領域的秩序,社會規則明確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如何行使權利、承擔責任,從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②不遵守社會規則,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甚至受到紀律的處罰、法律的制裁。《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紅燈停、綠燈行、”, 闖紅燈最高可處 50 元罰款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上課按時到校、按時完成作業等 ;法律道德紀律規則的種類強制性措施非強制性手段拓展:對違反社會規則的行為如何處罰維護秩序靠規則規則1.什么是社會秩序3.什么是社會規則2.社會秩序的作用4.社會規則的作用秩序1.公共秩序也稱社會秩序,是由一定規則維系的人民公共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下列選項中的行為與社會秩序相一致的是( )A.小林在圖書館看書自覺保持安靜——遵守社會管理秩序B.工人師傅維修路燈——遵守生產秩序C.小劉在高鐵站自覺排隊過安檢——遵守社會管理秩序D.小明不隨意穿越馬路——遵守交通秩序D課堂練習2.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下列能體現這種有序化狀態的是( )①行人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②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③在圖書館里,人們安靜地閱讀④在公園里,人們隨意踐踏草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3.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對以上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①社會規則包括道德、紀律、法律等內容②規則明確秩序的內容,保障秩序的實現③對違反規則的行為要實施強制性處罰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積極改進規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發生重大災難時,人們往往遵循“婦弱優先,壯者靠后”的規則有序撤離☆同學交往中,應使用文明語言,不打架斗毆,不欺凌同學☆在商業競爭中,企業要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得以不正當手段獲取他人的商業秘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